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末,整个产业圈,变成了人工智能的赛场。
先是12月15日,工信部印发AI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到2020年,推进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和标志性产品形成国际竞争优势;随即,王健林表示万达未来主要研究方向是人工智能;而在此前乌镇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阿里巴巴马云、腾讯马化腾、百度李彦宏和苹果的库克更是忙不迭的全程谈论着“All in AI”。
就在巨头们还在探讨着行动方向时,刚刚获得国际通讯巨头高通战略投资的商汤科技则已经悄然完成一系列产业布局,并进入实战领域。12月初,商汤科技与本田达成战略合作,在未来5年,共同发力适合乘用车场景的L4级自动驾驶方案。业界舆论更据此认为,中国AI创业公司的技术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
“也许五年后,你开车上路才会被判违反交规。”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徐持衡看似调侃的话语中,更传递出了商汤科技强大的技术自信。
人和:有位、有为,不一样的人才战略
自信从何而来?来自布局。商汤科技一直在做着布局,尤其是人才领域。
前不久,上海市政府与商汤科技达成全方位战略合作。而在这份价值60亿元“上海攻略”中,“商汤将积极引进人工智能领域国际高端人才,助力上海建设人工智能专业人才体系”恰恰是容易被忽略的一个关键点。
必须要注意的是,一贯注重人才吸纳的商汤,恰恰是通过此举,获得了在上海这样的核心城市、以最有效引入政策吸纳人才的条件,且有政府的支持和信用背书,而这只是商汤诸多人才策略中的一项而已。
类似这样的人才策略,正在构建成商汤科技的“人和”模式,亦成为其原创AI技术之所以成功、并领先全球的关键所在。据资料显示,过往两年,在CVPR、ICCV和ECCV全球三大计算机视觉顶级会议上,仅商汤科技与香港中大-商汤科技联合实验室发表的论文数量就高达76篇,超过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国际名校及Google、Facebook等国际巨头。
有别于国内互联网企业依靠人口红利完成积累,也区别于全球AI巨头的技术力量大多以某个明星科学家为核心展开,商汤科技的人才模型则是分布式的:800余位技术研发人员、150余名来自世界名校的人工智能博士生,在世界范围内拥有人工智能领域最多的华人科学家群体,同时与香港中文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建立联合实验室。
这样的人才架构还有一个较为共同的特征,即年轻态。这样的生态,需要最好的企业政策和城市人才引入政策来加以凝聚和“安家”,也具有强劲的创造潜能,尤其是走出实验室,与现实场景的融合上,而商汤科技,则成为了这批人才能够完成“融合”的聚宝盆。
在人才策略上的有位和有为,对于商汤科技来说,何尝不是一种智力和场景的深度融合。
“做了十几年智能监控,庆幸遇到一个非常好时机和平台。”商汤科技产品总监张广程在2017深圳安博会对媒体的一句感慨或许更能说明上述问题:“未来,我们的一个重点工作就是与合作伙伴一起完成更多的落地项目,用不断创新的技术更完美地解决实际问题。”
地利:全场景AI渗透,实现产业级适者生存
通过超过150余位博士的聚集,商汤科技在诸多垂直领域上甚至超越了谷歌和Facebook等巨头。美国高通公司副总裁兼高通创投全球董事总经理沈劲如是评价道:像商汤科技这样的巨头,它们将会成为并且正在成为一个人工智能平台级的公司,它是“发电厂”。
高通的谋划是通过此次投资,将商汤科技的原创AI技术,通过基于高通的资源和芯片设计优势,推动手机及终端智能化发展。
原创AI,作为商汤科技的核心技术,不断地被反复提及,而其被提及的场景,往往都背靠着和某个产业巨头的合作。
“原创AI技术是商汤科技发展的基石,也是帮助上游合作伙伴拓宽下游市场的内核。”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CEO徐立博士口中的原创AI,已经充分表现了商汤科技的战略目的,即适应于各种场景的AI渗透。
这样的渗透,目前已经在诸多领域获得了成功,以智能手机为例:当前国内手机中广泛应用的智能相册、背景虚化、面部解锁都是由商汤科技率先通过AI技术实现的,如小米手机的智能相册分类,能按照人脸聚类管理,实现“一人一相册”。而华为、OPPO、vivo等国内厂商的智能化革新,也使得智能手机“中国军团”在苹果定义了十年的该领域,得以冲至一线,并被业界认为将有可能以AI手机的新定义,进行颠覆。
最新数据显示,商汤科技已在多个垂直领域的市场占有率位居首位,拥有400多家行业领袖级客户,已成为中国最大的人工智能算法供应商。
颇具神秘面纱、吸引众多巨头青睐的原创AI技术,到底是什么?
