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抽象·归类

只有人类才具有理性认识,但理性认识何以产生?千百年来是个谜。自柏拉图时代起,人们就试图解答这个问题,至今仍然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通常的理解是,理性认识是在感觉经验的基础上上升而成的。但本世纪20、30年代的逻辑经验主义学派,运用数理逻辑的最新手段,在探讨从直接的观察材料逻辑地建构理论的道路上却遇到了困难。爱因斯坦也认为从经验到理论之间没有逻辑道路。理论不是从有限的观察陈述中合逻辑地推论出来的。

  理性认识的一个特点是抽象抽象通常被理解为是对于若干对象物的共同属性的概括与归纳,这是一种既成性的解释。既成性的解释是给定了对象物,又给定了概念,然后找出二者之间的关系。这实际上已事先限定了此概念必须是给定的对象物共性的抽象。这是已有概念的传授与学习过程,不是原初概念的产生过程。当人类能够反思自己的理性时,人类已经拥有概念、语言甚至文字很长时间了。这时的每一代人,都是在被传授与学习已有的概念、语言、文字的环境中长大的。人们已习惯于从接受既成的概念、语言、文字中,来了解和认识概念、语言、文字。因此,当人类反思只有人类自己才能够创立的概念时,却对概念做出了既成性的理解。从发生学的角度看,在没有给定对象物的范围、预先没有给出概念的情况下,面对杂多,人们如何去抽象、去建构概念?

  表达产生抽象。除了天然遗传的本能性的表达方式外,人类最初的表达与交流只能是从共指现场物开始的。当为了表达不在场的对象物时,表达者必须以某种手势、图形或其他物来表示所指物。这样就出现了由人类创造的替代所指物的替代物。替代物不是所指物,而是所指物的标志或所指物的替代符号。人类最初创造的这种替代物不会很多。当有限的替代物被用来指向多个所指物时,替代物就不仅具有指向性的替代功能,而且具有了使多个所指物能用一个替代物来指向、替代的归类功能,即多个所指物被划归于一个替代物所指范围内。抽象思维

  归类使替代物的指向性质改变了。最初的替代物是指向整个对象物的,替代物就等于对象物,替代物与对象物成为一对多的关系。归类使替代物由指向某物转变为指向物的某一属性。多个对象物由于被认为具有某种共同的属性,因而才能用一个替代物去指向。由指向物转为指向属性,人工替代物就不再被用来替代所指向的物,而是被用来替代对象的属性了。

  在现实中,物的属性与实体是不可分的。在出现人工替代物之前,物的属性是通过人体的感官直接感知的。当人工替代物能够替代对象物的属性时,人类就有了一种可见的、形式化的工具把属性从实体上分离出来,从而能够独立地运演与把握属性,即:在思维中通过运演与把握属性的替代物,代替对于真实的与实体不可分的属性的运演与把握。没有替代物的产生,在思维中对属性独立的运演与把握是不可能的。这种被形式化地分离出来的能够在思维中被独立地运演与把握的属性,是人类建立概念的基础。抽象由此产生与完成。

  概念就是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从对象物多种属性中选取某种属性,与其他被认为具有同样属性的对象物进行归类操作的观念性工具。抽象是具有多种属性的对象物被主体选取其中一种属性,对象物以这一属性的“身份”划归到以这一属性为标志的归类操作的“类”集合中,对象物的其他属性在这一“类”中被“视而不见”,称之为抽象

  在思维操作中,人们可以依据某一属性进行归类,但归入这一类的是通过这一属性调入的整个对象物,连同对象物本身具有的其他多种属性,因为在现实中属性与实体是不可分的。其他属性可以在如此这般的归类中被视而不见,但却无法实际地取消。因而只要关注点有所转移,同一个对象物就可被归入另一类。这正是思维中的规定性与现实的多样性的矛盾产生的原因。

