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技术与业务的理解

技术与业务

?

首先,技术团队,最终是要实现客户价值。中间的定位是更高效的实现客户价值。如何高效实现?从三个角度看,一是是否有结果,结果是晋升的前提,要考虑我们是否产生了客服价值。看产生客户价值的过程中,技术团队与单纯的业务团队不同,技术团队还要看是否可持续发展,从业务到产品到技术有几个环节。从业务来看,有个好想法可以去做,但技术的同学要想实现这个想法,不是一天,而是以月为单位,至少是一两个月、半年。若我们的技术只是业务要什么我们就给什么功能,是赶不上业务变化的,只会沦为资源,技术是不可能超出期望的,我们没有法给业务创造真正的价值。我们对业务未来的思考和判断是什么,哪些地方会变化,业务在演变过程中我们可以更快速适应变化,这样才能真正超出预期。

拿到结果,反过来问结果是否为未来沉淀,成功是否可复制。晋升是能力,是对未来的预期,我们要看拿到结果的背后思考是什么。必须问,这个结果的背后,晋升者的思考是什么,是不是真正想明白了,换一个场景用同样的方法是否也可以拿到结果,背后要有思考和方法。

其次,业务理解力:作为一个技术团队,如果只是需求-开发-测试,我们永远都在一个黑屋子中,我们永远没办法明白我们在场景中的位置,无法从技术角度反推业务,产生增值价值。我们和业务站在一条线上共同看到客户、客户价值,这样我们的思考才会产生价值。但是技术也有本分,我们要去明白业务,去思考,但是不做业务的决定。

第三,技术能力:我们技术团队要解决的是业务问题,业务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任何业务都是从探索一步步做的,这时我们的技术要选择合适的技术而非牛逼的技术。『牛刀杀鸡』,用合适的技术实现业务诉
求,而不是显示自己的牛逼。

对新技术的敏感度要提高,在埋头做事的时候对外部的变化可能不敏感,对于一个合适的思路可能会迷茫。

时间: 2024-12-11 05:37:04

关于技术与业务的理解的相关文章

王概凯-架构漫谈之你理清技术、业务和架构之间的关系了吗

本文是漫谈架构专栏的第九篇,作者 Kevin 以钻木取火为切入点,深入介绍了技术.业务和架构之间的关系.正如作者所说,技术总是在人类解决对业务的要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产生,目的也是为了获取更大更好的利益. 某天和朋友吃饭正好聊到这个话题.作为架构师或者做技术的人,在开发软件时, 我们基本上就是在扮演上帝的角色:我们不但要创建出一个个的程序,还要让这些程序能够脱离我们在硬件上独立运行,以便为这个程序所服务的群体提供服务.当这个程序出现问题甚至 bug 的时候,我们还得扮演牧师的角色去修复这些问题.这

架构漫谈(九):理清技术、业务和架构的关系

某天和朋友吃饭正好聊到这个话题.作为架构师或者做技术的人,在开发软件时,我们基本上就是在扮演上帝的角色:我们不但要创建出一个个的程序,还要让这些程序能够脱离我们在硬件上独立运行,以便为这个程序所服务的群体提供服务.当这个程序出现问题甚至bug的时候,我们还得扮演牧师的角色去修复这些问题.这不正是一个程序的社会吗? 和人类社会的演变何其相似!那么我们自然也能够拿人类演变的历史来指导软件开发工作,以避免再经历一次像人类演变发展那么痛苦的过程了.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架构师和程序员们都在扮演着多么重要的

java 业务逻辑理解

细说业务逻辑 2016年10月14日 07:16:28 阅读数:2295 细说业务逻辑   前言 记得几个月前,在一次北京博客园俱乐部的活动上,最后一个环节是话题自由讨论.就是提几个话题,然后大家各自加入感兴趣的话题小组,进行自由讨论.当时金色海洋同学提出了一个话题--"什么是业务逻辑".当时我和大家讨论ASP.NET MVC的相关话题去了,就没能加入"业务逻辑"组的讨论,比较遗憾. 其实,一段时间内,我脑子里对"业务逻辑"的概念也是非常模糊的.

