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 版> 设计模式 学习之 策略模式

策略模式(strategy):它定义了算法家族,分别封装起来,让他们之间可以相互替换,此模式让算法的变化,不会影响到使用算法的用户。

在下面的情况下应当考虑使用策略模式:

1. 如果在一个系统里面有许多类,它们之间的区别仅在于它们的行为,那么使用策略模式可以动态地让一个对象在许多行为中选择一种行为。

2. 一个系统需要动态地在几种算法中选择一种。那么这些算法可以包装到一个个的具体算法类里面,而这些具体算法类都是一个抽象算法类的子类。换言之,这些具体算法类均

有统一的接口,由于多态性原则,客户端可以选择使用任何一个具体算法类,并只持有一个数据类型是抽象算法类的对象。

3. 一个系统的算法使用的数据不可以让客户端知道。策略模式可以避免让客户端涉及到不必要接触到的复杂的和只与算法有关的数据。

4. 如果一个对象有很多的行为,如果不用恰当的模式,这些行为就只好使用多重的条件选择语句来实现。此时,使用策略模式,把这些行为转移到相应的具体策略类里面,就可

以避免使用难以维护的多重条件选择语句,并体现面向对象设计的概念。

策略模式的优点和缺点

策略模式有很多优点和缺点。它的优点有:

1. 策略模式提供了管理相关的算法族的办法。策略类的等级结构定义了一个算法或行为族。恰当使用继承可以把公共的代码移到父类里面,从而避免重复的代码。

2. 策略模式提供了可以替换继承关系的办法。继承可以处理多种算法或行为。如果不是用策略模式,那么使用算法或行为的环境类就可能会有一些子类,每一个子类提供一个不

同的算法或行为。但是,这样一来算法或行为的使用者就和算法或行为本身混在一起。决定使用哪一种算法或采取哪一种行为的逻辑就和算法或行为的逻辑混合在一起,从而不

可能再独立演化。继承使得动态改变算法或行为变得不可能。

3. 使用策略模式可以避免使用多重条件转移语句。多重转移语句不易维护,它把采取哪一种算法或采取哪一种行为的逻辑与算法或行为的逻辑混合在一起,统统列在一个多重转

移语句里面,比使用继承的办法还要原始和落后。

策略模式的缺点有:

1. 客户端必须知道所有的策略类,并自行决定使用哪一个策略类。这就意味着客户端必须理解这些算法的区别,以便适时选择恰当的算法类。换言之,策略模式只适用于客户端

知道所有的算法或行为的情况。

2. 策略模式造成很多的策略类。有时候可以通过把依赖于环境的状态保存到客户端里面,而将策略类设计成可共享的,这样策略类实例可以被不同客户端使用。换言之,可以使

用享元模式来减少对象的数量。

策略模式与很多其它的模式都有着广泛的联系。Strategy很容易和Bridge模式相混淆。虽然它们结构很相似,但它们却是为解决不同的问题而设计的。Strategy模式注重于算法

的封装,而Bridge模式注重于分离抽象和实现,为一个抽象体系提供不同的实现。Bridge模式与Strategy模式都很好的体现了"Favor composite over inheritance"的观点。

//Strategy.h

//策略基类
class COperation
{
public:
	int number_a;
	int number_b;

public:
	virtual double GetResult();
};

//策略具体类—加法类
class AddOperation : public COperation
{
public:
	//构造函数
	AddOperation(int num_a,int num_b);
	virtual double GetResult();
};

//策略具体类—减法类
class SubOperation : public COperation
{
public:
	//构造函数
	SubOperation(int num_a,int num_b);
	virtual double GetResult();
};

//策略具体类—求余类
class RemOperation : public COperation
{
public:
	//构造函数
	RemOperation(int num_a,int num_b);
	virtual double GetResult();
};

//上下文,用一个基类来配置
class Context
{
private:
	COperation* op;
public:
    Context(COperation* temp);
	double GetResult();
};
//Strategy.cpp

#include "Strategy.h"

//策略基类方法实现
double COperation::GetResult()
{
	double result = 0;
	return result;
}

//策略加法类--构造函数
AddOperation::AddOperation(int num_a,int num_b)
{
	number_a = num_a;
	number_b = num_b;
}
//策略加法类--父类方法重写
double AddOperation::GetResult()
{
	return number_a + number_b;
}

//策略减法类--构造函数
SubOperation::SubOperation(int num_a,int num_b)
{
	number_a = num_a;
	number_b = num_b;
}
//策略减法类--父类方法重写
double SubOperation::GetResult()
{
	return number_a - number_b;
}

//策略求余类--构造函数
RemOperation::RemOperation(int num_a,int num_b)
{
	number_a = num_a;
	number_b = num_b;
}
//策略求余类--父类方法重写
double RemOperation::GetResult()
{
	return number_a % number_b;
}

Context::Context(COperation* temp)
{
    op = temp;
}

double Context::GetResult()
{
	return op->GetResult();
}
//user.h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Strategy.h"

using namespace std;

//客户端
int main()
{
    int num_a, num_b;
	char sign;
	cout<<"put your first number : ";
    cin>>num_a;
	cout<<"put your second number : ";
	cin>>num_b;
	cout<<"put your sign : ";
    cin>>sign;
    switch(sign)
    {
    case '+':
		{
			Context *context = new Context(new AddOperation(num_a,num_b));
			cout<<context->GetResult()<<endl;
			break;
		}
	case '-':
		{
			Context *context = new Context(new SubOperation(num_a,num_b));
			cout<<context->GetResult()<<endl;
			break;
		}
	case '%':
		{
			Context *context = new Context(new RemOperation(num_a,num_b));
			cout<<context->GetResult()<<endl;
			break;
		}
     }
     return 0;
}

