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 客户端与服务器交互过程梳理

本文试图以通俗易通的方式介绍Https的工作原理,不纠结具体的术语,不考证严格的流程。我相信弄懂了原理之后,到了具体操作和实现的时候,方向就不会错,然后条条大路通罗马。阅读文本需要提前大致了解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信息认证等密码学知识。如果你不太了解,可以阅读Erlang发明人Joe Armstrong最近写的Cryptography Tutorial。大牛出品,通俗易懂,强力推荐。

Https涉及到的主体

  1. 客户端。通常是浏览器(Chrome、IE、FireFox等),也可以自己编写的各种语言的客户端程序。
  2. 服务端。一般指支持Https的网站,比如github、支付宝。
  3. CA(Certificate Authorities)机构。Https证书签发和管理机构,比如Symantec、Comodo、GoDaddy、GlobalSign。

下图里我画出了这几个角色:

发明Https的动机

  1. 认证正在访问的网站。什么叫认证网站?比如你正在访问支付宝,怎样确定你正在访问的是阿里巴巴提供的支付宝而不是假冒伪劣的钓鱼网站呢?
  2. 保证所传输数据的私密性和完整性。众所周知,Http是明文传输的,所以处在同一网络中的其它用户可以通过网络抓包来窃取和篡改数据包的内容,甚至运营商或者wifi提供者,有可能会篡改http报文,添加广告等信息以达到盈利的目的。

Https的工作流程

这一节通过介绍Https协议的工作流程,来说明Https是如何达成自己的两个目的的。下图我画出了Https的工作流程,注意,这只是原理示意图,并不是详细的协议解析。

服务端区别不同客户端,通过身份信息如coock 身份信息

可以看到工作流程,基本分为三个阶段:

  1. 认证服务器。浏览器内置一个受信任的CA机构列表,并保存了这些CA机构的证书。第一阶段服务器会提供经CA机构认证颁发的服务器证书,如果认证该服务器证书的CA机构,存在于浏览器的受信任CA机构列表中,并且服务器证书中的信息与当前正在访问的网站(域名等)一致,那么浏览器就认为服务端是可信的,并从服务器证书中取得服务器公钥,用于后续流程。否则,浏览器将提示用户,根据用户的选择,决定是否继续。当然,我们可以管理这个受信任CA机构列表,添加我们想要信任的CA机构,或者移除我们不信任的CA机构。
  2. 协商会话密钥。客户端在认证完服务器,获得服务器的公钥之后,利用该公钥与服务器进行加密通信,协商出两个会话密钥,分别是用于加密客户端往服务端发送数据的客户端会话密钥,用于加密服务端往客户端发送数据的服务端会话密钥。在已有服务器公钥,可以加密通讯的前提下,还要协商两个对称密钥的原因,是因为非对称加密相对复杂度更高,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使用对称加密,可以节省计算资源。另外,会话密钥是随机生成,每次协商都会有不一样的结果,所以安全性也比较高。
  3. 加密通讯。此时客户端服务器双方都有了本次通讯的会话密钥,之后传输的所有Http数据,都通过会话密钥加密。这样网路上的其它用户,将很难窃取和篡改客户端和服务端之间传输的数据,从而保证了数据的私密性和完整性。

使用Https的流程

如果你是一个服务器开发者,想使用Https来保护自己的服务和用户数据安全,你可以按照以下流程来操作。

总结

  1. 说是讨论Https,事实上Https就是Http跑在SSl或者TLS上,所以本文讨论的原理和流程其实是SSL和TLS的流程,对于其它使用SSL或者TLS的应用层协议,本文内容一样有效。
  2. 本文只讨论了客户端验证服务端,服务端也可以给客户端颁发证书并验证客户端,做双向验证,但应用没有那么广泛,原理类似。
  3. 由于采用了加密通讯,Https无疑要比Http更耗费服务器资源,这也是很多公司明明支持Https却默认提供Http的原因。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inkenpark/p/10797537.html

时间: 2024-10-08 20:40:17

Https 客户端与服务器交互过程梳理的相关文章

Web客户端和服务器交互过程和模型

客户端/服务器(client/server)这个术语可追溯到上个千年(20世纪80年代),表示通过网络连接起来的个人计算机.客户端/服务器也可用于描述两个计算机程序的关系--客户程序和服务器程序.客户向服务器请求某种服务(比如请求一个文件或数据库访问),服务器满足请求并通过网络将结果传送给客户端.虽然客户端和服务器程序可存在于同一台计算机中,但它们通常都运行在不同计算机上.一台服务器处理多个客户端请求也是很常见的. 最常见的Web客户端就是浏览器了,一次请求/响应的模型如下图所示: 这里需要说明

