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Java内部类的使用小结

原文摘自:http://android.blog.51cto.com/268543/384844/

内部类是指在一个外部类的内部再定义一个类。类名不需要和文件夹相同。

*内部类可以是静态static的,也可用public,default,protected和private修饰。(而外部顶级类即类名和文件名相同的只能使用public和default)。

注意:内部类是一个编译时的概念,一旦编译成功,就会成为完全不同的两类。对于一个名为outer的外部类和其内部定义的名为inner的内部类。编译完成后出现outer.class和outer$inner.class两类。所以内部类的成员变量/方法名可以和外部类的相同。

1. 成员内部类

成员内部类,就是作为外部类的成员,可以直接使用外部类的所有成员和方法,即使是private的。同时外部类要访问内部类的所有成员变量/方法,则需要通过内部类的对象来获取。

要注意的是,成员内部类不能含有static的变量和方法。因为成员内部类需要先创建了外部类,才能创建它自己的,了解这一点,就可以明白更多事情,在此省略更多的细节了。

在成员内部类要引用外部类对象时,使用outer.this来表示外部类对象;

而需要创建内部类对象,可以使用outer.inner  obj = outerobj.new inner();

public class Oute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Outer outer = new Outer();
        Outer.Inner inner = outer.new Inner();
        inner.print("Outer.new"); 

        inner = outer.getInner();
        inner.print("Outer.get");
    } 

    // 个人推荐使用getxxx()来获取成员内部类,尤其是该内部类的构造函数无参数时
    public Inner getInner() {
        return new Inner();
    } 

    public class Inner {
        public void print(String str) {
            System.out.println(str);
        }
    }
} 
2. 局部内部类

局部内部类,是指内部类定义在方法和作用域内。Thinking in Java给了这么两个例子:

定义在方法内:

public class Parcel4 {
    public Destination destination(String s) {
        class PDestination implements Destination {
            private String label; 

            private PDestination(String whereTo) {
                label = whereTo;
            } 

            public String readLabel() {
                return label;
            }
        }
        return new PDestination(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arcel4 p = new Parcel4();
        Destination d = p.destination("Tasmania");
    }
} 

定义在作用域里:

public class Parcel5 {
    private void internalTracking(boolean b) {
        if (b) {
            class TrackingSlip {
                private String id;
                TrackingSlip(String s) {
                    id = s;
                }
                String getSlip() {
                    return id;
                }
            }
            TrackingSlip ts = new TrackingSlip("slip");
            String s = ts.getSlip();
        }
    } 

    public void track() {
        internalTracking(tru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arcel5 p = new Parcel5();
        p.track();
    }
} 

局部内部类也像别的类一样进行编译,但只是作用域不同而已,只在该方法或条件的作用域内才能使用,退出这些作用域后无法引用的。

3. 嵌套内部类

嵌套内部类,就是修饰为static的内部类。声明为static的内部类,不需要内部类对象和外部类对象之间的联系,就是说我们可以直接引用outer.inner,即不需要创建外部类,也不需要创建内部类。

嵌套类和普通的内部类还有一个区别:普通内部类不能有static数据和static属性,也不能包含嵌套类,但嵌套类可以。而嵌套类不能声明为private,一般声明为public,方便调用。

4. 匿名内部类

  有时候我为了免去给内部类命名,便倾向于使用匿名内部类,因为它没有名字。例如:

((Button) findViewById(R.id.start)).setOnClickListener(new Button.OnClickListen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lick(View v) {
        new Thread()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 

        }.start();
    }
}); 

  匿名内部类是不能加访问修饰符的。要注意的是,new 匿名类,这个类是要先定义的,看下面例子:

public class Oute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Outer outer = new Outer();
        Inner inner = outer.getInner("Inner", "gz");
        System.out.println(inner.getName());
    } 

    public Inner getInner(final String name, String city) {
        return new Inner() {
            private String nameStr = name;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Str;
            }
        };
    }
} 