  既成性的解释对于对象物实际做了单一的选取属性的规定,因而对事物做了单一性的规定:A就是A。以至于造成一物似乎只有一种属性,只能被归于某一概念之下。这是因为概念一旦确立,在传授与学习的过程中,对象物与概念同时给定造成的。给定的概念与对象物之间形成了限定的关系。而发生学的解释是,主体的方法、切入点、关注点不同,从对象物所选取的属性就不同。因而同一对象物可归入这一类,也可归入那一类,视选取属性的方法不同而不同。在这个意义上,A是A,同时也可以是B。

  概念不是完全由对象物决定的,而是由主体对于对象物的多种属性如何选取决定的。概念从一开始就有主体作用的参与。在原初建立概念的过程中,主体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取属性的,而不是由预先给定的概念限定所要选取的属性。概念的客观性在于,主体只能在对象物的多种属性中选取,对象物所拥有的属性决定了选择的范围。主体所能做的是从多中选一。与其说概念来自于对象,不如说概念是主体观念地把握对象的方式。概念像是主体在思想上划分杂多的若干盒子,盒内装入主体认为可以归为一类的各个物,能装入的规则与标准就是主体选定的那个属性。

  有了抽象物,才有了指称能力。以往的讨论多集中于指称的含义上,而问题的另一方面是,有了抽象物并能指称,于是产生了归类观念。其他动物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区分外物,但无法产生归类观念;因为它们没有创造出替代物去标示外物,无法使“类”这种关系性的属性独立化、具体化。人类因为有了人工创造的替代抽象物,能够使类别这种关系性属性独立化、具体化,然后则是语词化,从而建立起稳定、清晰的类别观念。有了类别观念,才会有概念的产生。同样,有了归类,才会有判断,判断就是一种归类

  归类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在于,它是人们进行推论的重要的基础方法之一。有了归类观念,人们才有理由认为可以把个别经验推广到同一类别的群体中去,从而推论这一类别的某个个体也会如此这般。尽管这一个体当下还没有发生什么。问题不在于人们已经看到什么联系、多少联系,重要的是已经观察到的联系能否推而广之。如果某一个别经验基于类别概念被用于推论到同类中的其他个体,并且取得成功,则人们就有理由相信这一类别概念是有效的,从而将它作为进一步推论的基础。归类观念是对一般与个别关系认识的基础,是演绎、归纳方法的基础,因为二者都是展示一般与个别关系的方法。

  但归类只是对象物某一属性或某些属性的选取,不可能是对于对象物的所有属性的囊括。因此,已知经验X的外推,由A对象移向B对象,仅是因为A与B有某一或某些属性同类,而其他属性并不同类。于是X在B处的运用会出现在A处没有的新特点,即:B的不同类的属性使X 带有了新的特点。这正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生搬硬套,一般原理要与具体情况相结合的根据所在。这种特点使X 的运用有可能出现创造性的方面,同时使X的运用不完全具有预先的给定性,这即是说, 在运用中出现首次性的创造是可能的。

  表达产生的抽象及其归类观念,还不是人类理性思维的全部内容。人类的重要特征是制造工具。第一件工具无疑是在大量试错的过程中产生的。为了减少试错量,提高效率,就必须对过去的经验进行有效的选择。人对于自身肢体动作行为的调整,也可以看作是对于动作的选择,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感觉进行的,特别是在人类的早期。但人对于人操作下的物—物间关系的选择,必须有理性的参与,即必须有对于人操作下的物—物间关系的理解与解释,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操作的效率。

  对于人操作下的物—物间关系的理解与解释,不同于对不在人操作下的自然存在的物—物间关系的仅是被动观察的感知。这种感知不会产生出理性的理解与解释。对于人操作下物—物间关系的理解与解释,也不同于最初的直接使用天然工具情况下的人—物间关系的感知。直接使用天然工具的人与物之间的关系,无需理性的理解与解释的参与,这种关系主要靠人对于自己肢体动作的感知性来调整,能使用天然工具的动物即处在这种水平上。

