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w Android 优化实践

了解 Glow 的朋友应该知道,我们主营四款 App,分别是Eve、Glow、Nuture和Baby。作为创业公司,我们的四款 App 都处于高速开发中,平均每个 Android App 由两人负责开发,包括 Android 和 Server 开发,在满足 PM 各种需求的同时,我们的 session crash free 率保持不低于 99.8%,其中两款 App 接近 100%。

本文将对 Glow 当前 Android App 中对现有工具的探索及优化进行讲解,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

整体结构概览

下面是 Glow Android 端的大体结构:

我们有四个 Android App,它们共用同一个 Community 社区,最底层是 Base-Library,存放公用的模块组件,如支付模块,Logging模块等等。

下面,我将依次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讲解:

  • 网络层优化
  • 内存优化实践
  • 在 App 和 Library 中集成依赖注入
  • etc.

网络层优化

1. Retrofit2 + OkHttp3 + RxJava

上面这套结构是目前最为流行的网络层架构,可以帮我们写出简洁而稳定的网络请求代码,比起以前复杂的异步回调、主次线程切换等代码更为易用,而且能支持 https 请求。

基本用法如下:

UserApi userApi = retrofit.create(UserApi.class);
@Get("/{id}")
Observable<User> getUser(@Path("id") long id);
userApi.getUser(1)
  .subscribeOn(Schedulers.io())
  .observeOn(AndroidSchedulers.mainThread())
  .subscribe(new Action1<Us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call(User user) {
        // handle user
    }
  }, new Action1<Throw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call(Throwable throwable) {
        // handle throwable
    }
  });

这只是通用做法。下面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

2. 封装线程切换代码

上面的代码中可以看到,为了执行网络请求,我们会利用RxJava提供的Schedulers工具来方便切换线程。

  .subscribeOn(Schedulers.io())
  .observeOn(AndroidSchedulers.mainThread())

上面的代码的作用是:让网络请求进入 io线程 执行,并将返回结果转入 UI线程 去进行渲染。

不过,我们 app 有非常多的网络请求,而且除了网络请求,其他的数据库操作 或者 文件读写操作 都需要一样的线程切换。因此,为了代码复用,我们利用 RxJava 提供的 Transformer 来进行封装。

// RxUtil.java
public static <T> Observable.Transformer<T, T> normalSchedulers() {
  return new Observable.Transformer<T, T>() {
    @Override
    public Observable<T> call(Observable<T> source) {
      return source.subscribeOn(Schedulers.io())
        .observeOn(AndroidSchedulers.mainThread());
    }
  };
}

然后,我们可以把网络请求代码转化为

userApi.getUser(1)
  .compose(RxUtil.normalSchedulers())
  .subscribe(...)

这虽然只是很简单的改进,但能让我们的代码更简洁,更不易出错。

3. 封装响应结果 JsonDataResponse

我们 server 的所有返回结果都符合如下格式:

{
  ‘rc‘: 0,
  ‘data‘: {...},
  ‘msg‘: "Successful Call"
}

其中 rc 是自定义的结果标志,server 用来告诉我们该请求的逻辑处理是否成功(此时 rc = 0)。data是这个请求需要的 json 数据。msg一般用来存放错误提示信息。

于是我们创建了一个通用类来封装所有的 Response

public class JsonDataResponse<T> {
  @SerializedName("rc")
  private int rc;

  @SerializedName("msg")
  private String msg;

  @SerializedName("data")
  T data;

  public int getRc() { return rc; }

  public T getData() { return data; }
}

于是,我们的请求变成如下:

@Get("/{id}")
Observable<JsonDataResponse<User>> getUser(@Path("id") long id);
userApi.getUser(1)
  .compose(RxUtil.normalSchedulers())
  .subscribe(new Action1<JsonDataResponse<Us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call(JsonDataResponse<User> response) {
        if (response.getRc() == 0) {
          User user = response.getData();
          // handle user
        } else {
          Toast.makeToast(context, response.getMsg())
        }
    }
  }, new Action1<Throw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call(Throwable throwable) {
        // handle throwable
    }
  });

4. 异常处理

上面已经能完成正常的网络请求了,但是,却还没有对错误进行处理。

一次网络请求中,可能发生以下几种错误:

