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系统管理-(3)-RAID磁盘阵列技术

什么是RAID(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isks,RAID,磁盘阵列)?

磁盘阵列是由很多价格较便宜的磁盘,组合成一个容量巨大的磁盘组,利用个别磁盘提供数据所产生加成效果提升整个磁盘系统效能。利用这项技术,将数据切割成许多区段,分别存放在各个硬盘上。还能利用同位检查(Parity Check)的观念,在数组中任意一个硬盘故障时,仍可读出数据,在数据重构时,将数据经计算后重新置入新硬盘中。

为什么使用RAID技术?

因为CPU得提升速度远大于磁盘空间的提升速度,而为了平衡计算机的处理性能,便需要使用昂贵的大磁盘来平衡,而这往往是不经济和不实用的。

为了满足生产需要并节约成本提高稳定性,则可以考虑使用RAID技术。

RAID技术级别:

RAID 0:

  • 没有奇偶校验的条带

RAID 0是最早出现的RAID模式,即Data Stripping数据分条技术。

由多块硬盘并行构建,形成一个类似大磁盘。

将数据流拆分,按规律分别存储到各个硬盘中,提升了I/O能力,但其中任何一个磁盘损坏则数据损坏无法恢复,安全性为1/N

RAID 1:

  • 独立磁盘冗余阵列

RAID 1通过磁盘数据镜像实现数据冗余,在成对的独立磁盘上产生互为备份的数据。当原始数据繁忙时,可直接从镜像拷贝中读取数据,因此RAID 1可以提高读取性能。RAID 1是磁盘阵列中单位成本最高的,但提供了很高的数据安全性和可用性。当一个磁盘失效时,系统可以自动切换到镜像磁盘上读写,而不需要重组失效的数据。

RAID 2:

带海明码校验陈列

RAID 2是RAID 0的改良版,以汉明码(Hamming Code)的方式将数据进行编码后分割为独立的位元,并将数据分别写入硬盘中。因为在数据中加入了错误修正码(ECC,Error Correction Code),所以数据整体的容量会比原始数据大一些。

RAID 3:

  • 带奇偶验证码的并行传送  (按位存储)

RAID
3是把数据分成多个“块”,按照一定的容错算法,存放在N+1个硬盘上,实际数据占用的有效空间为N个硬盘的空间总和,而第N+1个硬盘上存储的数据是校
验容错信息,当这N+1个硬盘中的其中一个硬盘出现故障时,从其它N个硬盘中的数据也可以恢复原始数据,这样,仅使用这N个硬盘也可以带伤继续工作(如采
集和回放素材),当更换一个新硬盘后,系统可以重新恢复完整的校验容错信息。由于在一个硬盘阵列中,多于一个硬盘同时出现故障率的几率很小,所以一般情况
下,使用RAID3,安全性是可以得到保障的。

RAID  4:

带奇偶校验码的独立磁盘结构

RAID4和RAID3很象,数据都是依次存储在多个硬盘之上,奇偶校验码存放在独立的奇偶校验盘上,唯一不同的是,在数据分割上RAID3对数据的访问是按位进行的,RAID4是以数据块为单位

RAID 5:

分布式奇偶校验的独立磁盘结构
RAID 5 是一种存储性能、数据安全和存储成本兼顾的存储解决方案。 RAID 5可以理解为是RAID 0和RAID 1的折中方案。RAID 5可以为系统提供数据安全保障,但保障程度要比Mirror低而磁盘空间利用率要比Mirror高。RAID 5具有和RAID 0相近似的数据读取速度,只是多了一个奇偶校验信息,写入数据的速度比对单个磁盘进行写入操作稍慢。同时由于多个数据对应一个奇偶校验信息,RAID 5的磁盘空间利用率要比RAID 1高,存储成本相对较低,是目前运用较多的一种解决方案。

RAID 6:

两种存储的奇偶校验码的磁盘结构

RAID-6 是在RAID-5基础上把校验信息由一位增加到两位的raid 级别。

RAID-6和RAID-5一样对逻辑盘进行条带化然后存储数据和校验位,只是对每一位数据又增加了一位校验位。这样在使用RAID-6时会有两块硬盘用
来存储校验位,增强了容错功能,同时必然会减少硬盘的实际使用容量。以前的raid级别一般只允许一块硬盘坏掉,而RAID-6可以允许坏掉两块硬盘,因
此,RAID-6 要求至少4块硬盘。

