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因子

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可分为IgM、IgA、IgG、IgD、IgE五型(注:在临床内科学中描述为四型,没有IgD型;但在实验室诊断学中描述为5型),是类风湿关节炎血清中针对IgG FC片段上抗原表位的一类自身抗体,类风湿因子阳性患者较多伴有关节外表现,如皮下结节及血管炎等。IgM型RF阳性率为60%-78%。

中文名
类风湿因子
外文名
rheumatoid factor
英文简写
RF
发    现
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血清

目录

  1. 生物作用
  2. 测定
  3. 原理
  4. 胶乳凝集试验
  5. 操作
  6. 参考值
  7. 结果判断
  8. 临床意义

生物作用编辑

实验室诊断学:约90%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的RF呈阳性。IgA-RF与骨质破坏有关,早期IgA-RF升高常提示病情严重,预后不良;IgE-RF升高时,已属病情晚期。某些自身免疫病,如冷球蛋白血症、进行性全身性硬化症干燥综合征、SLE等患者都有较高的阳性率;一些其他疾病如血管炎、肝病、慢性感染也可出现RF。

类风湿因子图册 (8张)

类风湿因子是由于感染因子(细菌、病毒等)引起体内产生的以变性IgG(一种抗体)为抗原的一种抗体,故又称抗抗体。常见的类风湿因子有I gM型、IgG型IgA型和IgE型。人体内普遍存在着类风湿因子,并起着一定的生理作用。

近年来对IgM型类风湿因子的生物作用已有所了解,这些生物作用包括:

1 、调节体内免疫反应

2、激活补体,加快清除微生物感染;

3、清除免疫复合物使机体免受循环复合物的损伤。只有类风湿因子的量超过一定的滴度时称类风湿因子阳性。由于I gM型类风湿因子是类风湿因子的主要类型,而且具有高凝集的特点,易于沉淀,故临床上主要测定IgM型类风湿因子,测定方法为乳胶凝集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类风湿因子测定试剂定性地判断人体血液中的类风湿因子(PF)浓度。类风湿因子阳性除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外,还可见于病毒感染如感言、肿瘤、慢性感染如肺结核、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以及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

测定编辑

类风湿因子(RF)是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病人血清中发现,是一种以变性IgG为靶抗原自身抗体,主要存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血清和关节液中,它是一种抗变性IgG的抗体,属IgM型。可与IgGFc段结合。RA病人和约50%的健康人体内都存在有产生RF的B细胞克隆,在变性IgG(或与抗原结合的IgG)或EB病毒直接作用下,可大量合成RF。健康人产生RF的细胞克隆较少,且单核细胞分泌的可溶性因子可抑制RF的产生,故一般不易测出。RF主要为IgM类自身抗体,但也有IgG类、IgA类、IgD类和IgE类。各类RF临床意义有所不同。测定IgG、IgA、IgM类RF通常用ELISA间接法,即用热凝集兔IgG包被反应板微孔,加入检样后,再分别加抗人IgG、IgA、IgM酶标记抗体,使反应后再与底物呈色。为防止各Ig类别RF相互干扰,酶标记抗体使用标记的抗体F(ab)2片段。

原理

将变性IgG包被于聚苯乙烯胶乳颗粒上,这种致敏胶乳在与待测血清中的RF相遇时,即发生肉眼可见的凝集,此称胶乳凝集试验

在用热凝集变性IgG包被聚苯乙烯反应板的微孔中,加入待测血清,如有RF存在,则相互结合,随后再加入酶标记热凝集变性的IgG与之反应,在加入底物后即可显色。根据显色程度可判断有无RF存在及其水平,此为双抗原夹心ELISA法

胶乳凝集试验

RF是一种主要发生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体内的抗人变性IgG抗体,可与IgG的Fc段结合。将变性IgG包被于聚苯乙烯胶乳颗粒上,此致敏胶乳在与待测血清中的RF相遇时,即可发生肉眼可见的凝集。

操作

1、56℃30分钟灭活,(灭活C1q以阻止假阳性凝集)。将待测血清用0.1mol/L PH8.2甘氨酸缓冲盐水作1:20稀释(生理盐水1ml中加血清0.05ml)。

