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l 补充二

1:Diango提供的现成功能:

models.tb.objects....

性能相关:

  a:select_related(‘跨表字段‘)

def select_related(self, *fields)
     性能相关:表之间进行join连表操作,一次性获取关联的数据。
     model.tb.objects.all().select_related()  #连表查询性能低  b:prefetch_related
def prefetch_related(self, *lookups)
    性能相关:多表连表操作时速度会慢,使用其执行多次SQL查询在Python代码中实现连表操作。
            # 获取所有用户表
            # 获取用户类型表where id in (用户表中的查到的所有用户ID)
            models.UserInfo.objects.prefetch_related(‘外键字段‘)

2:自己写SQL语句:

################### 原生SQL ###################
    from django.db import connection, connections
    cursor = connection.cursor()  # cursor = connections[‘default‘].cursor()
    cursor.execute("""SELECT * from auth_user where id = %s""", [1])
    row = cursor.fetchone() # fetchall()/fetchmany(..)
 # 指定数据库
    models.UserInfo.objects.raw(‘select * from userinfo‘, using="default")
def extra(self, select=None, where=None, params=None, tables=None, order_by=None, select_params=None)
    # 构造额外的查询条件或者映射,如:子查询

    Entry.objects.extra(select={‘new_id‘: "select col from sometable where othercol > %s"}, select_params=(1,))

3:

def aggregate(self, *args, **kwargs):
   # 聚合函数,获取字典类型聚合结果
   from django.db.models import Count, Avg, Max, Min, Sum
   result = models.UserInfo.objects.aggregate(k=Count(‘u_id‘, distinct=True), n=Count(‘nid‘))
   ===> {‘k‘: 3, ‘n‘: 4}#去重后得到聚合结果(个数)

4:

def bulk_create(self, objs, batch_size=None):
    # 批量插入
    # batch_size表示一次插入的个数
    objs = [
        models.DDD(name=‘r11‘),
        models.DDD(name=‘r22‘)
    ]
    models.DDD.objects.bulk_create(objs, 10)#10是最多插入数

5:

def get_or_create(self, defaults=None, **kwargs):
    # 如果存在,则获取,否则,创建
    # defaults 指定创建时,其他字段的值
    obj, created = models.UserInfo.objects.get_or_create(username=‘root1‘, defaults={‘email‘: ‘1111111‘,‘u_id‘: 2, ‘t_id‘: 2})

def update_or_create(self, defaults=None, **kwargs):
    # 如果存在,则更新,否则,创建
    # defaults 指定创建时或更新时的其他字段
    obj, created = models.UserInfo.objects.update_or_create(username=‘root1‘, defaults={‘email‘: ‘1111111‘,‘u_id‘: 2, ‘t_id‘: 1})

6:

def first(self):
   # 获取第一个

def last(self):
   # 获取最后一个

def in_bulk(self, id_list=None):
   # 根据主键ID进行查找
   id_list = [11,21,31]
   models.DDD.objects.in_bulk(id_list)

def delete(self):
   # 删除

def update(self, **kwargs):
    # 更新

def exists(self):
   # 是否有结果
时间: 2025-01-02 21:49:16

model 补充二的相关文章

ASP.NET MVC Model验证(二)

ASP.NET MVC Model验证(二) 前言 上篇内容演示了一个简单的Model验证示例,然后在文中提及到Model验证在MVC框架中默认所处的位置在哪?本篇就是来解决 这个问题的,并且会描述一下ModelValidator类型对象相关的类型. Model验证 Model验证简单运用示例 ModelValidator使用生成过程 自定义实现DefaultModelBinder进行验证 自定义ModelValidatorProvider 和ModelValidator  Validation

ASP.NET MVC Model绑定(二)

ASP.NET MVC Model绑定(二) 前言 上篇对于Model绑定的简单演示想必大家对Model绑定的使用方式有一点的了解,那大家有没有想过Model绑定器是在什么时候执行的?又或是执行的过程是什么样的?将在本篇为大家解除这些疑惑,在其中涉及到的一些描述类型和上下文参数会在后续的篇幅中讲到. Model绑定 IModelBinder.自定义Model绑定器简单实现 Model绑定器在MVC框架中的位置 MVC中的默认Model绑定器生成过程 IModelBinderProvider的简单