  • 没有网络
  • 网络正常,但 http 请求失败,即 http 状态码不在 [200, 300) 之间,如404500
  • 网络正常,http 请求成功,但是 server 在处理请求时出了问题,使得返回结果的 rc != 0

不同的错误,我们希望给用户不同的提示,并且统计这些错误。

目前我们的网络请求里已经能够处理第三种情况,另外两种都在 throwable 里面,我们可以通过判断 throwable 是 IOException 还是 retrofit2.HttpException 来区分这两种情况。

因此,我们可得到如下异常处理代码:

userApi.getUser(1)
  .compose(RxUtil.normalSchedulers())
  .subscribe(new Action1<JsonDataResponse<Us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call(JsonDataResponse<User> response) {
        if (response.getRc() == 0) {
          User user = response.getData();
          // handle user
          handleUser();
        } else {
          // such as: customized errorMsg: "cannot find this user".
          Toast.makeToast(context, response.getMsg(), Toast.LENGTH_SHORT).show();
        }
    }
  }, new Action1<Throw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call(Throwable throwable) {
        String errorMsg = "";
        if (throwable instanceof IOException) {
          // io Exception
          errorMsg = "Please check your network status";
        } else if (throwable instanceof HttpException) {
          HttpException httpException = (HttpException) throwable;
          // http error.
          errorMsg = httpException.response();
        } else {
          errorMsg = "unknown error";
        }
        Toast.makeToast(...);
    }
  });

5. 封装异常处理代码

当然,我们并不想在每一个网络请求里都写上面一大段代码来处理 error,那样太傻了。比如上面 getUser() 请求,我希望只要写 handleUser() 这个方法,至于是网络问题还是 server 自己问题我都不想每次去 handle。

接下来我们来封装上面两个 Action 。我们可以自定义两个 Action:

WebSuccessAction<T extends JsonDataResponse> implements Action1<T>
WebFailureAction implements Action1<Throwable>

其中,WebSuccessAction 用来处理一切正常(网络正常,请求正常,rc=0)后的处理,WebFailureAction 用来统一处理上面三种 error

实现如下:

class WebSuccessAction<T extends JsonDataResponse> implements Action1<T> {
  @Override
  public void call(T response) {
    int rc = response.getRc();
    if (rc != 0) {
      throw new ResponseCodeError(extendedResponse.getMessage());
    }
    onSuccess(extendedResponse);
  }

  public abstract void onSuccess(T extendedResponse);
}
// (rc != 0) Error
class ResponseCodeError extends RuntimeException {
  public ResponseCodeError(String detailMessage) {
    super(detailMessage);
  }
}

在 WebSuccessAction 里,我们把 rc != 0 这种情况转化成 ResponseCodeError 并抛出给 WebFailureAction 去统一处理。

class WebFailAction implements Action1<Throw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call(Throwable throwable) {
    String errorMsg = "";
    if (throwable instanceof IOException) {
      errorMsg = "Please check your network status";
    } else if (throwable instanceof HttpException) {
      HttpException httpException = (HttpException) throwable;
      // such as: "server internal error".
      errorMsg = httpException.response();
    } else {
      errorMsg = "unknown error";
    }
    Toast.makeToast(...);
  }
}

有了上面两个自定义 Action 后,我们就可以把前面 getUser() 请求转化如下:

userApi.getUser(1)
  .compose(RxUtil.normalSchedulers())
  .subscribe(new WebSuccessAction<JsonDataResponse<Us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Success(JsonDataResponse<User> response) {
        handleUser(response.getUser());
      }
    }, new WebFailAction())

Bingo! 至此我们能够用非常简洁的方式来执行网络操作,而且完全不用担心异常处理。

内存优化实践

在内存优化方面,Google 官方文档里能找到非常多的学习资料,例如常见的内存泄漏、bitmap官方最佳实践。而且 Android studio 里也集成了很多有效的工具如 Heap ViewerMemory Monitor 和 Hierarchy Viewer 等等。

下面,本文将从其它角度出发,来对内存作进一步优化。

1. 当Activity关闭时,立即取消掉网络请求结果处理。

这一点很容易被忽略掉。大家最常用的做法是在 Activity 执行网络操作,当 Http Response 回来后直接进行UI渲染,却并不会去判断此时 Activity 是否仍然存在,即用户是否已经离开了当时的页面。

那么,有什么方法能够让每个网络请求都自动监听 Activity(Fragment) 的 lifecycle 事件并且当特定 lifecycle 事件发生时,自动中断掉网络请求的继续执行呢?

