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盛:拆掉思维的栅栏

去年年底,我独自一人,从北京开车到广州,一路三千多公里,都在思考一个问题:人和人的差别究竟在哪?人和人之间为什么会有差别?我想到了一个词:拆掉思维的栅栏。

后来,我在机场看到了《拆掉思维的墙》这本书,心有戚戚。我一般不看成功学的书,事实上我也不认为这是一本成功学的书。作者的思考给了我很多启发。

我发现,有时候限制就是限制本身。你认为做不到,你就真的做不到。你觉得自己可以更强大,你就真的变得更强大。

你有没有想过,真正限制我们的,是我们思维里看不见的墙?而这堵墙很大部分来自于内心的不安全感。

安全感的本质,不是你真的安全,而是你不害怕危险,敢于面对困难。记得有人问过我“上市后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说,最大的收获可能就是内心的所谓安全感,面对这个世界时,内心的想法没有了那么多限制。

每个人心里都在追逐安全感。这很正常。但很多人成为了安全感的奴隶。什么是安全感的奴隶?就是害怕改变,保持现状,听他人的。追求安全感是人的本能,但安全感的获得必须通过内心真正的强大。安全感是给予,不是索取。恐惧越多,索取越多,不安全感反而递增。

正是因为很多人对于这个世界充满了恐惧,生活中也有很多困难,我们很多人才不自觉的变成一种受害者,这就叫“受害者心理”。这种恐惧和不安全感,滋养了一种受害者心态。遇到困难的时候,你总会觉得世界不公平,充满了各种问题。作者把这种模式归结为受害者天堂

什么叫受害者天堂?就是一个受害者最愿意去的地方。大家聚集在那,彼此安抚,然后觉得人生真是这样。作者总结了受害者天堂的几个法则。

受害者天堂的第一个法则叫推卸责任,保住面子。

一切问题都不管我的事,不是我的错。

如果一个孩子没学好,父母问起来,受害者就会说,不是我不好好学,是老师讲得不好;如果一个任务没完成,却受到上司的质问,受害者就会说,不是我的问题,这是客户太变态。

受害者有一整套这样的逻辑。不是我的问题,是别人不好;不是我的问题,是我小时候没这个条件;不是我的问题,是这个社会太浮躁。在受害者天堂,大家从来没犯过什么错。美德都是他的,错误都是别人和社会的。

当然,他们也没做成过任何事情。作者在书中提到,受害者也不需要成就什么,他们只要不断的倾诉和编故事就好了。但问题在于,这个故事一开始很真实,后来慢慢就开始夸大,然后自己也慢慢相信——他生活在一个老板变态,老婆不可爱,老师不好的世界里。

很多同事向我抱怨自己有多难。其实那些所谓的“难”,在我面前根本就不用比。我们创业的时候多难呢?那个时候,因为要赶工作,我连爷爷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下了汽车之后,我都不敢回去,坐在路边哭了好久。就在那种情况下,我每天还要打电话催促大家干活。

但是,每当我说到这儿时,他们还有一招。他们会说,你是老板,所以应该的啊。这就是蛋和鸡的问题。难道我从第一天开始就是老板吗?这又是个万能的破解法。

总之,在受害者的天堂,一个人做不好事情,绝对不是个人能力的问题,而是这个事情有问题。

受害者天堂的第二个法则就更进一步了,叫安心做坏事。

在职场中,很多人每天不努力工作,也可以心安理得,为什么呢?因为他觉得,这个公司太烂了,这个老板太变态,太不理解我们,所以我这样就OK了。

美国有一项研究,在辛辛监狱中,几乎没有哪个罪犯会承认自己是坏人。他们会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辩护,他们都坚信自己不应该被关进监狱。很多做坏事的人都拥有一个完美的受害者的故事。

曾经,我当部门经理的时候,我会告诉组里的人,跟着我很苦,要是觉得不舒服就换一个机会。但只要你留在这里一天,就要对得起自己的每一天。别说对得起这家公司,首先对得起自己。还有什么比自己的时间更宝贵呢?所谓的为公司干,不就是为自己努力吗?如果这个都想不通,还心安理得,就别一起干了。否则,不如自己找一个更舒服的环境。

事实上,这个世界根本没有会让你舒服得一塌糊涂的环境。必须自己不断变得强大,去勇敢地面对这个世界。

受害者天堂的第三个法则叫:分享凄惨故事会。

受害者都有一个共同的嗜好,就是比惨。大家聚在一起分享各种凄惨故事,演变成凄惨故事会。

这种凄惨故事会,不只是存在于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整个社会都变成了这样。比如,每个电台都有一档节目或好几档节目,都在讲述谁比谁惨。在这种节目里,老婆必须出轨,男友一定不忠,儿子肯定不孝顺。收视率还相当高。因为看过这些节目的人,都会找到安慰,原来世界上还有这么惨的事情。

