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是怎样一步步落后于别人的

 我学英语起步很早,大概是从小学二三年级开始,除了在学校里上英语课,我还上了兴趣班。因此,在初二之前,我的英语成绩一直不错。虽然四年级转学后因为教材不统一,英语成绩落后了一段时间,但在英语老师和当时最流行的复读机的帮助下,我的英语成绩依然是班上最好的。

  初中英语老师要求我们背会每篇课文,但到了初二的时候,英语课文越来越长,我就懒得背了,顶多就是多读几遍。那时候英语老师也没有特别严格地检查,而在我看来,背课文是那么的无厘头和可笑。加上我越来越喜欢自由奔放、不拘小节、不苛求语法的外教口语课,就更加不愿意背英语课文,也不怎么好好听英语课,学习态度开始晃荡,原来优异的英语成绩一点点开始下降了。我所不知道的是,对于刚刚学外语的小孩来讲,背课文是形成语感最好的方法,就好像背唐诗宋词一样,目的并不在于怎么去用,而是形成对文字语言的感觉。现在回忆起来,我还能脱口而出好多文言文句子和古诗词,但对于英文,这么多年就记得一句“Lift the basket on to the truck”,此外什么都不记得了。

  渐渐地,我的英语学习出现了问题。语法我搞不懂了,阅读理解也开始产生障碍,连最基础的选择填空题也开始模糊了,觉得好像哪个都行。成绩下降,就开始做无数的习题,但所发生的问题都是一模一样的——混乱和模糊。不能说我不会,也不能说我会,但就是不断出错,成绩平平。那时候,我的前桌是一个很乖巧的女孩子,她从初一开始就认认真真地背英语课文,直到中考后我们分开。她的妈妈在她初三的时候从国外回来,那一年,她的英语成绩突飞猛进,中考时英语得了满分150分,而我只考了120多分,我甚至还拼写错了一个简单的单词。

  后来,前桌女孩考上了全省最好的高中,我只上了全省第三的高中。再后来,她出国上了名校的本科,硕士和博士又上了更有名的学校。而我,高中英语难度提升之后,更加迷糊。初中时都懒得背英语课文,高中更没时间和兴趣,英语开始成为我的一门成绩平平的科目。再后来,我不得不在一个二本的校园里,起早贪黑地恶补,熬了那么多夜,下了那么大的功夫,最后英语也只是比同班同学好一些。从此以后,英语再也没有成为我的强项,只是勉强够找工作、面试或开个英文会议,但再高级点的,比如用英语对话超过2小时就“歇菜”了。

  那时候,我总说前桌女孩英语成绩好,是因为她有个英语很好的妈妈,能当24小时随身老师。可直到今天,我心里都记得很清楚,我是如何开始偷懒,如何开始一点点懈怠,如何开始在别人背英语课文的时候窃喜自己不用那么苦。

  我不能说,我和前桌女孩在成绩和人生上的差异,就是从背英语课文开始的,也不能说我们两个如今的生活谁好谁坏,但是这件小事一直提醒着我,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是从一个小小的习惯开始产生,无论是当时的考试成绩,还是更大格局的未来。纵观自己的整个学习生涯,甚至人生,也都充满了这种偷懒和得过且过,这并不是单单出现在英语课上的偶然,所有的偶然其实就是自己人生的必然。比如我除了数学,其他学科也都学得不好不坏,不精通也不透彻,文史类需要背会的也都挑肥拣瘦,而现在生活中的我也总是得过且过的态度,就算有能力过精致、优雅的生活,也依然毛毛躁躁地把家里搞得一团乱。

