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人工智能的发展,更强调技术的绝对作用,但事实上应用也是很重要的,技术的价值观、规则和目的导向也很重要。感知、判断、思考、分析、学习、适应等这些领域,分别都有相应的技术向前推进,把这些领域有机地结合起来应用出去是当下更重要的事情。创造者需要知道各项技术在当下的弱项和长项,需要清楚如何扬长避短,将技术发挥出最大价值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这是个不亚于技术研发的课题。
关于未来硬件的差异化及创新方面,有五部分创新,包括显示、照相、连接、传感器以及处理器五大方面。吕俊宽强调,包括AMOLED、18:9全面屏、双摄像头、3D摄像头、生物传感器等等。
尤其是利用AI进行的生物识别技术,将是未来热门大趋势。指纹识别只是一次性生物识别,而通过诸如3D摄像头的用户侦测或者走路方式等行为认证,可以实现连续性侦测技术。“比如我在手表上面安装加速器和陀螺仪,当我用手表进行支付时,不用输入任何密码和指纹,它就已经知道你是不是正确的用户。”
除了安全认证用途,人工智能或机器学习技术未来在手机上的体现会是个人助理,吕俊宽举例道,“机器学习可以和省电结合起来,比如每天晚上9点到12点,我睡觉前会使用手机,如果机器可以预判或者是学习我的行为,知道10-12点间,我一定会使用手机,那么它就不会把背景关掉,或者当我开屏幕的时候,会自动跳出我需要的APP。或者说它知道我在某个时间点不会打游戏,所以当我把游戏退到后台的时候它会自动关闭。
以前这些方面必须通过手机管家或者一键清来完成,可是当机器学习的能力足够之时,机器可以帮助用户去操作,从而实现更好的用户体验。”另外,通过人工智能,还可以为照片分类,以往通过谷歌分类照片需要将文件传到云端处理,但如果想确保隐私,诸如此类的机器学习AI必须放到本地端进行。
另外一个人工智能的例子是抢占后APP时代,随着APP越来越复杂化,面临着两大问题,一个是不清楚能否接触到需要的群体,另外则是平台化聚合化APP下寻找某个应用功能很繁琐。所以随着人工智能的深入,虚拟个人助理有可能取代APP,比如银行转账可能只需要几句话便可实现。
随着AI变得越来越聪明,生物识别技术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指紋识别技术只是一次性验证,人脸识别技术受制于灯光或阳光等因素,语音识别技术则很难分辨出谁跟它讲话等等,这些问题都是未来需要解决的。
此外,未来人工智能能会有情感方面的处理,包括通过人脸识别实现情绪的判断,以及通过语调语速判断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