1.JVM内存管理的机制
内存空间划分为:Sun JDK在实现时遵照JVM规范,将内存空间划分为堆、JVM方法栈、方法区、本地方法栈、PC寄存器。
- 堆: 堆用于存储对象实例及数组值,可以认为Java中所有通过new创建的对象的内存都在此分配,Heap中对象所占用的内存由GC进行回收,在32位操作系统上最大为2GB,在64位操作系统上则没有限制,其大小可通过-Xms和-Xmx来控制,-Xms为JVM启动时申请的最小Heap内存,默认为物理内存的1/64但小于1GB;-Xmx为JVM可申请的最大Heap内存,默认为物理内存的1/4但小于1GB,默认当空余堆内存小于40%时,JVM会增大Heap到-Xmx指定的大小,可通过-XX:MinHeapFreeRatio=来指定这个比例;当空余堆内存大于70%时,JVM会减小Heap的大小到-Xms指定的大小,可通过-XX:MaxHeapFreeRatio=来指定这个比例,对于运行系统而言,为避免在运行时频繁调整Heap 的大小,通常将-Xms和-Xmx的值设成一样。
- JVM方法栈: 为线程私有,其在内存分配上非常高效。当方法运行完毕时,其对应的栈帧所占用的内存也会自动释放。当JVM方法栈空间不足时,会抛出StackOverflowError的错误,在Sun JDK中可以通过-Xss来指定其大小。
- 方法区: 要加载的类的信息(名称、修饰符等)、类中的静态变量、类中定义为final类型的常量、类中的Field信息、类中的方法信息。方法区域也是全局共享的,在一定条件下它也会被GC,当方法区域要使用的内存超过其允许的大小时,会抛出OutOfMemory的错误信息。在Sun JDK中这块区域对应Permanet Generation,又称为持久代,默认最小值为16MB,最大值为64MB,可通过-XX:PermSize及-XX:MaxPermSize来指定最小值和最大值。
- 本地方法栈: 用于支持native方法的执行,存储了每个native方法调用的状态。在Sun JDK的实现中,和JVM方法栈是同一个。
- PC寄存器: 占用的可能为CPU寄存器或操作系统内存。
2.Java堆和栈的区别
Java把内存划分成两种:一种是栈内存,一种是堆内存。
在函数中定义的一些基本类型的变量和对象的引用变量都在函数的栈内存中分配。当在一段代码块定义一个变量时,Java就在栈中为这个变量分配内存空间,当超过变量的作用域后,Java会自动释放掉为该变量所分配的内存空间,该内存空间可以立即被另作他用。
堆内存用来存放由new创建的对象和数组。在堆中分配的内存,由Java虚拟机的自动垃圾回收器来管理。在堆中产生了一个数组或对象后,还可以在栈中定义一个特殊的变量,让栈中这个变量的取值等于数组或对象在堆内存中的首地址,在栈中的这个特殊的变量就变成了数组或者对象的引用变量,以后就可以在程序中使用栈内存中的引用变量来访问堆中的数组或者对象,引用变量相当于为数组或者对象起的一个别名,或者代号。
引用变量是普通变量,定义时在栈中分配内存,引用变量在程序运行到作用域外释放。而数组&对象本身在堆中分配,即使程序运行到使用new产生数组和对象的语句所在地代码块之外,数组和对象本身占用的堆内存也不会被释放,数组和对象在没有引用变量指向它的时候,才变成垃圾,不能再被使用,但是仍然占着内存,在随后的一个不确定的时间被垃圾回收器释放掉。这个也是java比较占内存的主要原因。但是在写程序的时候,可以人为的控制。
3.Java内存泄露和内存溢出
内存泄漏:分配出去的内存回收不了
内存溢出:指系统内存不够用了
4.Java类加载机制
JVM将类加载过程划分为三个步骤:装载、链接和初始化。
- 装载(Load):装载过程负责找到二进制字节码并加载至JVM中,JVM通过类的全限定名(com.bluedavy. HelloWorld)及类加载器(ClassLoaderA实例)完成类的加载;
- 链接(Link):链接过程负责对二进制字节码的格式进行校验、初始化装载类中的静态变量及解析类中调用的接口、类;
- 初始化(Initialize):执行类中的静态初始化代码、构造器代码及静态属性的初始化。
5.内存回收
收集器:引用计数收集器、跟踪收集器
- 引用计数收集器:对于Java这种面向对象的会形成复杂引用关系(如ObjectB和ObjectC互相引用)的语言而言,引用计数收集器不是非常适合,Sun JDK在实现GC时也未采用这种方式。
- 跟踪收集器实现算法:复制(Copying)、标记-清除(Mark-Sweep)和标记-压缩(Mark-Compact)
复制:当要回收的空间中存活对象较少时,复制算法会比较高效,其带来的成本是要增加一块空的内存空间及进行对象的移动。
