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1 { margin: 0.0px 0.0px 0.0px 0.0px; font: 36.0px "PingFang SC" }
span.Apple-tab-span { white-space: pre }
3、我们如何获取与他人相同的智感
智感的产生由个人的知识与经验决定,从某种意义上讲任何两个人的知识与经验都是不一样的。那么是否世界上的人们不可能产生相同的智感呢?很显然,事实并非如此。很多时候我们还是能够建立相同的共识。遵守法律、遵守交通规则等行为的产生基础就是共同的智感。
如果说获得与他人一致的体感是体力活,获得与他人一致的情感是感性活,那获得与他人一致的智感则是智慧活。通过一定的方式,某种体感或情感能够被所有人获得,而智感却不是这样。智感产生的基础是知识与经验,就拿知识来说明。某些智感要求人在在专业领域有极高的知识涵养才能产生,而获得极高的知识涵养的成本是非常高昂的。虽然理论上每个人都可以把一门知识学得透彻,但现实中每个专业的精英都是凤毛麟角。
我们以数学这个专业来阐述这个问题是非常合适的。“1+1=2”这样的基础性知识能够被所有人掌握,因而当再见到“1+1=?”这样的问题,所有人都能产生“2”这样的智感。因为对这样简单问题的掌握并不需要耗费多少脑力。随着研究层次的深入,个位数的乘除法需要人们有更多的训练和记忆才能完全掌握。并不是所有人在遇到各位数的乘除法时都能将答案脱口而出。在有些电视节目上,我们还能看到,有些奇人能够迅速算出十位甚至更高位数的乘除法。我们能够通过小心谨慎的计算得到答案,但是那已经算不上智感了。也许我们经过适当的训练也能对复杂计算的结果脱口而出,显然那种成本不会低。再到高等数学,智感的分化就更加严重了。有些人能够把傅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玩得溜,更多的人一辈子也不能搞懂这些函数从何而来。更谈不上拥有对那些函数的智感了。
不过话说回来,智感是人类无意识的大脑系统对一个问题所产生的快速回应,这并不一定是严谨而正确的。若非竞技或辩论,我们并不需要去理解他人的智感,只要能够理解他人处理问题的思路就好了。而这一点可以通过他人的描述说明而得到。高斯的故事就能比较好的说明。高斯小时候上数学课,老师布置了一个问题:从一加到一百等于多少?老师觉得大家可能要算很久,结果高斯很快给出了答案5050。起初老师还以为他算错了,让他再回去算算。高斯坚信自己是正确的,他给出了自己的思路:1+100=101,2+99=101···50+51=101。这样的组合共50组,所以正确答案是101*50=5050。这样所有人都能理解高斯解决这一问题是正确的。人们经过训练,对于类似的问题也能产生高斯那样的智感。
从某种意义上说,只要我们肯花时间和精力,我们能够变得和世界最顶尖的人物一样厉害,也就能够获得他们在处理事物时所产生的智感。然而现实是,我们每个人的时间与精力都是有限的,人的兴趣也各有不同,天赋也各有不同,性格也不一样,所以在选择自己钻研的专业时结果差别很大。术业的专攻让我们可能一辈子也无法理解他人的智感,幸好有一门学问解决了这个问题,那就是逻辑学。基本来说,他人符合逻辑和事实的理论,都可以认为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