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5.8随笔

执行上下文环境
“准备工作”中完成了那些工作
1、变量:变量的声明,默认赋值为undefined
2、this:赋值
3、函数声明:赋值
这三种数据的准备情况下我们称之为“执行上下文”或者“执行上下文环境”
函数中的变量:
1、函数每被调用一次,都会产生一个新的执行上下文环境,因为不同的调用可能就会有不同的参数。
2、函数的定义的时候 , 就已经确定了函数体内部变量的作用域
执行上下文栈
执行全局代码时 , 会产生一个全局上下文环境 , 每次调用函数时又会产生一个函数上下文环境 , 当函数调用完成时 , 这个函数上下文环境以及其中的数据都会被销毁 , 在重新回到全局上下文环境 . 处于活动状态的执行上下文环境只有一个 . 实际上 , 就是一个压栈和出栈的过程
作用域和执行上下文
除了全局作用域之外,每个函数都会创建自己的作用域,作用域在函数定义时就已经确定了。而不是在函数调用时确定。
作用域只是一个 ” 地盘 ”, 一个抽象的概念 , 其中没有变量 . 要通过作用域对应的执行上下文环境来获取变量的值 . 在同一个作用域下 , 不同的调用会产生不同的执行上下文环境 , 继而产生不同的变量的值
作用域链
1. 先在当前作用域查找 x, 如果有则获取并结束 , 如果没有则继续 ;
2. 如果当前作用域是全局作用域,则证明 x 未定义,结束;否则继续;
3. (不是全局作用域,那就是函数作用域)将创建该函数的作用域作为当前作用域;
4. 跳转到第一步

**this的用法**
在函数中,当函数真正被调用执行的时候确定的,函数定义的时候确定不了,因为this的取值是执行上下文环境的一部分,每次调用函数都会产生一个新的执行上下文环境。
1.构建函数之this
如果函数作为构造函数使用,那么this就代表它new出来的对象
如果函数作为普通函数调用,这种情况this是值window,
2.函数作为对象的一个属性
如果函数作为对象的一个属性时,并且作为对象的一个属性被调用时,函数中得this指向该对象。
3.函数用call或apply调用
当一个函数被call和apply调用时,this的值就去传入的对象的值
4。全局&普通函数的调用
普通函数调用时,其中this指向window对象
5.构造函数prototype
this代表的是当前对象的值,不仅仅是再构造函数的prototype,即便是是在整个原型链中。

html5本地储存
cookie,各种浏览器都支持,直接用js就可以调用,缺点储存空间小,每个站定大小限制在4KB左右,又有有限期限,是明文传递,所有安全性成问题
1. cookie 数据始终在同源的 http 请求中携带(即使不需要),即 cookie 在浏览器和服务器间来回传递。而 sessionStorage 和 localStorage 不会自动把数据发给服务器,仅在本地保存。

2. 存储大小限制也不同, cookie 数据不能超过 4k ,同时因为每次 http 请求都会携带 cookie ,所以 cookie 只适合保存很小的数据,如会话标识。sessionStorage 和 localStorage 虽然也有存储大小的限制,但比 cookie 大得多,可以达到 5M 或更大。

3. 数据有效期不同, sessionStorage :仅在当前浏览器窗口关闭前有效,自然也就不可能持久保持; localStorage :始终有效,窗口或浏览器关闭也一直保存,因此用作持久数据;如果不设置该属性,或者设为 null , Cookie 只在当前会话( session )有效,浏览器窗口一旦关闭,当前 Session 结束,该 Cookie 就会被删除。

localStorage,sessionStorage 的区别 :

1. localStorage: 没有时间限制的本地存储 , 也就是说 ,localStorage 永远不会过期 , 除非主动删除数据 . 数据可跨越多个窗口 , 无视当前会话 , 在同一个域中被共享使用 .

