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考-我们又打了一场战役

<抱歉 今天没有写完。明天继续更新>

今天4点半,交上答题纸走出考场,十几个人一起等去北京南站的公交。这一次软考算是正式的结束了。近两个月的时间,比较系统的再学校了一下之前学过的东西,复习也有得失,今天做个总结。本来用grindstone统计着各部分准备之间呢,结果一不小心把所有的记录都删除了。。考试结果没下来,没考过就算给自己留下的一个经验吧。

我们整体的计划是这个样子的

基本我也是跟着计划走的。9月1到9月30之间穿插着牛腩的学习,算是预热阶段。 j2se的视频 虽然放进软考的复习里面但是个人感觉和软考的关系并不大。不过老师讲的很好,尤其是里面的内存分析。软考视频将的很细致,都怪当初年少无知,看完了视频直到做题的时候会想起一些视频上的东西,但是回去看又要用很长的时间,临考半个月我还在纠结这个问题。都说要做好笔记,可是这个笔记怎么做好,我还要在学习。另外,自己小有疑问的是,可不可以颠倒一下复习的顺序?先用一个星期的时间看书。然后做5套题(从年份早的开始)。每做一套题的时候都严格控制时间。做完一套从书上找到考点,并浏览上下文相关内容。一套题弄懂了再去做下一套题。5套题做完了之后,自己做一个总结。然后再去看视频。这时候,由于对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也通过做题有了一些感觉,再看视频一定会有更多的共鸣,再看到某些内容的时候,也会带着问题去看。这样效果会不会更好?然后把视频看完了还剩5,6套,还按之前做题思想去做。

以上是个人意见。好了,我还是说一些关于考题的吧。

上午题

上午是75道选择题,考点遍布在书中的每一个你注意不到的死角旮旯。每一章的内容都有,做题到最后,软工部分最拿不准。考点比较多,需要多看,反复看。

做完一套题之后,仔细的把书中的相关考点复习复习一遍的同时扫一眼书中的上下文,很有帮助(起初用的时间自然很多,我第一套题用了20个小时)。对有的人来说这是一种笨方法。对我来说,急于做题,总是想把所有的题都做完再去看课本,这才是舍本逐末不可取的。

千万不能忽略近年的考题。也要注意时常复习。7号晚上,我和彩妍任炎重新讨论了两套选择题和相关考点,居然中了几道。。

下午题

下午第一题是数据流图。

1.首先要懂得数据流图设计要略。

有时为了增加数据流图的清晰性,防止数据流的箭头线太长,减少交叉绘制数据流条数,一般在一张图上可以重复同名的数据源点、终点与数据存储文件。如某个外部实体既是数据源点又是数据汇点,可以在数据流图的不同的地方重复绘制。在绘制时应该注意以下要点:

(1)自外向内,自顶向下,逐层细化,完善求精。

(2)保持父图与子图的平衡。

为了表达较为复杂问题的数据处理过程,用一个数据流图往往不够。一般按问题的层次结构进行逐步分解,并以分层的数据流图反映这种结构关系。根据层次关系一般将数据流图分为顶层数据流图、中间数据流图和底层数据流图,除顶层图外,其余分层数据流图从0开始编号。对任何一层数据流图来说,称它的上层数据流图为父图,在它的下一层的数据流图为子图。

顶层数据流图只含有一个加工,表示整个系统;输入数据流和输出数据流为系统的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表明了系统的范围,以及与外部环境的数据交换关系。

底层数据流图是指其加工不能再分解的数据流图,其加工称为“原子加工”。

中间数据流图是对父层数据流图中某个加工进行细化,而它的某个加工也可以再次细化,形成子图。中间层次的多少,一般视系统的复杂程度而定。

任何一个数据流子图必须与它上一层父图的某个加工对应,二者的输入数据流和输出数据流必须保持一致,此即父图与子图的平衡。父图与子图的平衡是数据流图中的重要性质,保证了数据流图的一致性,便于分析人员阅读和理解。

在父图与子图平衡中,数据流的数目和名称可以完全相同;也可以在数目上不相等,但是可以借助数据字典中数据流描述,确定父图中的数据流是由子图中几个数据流合并而成的,也即子图是对父图中加工和数据流同时进行分解,因此也属于父图与子图的平衡。