2、取此稀释血清1滴(约0.05ml),加于黑色方格玻片的方格内,加乳胶RF试剂1滴,立即摇动反应板3分钟,使其充分混匀后,于直射光下观察。每次试验均设阳性与阴性对照

参考值

正常人1:20稀释血清为阴性

结果判断

胶乳凝集试验正常人多为阴性反应,如3分钟内出现显凝集者为阳性。阳性反应的标本应将血清进行倍比稀释测定滴度。ELISA法可根据显色程度,与阳性和阴性对照参比,作出阳性或阴性的判断。

临床意义编辑

RF主要为IgM类自身抗体,但也有IgG类、IgA类和IgE类。各类RF临床意义有所不同。RF是一种以变性IgG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未经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其阳性率为80%,且滴定度常在1:160以上。临床上动态观察滴定度多少,可作为病变活动及药物治疗后疗效的评价。其他风湿性疾病如SLE阳性率为20%—25%;硬皮病与皮肌炎阳性率为10%—24%,滴定度较低。RF有IgG、IgA、IgM、IgD和IgE五类,用凝集试验法测出的主要是IgM类。多数作者认为,IgM类RF的含量与RA的活动性无密切关系;IgG类RF的含量与RA患者的滑膜炎、血管炎和关节外症状密切相关。IgA类RF见于RA、硬皮病、Felty综合征和SLE,是RA临床活动的一个指标。IgD类RF研究甚少。IgE类RF除RA患者外,也见于Felty综合征和青年型RA。在RA患者,高效价的RF存在并伴有严重的关节功能受限时,常提示预后不良。在非类风湿患者中,RF的阳性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但这些人以后发生RA者极少。

类风湿因子(RF)是抗变性IgG的自身抗体,主要为19S的IgM,也可见7S的IgG及IgA。它能与人或动物的变性IgG结合,而不与正常IgG发生凝集反应。RF主要出现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约70%~90%的血清中和约60%的滑漠液中可检出IgG类RF,这很可能是自身IgG变性所引起的一种自身免疫应答的表现。

IgG是感染等原因诱导的免疫应答中的主干抗体,这些抗体与相应抗原结合时会发生变性;此外,在炎症等病理条件下滑漠或其他部位可能产生不正常的IgG;这些变性IgG就构成自身抗原,刺激免疫系统产生各种抗IgG抗体。滑膜液中的IgG类RF与变性IgG结合而形成中等大小的免疫复合物,比血清中的IgM类RF更具有致病意义,因为这一类免疫复合物易于沉积在关节滑膜等部位,可激活补体,形成慢性渐进性免疫炎症性损伤。

RF的检测最初是用致敏绵羊红细胞凝集试验(Rose-Waaler法)进行检测,目前最常采用IgG吸附的胶乳颗粒凝集试验;但此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不高,而且只能检出血清中的IgM类RF。IgG类和IgA类RF则需要用RIA或ELISA等方法检测。

RF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的检出率很高,RF阳性支持早期RA的倾向性诊断,如对年轻女性应进行RA和风湿热间的鉴别;而对非活动期RA的诊断,需参考病史。但RF也象ANA一样,并不是RA独有的特异性抗体。在SLE病人均有50%RF阳性,在其他结缔组织病如SS、硬皮病、慢性活动性肝炎及老年人中均可有不同程度的阳性率。

时间: 2024-08-09 08:41:42

类风湿因子的相关文章

风湿常见检测

RA的诊断主要依靠症状和体检结果,如温暖,肿胀和关节疼痛.一些验血也可以帮助确认RA.搬弄是非的迹象包括: 贫血(低红细胞计数) 类风湿因子(抗体,或血蛋白,在RA患者中的时间约80%的发现,但在少至30%的在关节炎的开始) 抗环瓜氨酸肽(件蛋白质),或抗CCP短(在RA患者的60%-70%中) 升高的红细胞沉降率(验血,在大多数RA患者,确认炎症的量在关节中) X射线可以帮助检测RA,但可能不会表现出任何异常的早期关节炎.即使如此,这些第一X射线可显示,如果该疾病进展有用存货.通常情况下,MR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样本量一定要“均衡”才行?

