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回答这个题目,算是2013最后一答。
还是来谈谈成功学吧,虽然这并不是一个好的标签。
我的体会,一言以蔽之,就是“永远不要以为你可以扮演什么,只有做你自己,你才有可能成功。”
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基因,你是什么,你的个性,你的审美,你的世界观决定了你的人生轨迹。
无论如何,你没有办法摆脱你的这些属性。
很多年轻人,其实也包括我自己,总是在20来岁的时候刻意求变,总是要想办法去适应所谓的主流社会,成年人社会。包括改变自己的说话方式,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修正自己,适应社会的那一整套规则。
但是几年下来,你会发现,你还是你,你能待的地方,你能走顺的路,惟一的原因就是“你本来就是这一路货色!”
你不能待的地方,你没法合作的人,你做不成的项目,其唯一的原因就是:“你不是这个基因。”
无论你怎么调整,怎么适应,怎么扮演,你没有办法逃过别人的观察和直觉。
就说那些我不喜欢的所谓高收视的抗日剧/清宫剧吧,我很晚才知道,其实不是创作者多聪明,多鸡贼,知道观众喜欢什么,多分析观众。
错错错!大错!
原因就是-----他们就是这样的人,他们就是这么想的!他们就是努力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做成而已!
别装自己也可以拍这样的东西,你憋着劲拍的东西和人家骨子里就是这路数的人没法拼!
就说我吧。
我一直以来错误地认为,我应该去适应所谓的主流圈子,用他们的思维方式去做事。
我也可以跟他们谈笑风生,跟他们谈各种项目,但是十年后发现,只要到最后一步,就是在彼此做决定的那一步,真正起关键作用的选项只有一个:这个人是和我一路的吗?
成与不成,就是这个。
几年下来,还在谈的朋友,还彼此信任的人,就是那种一开始见面就有一种志同道合,臭味相投感觉的人。哪些彼此都努力适应,都互相试探的人,最终也没办法走到一起。
做好你自己吧,你是什么样的人,喜欢做什么样的事情,你自己知道,就做你喜欢做的事情吧。
去年,我为某家公司做一个电视剧项目,我自己苦思半年搞出来了一个东西,交了上去,很快人家就说,有一位老师要跟你聊聊。
我去了,那位老师来了,直接说,你的东西我没怎么细看。
我一听,有些不悦,那可是我的心血啊!
老师问:你喜欢什么题材?
我回答:科幻,悬疑,励志……
老师躺在沙发上,抽着烟,说道:你交上来的项目,根本不是你喜欢做的类型嘛!只有做你真正喜欢的东西,你才有可能做好!你不喜欢的东西,无论你怎么做,你都不可能做好。所以,我一看你的东西就知道,这是你瞎编讨我们喜欢的,我还看什么看!你也不可能真的有兴趣跟我聊细节。
我顿时汗如雨下,完全无话可说。
我到现在还很感谢这位老师。
总结一下吧,我觉得,无论做什么,只有真的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并且顽强不懈地为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而去努力,你才可能成功。
其他一切所谓的成功学,鸡汤文,都是无效的。
我只问两个问题:
这是你想做的事情吗?
你为你想做的事情付出多大的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