(3)保持数据守恒。也就是说,一个加工所有输出数据流中的数据必须能从该加工的输入数据流中直接获得,或者是通过该加工能产生的数据。每个加工必须有输入数据流和输出数据流,反映此加工的数据来源和加工变换结果。一个加工的输出数据流只由它的输入数据流确定。数据流必须经过加工,即必须进入加工或从加工中流出。

(4)加工细节隐蔽。根据抽象原则,在画父图时,只需画出加工和加工之间的关系,而不必画出各个加工内部的细节。当某层数据流图中的数据存储不是父图中相应加工的外部接口,而只是本图中某些加工之间的数据接口时,那么这些数据存储为局部数据存储。

为了强调局部数据存储的隐蔽性,一般情况下,局部数据存储只有作为某些加工的数据接口或某个特定加工的输入和输出时,才画出来。即按照自顶向下的分析方法,某数据存储首次出现时只与一个加工有关,那么这个数据存储应该作为与之关联加工的局部数据存储,在该层数据流子图中不必画出,而在该加工的子图中画出,除非该加工为原子加工。

每个加工必须既有输入数据流,又有输出数据流;在整套数据流图中,每个文件必须既有读文件的数据流又有写文件的数据流,但在某一张子图中可能只有读、没有写,或者只有写、没有读。

解题的方法。

(1) 数据平衡原则。

数据平衡原则分为两个方面:


在分层数据流图中,父图和子图要平衡,也就是说,父图中某加工的输入输出数据流必须与它的子图的输入输出数据流在数量和名字上相同。

②数据平衡的另一个方面是说:每个加工必须即有输入数据流又有输出数据流,而且一个加工所有输出数据流中的数据必须能从该加工的输入数据流中直接获得,或者是通过该加工能产生的数据。

(2) 要特别注意的几个细节问题。


除了流向数据存储(文件)或从数据存储流出的数据流不必命名外,其它每个数据流都必须有一个合适的名字。

②流向文件的数据流,表示写入数据,流出文件的数据流表示读文件。在整套数据流图中,每个文件必须既有读的数据流又有写的数据流,但在某一张子图中可能只有读没有写,或者只有写没有读。

③在逐步精化的过程中,若一个文件首次出现时只与一个加工有关,既该文件是个加工的内部文件,那么该文件在当层图中不必画出,可在该加工的细化图中画出。

3.解题的技巧。

(1)阅读题干的技巧。快速的阅读第一遍,基本了解题目所涉及到的知识点或者事务,打记实体对象和存储文件,甚至可以将数据流也标记一下;这一步重点落在问题上,一般问题不难,但一定要看清问题。带着问题来看第二遍,边看边解决。

(2)要有整体的概念,不能因一个点符合就断定是它,尤其是数据对象。。

(3)解题的过程中,每一条数据流都能够在[说明]中找到相应的语句。

(4)数据流名称要写对

时间: 2024-10-04 22:50:06

软考-我们又打了一场战役的相关文章

记2016年上半年软考网络工程师考试

本科学的不是计算机,却对计算机技术情有独钟.第一份工作做的不是IT,却对成为一名IT人员心心念念.本科期间抽空考了全国计算机等级考三级网络,毕业后2年就没有再接触过计算机相关的考试. 随着自己职业规划的一点点实现,我决定在今年实现突破.首先在3月份参加了全国计算机等级考四级网络工程师,又同时报名了软考的中级网络工程师,而考全国四级还有个想法是想为软考热个身.然后在思考着要不要报个软考的培训班,毕竟网络工程师的考试通过率还是挺低的,自己平时工作也接触不到这方面的内容.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51

软考之路--最后的最后,我们都是天使

随着光棍节的到来,准备已久的软考也终于尘埃落定,在双十一的日子里迎来她新的开始,这次进京赶考最大的感觉就是晕车,小编晕车,去火车站的时候,做的公交车,小编就拿一个橘子皮左闻一下,右闻一下,不知情的小伙伴会不会赶脚,我要吃了她nie,到了火车站,我们开始安静的等候,坐上向往已久的温柔的Y516,或许她的温柔我不懂,因为晕车,也难免招架不住,晕晕乎乎下了车,开始倒地铁,小编是个路痴,加上晕车,要不是跟着大部队,早丢了,咳咳咳.第二天是个大晴天,帝都的太阳透过云层,把温暖散在十期的孩子身上,有种别样的

软考项目管理师总结(转)