  每当我的人生不如别人的时候,我总会下意识地给自己找理由。比如别人有好爹、好妈、好家庭,别人有钱、有势、有好老公,别人有好老板、好公司、好待遇,总觉得自己啥都没有才造成了当下的窘境。其实,我是如何一步步落后于别人的,我自己心里特别清楚,无非是从生活中一点点差距开始的。比如我的朋友中有“晨起党”,早晨5点就起床开始晨跑,一年后就可以参加马拉松比赛并得个小奖;有“读书党”,一年能读近百本书;有“写作党”,每天更新5000字,一个月写成了一本小说,冲上豆瓣网阅读首页。我每天晚上的时间却在刷手机、跟代购聊天买货中度过,想读书只能在晚上一两点后了,每天筋疲力尽的,更别提早起晨跑了,写作一周能更新一篇1500字的文章,就觉得完成了一件大事。当然,我也可以安慰自己说:“人与人之间没有可比性,没必要跟别人攀比。”可关键是,看到别人比自己优秀,跟自己比来比去,还是那个德性可怎么好?

  回过头来想,如果我妈妈也精通外语,或者精通别的学科,我就一定能得满分吗?显然不会,因为我从最开始就不是个扎实学习的人,外力再好又能怎么样呢?这也就是俗话“烂泥扶不上墙”的意思。

  我认识的一个前辈有个习惯,每天早晨读报纸30分钟,比如《人民日报》《经济观察报》《南方都市报》,每天在地铁上读一本杂志或者粗读一本书。其实他都是粗粗看过,并不精读。我们当时都嘲笑他:“现在谁还读报纸啊,您真是‘又红又专’啊。”但当工作中与客户开会沟通的时候,我才会发现,“党、政、经、金”的内容他可以信手拈来,客户对他每次的指导意见都心服口服,我们这种天天看天涯八卦论坛的,天天在微博上哈哈乐,仿佛什么潮流都知道的人都跟傻子一样,客户说什么就是什么,有时候自己掉进自己挖的坑里才后知后觉。

  仔细想想,其实我们都知道,自己是怎样一步步落后于别人的。

时间: 2024-08-03 18:44:23

自己是怎样一步步落后于别人的的相关文章

上海是怎么错失这些年的互联网机遇的?——写的很好,转

今天你去问一个刚毕业的人,如果要从事互联网行业你会选择去哪个城市打拼?他一定 会首选北京深圳,原因他也许自己也说不上来,可能只是因为他的同学们--其他打工 者也会这么选.        今天你去问一个互联网创业者,你会首选在哪个城市创业?他也不会首选上海,因为风 投家们都扎堆在北京组饭局,那里才是中国互联网的第一试验场.        而BAT这种级别的公司,和上海从来没关系.几年前上海的大领导就让下面反思,为什么 阿里没有来上海.现在几年过去了,啥也没反思出来,倒是我身边越来越多的朋友都去 杭

生活中常见的效应理论

日常生活里, 如果我们细心观察会发现: 在有限环境下,一些因素与一些结果之间构成一种因果现象, 学者们将这种现象称之为效应, 定律抑或法测. 多少了解一些, 这让我们对生活的理解更为透彻, 博主在网上收集了一些常见的并加以了整理. 包括心理学效应, 管理学效应和自我提升效应. 一.心理学效应篇 承诺定律承诺未必可以保证一定做到,但是如果你没有做出承诺,就算你做到了也没有价值 苹果定律如果有一堆苹果,有好有坏,你就应该先吃好的,把坏的令人扔掉,如果你先吃坏的,好的也会变坏,你将永远吃不到好的苹果,

gitlab使用有感之坚持

当老师请大二的学弟叫我们使用这个软件的时候, 当时就吓坏我了,感觉好高大上的样子,全英文的,还有什么阿里云的服务器用来代码管理:心情一下子就不好了,感觉自己懂得东西好少啊,比学弟懂得都少,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 通过老师的知道,同学的帮忙,自己的摸索,自己对作业的提交的相关操作有了基本的了解,感觉自己可以了:但是在这几天的实际操作后,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啊,就那么几步但问题出来了就是不会啊.就这么简单的东西就是弄不明白,最后还是没能赶上提交作业的截止日期! 这几天的实际操作,感觉自己的动手能力以及接

