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分析 Java I/O 的工作机制(三)

NIO 的工作方式

BIO 带来的挑战

BIO 即阻塞 I/O,不管是磁盘 I/O 还是网络 I/O,数据在写入 OutputStream 或者从 InputStream 读取时都有可能会阻塞。一旦有线程阻塞将会失去 CPU 的使用权,这在当前的大规模访问量和有性能要求情况下是不能接受的。虽然当前的网络 I/O 有一些解决办法,如一个客户端一个处理线程,出现阻塞时只是一个线程阻塞而不会影响其它线程工作,还有为了减少系统线程的开销,采用线程池的办法来减少线 程创建和回收的成本,但是有一些使用场景仍然是无法解决的。如当前一些需要大量 HTTP 长连接的情况,像淘宝现在使用的 Web 旺旺项目,服务端需要同时保持几百万的 HTTP 连接,但是并不是每时每刻这些连接都在传输数据,这种情况下不可能同时创建这么多线程来保持连接。即使线程的数量不是问题,仍然有一些问题还是无法避免 的。如这种情况,我们想给某些客户端更高的服务优先级,很难通过设计线程的优先级来完成,另外一种情况是,我们需要让每个客户端的请求在服务端可能需要访 问一些竞争资源,由于这些客户端是在不同线程中,因此需要同步,而往往要实现这些同步操作要远远比用单线程复杂很多。以上这些情况都说明,我们需要另外一 种新的 I/O 操作方式。

NIO 的工作机制

我们先看一下 NIO 涉及到的关联类图,如下:

图 9.NIO 相关类图

上图中有两个关键类:Channel 和 Selector,它们是 NIO 中两个核心概念。我们还用前面的城市交通工具来继续比喻 NIO 的工作方式,这里的 Channel 要比 Socket 更加具体,它可以比作为某种具体的交通工具,如汽车或是高铁等,而 Selector 可以比作为一个车站的车辆运行调度系统,它将负责监控每辆车的当前运行状态:是已经出战还是在路上等等,也就是它可以轮询每个 Channel 的状态。这里还有一个 Buffer 类,它也比 Stream 更加具体化,我们可以将它比作为车上的座位,Channel 是汽车的话就是汽车上的座位,高铁上就是高铁上的座位,它始终是一个具体的概念,与 Stream 不同。Stream 只能代表是一个座位,至于是什么座位由你自己去想象,也就是你在去上车之前并不知道,这个车上是否还有没有座位了,也不知道上的是什么车,因为你并不能选 择,这些信息都已经被封装在了运输工具(Socket)里面了,对你是透明的。NIO 引入了 Channel、Buffer 和 Selector 就是想把这些信息具体化,让程序员有机会控制它们,如:当我们调用 write() 往 SendQ 写数据时,当一次写的数据超过 SendQ 长度是需要按照 SendQ 的长度进行分割,这个过程中需要有将用户空间数据和内核地址空间进行切换,而这个切换不是你可以控制的。而在 Buffer 中我们可以控制 Buffer 的 capacity,并且是否扩容以及如何扩容都可以控制。

理解了这些概念后我们看一下,实际上它们是如何工作的,下面是典型的一段 NIO 代码:

清单 2. NIO 工作代码示例

 
 public void selector() throws IOException {
        ByteBuffer buffer = ByteBuffer.allocate(1024);
        Selector selector = Selector.open();
        ServerSocketChannel ssc = ServerSocketChannel.open();
        ssc.configureBlocking(false);//设置为非阻塞方式
        ssc.socket().bind(new InetSocketAddress(8080));
        ssc.register(selector, SelectionKey.OP_ACCEPT);//注册监听的事件
        while (true) {
            Set selectedKeys = selector.selectedKeys();//取得所有key集合
            Iterator it = selectedKeys.iterator();
            while (it.hasNext()) {
                SelectionKey key = (SelectionKey) it.next();
                if ((key.readyOps() & SelectionKey.OP_ACCEPT) == SelectionKey.OP_ACCEPT) {
                    ServerSocketChannel ssChannel = (ServerSocketChannel) key.channel();
                 SocketChannel sc = ssChannel.accept();//接受到服务端的请求
                    sc.configureBlocking(false);
                    sc.register(selector, SelectionKey.OP_READ);
                    it.remove();
                } else if 
                ((key.readyOps() & SelectionKey.OP_READ) == SelectionKey.OP_READ) {
                    SocketChannel sc = (SocketChannel) key.channel();
                    while (true) {
                        buffer.clear();
                        int n = sc.read(buffer);//读取数据
                        if (n <= 0) {
                            break;
                        }
                        buffer.flip();
                    }
                    it.remove();
                }
            }
        }
}

