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基础知识笔记(七:接口、变量作用域和参数传递)

一、接口

Java语言不允许一个子类拥有多个直接父类,即任何子类只能有一个直接父类。但允许一个类实现多个接口,即在定义类的接口名称列表中可以包含1个或多个接口名称,从而实现多重继承的特性。接口的定义格式如下:

【接口修饰词列表】 interface 接口名 【extends 接口名称列表】

{

接口体

}

接口修饰词列表可以包含0个、1个或者多个接口修饰词。如果存在多个接口修饰词,则在相邻两个接口修饰词之间采用空格分隔开。接口修饰词包括:public、abstract和strictfp等。在同一个Java源文件中可以包含多个类或接口,但不能包含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具有public修饰词的类或者接口。如果在接口修饰词列表中不含关键字public、protected和private,则在上面定义的接口具有默认的封装访问控制属性,只能在当前的软件包中使用。

接口名可以是任意的合法标识符。

Extends  接口名称列表是可选项,如果包括extends j接口名称列表这一选项,则在接口名称列表中可以包含1个或者多个接口名称,则在相邻两个接口名称之间采用逗号分隔开。

接口体部分可以定义接口的两类成员要素:成员域和成员方法。在接口体内部不含构造方法,因此一般不能直接通过接口生成接口的实例对象。其中,接口的成员域,简称为域,其定义格式如下:

【域修饰词列表】 类型 带初始化的变量名称列表;

接口的所有成员域都具有public、static和final属性。

接口的成员方法,简称为方法。接口的成员方法只能是抽象成员方法,其定义格式如下:

【方法修饰词列表】 返回类型 方法名(方法的参数列表);

接口的所有成员方法都具有public和abstract属性。

二、变量作用域范围

在Java语言中,变量主要包括成员域、成员方法或构造方法的参数变量、在方法体内的局部变量。变量作用域范围指的是变量在Java程序中的有效范围。变量作用域范围可以分为三种:全局作用域范围、类作用域范围和块作用域范围。具体如下:

(1)全局作用域范围

静态成员域具有全局作用域范围。

(2)类作用域范围

不具有静态属性的成员域具有类作用域范围。在该成员域所在类型或其子类型的不具有静态属性的成员方法的方法体中可以直接访问不具有静态属性的成员域,即使成员方法的定义在成员域的定义前面。

(3)块作用域范围

成员方法或构造方法的参数变量以及在方法体内定义的局部变量具有块作用域范围。这里成员方法或构造方法的参数变量以及在方法体内定义的局部变量,统称为局部变量。局部变量的作用域从该变量的声明处,一直到该变量所在的块结束处。

三、方法调用的值传递方式

方法调用的参数传递方式指的是在方法调用时从方法的调用参数代入到方法定义的参数的方式。在Java语言中,方法调用的参数传递方式基本上都采用值传递方式。成员方法的声明格式如下:

【方法修饰词列表】 返回类型 方法名(方法的参数列表)

方法调用的格式有如下3种形式:

(1)成员方法名(成员方法调用参数列表)

(2)表达式.成员方法名(成员方法调用参数列表)

(3)类名.静态成员方法名(成员方法调用参数列表)

在方法调用时,要求调用参数与成员方法的定义参数个数相同,而且类型相匹配。

在进行方法调用时,首先将调用参数表达式的存储单元的内容复制给定义参数变量的存储单元,即将调用参数表达式的值赋值给定义参数变量,从而使得定义参数变量的值与调用参数表达式的值相同,这个过程称为参数传递。

另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参数的值传递不能改变调用参数变量的值,如果需要改变调用参数变量的值可以采用引用数据类型值的传递。(这类似于C语言中的指针,使用指针传递值才能改变调用参数变量的值)

时间: 2024-12-19 19:57:20

Java基础知识笔记(七:接口、变量作用域和参数传递)的相关文章

Java基础知识笔记(一:修饰词、向量、哈希表)

一.Java语言的特点(养成经常查看Java在线帮助文档的习惯) (1)简单性:Java语言是在C和C++计算机语言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和改进的一种新型计算机语言.它去掉了C和C++最难正确应用的指针和最难理解的多重继承技术等内容,通过垃圾回收机制简化了程序内存管理,统一了各种数据类型在不同操作系统平台上所占用的内存大小. (2)网络特性:Java语言是目前对网络支持最全面,与网络关系最密切的计算机语言之一. (3)面向对象:由于Java语言是一种新型计算机语言,没有兼容过程式计算机语言的负担,因此