首先来看下我们的网络请求代码:

userApi.getUser(1)
  .compose(RxUtil.normalSchedulers())
  .subscribe(new WebSuccessAction<JsonDataResponse<Us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Success(JsonDataResponse<User> response) {
        handleUser(response.getUser());
      }
    }, new WebFailAction())

我们希望达到的是,当 Activity 进入 onStop 时立即停掉网络请求的后续处理。

这里我们参考了 RxLifecycle 的实现方式,之所以没有直接使用 RxLifecycle 是因为它必须我们的 BaseActivity 继承其提供的 RxActivity ,而 RxActivity 并未继承我们需要的 AppCompatActivity。因此本人只能在学习其源码后,自己重新实现一套,并做了一些改动以更符合我们自己的应用场景。

具体实现如下:

  • 首先,我们在 BaseActivity 里,利用 RxJava 提供的 PublishSubject 把所有 lifecycle event 发送出来。
  class BaseActivity extends AppCompatActivity {
    protected final PublishSubject<ActivityLifeCycleEvent> lifecycleSubject = PublishSubject.create();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lifecycleSubject.onNext(ActivityLifeCycleEvent.CREATE);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Destroy() {
      lifecycleSubject.onNext(ActivityLifeCycleEvent.DESTROY);

      super.onDestroy();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Stop() {
      lifecycleSubject.onNext(ActivityLifeCycleEvent.STOP);

      super.onStop();
    }
  }
  • 然后,在 BaseActivity 里,提供 bindUntilEvent(LifeCycleEvent) 方法
  class BaseActivity extends AppCompatActivity {

    @NonNull
    @Override
    public <T> Observable.Transformer<T, T> bindUntilEvent(@NonNull final ActivityLifeCycleEvent event) {
      return new Observable.Transformer<T, T>() {
        @Override
        public Observable<T> call(Observable<T> sourceObservable) {
          Observable<ActivityLifeCycleEvent> o =
              lifecycleSubject.takeFirst(activityLifeCycleEvent -> {
                return activityLifeCycleEvent.equals(event);
              });
          return sourceObservable.takeUntil(o);
        }
      };
    }
  }

这个方法可以用于每一个网络请求 Observable 中,当它监听到特定的 lifecycle event 时,就会自动让网络请求 Observable 终止掉,不会再去监听网络请求结果。

  • 具体使用如下:
  userApi.getUser(1)
    .compose(bindUntilEvent(ActivityLifeCycleEvent.PAUSE))
    .compose(RxUtil.normalSchedulers())
    .subscribe(new WebSuccessAction<JsonDataResponse<Us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Success(JsonDataResponse<User> response) {
          handleUser(response.getUser());
        }
    }, new WebFailAction())

利用 .compose(bindUntilEvent(ActivityLifeCycleEvent.STOP)) 来监听 Activity 的 Stop 事件并终止 userApi.getUser(1) 的 subscription,从而防止内存泄漏。

2. 图片优化实践

Android开发者都知道,每个app的可用内存时有限的,一旦内存占用太多或者在主线程突然请求较大内存,很有可能发生 OOM 问题。而其中,图片又是占用内存的大头,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多种方法来进行优化。

多数情况下我们是从 server 获取一张高清图片下来,然后在内存里进行裁剪成需要的大小来进行显示。这里面存在两个问题,

1:假设我们只需要一张小图,而server取回来的图如果比较大,那就会浪费带宽和内存。

2:如果直接在主线程去为图片请求大块空间,很容易由于系统难于快速分配而 OOM;

比较理想的情况是:需要显示多大的图片,就向server请求多大的图片,既节省用户带宽流量,更减少内存的占用,减小 OOM 的机率。

为了实现 server 端的图片Resize,我们采用了 Thumbor 来提供图片 Resize 的功能。android端只需要提供一个原图片 URL 和需要的 size 信息,就可以得到一张 Resize 好的图片资源文件。具体server端实现这里就不细讲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阅读官方文档。