标记-清除:在空间中存活对象较多的情况下较为高效,但由于标记-清除采用的为直接回收不存活对象所占用的内存,因此会造成内存碎片。
标记-压缩:在标记-清除的基础上还须进行对象的移动,成本相对更高,好处则是不产生内存碎片。
====================
作者:吴青海
链接:http://www.zhihu.com/question/27339390/answer/3651180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java堆(JavaHeap)
1.用来存放对象的,几乎所有对象都放在这里,被线程共享的,或者说是被栈共享的
2.堆又可以分为新生代和老年代,实际还有一个区域叫永久代,但是jdk1.7已经去永久代了,所以可以当作没有,永久代是当jvm启动时就存放的JDK自身的类和接口数据,关闭则释放。
新生代可以分为Eden区和两个幸存区,这么设计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内存 之前的设计是只分为两部分一样一半 后来发现这样只利用到了一半的内存 才改为按比例分成三个区的,使用的是复制回收算法,两个幸存区是较小的区域。逻辑是每次使用Eden区和其中一个幸存区,回收时将其还存活着的对象一次性的复制到另一个幸存区中,最后清理到刚才使用的Eden和其中一个幸存区。
美团的面试官也问了这个问题,他也说了他的理解,我感觉可能是不准确的。
新建对象就在Eden区,Eden就是伊甸,顾名思义。但是并不是对象最活跃的区域,对象最活跃的区域是老年代,因为经过各种垃圾回收之后对象都跑到这里来了。
3.内存溢出
内存溢出其实没什么好讲的,满了就会溢出。怎么才能满呢,不断创建对象,那问题又来了,创建多了被回收怎么办,好办,将新建的对象存到list里去,就不会回收了,为什么呢,因为jvm判定一个对象的死活就是根据对象是不是被引用。
此外堆跟随jvm的,有jvm就有堆。堆也是垃圾回收的主要区域,又叫GC堆,垃圾堆,玩笑。
jvm栈
1.要说栈是用来存什么的,其实我感觉不严谨,栈是运行时创建的,是跟随线程的,它不是用来存什么的,那它用来干什么的,它是用来存栈帧的,没有图不太好说呢,等下我去截个图。
<img src="//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3BpYzIuemhpbWcuY29tL2Y3NTQxZTVkMzNkMWQ4YjQxMmRkMDU1NmM3ZTRiMTBkX2IuanBn.jpg" data-rawwidth="481" data-rawheight="7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1"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f7541e5d33d1d8b412dd0556c7e4b10d_r.jpg">图来了我就不用多说了。每个栈帧其实可以理解为一个方法,我是这么理解的,之间的关系就是调用。图来了我就不用多说了。每个栈帧其实可以理解为一个方法,我是这么理解的,之间的关系就是调用。
2.栈的好处就是不需要垃圾回收,随着线程结束内存就释放。
3.但是并不是说就不会内存溢出,那么栈的内存溢出是怎么产生的呢,肯定也是满了,这个满了怎么理解呢,一是要申请的不够了,二是jvm内存太小,这是个有趣的问题。但是产生的错误却是不一样的,如果创建一个void方法调用自身,错误是stackoverflowError,如果不断创建线程则会outOfMemoryError。这里就有一个比较高级的问题了,对于第二种多线程内存溢出该怎么解决呢,深入理解jvm一书中给出的解决方案是这样的,通过减小最大堆和栈容量来换取更多的线程。
方法区和运行时常量池
1.方法区是堆的一个逻辑区域,但是又叫非堆。运行时常量池又是方法区的一部分,真正的一部分。方法区并不是存方法的,存方法的应该是栈或者栈帧。方法区存的是类信息、常量、静态变量等,也是被线程共享的区域。运行时常量池存放的是编译期生产的各种字面量和符号引用。
2.这块内存区域的回收没啥好说的,因为我也不太清楚,我只知道HotSpot的设计团队选择把GC分代扩展至方法区了,或者是使用永久代实现方法区。
3.内存是肯定会溢出的,不断创建类会导致方法区内存溢出,而不断将常量放入常量池(String.intern()),常量池也会内存溢出。
内存是jvm的重点区域,也是jvm优化的重点区域,既然这么重要一下子也不可能写完了,慢慢学习补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