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之法阅读笔记02

发布日期:2017.6.16

如果说第一章我还有点概念,那么第二章我可以说一窍不通,什么是VSTS,什么是单元测试,什么是回归测试,还是什么是效能分析……好多的新名称,第一次看见,是那么的没有头绪。要不是百度了,仅仅看书,我完全不知VSTS——Visual Studio Team System,是由微软开发的一套具有高生产力、高集成性、可扩展的生命周期开发工具。

2.1.1节图文并茂的告诉我,单元测试重要作用,可能是自己的能力不足,相关知识了解的太少了,一边看还一边想,单元测试怎么写?写在哪里?什么时候写?就算是按照书本上的代码写,那又用什么工具写?

当全部看完时,我才明白了一点点,可以用VSTS来编写单元测试,VSTS能为我们提供单元测试的基本骨架;知道单元测试对编程程序是很重要的;在编写规格说明书时,最好能详细规划单元测试;编写时有单元测试的相关步骤,1.设置数据2.使用被测试类型的功能3.比较实际结果和预期的结果。我们在编写时要注意单元测试中的类库,要相对应。

2.1.2节通过清晰的排版强调了一个好的单元测试的标准是如何产生的。这一小节告诉我:单元测试是在最低的功能或是参数上验证程序的正确性,在一般情况下,单元测试必须由最熟悉程序代码的人来编写,每一个单元测试过后,都不受上一个的影响…..

2.1.3回归测试,我一看到这这个词语,还以为是将所以的单元测试都放入程序中进行整合,校验。没想到其本意是为了避免程序回归到原来不正常的状态,把所有发现并修复的bug找出路,一个个验证的大规模的全面的测试。

从2.2节中,我了解到效能分析,本书通过一个例子介绍了VSTS提供了效能分析工具。效能分析的两种方法:抽样和代码注入。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所以我们要将两者结合使用,达到最优。本章节有许多的效能分析名词,需要我有所了解,才能体会书本所提到的专有名词。在效能分析时,我们要结合实际报告看代码被调用的次数,了解到它们的耗时间长短,要善于思考,解决某部分代码耗时长的问题,还要考虑某部分的代码所占时间的比例,不可盲目优化。2.2中的提到的Release版本和Visual Studio,我都百度了一下,感觉有点深奥,不太了解。

   个人感受:个人开发流程,通过书本上大四学生和已工作3年的软件工程师的任务清单,我了解到从学生磨到职业的程序员,不仅仅是指编写代码时能高效率,更是不局限于某一种软件技术,有开发流程意识,花更多的时间来收集数据后,分析提高。大节叫我们动手实践,但我未能将书本上的知识了解清楚,不知道如何下手,希望VSTS写的单元测试的例子能再详细点,再多一点。

时间: 2024-10-27 09:18:24

构建之法阅读笔记02的相关文章

《构建之法阅读笔记02》

这次主要对<构建之法>的第四章“两人合作”作一次阅读笔记. 首先是代码规范问题. 我过去对于代码规范问题并没有做到注意.在编程中,许多变量和函数的命名都非常的简单而没有实际的意义.而且编程时不注意对齐缩进.很多时候也不加注释,导致对这些简单的变量名称不熟悉. 这样做会使得很多人读代码费劲,甚至是自己都要花时间再次阅读懂自己的代码.而且很多没必要的注释也会使得注释失去意义.当自己再次在原基础上编程时,可能要重新编程等问题. 因此,通过阅读“代码规范”,我找到一些解决方法.代码的风格要简明.易读.

构建之法阅读笔记三—结对编程

构建之法阅读笔记三——结对编程 何谓结对编程,结对编程就是程序员肩并肩,平等的,互补的进行开发工作,他们使用同一台电脑,编写同样的程序,一起分析,一起设计,一块交流想法. 然而我以前却并不是这样做的,我以前喜欢在没人打扰的环境下写代码,我觉得有人在我身边看着,会影响我的思路,还有我个人自尊心比较强,不太喜欢被人指指点点,所以每次都是,我写完代码之后,自己先找自己的bug,每当自己实在找不到之后,才会请教大神,但是有时候可能由于自己的能力不足,往往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我自己发现就会花费很久的时间,让