AME统计02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样本量一定要"均衡"才行? 原创 2015-10-27 胡志德 AME科研时间 "随机.对照.重复.均衡"是统计学和流行病学老师在课堂上经常强调的内容之一.受此影响,很多同行在开展科研的过程中不分青红皂白地遵循这四大原则.特别是对于"均衡"这一概念,很多研究者总是觉得要是实验组和对照组不平衡(样本量相差甚远)的话,研究结果就不够可靠.殊不知,并非所有的研究都要遵循"均衡"原则的.而且,部分研究

类风湿数据收集2

如果怀疑有风湿症状,请咨询风湿病专家rheumatologist 检测: rheumatoid factor (RF)类风湿因子 anti-citrullinated protein antibody (ACPA) 抗瓜氨酸抗体 Among people with RA, the presence of rheumatoid factor (RF) and/or anti-citrullinated protein antibody (ACPA) are potential markers of

类风湿数据收集

如果怀疑有风湿症状,请咨询风湿病专家rheumatologist 检测: rheumatoid factor (RF)类风湿因子 anti-citrullinated protein antibody (ACPA) 抗瓜氨酸抗体 Among people with RA, the presence of rheumatoid factor (RF) and/or anti-citrullinated protein antibody (ACPA) are potential markers of

莱姆病lyme disease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E%B1%E5%A7%86%E7%97%85 Lyme Disease 莱姆病或莱姆疏螺旋体病是一种传染性的蜱媒病,由伯氏疏螺旋体(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微生物),导致的疾病. 因为这种病被公认是在1975年10月,在康乃狄克州的老莱姆镇,莱姆镇和东哈丹姆附近地区首次发现而得名.这种病是由于被感染的蜱叮咬而传染的.1982年,美国国家卫生总局的威利·伯格多费(Willy Burgdorfer)和同事从丹敏硬蜱(Ixodes damm

“风湿”与“类风湿”

如何区别“风湿”与“类风湿”  关节是我们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身体的重量要靠关节来承载,而且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如一日,时不时还要负重.运动,因此对关节造成的磨损可想而知.目前全世界关节炎患者有3.55 亿,我国关节炎患者估计有1 亿以上,且人数还在不断增加.    日常的门诊工作中,常常有患者十分焦虑地问:“大夫,我风湿因子高,是不是得风湿了?将来关节是不是会变形啊?”这说明广大患者把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混淆了.在这里,我就教您如何简单鉴别风湿和类风湿关节炎.        “风湿”伤大关节

骨质增生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AA%A8%E8%B4%A8%E5%A2%9E%E7%94%9F 骨质增生统指人体骨骼结构的异常生长.正常情况下,人体骨骼在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有规律作用下发育或者帮助愈合损伤,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比如骨膜错位,引起骨骼生长异常,造成对骨骼附近神经的有害刺激,或者对关节活动的限制,严重可致畸致瘫.常见的病症常发生在肩关节.脊椎(特别是腰椎和颈椎).膝关节,其他如足部.头部以及身体其他部位较少见. 目录 [隐藏] 1 病因和机理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介绍 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自身免疫性疾病. 症状: 主要临床表现为小关节滑膜所致的关节肿痛, 继而软骨破坏. 关节间隙变窄, 晚期因严重骨质破坏.吸收导致关节僵直.畸形.功能障碍. 检查 类风湿因子通常为阳性,关节炎发作期血沉及C-反应蛋白一般会升高.

类风湿性关节炎

提示:本条目的主题不是风湿性关节炎. Rheumatoid arthritis A diagram showing how rheumatoid arthritis affects a joint 分类和外部资源 所属专业 Q327657[*] ICD-10 M05 -M06 ICD-9-CM 714 OMIM 180300 DiseasesDB 11506 MedlinePlus 000431 eMedicine med/2024 emerg/48 pmr/124 Patient UK 类风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