调用 Selector 的静态工厂创建一个选择器,创建一个服务端的 Channel 绑定到一个 Socket 对象,并把这个通信信道注册到选择器上,把这个通信信道设置为非阻塞模式。然后就可以调用 Selector 的 selectedKeys 方法来检查已经注册在这个选择器上的所有通信信道是否有需要的事件发生,如果有某个事件发生时,将会返回所有的 SelectionKey,通过这个对象 Channel 方法就可以取得这个通信信道对象从而可以读取通信的数据,而这里读取的数据是 Buffer,这个 Buffer 是我们可以控制的缓冲器。

在上面的这段程序中,是将 Server 端的监听连接请求的事件和处理请求的事件放在一个线程中,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通常会把它们放在两个线程中,一个线程专门负责监听客户端的连接请求,而 且是阻塞方式执行的;另外一个线程专门来处理请求,这个专门处理请求的线程才会真正采用 NIO 的方式,像 Web 服务器 Tomcat 和 Jetty 都是这个处理方式,关于 Tomcat 和 Jetty 的 NIO 处理方式可以参考文章《 Jetty 的工作原理和与 Tomcat 的比较》。

下图是描述了基于 NIO 工作方式的 Socket 请求的处理过程:

图 10. 基于 NIO 的 Socket 请求的处理过程

上图中的 Selector 可以同时监听一组通信信道(Channel)上的 I/O 状态,前提是这个 Selector 要已经注册到这些通信信道中。选择器 Selector 可以调用 select() 方法检查已经注册的通信信道上的是否有 I/O 已经准备好,如果没有至少一个信道 I/O 状态有变化,那么 select 方法会阻塞等待或在超时时间后会返回 0。上图中如果有多个信道有数据,那么将会将这些数据分配到对应的数据 Buffer 中。所以关键的地方是有一个线程来处理所有连接的数据交互,每个连接的数据交互都不是阻塞方式,所以可以同时处理大量的连接请求。

Buffer 的工作方式

上面介绍了 Selector 将检测到有通信信道 I/O 有数据传输时,通过 selelct() 取得 SocketChannel,将数据读取或写入 Buffer 缓冲区。下面讨论一下 Buffer 如何接受和写出数据?

Buffer 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一组基本数据类型的元素列表,它通过几个变量来保存这个数据的当前位置状态,也就是有四个索引。如下表所示:

表 1.Buffer 中的参数项

索引 说明
capacity 缓冲区数组的总长度
position 下一个要操作的数据元素的位置
limit 缓冲区数组中不可操作的下一个元素的位置,limit<=capacity
mark 用于记录当前 position 的前一个位置或者默认是 0

在实际操作数据时它们有如下关系图:

我们通过 ByteBuffer.allocate(11) 方法创建一个 11 个 byte 的数组缓冲区,初始状态如上图所示,position 的位置为 0,capacity 和 limit 默认都是数组长度。当我们写入 5 个字节时位置变化如下图所示:

这时我们需要将缓冲区的 5 个字节数据写入 Channel 通信信道,所以我们需要调用 byteBuffer.flip() 方法,数组的状态又发生如下变化:

这时底层操作系统就可以从缓冲区中正确读取这 5 个字节数据发送出去了。在下一次写数据之前我们在调一下 clear() 方法。缓冲区的索引状态又回到初始位置。

这里还要说明一下 mark,当我们调用 mark() 时,它将记录当前 position 的前一个位置,当我们调用 reset 时,position 将恢复 mark 记录下来的值。

还有一点需要说明,通过 Channel 获取的 I/O 数据首先要经过操作系统的 Socket 缓冲区再将数据复制到 Buffer 中,这个的操作系统缓冲区就是底层的 TCP 协议关联的 RecvQ 或者 SendQ 队列,从操作系统缓冲区到用户缓冲区复制数据比较耗性能,Buffer 提供了另外一种直接操作操作系统缓冲区的的方式即 ByteBuffer.allocateDirector(size),这个方法返回的 byteBuffer 就是与底层存储空间关联的缓冲区,它的操作方式与 linux2.4 内核的 sendfile 操作方式类似。

时间: 2024-08-11 21:34:22

深入分析 Java I/O 的工作机制(三)的相关文章

深入分析 Java I/O 的工作机制--转载

Java 的 I/O 类库的基本架构 I/O 问题是任何编程语言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可以说 I/O 问题是整个人机交互的核心问题,因为 I/O 是机器获取和交换信息的主要渠道.在当今这个数据大爆炸时代,I/O 问题尤其突出,很容易成为一个性能瓶颈.正因如此,所以 Java 在 I/O 上也一直在做持续的优化,如从 1.4 开始引入了 NIO,提升了 I/O 的性能.关于 NIO 我们将在后面详细介绍. Java 的 I/O 操作类在包 java.io 下,大概有将近 80 个类,但是这些类大概可以