构建之法阅读笔记四—团队开发

构建之法阅读笔记—团队开发 软件开发过程中有团队和非团队之分.其区别就在于目标利益的不同,团队中每个人的目标是一致的.共同的,会根据实际情况给每个人分配不同的任务,不会计较个人利益的得失.非团队每个人的目标都是不同的,大家都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 在阅读了构建之法后,我了解到团队开发有以下的特点:1.团队开发有一致的集体目标,团队要完成这个目标.一个团队成员不一定要同时工作.2.团队成员有各自的分工,互相依赖合作,共同完成任务.还有完成一个项目开发的工作流有业务建模,需求,分析和设计,实现,测试,

构建之法阅读笔记6--敏捷开发2

构建之法阅读笔记—敏捷开发2 敏捷开发并不是一门技术,它是一种开发方法,也就是一种软件开发的流程,它会指导我们用规定的环节去一步一步完成项目的开发:而这种开发方式的主要驱动核心是人:它采用的是迭代式开发:敏捷开发并不是瀑布开发模型,它是以文档为驱动的,为什么呢?因为在瀑布的整个开发过程中,要写大量的文档,把需求文档写出来后,开发人员都是根据文档进行开发的,一切以文档为依据:而敏捷开发它只写有必要的文档,或尽量少写文档,敏捷开发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所以它强调以人为核心.而所谓的迭代开

03构建之法阅读笔记之一

构建之法阅读笔记03 遇到问题总是想弄清楚所有细节.所有依赖关系之后再动手,想的太多,没法前进,分析的就会出现错乱,或者直接动手,慢慢发现偏离的一开始的轨道,忘记了目标,这样就会产生"分析麻痹"和"不分主次,想解决所有问题",以后遇到问题应该时刻记住自己的目标,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不断提醒自己,应该如何思考.越早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对自己越好,很多人只是把软件工程师当成一个工作,当成一个能挣钱养家的营生,而我想把它的当成自己投身的事业,把软件项目相关的目标作为长期的

构建之法阅读笔记(02)

这一周,通过对构建之法的阅读,对软件以及软件开发有了更加深的体会,一个好的软件工程师,首先要学会与别人合作,要能够包容别人的过失,同时能够发挥自己的长处,个人单枪匹马开发软件,已经很少见了.一个好的软件工程师,要有好的编程习惯,代码的风格与规范,缩进,行宽,以及变量的命名,大小写,能使代码结构清晰,看起来好看,并且简明易读,同时也要有注释,可以让阅读代码的人能够读懂. 在好的编程开发人员,也有犯错的时候,这时候进行代码复审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可以学习编程思路,另一方面也能够及时检查出错误,学习

构建之法阅读笔记05

2017.5.20 今天阅读的是<构建之法>第8章需求分析的阅读笔记,我们如果要开始做一个软件,最先要进行的就是需求分析,我们应该充分的了解我们这个软件是否具有前景,我们为用户提供的服务是不是用户所需要的,这一章详细的叙述了如何进行需求分析. 首先是获取和引导需求,我们应该找到软件的利益相关者,了解挖掘他们对软件的需求,引导他们表达出真实的需求.然后分析和定义需求,对各个方面的需求进行规整,定义需求内涵,从各个角度将需求量化,然后估计实现这些需求所需要的时间和资源,确定各个需求的优先级.紧接着

构建之法--阅读笔记二

阅读笔记二—代码规范 代码的风格的原则就是:简明,易读,无二义性.我虽然是计算机系的学生,但是我以前却没有秉着这个原则来编写代码,现在阅读了构建之法后,我明白了如何让你的代码变得简明,更容易理解. 代码在编写的过程中注意: 用Tab键缩进 要注意行宽,最多限定100字符的行宽 在复杂的条件表达式中,用括号清楚地表达逻辑优先级 要注意断行与空白的{ }行,有明确的“{”和“}”来判断程序的结构 不要把过多的语句放在同一行上 对变量命名要有实际的意义 用下划线来分隔变量名字中的作用域标注和变量的语义

构建之法阅读笔记三

今天阅读了构建之法第四章,对我最深的感触就是代码规范,对于一个软件工程师来说,编程是一项基本技能,程序编的好一半来自于代码的规范:就算你学的算法再好,编程能力再强,代码不规范也没有任何意义.当阅读者拿到你的代码时一头雾水,完全看不懂,这样的代码对于后期的维护和bug的寻找难上加难,或者是对于后来的初学者来说,也是去了教育意义.所以在我们日常的编程过程中要养成代码规范的习惯,习而久之,这样的习惯会一直伴随我们编程整个过程. 还有就是代码复审,我一开始也想不明白,代码为什么要复审呢,写完代码得到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