RAID 7:

RAID 7全称叫“Optimized Asynchrony for High I/O Rates as well as high Data Transfer Rates(最优化的异步高I/O速率和高数据传输率)”,它与以前我们见到RAID级别具有明显的区别。RAID 7完全可以理解为一个独立存储计算机,它自身带有操作系统和管理工具,完全可以独立运行

RAID 10:

  • 镜象阵列条带

Raid 10是一个Raid 0与Raid1的组合体,它是利用奇偶校验实现条带集镜像,所以它继承了Raid0的快速和Raid1的安全。我们知道,RAID 1在这里就是一个冗余的备份阵列,而RAID 0则负责数据的读写阵列。其实,图6只是一种RAID 10方式,更多的情况是从主通路分出两路,做Striping操作,即把数据分割,而这分出来的每一路则再分两路,做Mirroring操作,即互做镜像。

CentOS 6上的软件RAID的实现:
                结合内核中的md(multi devices)

mdadm:模式化的工具
                    命令的语法格式:mdadm [mode] <raiddevice> [options] <component-devices>
                        支持的RAID级别:LINEAR, RAID0, RAID1, RAID4, RAID5, RAID6, RAID10;

模式:
                        创建:-C
                        装配: -A
                        监控: -F
                        管理:-f, -r, -a

<raiddevice>: /dev/md#
                    <component-devices>: 任意块设备

-C: 创建模式
                        -n #: 使用#个块设备来创建此RAID;
                        -l #:指明要创建的RAID的级别;
                        -a {yes|no}:自动创建目标RAID设备的设备文件;
                        -c CHUNK_SIZE: 指明块大小;
                        -x #: 指明空闲盘的个数;

例如:创建一个10G可用空间的RAID5;

-D:显示raid的详细信息;
                        mdadm -D /dev/md#

管理模式:
                        -f: 标记指定磁盘为损坏;
                        -a: 添加磁盘
                        -r: 移除磁盘

观察md的状态:
                        cat /proc/mdstat

停止md设备:
                        mdadm -S /dev/md#

watch命令:
      -n #: 刷新间隔,单位是秒;
       watch -n# ‘COMMAND‘

时间: 2024-10-08 04:15:23

Linux系统管理-(3)-RAID磁盘阵列技术的相关文章

Linux系统的RAID磁盘阵列

RAID概念 磁盘阵列(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isks,RAID),有“独立磁盘构成的具有冗余能力的阵列”之意. 磁盘阵列是由很多价格较便宜的磁盘,以硬件(RAID卡)或软件(MDADM)形式组合成一个容量巨大的磁盘组,利用多个磁盘组合在一起,提升整个磁盘系统效能.利用这项技术,将数据切割成许多区段,分别存放在各个硬盘上. 磁盘阵列还能利用同位检查(Parity Check)的观念,在数组中任意一个硬盘故障时,仍可读出数据,在数据. 注:RAID可以预

十二、使用RAID磁盘阵列技术(一)

7.1 RAID磁盘冗余阵列 近年来, CPU的处理性能保持着高速增长,Intel公司在2017年最新发布的i9-7980XE处理器芯片更是达到了18核心36线程.但与此同时,硬盘设备的性能提升却不是很大,因此逐渐成为当代计算机整体性能的瓶颈.而且,由于硬盘设备需要进行持续.频繁.大量的IO操作,相较于其他设备,其损坏几率也大幅增加,导致重要数据丢失的几率也随之增加. 1988年,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首次提出并定义了RAID技术的概念.RAID技术通过把多个硬盘设备组合成一个容量更大.安全性

RAID磁盘阵列技术及数据恢复原理

--磁盘阵列技术可以详细地划分为若干个级别0-5 RAID技术,并且又发展了所谓的 RAID Level 10, 30, 50的新的级别.RAID是廉价冗余磁盘阵列(Re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的简称.用RAID的好处简单的说就是:安全性高,速度快,数据容量超大.某些级别的RAID技术可以把速度提高到单个硬盘驱动器的400%.磁盘阵列把多个硬盘驱动器连接在一起协同工作,大大提高了速度,同时把硬盘系统的可靠性提高到接近无错的境界.这些"容错"系