  为了更有效地利用人操作下的物—物间关系,必须有理性的理解与解释参与。表达中产生的抽象替代物,使这种理性的理解与解释成为可能。有了这种抽象替代物,人可以对物—物间的属性关系进行独立的运演。而在人的操作下,还可以对这种运演进行试验、调整、验证,这是不在人的操作下仅仅被动观察的自然界的物—物关系所达不到的。在人的行为可控的物—物关系间,在表达产生的抽象替代物的参与下,人类对于物—物间前后件的属性间的关系,可以在抽象的水平上把握。如此水平的把握使主体摆脱了盲目的选择,进入了有意识的选择,这就是提问为什么,即:根据什么理由做了此种选择,而不是另外的选择?有了抽象替代物而把握了物—物间的属性关系,由于可以确切地记录、运演、表达不同的前后件的属性关系导致的不同结果,因而人类对于人操作下的物—物间关系可以有自己的理解与解释。这就是人类最初产生的因果关系意识。因果关系意识是人类最基本的理解与解释的思维框架之一。

  人以自己的感知确认周围世界的真实性。凭借自己的内外感官和躯体在环境中的存在,人直接感受到周围世界的真实存在,并感知到自身对于这个真实世界的依赖性。世界的存在首先是被感知到的,而不是观念地认为存在或不存在。对于人来说,多变的是自己的观念,是由自己的观念所解释的外部世界的面貌。世界的存在与世界作为客体呈现在主体面前的面貌,是不同的两回事。许多问题说不清楚,正是由于没有做出这种区分。人们以自己的躯体感知世界,又以自己的观念解释自己的感知。观念不是简单地对于外部世界直观的反映,而是对于外部世界的解释。人类用观念去整合、说明这些感知对人来说意味着什么,使之成为可以在思维中理解的内容。

作者介绍:吴汉民,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博士生 北京 100872

时间: 2024-11-08 21:55:59

表达·抽象·归类的相关文章

【软件构造】第三章第三节 抽象数据型(ADT)

第三章第三节 抽象数据型(ADT) 3-1节研究了"数据类型"及其特性 ; 3-2节研究了方法和操作的"规约"及其特性:在本节中,我们将数据和操作复合起来,构成ADT,学习ADT的核心特征,以及如何设计"好的"ADT. Outline ADT及其四种类型 ADT的基本概念 ADT的四种类型 设计一个好的ADT 表示独立性 ADT的特性 不变量 表示泄露 抽象函数AF 表示不变量RI 以注释的形式撰写AF.RI Notes ## ADT及其四种类型

设计模式学习第一天:23种设计模式(全)

C#常见的设计模式 一.概要: 模式分为三种,设计模式.体系结构模式与惯用法.其中惯用法是一种语言紧密相关的模式,例如,定界加锁模式其实是一种惯用法. 在C#项目开发过程中,很多情况下您已经使用了某些模式,但或许您并不知道自己所使用的这种解决方案是一种已经被总结归纳的模式. 工厂.策略.桥接.模板方法.代理等等23种Gof经典模式是属于设计模式,设计模式的粒度相对较小,基本上用于提高模块内部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需求 三层.MVC.IoC/DI等属于体系结构模式,粒度比设计模式大,它是从项目的整体

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四色原型模式(彩色建模、领域无关模型)(概念版)

阅读目录: 1.背景介绍 2.问自己,UML对你来说有意义吗?它帮助过你对系统进行分析.建模吗? 3.一直以来其实我们被一个缝隙隔开了,使我们对OOAD遥不可及 4.四色原型模式填补这个历史缝隙,让我们真的看见OOAD的希望 5.在四色原型上运用彩色建模增强视觉冲击力 6.通过四色原型模式建模出领域无关模型 7.结束语:建模时你可以不考虑具体实现,但是建模者要懂技术实现 1.背景介绍 至今我都清楚的记得我第一次被面试官问起什么叫"建模"技术时的情景,那是好几年前的事情了,当时是胸有成竹