深入分析Java I/O的工作机制 (三)网络I/O的工作机制 很详细

3.网络I/O的工作机制 前言:数据从一台主机(服务端)发送到网络中的另一台主机(客户端)需要经过很多步骤:首先需要有相互沟通的意向.其次要有能够沟通的物理渠道(物理链路):是通过电话,还是直接面对面交流.再次,双方见面时语言要能够交流,而且双方说话步调要一致,明白什么时候该自己说话,什么时候该对方说话(通信协议).所以下面要讲一下通信协议和如何完成数据传输. 什么是通信协议:通信协议其实就是一种规则和约定.就是两者想要交流必须要知道那种方式交流,什么时候去交流,交流什么内容,这就是通信协议.

深入分析 Java I/O 的工作机制

I/O 问题可以说是当今互联网 Web 应用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因为当前在这个海量数据时代,数据在网络中随处流动.这个流动的过程中都涉及到 I/O 问题,可以说大部分 Web 应用系统的瓶颈都是 I/O 瓶颈.本文的目的正是分析 I/O 的内在工作机制,你将了解到:Java 的 I/O 类库的基本架构:磁盘 I/O 工作机制:网络 I/O 的工作机制:其中以网络 I/O 为重点介绍 Java Socket 的工作方式:你还将了解到 NIO 的工作方式,还有同步和异步以及阻塞与非阻塞的区别,最

深入分析 Java I/O 的工作机制(转载)

声明:本文转自 http://www.ibm.com/developerworks/cn/java/j-lo-javaio/ I/O 问题可以说是当今互联网 Web 应用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因为当前在这个海量数据时代,数据在网络中随处流动.这个流动的过程中都涉及到 I/O 问题,可以说大部分 Web 应用系统的瓶颈都是 I/O 瓶颈.本文的目的正是分析 I/O 的内在工作机制,你将了解到:Java 的 I/O 类库的基本架构:磁盘 I/O 工作机制:网络 I/O 的工作机制:其中以网络 I/

Java I/O的工作机制2

Java Socket的工作机制 Socket是描述计算机之间完成相互通信的一种抽象功能.Socket有很多种,大部分情况下我们使用的都是基于TCP/IP的流套接字,它是一种稳定的通信协议. 主机A的应用程序要能和主机B的应用程序通信,必须通过Socket建立连接,而建立Socket连接必须由底层TCP/IP来建立TCP连接.建立TCP连接需要底层IP来寻址网络中的主机.网络层使用的IP可以帮助我们根据IP地址来找到目标主机,然后再通过TCP或UDP的地址也就是端口号来指定.这样就可以通过一个S

Java I/O的工作机制

Java I/O类库的基本架构 I/O问题是任何编程语言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可以说I/O问题是整个人机交互的核心问题,因为I/O是机器获取和交换信息的主要渠道.在当今数据大爆炸的时代,I/O问题尤其突出,很容易成为一个性能瓶颈.正因为如此,Java在I/O上也一直在做持续的优化,如从1.4版开始引入了NIO,提升了I/O的性能. Java的I/O操作类在包java.io下,大概有将近80个类,这些类大概可以分成如下4组:      1)基于字节操作的I/O接口:InputStream和Output

基于JAVA的WEB服务器工作机制(1)

阿里妹导读: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在图像.语音和NLP领域带来了突破性的进展,在信息检索和个性化领域近几年也有不少公开文献,比如wide& deep实现了深度模型和浅层模型的结合,dssm用于计算语义相关性,deepfm增加了特征组合的能力,deep CF用深度学习实现协同过滤,rnn recommender 采用行为序列预估实现个性化推荐等. 工业级的信息检索或个性化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深度学习的工业级应用需要具备三个条件:强大的系统计算能力,优秀的模型设计能力和合适的应用场景.今天

Java IO工作机制分析

Java的IO类都在java.io包下,这些类大致可分为以下4种: 基于字节操作的 I/O 接口:InputStream 和 OutputStream 基于字符操作的 I/O 接口:Writer 和 Reader 基于磁盘操作的 I/O 接口:File 基于网络操作的 I/O 接口:Socket 1 IO类库的基本结构 1.1 基于字节操作的IO接口 基于字节操作的IO接口分别是InputStream和OutputStream,InputStream的类结构图如下所示: 同InputStream

Hadoop Mapreduce 工作机制

一.Mapreduce 中的Combiner package com.gec.demo; import org.apache.hadoop.io.IntWritable; import org.apache.hadoop.io.Text; import org.apache.hadoop.mapreduce.Reducer;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public class WcCombiner extends Reducer<Text, IntWri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