RAID磁盘阵列常见故障以及修复方法

服务器数据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目前大多数服务器都采用了RAID磁盘阵列技术.受服务器自身硬件局限和技术人员的操作因素,服务器无阵列无法做到100%的无故障发生.那么RAID磁盘阵列故障有哪些?RAID磁盘阵列如何进行数据恢复? 导致磁盘阵列RAID数据丢失的故障原因分为RAID逻辑层故障,RAID物理层故障以及RAID坏道层故障. 对于逻辑层故障,例如误删除,误格式化,误分区,RAID阵列信息丢失, RAID阵列信息混乱, 重新配置RAID阵列信息导致数据丢失, RAID阵列内磁盘顺序出错等

Linux磁盘阵列技术详解(二)--raid 1创建

我在Linux磁盘阵列技术详解(一)里已经详细介绍了几种RAID磁盘阵列方式,原理以及创建raid 0 的详细步骤.那么这篇文档就着重讲解如何创建raid 1的技术: 步骤如下: ① 分区 同样我们还是以一块硬盘的不同分区为例,实际工作中应该是不同的硬盘才对. 具体分区步骤不再赘述! 分区后结果如下图所示: ② 创建raid 1 mdadm -C -v /dev/md1 -l 1 -n 2 -x 1 /dev/sdc1 /dev/sdc2 /dev/sdc3 或者 mdadm -C -v /de

《Linux就该这么学》 第7章 使用RAID与LVM磁盘阵列技术

第7章 使用RAID与LVM磁盘阵列技术 7.1 RAID IO 吞吐量 读写速度,数据安全.1.RAID0RAID0:两块盘,加快硬盘的写入速度.但不具有数据备份和错误恢复.速度有提升成本不变安全性会有下降 2.RAID1RAID1:两块盘,速度没有提升,保持一致成本提升一倍,变成两倍安全性提升 3.RAID5RAID5:至少3块盘,兼顾读写速度.数据安全性.存储成本. 4.RAID10RAID10是RAID1+RAID0的组合. 7.1.1 部署磁盘阵列1.关机虚拟机,为虚拟机添加4块硬盘.

使用 RAID 与 LVM 磁盘阵列技术

1.RAID(独立冗余磁盘阵列,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isks) RAID技术通过把多个硬盘设备组合成一个容量更大.安全性更好的磁盘阵列,并把数据切割成多个区段后分别存放在各个不同的物理硬盘设备上,然后利用分散读写技术来提升磁盘阵列整体的性能,同时把多个重要数据的副本同步到不同的物理硬盘设备上,从而起到了非常好的数据冗余备份效果,但是它也相应地提高了成本支出. RAID技术的设计初衷是减少因为采购硬盘设备带来的费用支出,但是与数据本身的价值相比较,现代

使用RAID与LVM磁盘阵列技术

 RAID磁盘冗余阵列  RAID技术通过把多个硬盘设备组合成一个容量更大.安全性更好的磁盘阵列,并把数据切割成多个区段后分别存放在各个不同的物理硬盘设备上,然后利用分散读写技术来提升磁盘阵列整体的性能,同时把多个重要数据的副本同步到不同的物理硬盘设备上,从而起到了非常好的数据冗余备份效果.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RAID技术确实具有非常好的数据冗余备份功能,但是它也相应地提高了成本支出.就像原本我们只有一个电话本,但是为了避免遗失,我们将联系人号码信息写成了两份,自然要为此多买一个电话本,

第7章 使用RAID与LVM磁盘阵列技术

章节简述: 您好,此章节为新增加的知识内容,正在努力的排版完善,预习2016年9月中旬完成,感谢您的支持,QQ群:340829. 7.1  磁盘冗余阵列 1988年由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发表的文章首次提到并定义了RAID,当今CPU性能每年可提升30%-50%但硬盘仅提升7%,渐渐的已经成为计算机整体性能的瓶颈,并且为了避免硬盘的突然损坏导致数据丢失还加入了冗余备份机制. RAID的早先设计理念为"re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s"即不贵的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