开放的智力5:成为很厉害的人

要怎样努力,才能成为很厉害的人? 首先界定一下,怎样才算「很厉害的人」.在我眼里,很厉害的人,一定是一个具有某些「独一无二」的东西的人,他不是「某某第二」,而是他自己.他一定有自己独特的知识体系.经历和对经历的反思.大局意识.方法论,乃至人生观,然后统和成一个整体,变成了自己的人生护城河.当然他很可能有师承,有学习和效仿的对象,但最后他一定发现了一条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在这条道路上,闻风而至的人们兴奋地谈论道:「你看你看,前面那个健硕的背影,他就是那个超级厉害的人哩!」 可是,反观我们从小到大所受

CNN卷积神经网络

CNN是一种多层神经网络,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在人工神经网络前,用滤波器进行特征抽取,使用卷积核作为特征抽取器,自动训练特征抽取器,就是说卷积核以及阈值参数这些都需要由网络去学习. 图像可以直接作为网络的输入,避免了传统识别算法中复杂的特征提取和数据重建过程. 一般卷积神经网络的结构: 前面feature extraction部分体现了CNN的特点,feature extraction部分最后的输出可以作为分类器的输入.这个分类器你可以用softmax或RBF等等. 局部感受野与权值共享 局部感受

最容易读进去的深度学习科普贴

(一) 一 2016 年一月底,人工智能的研究领域,发生了两件大事. 先是一月二十四号,MIT 的教授,人工智能研究的先驱者,Marvin Minsky 去世,享年89 岁. 三天之后,谷歌在自然杂志上正式公开发表论文,宣布其以深度学习技术为基础的电脑程序 AlphaGo, 在 2015年 十月,连续五局击败欧洲冠军.职业二段樊辉. 这是第一次机器击败职业围棋选手.距离 97年IBM 电脑击败国际象棋世界冠军,一晃近二十年了. 极具讽刺意义的是,Minsky 教授,一直不看好深度学习的概念.他曾

Atitit . 编程模型的变革总结

Atitit . 编程模型的变革总结 1. 面向对象与面向过程程序设计有如下不同:  1 1.1. 函数与数据是否分离.... 1 1.2. 以功能为中心;以数据为中心..... 1 1.3. 事件驱动 2 1.4. 继承和多态 2 2. 面向对象的弊端 2 2.1.  OO的弊端就是:设计抽象和封装的时间远远超过你解决问题的时间. 2 2.2. 复杂的数据类型 2 2.3. 并发编程/并行计算/多核编程 2 2.4. "面向对象编程语言的问题在于,它总是附带着所有它需要的隐含环境. 2 2.5

C++中面向对象的理解

?? 1.对于OO(面向对象)的含义,并非每一个人的看法都是同样的. 即使在如今.假设问十个人,可能会得到15种不同的答案.差点儿全部的人都会允许继承和多态是OO中的概念.大多数人还会再加上封装. 另一些人会加上异常处理.而可能会没有人将模板也包括进去.问题的关键在于:对于某个特性是否是属于OO的,往往都存在着不同的观点.而每一种观点都有着热情的拥护者. 2.C++的标准化工作对C++最重要的贡献就是:对功能强大的抽象机制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持,从而减少了软件的复杂性.C++并不只不过一种面向对象的

计算机程序的思维逻辑 (20) - 为什么要有抽象类?【转】

基本概念 上节提到了一个概念,抽象类,抽象类是什么呢?顾名思义,抽象类就是抽象的类,抽象是相对于具体而言的,一般而言,具体类有直接对应的对象,而抽象类没有,它表达的是抽象概念,一般是具体类的比较上层的父类. 比如说,狗是具体对象,而动物则是抽象概念,樱桃是具体对象,而水果则是抽象概念,正方形是具体对象,而图形则是抽象概念.下面我们通过一些例子来说明Java中的抽象类. 抽象方法和抽象类 之前我们介绍过图形类Shape,它有一个方法draw(),Shape其实是一个抽象概念,它的draw方法其实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