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在天水,四季分明,山明水秀。我时常会想起小时候在山坡上放羊的日子。地上铺一个化肥袋子,躺着袋子上,手执鞭子,半躺在高高的山坡上,看着远处地平线上变换莫测的云朵,蓝蓝的天空。听着羊吃草的声音,正是我想要的幸福。
长大以后那样的日子就渐行渐远了,村里原住人口由我小时候的1500多人,到现在的只剩86人。城市化的进程很快,庄里绝大部分地方都荒芜了,曾经一望无际的麦田成了一望无际的荒草,曾经成群结对的牛羊消失的无影无踪,而我已经不再年少。在一次端午节回家的途中,面对曾经的山,面对曾经的云,面对曾经的草场,我泪流满面......大多数家庭条件好的人留在了兰州和天水市,部分人选择了北漂,我选择了沪漂,从此和曾经的生活划成银河两岸......
上海是个流光溢彩的城市,也是一座令人烦躁的城市,在这里生活的大多数是上班族,996的工作模式是一个常态,我有幸双休。但是仍然没有办法躲避加班的命运,只要客户一个需求,测试师测出一点bug,24小时内会随时打来电话,马上修改。平时午饭只能在公司吃外卖,晚上时常8点还在公司。领着微薄的工资,受着老板和客户的夹板气,这种生活怎么能让人喜欢呢?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瑞德有句台词:“肖申克这个地方,刚开始你对它恐惧,害怕,时间久了习惯,再久了以后,反而觉得离不开它了”,我觉得把肖申克换成上海,这句话依然适用。一开始来这里的人,除了极少数精英之外,大多数的人会再次回到老家。但是奇怪的是,那些回去的人,又回来了,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要从工作说起,朋友小李跟我说:“虽然房价高涨,但是我依旧想留在这里”;原因很简单,只有在这里各行各业才能各得其所。而在兰州天水一类的地方,除了机关单位的工作人员混的风生水起,剩下的就是个体户了,打工的人基本上找不到专业对口的职业,即使找到,也常常拖欠三五个月的工资。生活的压力迫使自己不得不背井离乡出来工作。而一些在老家有产业的亲戚们时常挂在嘴边的话确是:在哪里都可以生活,何必去一线城市呢?这话咋一看,好像很有道理,事实上分析起来,却毫无道理。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试问出门打工的人们,如果在家里有一份高薪舒服点的职业,谁愿意离开呢?之所以上海集中了两千五百多万人,有它的自然选择在里面。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ayanboke/p/11144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