这里介绍下我们在 Android 端的实现,以 Picasso 为栗子。

  • 首先要引入 Square 提供的 pollexor 工具,它可以让我们更简便的创建 thumbor 的规范 URI,参考如下:
  thumbor.buildImage("http://example.com/image.png")
      .resize(48, 48)
      .toUrl()
  • 然后,利用 Picasso 提供的 requestTransformer 来实时获取当前需要显示的图片的真实尺寸,同时设置图片格式为 WebP,这种格式的图片可以保持图片质量的同时具有更小的体积:
  Picasso picasso = new Picasso.Builder(context).requestTransformer(new Picasso.RequestTransformer() {
        @Override
        public Request transformRequest(Request request) {
          String modifiedUrl = URLEncoder.encode(originUrl);
          ThumborUrlBuilder thumborUrlBuilder = thumbor.buildImage(modifiedUrl);
          String url = thumborUrlBuilder.resize(request.targetWidth, request.targetHeight)
              .filter(ThumborUrlBuilder.format(ThumborUrlBuilder.ImageFormat.WEBP))
              .toUrl();
          Timber.i("SponsorAd Image Resize url to " + url);
          return request.buildUpon().setUri(Uri.parse(url)).build();
        }
      }).build();
  • 利用修改后的 picasso 对象来请求图片
  picasso.load(originUrl).fit().centerCrop().into(imageView);

利用上面这种方法,我们可以为不同的 ImageView 计算显示需要的真实尺寸,然后去请求一张尺寸匹配的图片下来,节约带宽,减小内存开销。

当然,在应用这种方法的时候,不要忘记考虑服务器的负载情况,毕竟这种方案意味着每张图片会被生成各种尺寸的小图缓存起来,而且Android设备分辨率不同,即使是同一个 ImageView,真实的宽高 Pixel 值也会不同,从而生成不同的小图。

在App和Library中集成依赖注入

依赖注入框架 Dagger 我们很早就开始用了,从早期的 Dagger1 到现在的 Dagger2。虽然 Dagger 本身较为陡峭的学习曲线使得不少人止步,不过一旦用过,根本停不下来。

如果只是在 App 里使用 Dagger 相对比较简单,不过,我们还需要在 Community 和 Base-Android 两个公用 Library 里也集成 Dagger,这就需要费点功夫了。

下面我来逐步讲解下我们是如何将 Dagger 同时集成进 App 和 Library 中。

1. 在App里集成Dagger

首先需要在 GlowApplication 里生成一个全局的 AppComponent

@Singleton
@Component(modules = AppModule.class)
public interface AppComponent {
  void inject(MainActivity mainActivity);
}

创建 AppModule

@Module
public class AppModule {
  private final LexieApplication lexieApplication;

  public AppModule(LexieApplication lexieApplication) {
    this.lexieApplication = lexieApplication;
  }

  @Provides Context applicationContext() {
    return lexieApplication;
  }

  // mock tool object
  @Provides Tool provideTool() {
    return new Tool();
  }
}

集成进 Application

class GlowApplication extends Application {
  private AppComponent appComponent;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reate() {
    appComponent = DaggerAppComponent.builder()
        .appModule(new AppModule(this))
        .build();
  }

  public static AppComponent getAppComponent() {
    return appComponent;
  }
}

在 MainActivity中使用inject 一个 tool 对象

class MainActivity extends Activity {
  @Inject Tool tool;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reate() {
    GlowApplication.getAppComponent().inject(this);
  }
}

2. 在 Library 中集成 Dagger

(下面以公用Library:Community为例子)

逆向思维下,先设想应用场景:即 Dagger 已经集成好了,那么我们应该可以按如下方式在 CommunityActivity 里 inject 一个 tool 对象。

class CommunityActivity extends Activity {
  @Inject Tool tool;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reate() {
    GlowApplication.getAppComponent().inject(this);
  }
}

关键在于: GlowApplication.getAppComponent().inject(this); 这一句。

那么问题来了:

对于一个 Library 而言,它是无法拿到 GlowApplication 对象的,因为作为一个被别人调用的 Library,它甚至不知道这个上层 class 的存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community里定义一个公用接口作为中间桥梁,让GlowApplication实现这个公共接口即可。

// 在Community定义接口CommunityComponentProvider
public interface CommunityComponentProvider {
  AppComponent getAppComponent();
}
// 每个app的Application类都实现这个接口来提供AppComponent
class GlowApplication implements CommunityComponentProvider {
  AppComponent getAppComponent() {
    return appComponent;
  }
}

然后 CommunityActivity就可以实现如下:

class CommunityActivity extends Activity {
  @Inject Tool tool;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reate() {
    Context applicationContext = getApplicationContext();
    CommunityComponentProvider provider = (CommunityComponentProvider) applicationContext;
    provider.getAppComponent().inject(this);
  }
}

3. 从 AppComponent 抽离 CommunityComponent

provider.getAppComponent().inject(this);

这一句里我们已经实现前半句 provider.getAppComponent() 了,但后半句的实现呢?