ASP.NET MVC Model元数据(二)

ASP.NET MVC Model元数据(二) 前言 在上篇中,给大家留个对Model元数据的印象,并没有对Model元数据有过多的讲解,而在本篇中也不会对Model元数据的本身来解释,而是针对于它的生成过程,让大家能够清楚的了解到系统框架是在什么时候生成Model元数据的,对于Model元数据生成篇幅初定为两篇,本篇为它的整体的生成过程,下篇则为详细的生成过程并且会对它本身做一个粗略的介绍,希望大家看完能够有所收获 Model元数据 什么是Model元数据? 生成Model元数据的过程[一]

django学习之Model(二)

继续(一)的内容: 1-跨文件的Models 在文件头部import进来,然后用ForeignKey关联上: from django.db import models from geography.models import ZipCode class Restaurant(models.Model): # ... zip_code = models.ForeignKey(ZipCode) 2-field名字的约束 1)-不能是Python预留字 2)-不能有连续的2个下划线,例如foo__ba

基于CentOS的Mysql学习补充二--使用Shell创建数据库

文章出处:基于CentOS的Mysql学习补充二--使用Shell创建数据库 关于使用基于命令使用mysql数据库的方法可见文章<基于CentOS的Mysql的使用说明>,本文只要介绍如何使用Shell脚本来创建我们想要的数据库,下面给出我创建数据库的Shell脚本,基本也就是将mysql的一些命令放在shell脚本里面而已. #!/bin/bash #Author: chisj #Time: 2015.7.22 #Describe: Create Database #The username

python3之字符串常用操作练习补充二

字符串常用操作练习补充二 1 #coding:utf-8 2 3 #***将"\t"转为空白符,默认使各段字符串长度为8的整数倍,指定长度则以指定的长度为准 4 str1 = "\tThis\tis Tab test\t!" 5 print(str1.expandtabs()) 6 ''' 7 输出结果为: 8 This is Tab test ! 9 |8字符 |8字符 |16字符 |! 10 ''' 11 print(16*"*") 12 1

第五篇、css补充二

h1 { background-color: palegreen } 一.内容概要 1.图标 2.目录规划 3.a标签中的img标签在浏览器中的适应性 4.后台管理系统设置 5.边缘提示框 6.登录页面图标 7.静态对话框 8.加减框 补充知识: line-height是行高,也可以定义行间距 用法: 如果想让一段方案垂直居中,可以这么写 html代码: <p>testtesttesttesttest</p> css代码: p{ font-size:12px; width:100p

用 Python 通过马尔可夫随机场(MRF)与 Ising Model 进行二值图降噪

前言 这个降噪的模型来自 Christopher M. Bishop 的 Pattern Recognition And Machine Learning (就是神书 PRML……),问题是如何对一个添加了一定椒盐噪声(Salt-and-pepper Noise)(假设噪声比例不超过 10%)的二值图(Binary Image)去噪. 原图 添加 10% 椒盐噪声的图 建模 下文中的数学表示: yi:噪声图中的像素 xi:原图中的像素,对应噪声图中的 yi 既然噪声图是从原图添加噪声而来,我们拥

ASP.NET MVC Model之二模型绑定

Asp.net mvc中的模型绑定,或许大家经常用,但是具体说他是怎么一回事,可能还是会有些陌生,那么,本文就带你理解模型绑定.为了理解模型绑定,本文会先给出其定义,然后对通过比,来得出使用模型绑定的方便.最后简单的模拟一下自定义模型绑定,让大家对模型绑定有进一步的认识. 一.模型绑定的概念 mvc framework中有一种技术,他就是模型绑定:使用 被浏览器发送的http请求里面数据 来创建.net对象的过程.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看看模型绑定的好处. 二.模型绑定好处 第二部分,我们通过不使用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