ASP.NET 表单验证方法与客户端(浏览器)服务器交互机制的故事

想到这个问题完全是一个意外吧,是在寻找另外一个问题答案的过程中,才对验证方法与浏览器服务器交互机制的关系有了清晰的认识. 先说下验证方法,验证方法分为前台验证和后台验证. 前台验证就是类似jQuery.Validate这类的插件,当然也可以我们自己写. 后台验证就是ASP.NET自带的验证控件,如RequiredFieldValidator. 记得初学.NET的时候,那会儿接触验证控件,也知道验证分为前台,后台.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做的项目基本上都是公司内部使用的软件,比如OA.因为这种项目

android客户端与服务器交互数据(基于SAOP协议的远程调用标准,通过webservice可以将不同操作系统平台,不同语言,不同技术整合)

在PC机器java客户端中,需要一些库,比如XFire,Axis2,CXF等等来支持访问WebService,但是这些库并不适合我们资源有限的android手机客户端,做过JAVA ME的人都知道有KSOAP这个第三方的类库,可以帮助我们获取服务器端webService调用,当然KSOAP已经提供了基于android版本的jar包 首先下载KSOAP包:ksoap2-android-assembly-2.5.2-jar-with-dependencies.jar包 然后新建android项目 以

android 客户端与服务器交互 UDP方式。

客户端代码: /** * 开启UDP发送 * * @author gzh */ public class Client implements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try { wifiGPSInfo = new WifiGPSInfo(); wifiGPSInfo.setStatusCode("32");// 签到 Intent intent = getIntent(); // 用于激活它的意图对象 String acc =

浏览器与服务器交互过程

示意流程图: 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URL地址"http://www.gacl.cn:8080/JavaWebDemo1/1.jsp"去访问服务器上的1.jsp这个web资源的过程中,浏览器和服务器都做了神马操作? 1.浏览器根据主机名"www.gacl.cn"去操作系统的Hosts文件中查找主机名对应的IP地址. 2.浏览器如果在操作系统的Hosts文件中没有找到对应的IP地址,就去互联网上的DNS服务器上查找"www.gacl.cn"这台主机

Android客户端与服务器交互中的token

学习Token Token是什么? Token是服务端生成的一串字符串,以作客户端进行请求的一个令牌,当第一次登录后,服务器生成一个Token便将此Token返回给客户端,以后客户端只需带上这个Token前来请求数据即可,无需再次带上用户名和密码. Token的引入-- Token是在客户端频繁向服务端请求数据,服务端频繁的去数据库查询用户名和密码并进行对比,判断用户名和密码正确与否,并作出相应提示,在这样的背景下,Token便应运而生 使用Token的目的-- Token的目的是为了减轻服务器

android客户端与服务器交互,在模拟器能够得到服务器的响应,但是在真机得不到服务器的响应,请问怎么回事?程序如下:

============问题描述============ 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URL = "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setContentView(R.layout.activity_main); tv = (TextView) this.findViewById(R.id

浅析Java web程序之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交互原理(转)

转载自http://www.cnblogs.com/lys_013/archive/2012/05/05/2484561.html 1. 协议 a. TCP/IP整体构架概述 TCP/IP协议并不完全符合OSI的七层参考模型.传统的开放式系统互连参考模型,是一种通信协议的7层抽象的参考模型,其中每一层执行某一特定任务. 该模型的目的是使各种硬件在相同的层次上相互通信.这7层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路层.传输层.话路层.表示层和应用层.而TCP/IP通讯协议采用 了4层的层级结构,每一层都呼叫它

[转]HTTP报文接口及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交互原理

1. 协议 a. TCP/IP整体构架概述 TCP/IP协议并不完全符合OSI的七层参考模型.传统的开放式系统互连参考模型,是一种通信协议的7层抽象的参考模型,其中每一层执行某一特定任务.该模型的目的是使各种硬件在相同的层次上相互通信.这7层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路层.传输层.话路层.表示层和应用层.而TCP/IP通讯协议采用了4层的层级结构,每一层都呼叫它的下一层所提供的网络来完成自己的需求.这4层分别为: i. 应用层:应用程序间沟通的层,如超文本传送协议(HTTP).简单电子邮件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