正常情况下,我们要把

void inject(CommunityActivity communityActivity);

放入 AppComponent 中,如下:

@Singleton
@Component(modules = AppModule.class)
public interface AppComponent {
  void inject(MainActivity mainActivity);

  // 加在这里
  void inject(CommunityActivity communityActivity);
}

其实这样我们就已经几乎完成了整个 Library 和 App 的依赖注入了。

但细心的朋友应该发现里面存在一个小问题,那就是

void inject(CommunityActivity communityActivity);

这句代码如果放入了 App 里的 AppComponent 里,那就意味着我们也需要在另外三个 App里的 AppComponent 都加上一句相同的代码?这样可以吗?

理论上当然是可行的。但是,从单一职责的角度来考虑,AppComponent 只需要负责 App层的 inject 就行,我们不应该把属于 Community 的 inject 放到App 里,这样的代码太ugly,而且更重要的是,随着 Community 越来越多 Activity 需要 inject ,每个 inject 都要在各个 App 里重复加,这太烦了,也太笨了。

因此,我们采用了一个简洁有效的方法来改进。

在 Community 里创建一个 CommunityComponent,所有属于 Community 的inject 直接写在 CommunityComponent 里,不需要 App 再去关心。与此同时,为了保持前面 provider.getAppComponent() 仍然有效,我们让 AppComponent 继承 CommunityComponent

实现代码如下:

class AppComponent extends CommunityComponent {...}

在 Community 里

class CommunityComponent {
  void inject(CommunityActivity communityActivity);
}www.90168.org
class CommunityActivity extends Activity {
  @Inject Tool tool;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reate() {
    Context applicationContext = getApplicationContext();
    CommunityComponentProvider provider = (CommunityComponentProvider) applicationContext;
    provider.getAppComponent().inject(this);
  }
}

Bingo! 至此我们已经能够优雅简洁地在 App 和 Library 里同时应用依赖注入了。

小结

由于篇幅有限,本文暂时先从网络层、内存优化和依赖注入方面进行讲解,之后会再考虑从 Logging模块、数据同步模块、Deep Linking模块、多Library的Gradle发布管理、持续集成和崩溃监测模块等进行讲解。

谢谢!

时间: 2024-08-05 22:25:48

Glow Android 优化实践的相关文章

Android ListView复杂列表优化实践

原文:Android ListView复杂列表优化实践 很多社交App都不免会涉及到复杂的列表元素实现,一个列表上面可能大量的图片,不定长的评论列表,给手机端的程序员带来了不少的挑战.本文就是在实现复杂的列表滑动的情况下,利用已知的优化方法指导下的一次优化实践,旨在提升ListView的滑动流畅度,为用户带来良好的体验. 1:设计稿: 这是列表中可能出现的ItemView,有两种,但是又有许多相同的地方,比如一样有点赞的图片,评论等...其中,评论和点赞的数量是可变的. 2:使用一般布局带来的问

Android最佳性能实践(三)——高性能编码优化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blog.csdn.net/guolin_blog/article/details/42318689 在前两篇文章当中,我们主要学习了Android内存方面的相关知识,包括如何合理地使用内存,以及当发生内存泄露时如何定位出问题的原因.那么关于内存的知识就讨论到这里,今天开始我们将学习一些性能编码优化的技巧. 这里先事先提醒大家一句,本篇文章中讨论的编码优化技巧都是属于一些"微优化",也就是说即使我们都按照本篇文章的技巧来优化代码,在性能方面也是看不出有什么