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副总裁杨帆的解释是,商汤自主研发的深度学习引擎和技术体系,可以在进入不同行业、面对新问题时,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达到较好结果,这个速度可能会领先于同行,并推动相关技术的快速落地。
换言之,其原创AI技术,就是可以通过不同的场景进行深度学习,并逐步如人类一般适者生存的人工智能,而非过去在实验室里不断升级的“大脑”。
而商汤科技还有另一个自定义的AI守则:看似同质化很强、很简单的人脸识别,细分的技术场景其实非常复杂,所以脱离场景去谈技术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商汤科技的重点突破也在于此。如已经是人工智能主战场的科技金融领域,商汤科技的证卡OCR解决方案、线上公民信息认证比对解决方案,让远程开户和实名认证成为现实。AI以更高效率,解决了身份认证上的人力资源难题,小小的一根撬棒,就开启了科技金融的大门。
这还只是基于技术层面,由商汤科技单向提供的“进化”,而庞大的合作伙伴群体,则在为原创AI技术提供更为丰富的演练场景,使之在实际应用中“理论联系实际”,且形成了多个维度场景上的互通和互助。
“对于公安等敏感数据我们会在甲方授权的情况下在公安内网利用场景数据进行模型训练和优化。”在深圳安博会上,商汤科技在解读自身优势时透露出一个信息:相比于传统的安防厂商,商汤进行模型训练的数据来源管道要更宽,比如互联网、金融、手机等领域,实践结果表明我们通过跨场景数据训练出来的算法模型即使对于某个垂直场景也会获得显著的提升。
天时:产业链赋能,和巨头们去合作而非竞争
杨帆在对外界解读上商汤科技之时,曾言道:商汤的定位是依托原创技术去做能力服务平台,去做不同行业的赋能者。
与过去科技和互联网领域巨头,更注重用技术破壁传统领域,扮演“门口的野蛮人”,实现对其他产业的颠覆不同,商汤科技选择合作,更多的是基于人工智能的内在需求。
人工智能必然是跨领域、跨场景的存在,而能够集合多个领域的深刻领悟于一身的人,“可能这个世界上基本不存在这样的人。”杨帆称:想要真正去打磨出一个符合真正行业需求的产品的时候,需要把对行业的理解和对技术的理解融合在一起。
高通评价商汤科技为“发电厂”的根源即在于此。想要进行跨界颠覆,最合适的路径是和该领域里的老司机们携手,深度融入到其产业链之中,而非另起炉灶。同时,让原创AI融入自身产业链,亦已成为诸多和商汤科技进行合作的领域和巨头的一种“共识”。
中国前十大安防厂商中的七家,由商汤科技提供核心AI技术,其核心算法已覆盖大量智慧城市、平安城市项目;
中国前四大手机厂商华为、小米、OPPO、vivo,以及其今年将突破4亿部的全球手机总出货量里,有商汤科技技术支撑的的手机,将近半数;
各类短视频、直播等UGC视频平台,头部客户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
与此同时,各个传统行业的智慧拓展里,也多有商汤科技的人工智能落地:商汤科技与华为深度合作,布局智慧城市;与海航科技合作,依托海航集团在航空、酒店、旅游、教育、金融、物流、零售、房地产、医疗等上的产业场景,深入进军智慧生活产业链;与苏宁未来店合作,在无人零售、新零售等智慧商业领域,进行赋能……
商汤科技接下来将把领先的算法生产出来,像电一样供应给各个企业、各个城市,这是一个基础,有这个基础才能够以很低的成本去研发上层的各种技术。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副总裁徐冰如此在不同的场合,反复布道由商汤科技定义的“人工智能的特殊商业模式”。
张书乐 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互联网和游戏产业观察者,新著有《微博运营完全自学手册》,微信公号zsl13973399819
原文地址:http://blog.51cto.com/zhangshuyue/2054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