2. sessionStorage: 针对 session 的数据存储 , 任何一个页面存储的信息在窗口中同一域下的页面都可以访问它存储的数据 . 每个窗口的值都是独立的 , 它的数据会随着窗口的关闭而消失 , 不同窗口间的 sessionStorage 是不能被共享的

时间: 2024-09-28 17:15:18

2016.5.8随笔的相关文章

2016/3/11 随笔一

最近开始找工作,也加了不少找工作的群,看见很多人在问我是二本的,在简历关会被筛吗.我在哪个 哪个方面比别人有劣势,我有希望吗?当看到某某三本的同学进了BAT,又焕发斗志,觉得自己也行,赶紧向别人取经.觉得自己好好努力也行了. 从这里我们可以抽象出一种人类某个方面的模型出来,大部分人只看到了自己的劣势,然后在进入任何组织的时候都会问,我这个方面有劣势,我会有机会吗.当看到同样在这个方面有劣势的或者比自己更差的人却成功的进入了某个热门组织的时候.又新生希望,在想那小子都进了,我肯定也没问题.但结果可

2016/1/13随笔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XHTML 1.0 Transitional//EN" "http://www.w3.org/TR/xhtml1/DTD/xhtml1-transitional.dtd"> <html xmlns="http://www.w3.org/1999/xhtml"> <head> <meta http-equiv="Content-

2016.04 04随笔1

1. Div居中问题   div设置 margin-left, margin-right 为 auto 时已经居中,IE 不行,IE需要设定body居中,首先在父级元素定义text-algin: center;这个的意思就是在父级元素内的内容居中. 2.链接(a标签)的边框与背景   a 链接加边框和背景色,需设置 display: block, 同时设置 float: left 保证不换行.参照 menubar, 给 a 和 menubar 设置高度是为了避免底边显示错位, 若不设 heigh

2016.5.15 随笔————网页平面设计软件 Illustrator(Ai) 和 Photoshop(Ps) 简介

1. 矢量图 与 位图 矢量图: 矢量图在数学上定义为一系列由线连接的点. 矢量图是根据几何特征来绘制图形的,只能靠软件生成(现实中不存在) 文件占用空间较小,因为这种类型文件包含独立的分离图像,可以自由无限制的重新组合. 最重要的是:矢量图放大后不失真,这和分辨率无关,所以特别适用于图形设计.文字设计和一些标志设计.版式设计等. 个人理解: 矢量图是记录这个图像对象如何构成的一组数据, 所以无论在多大的画布上展现出来,它所呈现的样子都是按数据的构成方法去绘制的. 其构成上没有像素这个概念. 位

2016.5.2随笔

**对象基础** 1.什么是对象     对象是一组无序的原始数据类型,并且这个序列以键值对的形式储存.序列中的每一项被称之为属性(函数称之为方法),并且每个属性姓名必须是唯一的.     属性名可以是字符串和数字,但是如果属性名是数字,它就括号必须用方括号来取值     var ageGroup = {     30:"children",     100:"very old"     };     console.log(ageGroup.30);// 报错  

2016.04 04随笔2

css3 box-sizing属性 box-sizing属性可以为三个值之一:content-box(default),border-box,padding-box. content-box,border和padding不计算入width之内 padding-box,padding计算入width内 border-box,border和padding计算入width之内,其实就是怪异模式了~ ie8+浏览器支持content-box和border-box: ff则支持全部三个值. 使用时: -w

2016.3.22随笔

不知道没休息好还是咋回事,明明有认真听,但是几个不是很难的单词还是记不住,感觉自己还是没学透彻.所以今天小小做一下总结,便于复习: 导入对话框: import javax.swing.JOptionPane; 使用Message对话框: JOptionPane.showMessageDialog(null,“你好!码农”);   (这里的null,据张老师说是排版,指的是居中) 使用Input对话框: JOptionPane.showInputDialog(null,"请输入您的姓名:“); 也

2016.5.26 随笔————JavaBean、POJO、EJB的概念

大概知道这些指的是什么,但是比较模糊,所以总结一下: 1. 发展历程 java1996年发布,当年12月就发布了javabean 1.00-A 作用是:通过统一的规范可以设置对象的值(get,set的方法),这是最初的java bean. 实际企业开发中,需要实现事务.安全.分布式,那么javabean就不好用了. Sun公司开始往里面堆功能,这里的javabean就复杂为EJB 所以EJB 英文为 Enterprise java bean EJB功能强大,但是太重了. 此时出现DI(依赖注入)

2016.09.13 随笔 ———— Windows 句柄 和 内存机制的一些理解

1. 参考资料: 深入了解Windows句柄是什么 http://blog.csdn.net/wenzhou1219/article/details/17659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