Android最佳性能实践(四)——布局优化技巧

在前面几篇文章当中,我们学习了如何通过合理管理内存,以及高性能编码技巧的方式来提升应用程序的性能.然而实际上界面布局也会对应用程序的性能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如果布局写得糟糕的话,那么程序加载UI的速度就会非常慢,从而造成不好的用户体验.那么本篇文章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如何通过优化布局来提供应用程序的性能.还没有看过前面前面一篇文章的朋友建议可以先去阅读 Android最佳性能实践(三)——高性能编码优化 . 重用布局文件 Android系统中已经提供了非常多好用的控件,这让我们在编写布局的时候可以很

爱奇艺技术分享:爱奇艺Android客户端启动速度优化实践总结

本文由爱奇艺技术团队原创分享,原题<爱奇艺Android客户端启动优化与分析>. 1.引言 互联网领域里有个八秒定律,如果网页打开时间超过8秒,便会有超过70%的用户放弃等待,对Android APP而言,要求更加严格,如果系统无响应时间超过5秒,便会出现ANR,APP可能会被强制关闭,因此,启动时间作为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关系着用户的第一体验. 爱奇艺安卓APP非常重视启动速度的优化,本文将从启动过程.启动时间测量.启动优化.以及后续监控等方面分享我们在启动优化方面积累的经验. 相关文章:

Android开发实践:利用ProGuard进行代码混淆

由于Android的代码大都是Java代码,所以挺容易被反编译的,好在Android ADT为我们集成了混淆代码的工具,一来可以混淆我们的代码,让程序被反编译后基本看不懂,另外还能起到代码优化的作用.发布项目前,建议打开Android的代码混淆功能. Android ADT主要通过ProGuard工具来提供代码混淆,网上也有挺多博客文章讲这个的,但感觉很多都介绍得太过于复杂,这里我就以问答的方式来更加简洁地介绍下ProGuard吧. 1. ProGuard是什么 ProGuard是一个工具,用来

学习笔记TF066:TensorFlow移动端应用,iOS、Android系统实践

TensorFlow对Android.iOS.树莓派都提供移动端支持. 移动端应用原理.移动端.嵌入式设备应用深度学习方式,一模型运行在云端服务器,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接收服务器响应:二在本地运行模型,PC训练模型,放到移动端预测.向服务端请求数据可行性差,移动端资源稀缺.本地运行实时性更好.加速计算,内存空间和速度优化.精简模型,节省内存空间,加快计算速度.加快框架执行速度,优化模型复杂度和每步计算速度.精简模型,用更低权得精度,量化(quantization).权重剪枝(weight prun

Android Flutter实践内存初探

摘要: Android Flutter实践内存初探 闲鱼技术-匠修我们想使用Flutter来统一移动App开发并做了一些实践.移动设备上的资源有限,通常内存使用都是一个我们日常开发中十分关注的问题.那么,Flutter是如何使用内存,又会对Native App的内存带来哪些影响呢?本文将简单介绍Flutter内存机制,结合测试和我们的开发实践,对日常关心的Bitmap内存使用,View绘制内存使用方面做一些探索. 闲鱼技术-匠修我们想使用Flutter来统一移动App开发并做了一些实践.移动设备

技术干货:实时视频直播首屏耗时400ms内的优化实践

本文由"逆流的鱼yuiop"原创分享于"何俊林"公众号,感谢作者的无私分享. 1.引言 直播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进过2018年这波洗牌后,已经度过了蛮荒暴力期,剩下的都是在不断追求体验.最近正好在做直播首开优化工作,实践中通过多种方案并行,已经能把首开降到500ms以下,借此机会分享出来,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本文内容的技术前提: 1)基于FFmpeg的ijkplayer,最新版本0.88版本: 2)拉流协议基于http-flv. http-flv更稳定些,国内

Redis各种数据结构性能数据对比和性能优化实践

很对不起大家,又是一篇乱序的文章,但是满满的干货,来源于实践,相信大家会有所收获.里面穿插一些感悟和生活故事,可以忽略不看.不过听大家普遍的反馈说这是其中最喜欢看的部分,好吧,就当学习之后轻松一下. Redis各种数据结构性能数据对比 测试工具:perf4j 性能指标:平均值,最小值,最大值,方差 对比将814条数据按单条插入到哈希MAP和哈希SET: 对比从814条数据的哈希MAP和哈希SET中判断一个元素是否存在(map的hasKey和set的isMember): 大量数据插入哈希MAP,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