如何通过IT技术做好业务/财务管控

IT对业务的管控,大家的看法都是一致的:IT对财务的管控,大家的看法却有很大分歧.上周CIO&IT经理精英汇社群讨论了如何通过IT技术做好业务/财务管控. 1.IT对业务的管控业务管控部分相对简单,两位IT负责人很快就列举出了非常详尽的方案,而且也获得了一致的认可.IT技术对业务的管控,个人感觉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一:流程技术1.流程管控,线上留痕:2.促进专业条线交圈,保障专业质量:二.大数据技术3.通过大数据分析沉淀的数据,支持决策,严控风险底线:4.通过数据分析,事后审计:三.ai技术5.

蓝的成长记——追逐DBA(5):不谈技术谈业务,恼人的应用系统

***************************************声明*************************************** 个人在oracle路上的成长记录,其中以蓝自喻,分享成长中的情感.眼界与技术的变化与成长.敏感信息均以英文形式代替,不会泄露任何企业机密,纯为技术分享. 创作灵感源于对自己的自省和记录.若能对刚刚起步的库友起到些许的帮助或共鸣,欣慰不已. 欢迎拍砖,如有关技术细节表述有错误之处,请您留言或邮件([email protected])指明,

CTO这点事(技术,业务,管理,情商,周期,趋势)转

几乎整个互联网行业都缺 CTO,特别是一些草根背景的创业者,这个问题更加显著.从我自己的感受,身边各种朋友委托我找 CTO 的需求,嗯,算下来超过两位数了,光最近一个月就有 3 个,而且这三家都是刚拿了A轮的.其他那些公司 CTO 大部分空缺了一两年,或者其他高管临时暂代过渡.实话说,我觉得每个公司都不错的,但通常也只能遗憾的说,真没有能推荐的. 其实,根据个人的观察,每个互联网团队都喊需要 CTO,但是具体诉求却各不相同,如果说共性,就只有一点,那就是,公司老板对技术的期望值与目前技术团队的能

我对大型网站一些技术的认识与理解

     首先,我作为一个准毕业生来说,真正接触的大型网站技术并不是很多,但是,通过我对一些文章的理解,写下一篇入门级别的大型网站技术      的一面,对此,我还是非常有信心的. 什么是大型网站?        大型网站:它是单位时间内的并发量大小作为指标的.比如,"双11"的时候单位时间内天猫的并发量就上亿次.       细节一:Session的问题       我们知道大型网站都是很多服务器,用户登陆的时候需要带上自己的信息,作为网站也需要用户保持用户状态,那么,很多服务器之间

业务的理解

开发并不是简单的事情,还要理解业务,在上一家公司的时候,平时所做的工作就是有关业务流程处理的,发现如果不能正确理解一个业务流程的话,是不可能做好开发工作的.在上一家公司的时候,虽说大部分项目都是有关业务流程的,但平时在做任务的时候并没有牵涉到多少有关业务方面的相关知识,反而是就某一个页面,或是校验规则做出一些基于拖拉拽的增删改.现在入手的一个项目是一个大工厂客户有关日化品和食品质检管理系统的一个项目,新增的需求就是导出(Certificate of Analysis)检验合格证书的一个需求,在做

对Unity注入技术最简单的理解和应用

Unity注入技术,我决定最大的作用在于一个项目,尤其是WEB项目在更远其中一个类时,不需要重新生成,直接通过WEBCONFIG文件的修改就可以更改对应关系和功能,实验步骤如下: 1:新建一个接口ISpeak 2 : 新建两个类分别是speak1和speak2,都实现ISpeak 3:在webconfig的<configSections>中添加:<section name="unity" type="Microsoft.Practices.Unity.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