每个人都在别人的受害者故事中,获得不少廉价的快乐和虚无的安慰。

作者在书中也举了很多生动的例子。在受害者天堂,如果你失恋了,你的女伴会集体聚集过来陪你喝酒,说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难道他们都试过了?);如果你上午被老板骂了一顿,你会很快的被吸收进公司的受害小队,他们中午聚餐的主要任务就是一起讨论自己老板有多变态(我也不知道自己被讨论过多少回了);如果小孩子不小心摔倒在地上,哇哇大哭,家长不会责怪小孩没走好,会打地板说,地板错错错,小孩子开心的笑了。

我们在这样的一个天堂里,居然浸泡其中,慢慢习惯,然后沉浸,开始分享。

受害者天堂帮助“受害者”轻松获得同情和帮助,就像一个人生病之后,就觉得可能有人会看望他一样。他们在这个舒适的受害者天堂,陷入了无尽的情感黑洞。

但是,怎么办呢?其实核心就是自己去掌控。首先要承认一个残酷的现实——这个社会就是不那么公平。但这并不影响你在社会上快乐的工作。

那么,如何才能从一个受害者变成一个掌控者呢?

不妨先进入一种诚实的思考:不管什么情况,你都可以负全责。只要你愿意,你就可以做得更好,甚至可以做一种心理假设——如果把所有经历过的事情重新倒退一遍,所有条件都不改变,只有自己改变,你能否做一个更好的结果呢?如果答案是Yes,那么你就开始进入掌控者的角色;如果你的答案是No,那你就是认为自己以前已经做的足够好了,所有的不好都是别人的问题。

回想跟徐鸣创业的时候,我们两人经常把自己锁在办公室里相互检讨,不断反省哪件事情没做好,哪件事情还可以更好,会不会有更好的选择。我以前认为这是个好简单的问题,后来跟很多人交流,发现这个问题并不容易。因为很少人愿意去面对否定的自己,那个过程很痛苦,需要不断抛弃过去的自己。

以前总有人问我,经常有人攻击你,你怎么办?我说很好啊,没关系。这就是周鸿祎送给我最大的礼物。最能骂人的,把我都骂过一遍了,还有什么好怕的呢?尽管骂的时候很痛苦,但骂完以后,再回头看,遇到任何这方面的事情,都不是问题了。

你经历过的所有的事情,其实都是你的财富。

这让我想起,柳传志写给杨元庆的那封信,当你是一个火鸡的时候,别人不会认为你比他大。这时候,你可以反思一下,我真的做的足够好吗?

这个世界就是这么不公平。你做的只是好一点,别人是不认的。你必须做成一只鸵鸟,比那鸡大得多的鸵鸟,到那个时候,所有人才会说你好。

如果你觉得世界不公平,可能本质上还是你不够强大,你还没有做得足够好。

其实,人与人的差异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大,与其说智商的差异,毋宁说思维的差异。我们生活在一个处处不公平的世界,我们无法改变这个世界的规则,无法改变自己的过去,但至少可以改变我们面对这个世界的心态,改变自己对于过去的看法,用一种新的思维模式,重新面对这个世界。

如果你愿意,你总是可以掌控点什么。谁没有痛苦,谁没有纠结呢?除非你的受害者模式让你深深陷入抱怨与自怜之中。只要你愿意用一种掌控者的心态,去重新面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你会感受到幸福。

时间: 2024-10-27 11:32:48

傅盛:拆掉思维的栅栏的相关文章

拆掉思维里的墙——有感

近几天看了一本书<拆掉思维里的墙>,作者古典.感触颇深,冥冥之中明白了改变不了自己的不是行为,而是思想.你的思想决定了你的行动.因为你心中的那堵墙,使你看到与别人不同的世界,小编按照书中的目录顺序,阐述自己的想法. 假设:现在你有一笔足以在北京外环买一套100平居室的钱,你面临着两种选择: 拿着这笔钱,兴高采烈地买个小房.PS:从你现买的房子出发,每天要花2个多小时才能到你工作的地方. 去投资,去学习.PS:风险大,很可能赔了夫人又折兵. 选择有风险,执行需谨慎. 当你选择了在北京外环买房,买

[书目20151009]拆掉思维里的墙:原来我还可以这样活

第一章 你是不是安全感的奴隶 买房,卖梦想的房奴 一套房子消灭一个梦想 职业安全感奴隶 爱奴:你一个人也能好好过下去 关于“爱”的三个误会 为什么美女大多不认路 6招快速提升安全感 必问自己的两个触底反弹问题 安全感不是拿回来的,而是给回来的第二章 让有趣的生命扑面而来 你是“没兴趣”,还是“感兴趣” 投入的快乐是无条件的 有趣之人,生命开始对你感兴趣 无趣之人,往往是无胆之人 初恋都会衰退,兴趣会吗第三章 心智模式决定我们的命运 你相信星座是真的吗 心智模式:我们看到的是自己想看到的世界 你希