策略模糊问答:http://biancheng.dnbcw.info/c/169125.html

时间: 2024-08-04 15:00:26

<C/C++ 版> 设计模式 学习之 策略模式的相关文章

&lt;C/C++ 版&gt; 设计模式 学习之 策略模式+工厂模式

策略模式是一种定义一系列算法的方法,从概念上来讲,所有这些算法完成的都是相同的工作,只是实现不同,它可以以相同的方法调用所有的算法,减少各种算法类与使用算法类之间的耦合. 策略模式的 strategy (COperate)类层为 context 定义了一些了可供重用的算法或者行为,继承有助于析取这些算法中的公公功能. 策略模式简化了单元测试,因为每个算法都有自己的类,可以通过自己的接口单独测试. 每个算法可以保证自身没有错误 ,修改其中的一个不会影响到其他算法. 测试代码如下: //Stra_F

设计模式学习笔记--策略模式

定义: 策略模式定义了一系列的算法,并将每一个算法封装起来,而且使它们还可以相互替换.策略模式让算法独立于使用它的客户而独立变化. 我们在使用一些功能时,有时有很多种实现方法,或者多种结果,但是都有同样的使用方法,即调用接口,这就是策略模式. 例子: // 设计模式Demo.cpp : 定义控制台应用程序的入口点. // #include "stdafx.h"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string> using namespa

设计模式学习之--策略模式

策略模式是什么:首先,策略模式定义了一系列的算法,并将每一个算法封装起来,而且使它们还可以相互替换.策略模式让算法独立于使用它的客户而独立变化.说的有点不太容易理解,在我们面向对象的思想中一般都是结合我们的生活实例,举个现实的例子,我们的动物中有多种不同的鸟,它们都会飞行,都会走路,但它们的飞行方式不同,有些是翱翔,有些是燕子那样飞行,也有会像俯飞的(这个例子有点挫),但是鸟都会飞,它们的飞行策略是不同的,这里飞行就是不同的算法,或许很多不同的鸟会采用一种的飞行方式,也有的鸟不会飞行.这些策略就

&lt;C/C++ 版&gt; 设计模式 学习之 工厂模式 &lt;1&gt;

大话设计模式这本书使用 C# 语言写的,我用的是 C++ 语言,最近在看这本书,所以用 C++ 语言走了一遍. 以下是部分笔记,包括代码 若不涉及面向对象这个概念,我们写的简易计算器可能是下面这个样子 //User.cpp --- 客户端 #include "iostream" int main() { using namespace std; cout<<"Input First Number : "; int number_a; cin>>

设计模式学习之策略模式

一个报价管理系统 在一些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中,会有一个单独的报价管理模块,处理复杂的报价功能 普通客户:全价 老客户:根据年限,给予折扣 大客户:根据累计消费,给予折扣 客户购买量:对于新老客户都适用 报价人员职位高低: 如何实现???? 一个支付策略的接口 package com.cmc; //一个报价接口类,提供报价的接口,传入的参数为钱数 public interface OfferSuper { public abstract double offerCash(double mo

设计模式学习之策略模式:容错恢复机制

容错恢复机制 应用程序开发中常见的功能 程序运行的时候,正常情况下应该按某种方式来做,如果按照某种方式来做发生错误的话,系统并不会崩溃,而是继续运行,能提供出错后的备用方案. 日志记录的例子 把日志记录到数据库和日志记录到文件当做两种记录日志的策略 日志记录的策略接口: package com.cmc; public interface LogStrategy { public void SaveLog(String msg); } 把日志写到文件的策略: package com.cmc; pu

&lt;C/C++ 版&gt; 设计模式 学习之 工厂模式 &lt;2&gt;

下面代码实现的功能是简单工厂模式: 声明一个工厂类,其成员可以看做该工厂的主要产品类型. 再声明几个子工厂类,根据客户要求生产不同类型的产品. 若要增加新产品,只需声明新的工厂子类即可. 代码如下: //Factory.h #ifndef FACTORY_H #define FACTORY_H //计算类 class COperate { public: COperate(void); COperate(float num_a, float num_b); virtual float GetRe

设计模式进阶(一) 策略模式

摘自<Design Paterns_Elements of Reusable Object-Oriented Software> 上一系列偏重于入门,从本篇开启进阶系列,着重于设计模式的适用情景. 回顾入门系列 设计模式入门(一)  策略模式 1  Intent Define a family of algorithms, encapsulate each one, and make them interchangeable. Strategy lets the algorithm vary

设计模式学习之-状态模式

一.状态模式状态模式,当一个对象的内在状态发生改变时允许改变其行为行为,这个对象像是改变了其子类.状态模式主要解决的是当控制一个对象状态转换的条件表达式过于复杂时的情况.把状态的判断逻辑转移到表示不同的状态的一系列类当中,可以把复杂的判断逻辑简化.当然,如果这个状态判断比较简单,那就没有必要用“状态模式”了.这段话有点难以理解,简而言之就是,在一类中根据当前状态去实例化下一状态子类.下面是状态模式结构图. State类,是一个抽象状态类,定义一个接口以封装与Context的特定状态相关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