黑马程序员-java基础知识+环境搭建和变量配置

一.dos命令 软件:是一系列按照特定顺序组织的计算机数据和指令的集合. 交互方式:图形化界面.命令行方式 dir  directory 显示文件和子目录 cd   change directory 改变当前的路径(进入指定目录) md   make directory 新建一个子目录(文件夹) rd   remove directory 删除一个子目录(文件夹) cd.. 返回上一文件夹 cd/  返回根目录(磁盘) del  delete 删除文件 (不走回收站)   del *.txt(删

java基础知识--抽象类与接口

抽象类与接口 1.Java 抽象类 1.引言: 在面向对象的概念中,所有的对象都是通过类来描绘的,但是反过来,并不是所有的类都是用来描绘对象的,如果一个类中没有包含足够的信息来描绘一个具体的对象, 这样的类就是抽象类. 抽象类除了不能实例化对象之外,类的其它功能依然存在,成员变量.成员方法和构造方法的访问方式和普通类一样. 由于抽象类不能实例化对象,所以抽象类必须被继承,才能被使用.也是因为这个原因,通常在设计阶段决定要不要设计抽象类. 2.在Java语言中使用abstract class来定义

Java基础学习笔记七 Java基础语法之继承和抽象类

继承 继承的概念 在现实生活中,继承一般指的是子女继承父辈的财产.在程序中,继承描述的是事物之间的所属关系,通过继承可以使多种事物之间形成一种关系体系. 例如公司中的研发部员工和维护部员工都属于员工,程序中便可以描述为研发部员工和维护部员工继承自员工,同理,JavaEE工程师和Android工程师继承自研发部员工,而维网络维护工程师和硬件维护工程师继承自维护部员工.这些员工之间会形成一个继承体系,具体如下图所示. 在Java中,类的继承是指在一个现有类的基础上去构建一个新的类,构建出来的新类被称

java基础知识回顾之接口

/* abstract class AbsDemo { abstract void show1(); abstract void show2(); } 当一个抽象类中的方法都是抽象的时候,这时可以将该抽象类用另一种形式定义和表示,就是 接口 interface. */ //定义接口使用的关键字不是class,是interface. /* 对于接口当中常见的成员:而且这些成员都有固定的修饰符. 1,全局常量: public static final 2,抽象方法.public abstract 由

Java基础知识陷阱(七)

本文发表于本人博客. 上次说了下HashSet和HashMap之间的关系,其中HashMap这个内部有这么一句: static final float DEFAULT_LOAD_FACTOR = 0.75f; 这一句表示一个常量,作用是当容器数量大小达到0.75%的时候就进行重新在构建一个2倍大小的数组.竟然这2个是集合,那我们今天看看其他的集合类,比如:ArrayList.Vector.LinkedList,开始咯. 首先查看下ArrayList的源码,这几个集合类都是在java.util包下

Java基础知识笔记(五:多线程的同步问题)

编写多线程程序往往是为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或者提高程序的运行效率,或者更好地监控程序的运行过程等.多线程同步处理的目的是为了让多个线程协调地并发工作.对多线程进行同步处理可以通过同步方法和同步语句块实现.Java虚拟机是通过对资源(如内存)加锁的方式实现这两种同步方式.这种机制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死锁问题(即程序的所有线程都处于阻塞态或等待态).良好的程序设计应当设法避开这种死锁问题. 一.多线程同步的基本原理 如果在多个并发线程之间共用资源,则可能就需要进行同步处理.Java虚拟机通过给每个对

Java基础-学习笔记(八)——函数的参数传递

1.基本数据类型的参数传递 1 class PassValue 2 { 3 4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 args) 5 { 6 int x=5; 7 change(x); 8 System.out.println("the current value is "+x); 9 } 10 public static void change(int x) 11 { 12 x=3; 13 } 14 } 15 /* 16 F:\java_example&

Java基础知识陷阱系列

Java基础知识陷阱系列 今天抽空把Java基础知识陷阱有关的文章汇总于此,便于大家查看. Java基础知识陷阱(一) Java基础知识陷阱(二) Java基础知识陷阱(三) Java基础知识陷阱(四) Java基础知识陷阱(五) Java基础知识陷阱(六) Java基础知识陷阱(七) Java基础知识陷阱(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