《拆掉思维的墙》

看完这本书蛮久了,现在想写些笔记.有些无从下手,感觉不知道自己看了些什么.先把大纲写下,容我慢慢补充. 作者:古典 出版时间:2011-09-01 分类:成功励志>人际处事 纲要: 跋:拆掉思维里的墙,看到光 让我们的生命有自己的价值 古典其人很古典 第一章 你是不是安全感的奴隶 买房,卖梦想的房奴(巴菲特的房子) 一套房子消灭一个梦想(职业安全感的奴隶) 爱奴:你一个人也能好好过下去(“美丽”的爱情故事) 关于“爱”的三个误会(为什么美女大多不认路) 6招快速提升安全感 第二章 让由于的生命铺

读书笔记-《拆掉思维里的墙》

<拆掉思维里的墙>,在豆瓣上的评论接近两万条,感兴趣扫了电子书,感觉有点成功学的范本,随意浏览了下,做了逻辑脑图,给我启发的几点如下. 1.我是个缺乏安全感的人,里面说到了在安全领域内克服自己的怯弱,面对自己的恐惧,多写成功日志:安全感就是一种被需要,一种创造价值的体验. 2.思维定势阻碍了创造力,真理不一定是对的,需要符合自身条件,敢于批判. 读书笔记-<拆掉思维里的墙>

《拆掉思维里的墙》——古典

第一章 安全感 把钱用来投资买房不如用来投资自己. 爱不是依赖不是索取,爱是给予,是付出.安全感也不是别人给的,安全感是自己被需要被认同,安全感也不是害怕.恐惧,当你内心足够强大时,当你被需要时就会有安全感,所以不要再在别人身上寻找你所谓的安全感.(当你能力足够强时就会有足够的安全感) 关于“爱”的三个误会:1.把依赖当成爱,真正的爱是给对方自由,也给自己自由.2.把爱自己当成了爱别人,发一条信息给恋人你却焦虑的等待着对方的回复,你这是在表达爱吗?如果是为什么你这么焦虑,是不是打着爱的旗号在索取

[读记]拆掉思维里的墙

2008年初,国内楼市初现调整之时,王石抛出了惊人之语:"对于那些事业没有最后定型,还有抱负.有理想的年轻人来说,40岁之前租房为好."他们购买的,其实是自己内心深处的"安全感".他们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于是觉得有一套房子,会让自己内心安全一点.毕竟,在这个大城市,有一个栖身之地,会让人觉得心里踏实.他们购买的,其实是一种莫名其妙的心智障碍,一种对自己能力的深深不自信.但是安全感真的可以来自于一套房子吗?这是我们本章要拆掉的思维之墙.在这个房价.股票日益动荡的社会,在

《拆掉思维的墙:原来我还可以这样活》随记

<拆掉思维的墙:原来我还可以这样活>随记 心智模式 打破 掌控 改变适应 2017.11.21周二 打破常规的思维模式,这本书中也提到最近看的另一本大作<异类-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都在讲一些我们认为理所当然.大多数人强调的成功因素,比如努力奋斗之外的其他诸如环境.文化的因素. 2017年11月上旬,最近这段时间也出去玩了,看书也看了不少,是时候跳出思想上遨游,来点实际的了,总得把书上看到的思想,学到的心态应用在生活中.不管是旅游行千里路,体验更多不一样的生活也好,看很多经典的书目

《原来我还可以这样活:拆掉思维里的墙》作者:古典

第一部分 一.职业安全感奴隶 房子,月供,每月盈余资金少,舍不得投资学习交流,每每小心翼翼,梦想定格在了一点: 反过来,打开手脚,可能会更好(); 你 一定也有过这种感觉,自己陷入那种那种好像什么都有一点可能,但是又什么都做不到的恐惧.自己突然很弱小很弱小,禁不起任何的失败的.世界很大,我却没有 力量去任何地方:那是一种好像被什么东西囚禁住的感觉.这个时候你多希望有一个权威的声音说,去吧!你一定可以成!但是没有任何人会这样说.职业规划师们 也不会,他们会知道,这不是一个职业规划的问题,而是一个心

拆掉思维里的墙-云图

第一章 你是不是安全感的奴隶第二章 让有趣的生命扑面而来第三章 心智模式决定我们的命运第四章 成功学不能学第五章 如何找到热衷一生的事业第六章 原来我还可以这样活第七章 幸福是一种转换力第八章 上天不需要你成功,它只需要你尝试第九章 成长为自己的样子--给残酷世界的温暖规划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earnFromNow/p/9348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