说到软考,我也算是个专业户了,先戴高帽吹吹牛皮,有兴趣的耐心往下看.大学毕业后,一直不定期的参加软考,从2007年第一次参加软考至今10年,考了6次,通过4次,2个中级,2个高级(报考了4次),也算是软考战场的老兵了.第一场报考的是软件设计师考试,那会儿只是周边人都在考陪读报了名,并不知道软考证书还可以用来聘任职称,买了本教材也没翻几页,凭着大学多年消耗的青春幸运通过.总体感觉下午的科目比较得心应手,早上理论知识部分其实并没从指定教材上学到啥,靠的全是大学期间磨练的基础功.2007年下半年,因为

参加51CTO学院软考培训,通过后感想

参加51CTO学院软考培训,我通过啦        经过3个月的学习准备,经历了一场多年未有过的紧张考试.狂写试炼,在考完后的忐忑心情洗礼后,终于出软考出成绩了,过了.瞬间一阵狂喜,激动不已,回想报考培训班的时候,老师教导同学间交流,心情澎湃.        2月份报的培训班,老师讲解知识点,每章节的视频都需要观看,做题向老师提问,跟同学交流学习,老师不断鼓励,不要怕只要按照正常课程好好学就会通过的,那是看视频看书就是记不住的日子啊,煎熬就是这样,真是快没有考试的信心了,还好临近考试,开始总复习

软考(软件设计师)注意事项(攻略)

  软件专业的朋友都会去参加软考,我在这里就叙述一下软考(特指软件设计师)的注意事项. l  关于复习时间的安排      1.      对于大学专业就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方向)的学生,只要平常的专业课学科绩良好,复习就不用费太多功夫,本人真正的复习时间就是一个多月.大概算起来六个星期,比如14年下半年的软考时间是11月8号,那么专业扎实的同学十一过后就可以着手复习,对于平常的专业课成绩不是很理想的同学,可以把复习时间改成两个月,只要肯下劲,通过是不成问题.      2.     

PMP与软考项目经理的区别

考试介绍 PMP(Project ManagementProfessional)指项目管理专业人士(人事)资格认证.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举办的项目管理专业人员(PMP)认证考试在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广,是目前项目管理领域含金量最高的认证.获取PMP证书,不仅提升项目经理的项目管理水平,也直接体现项目经理的个人竞争力,是项目管理专业人士身份的象征.(摘自百度百科) 软考 我国计算机软件考试.其中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是中级资格考试,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是高级资格考试.与PMP不同的是,它

【转】软考项目管理师(高级)快速通过分享

我之前写过关于 PMP 的主题分享,关注公众号「kevinsheng」后,回复「pmp」即可查看.我参加了2018年上半年的软考(计算机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考的是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高级),前天查了成绩,顺利通过.压线报名,备考一个月,但真正复习时间加起来两周左右,之前有同事考了3回都没过,我是第一次,备考时间很紧,能考过很幸运.我反复思考,其实也不是因为幸运,是自己的备考策略比较好,才能在短期内备考通过.趁热打铁,分享下经验,希望对各位有帮助. 先说报名经过,我们公司经常去投标一些项目

软考高级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与PMP的区别 ?

考试介绍 PMP:PMP是项目管理专业人士资格认证,由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发起,严格评估项目管理人员知识技能是否具有高品质的资格认证考试,其目的是为了给项目管理人员提供统一的行业标准. 高项: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简称'高项')属于软考高级科目,软考是我国计算机软件考试.与PMP认证不同的是,它是专业的计算机软件领域的考试,项目管理考试部分参考了PMP内容.在项目管理知识的基础上具有更多的计算机软件领域专业知识. 认证机构和级别 PMP:指项目管理专业人士(人事)资格认证,是由美国项目管理协

【软考】系统架构设计师(高级)考试经验回顾分享

首发地址 https://blog.leapmie.com/archives/503970b4/ 前言 全文以过程回顾为主,跳转到"备考攻略"小节可成功闪避唠叨攻击 早在2013年还在大三的时候便随大众考了「软件设计师(中级)」证书,时隔多年在2019年11月9日再次踏入软考的考场参加「系统架构设计师(高级)」的考试,最终结果是侥幸的以49/50/46成绩低分飘过. 由于当时备考时也没看见多少关于系统架构设计师考试的文章,所以既然难得通过了,那也顺手记录一下这个过程做个分享吧.考试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