【人生思考】毛利说说集合(部分)

以节操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人品力. 国人说得好,等待=等die(音同)=等死(中式直译) 想想那些年我们追过的人.可惜的是最后总是未超过. 毛利ナトル——本来就是一个矛盾的名字.也说明了我矛盾的性格 学最好的别人,做最好的自己. 让世界感受痛楚,这样才可以互相理解. 风流而不下流,好色而不淫.这是我老妈见到的一个大老板所说的他闯荡的经验 If you try your best to do everything, success will knock on your door. 银魂就像火影,是

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基础第十五周总结

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基础第十五周总结 [内容:链接汇总] 一.每周读书笔记链接汇总 [第一周读书笔记] http://www.cnblogs.com/shadow135211/p/4824555.html [第二周读书笔记] http://www.cnblogs.com/shadow135211/p/4842258.html [第三周读书笔记] http://www.cnblogs.com/shadow135211/p/4854920.html [第四周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从“第一周”开始命名,为

听说你们要开始学C了

同学们好: 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你们的助教吴喆(厚颜无耻地要求大家叫我吉吉老师:-D),本科学的电子,所以陆陆续续接触了不少C/C++的工作,曾经被编码折磨得死去活来,如今却对其念念不舍,颇有点“斯德哥摩尔综合征”的味道,或许,我就是个受虐狂吧,哈哈(不禁想起三国杀里的黄盖对周瑜说的话——请鞭笞我吧,公瑾!). 大学学习过程中还是走了不少弯路的,而且还有些弯路是“致命的”,当时也并不是无人点拨,只可惜我一根筋,听不进相左意见,直到撞了南墙才肯回头认错,痛改前非,现在在外工作,方知踏实学习之珍贵,

有一种互联网思维叫做战略性跟风

牵制型跟风.紧随型跟风.创新型跟风.布局型跟风--四大跟风模式蕴藏着怎样的宿命? 文/张书乐 节选自<越界:互联网+时代必先搞懂的大败局> 作为互联网企业跨界竞争的战略性产品,大多难逃四种宿命: 一是作为一种牵制型产品,即用来战略性牵制对手的产品,比如腾讯微博,其诞生只是为了遏制新浪微博的蔓延,确保QQ的社交老大地位,任务完成后,也就不太重要了.有微信了,新浪微博打不过了,腾讯微博就让它荒着吧. 二是作为一种跟风型产品,江湖上什么东东火爆了,就玩啥,做得成最好,做不成也没关系.比如阿里巴巴的阿

Linux(CentOs6.6)系统学习笔记系列之一

由于新公司的所有应用都是部署到Linux服务器上面的,然后老大要求我们每个码农都必须要懂一点Linux系统方面的知识,而之前一直都没有接触过Linux系统,但是又不想太落后于别人,于是这段时间就疯狂的恶补了一下Linux方面的知识,主要是观看慕课网上面的一些视频教程,然后自己对着视频操作了一番,大概熟悉了一下,今天是第四天,然后总结了一下,这里主要记录一些这几天的一些学习笔记,希望见证一下自己的成长...也希望能够帮到某些朋友. 环境: 物理机操作系统:Widows7 64bit 虚拟机:VMw

程序猿的能力拓展模型

听人说了一个词儿,叫作"Comfortable Zone",中文是"舒适区". 这个词儿让我瞬间联系到程序猿的能力边界问题,我画了能力拓展模型图.例如以下: 我认为这个能力拓展模型,适用于一个人的方方面面.但这次我打算仅仅拿程序猿来扯一下. 能力拓展模型 图中左側是我们的现状,最内层的原型是我们感到舒适的区域.我称之为"舒适区". 以程序猿为例,当程序猿的技术能力和解决这个问题的能力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就能够轻松胜任某些开发任务.解决特定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