//注释后,编译时提示类Inner找不到
/* interface Inner {
    String getName();
} */

  同时在这个例子,留意外部类的方法的形参,当所在的方法的形参需要被内部类里面使用时,该形参必须为final。这里可以看到形参name已经定义为final了,而形参city 没有被使用则不用定义为final。为什么要定义为final呢?在网上找到本人比较如同的解释:

   “这是一个编译器设计的问题,如果你了解java的编译原理的话很容易理解。

  首先,内部类被编译的时候会生成一个单独的内部类的.class文件,这个文件并不与外部类在同一class文件中。

  当外部类传的参数被内部类调用时,从java程序的角度来看是直接的调用例如:

public void dosome(final String a, final int b) {
    class Dosome {
        public void dosome() {
            System.out.println(a + b)
        }
    };
    Dosome some = new Dosome();
    some.dosome();
}

  从代码来看好像是那个内部类直接调用的a参数和b参数,但是实际上不是,在java编译器编译以后实际的操作代码是

class Outer$Dosome {
    public Dosome(final String a, final int b) {
        this.Dosome$a = a;
        this.Dosome$b = b;
    }
    public void dosome() {
        System.out.println(this.Dosome$a + this.Dosome$b);
    }
}

  从以上代码看来,内部类并不是直接调用方法传进来的参数,而是内部类将传进来的参数通过自己的构造器备份到了自己的内部,自己内部的方法调用的实际是自己的属性而不是外部类方法的参数。

  这样理解就很容易得出为什么要用final了,因为两者从外表看起来是同一个东西,实际上却不是这样,如果内部类改掉了这些参数的值也不可能影响到原参数,然而这样却失去了参数的一致性,因为从编程人员的角度来看他们是同一个东西,如果编程人员在程序设计的时候在内部类中改掉参数的值,但是外部调用的时候又发现值其实没有被改掉,这就让人非常的难以理解和接受,为了避免这种尴尬的问题存在,所以编译器设计人员把内部类能够使用的参数设定为必须是final来规避这种莫名其妙错误的存在。”

  (简单理解就是,拷贝引用,为了避免引用值发生改变,例如被外部类的方法修改等,而导致内部类得到的值不一致,于是用final来让该引用不可改变)
     
因为匿名内部类,没名字,是用默认的构造函数的,无参数的,那如果需要参数呢?则需要该类有带参数的构造函数:

public class Oute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Outer outer = new Outer();
        Inner inner = outer.getInner("Inner", "gz");
        System.out.println(inner.getName());
    } 

    public Inner getInner(final String name, String city) {
        return new Inner(name, city) {
            private String nameStr = name;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Str;
            }
        };
    }
} 

abstract class Inner {
    Inner(String name, String city) {
        System.out.println(city);
    } 

    abstract String getName();
} 

  注意这里的形参city,由于它没有被匿名内部类直接使用,而是被抽象类Inner的构造函数所使用,所以不必定义为final。

  而匿名内部类通过实例初始化,可以达到类似构造器的效果:

public class Oute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Outer outer = new Outer();
        Inner inner = outer.getInner("Inner", "gz");
        System.out.println(inner.getName());
        System.out.println(inner.getProvince());
    } 

    public Inner getInner(final String name, final String city) {
        return new Inner() {
            private String nameStr = name;
            private String province; 

            // 实例初始化
            {
                if (city.equals("gz")) {
                    province = "gd";
                }else {
                    province = "";
                }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Str;
            } 

            public String getProvince() {
                return province;
            }
        };
    }
} 

interface Inner {
    String getName();
    String getProvince();
} 
5.内部类的继承

  内部类的继承,是指内部类被继承,普通类 extents 内部类。而这时候代码上要有点特别处理,具体看以下例子:

public class InheritInner extends WithInner.Inner { 

    // InheritInner() 是不能通过编译的,一定要加上形参
    InheritInner(WithInner wi) {
        wi.supe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WithInner wi = new WithInner();
        InheritInner obj = new InheritInner(wi);
    }
} 

class WithInner {
    class Inner { 

    }
} 

  可以看到子类的构造函数里面要使用父类的外部类对象.super();而这个对象需要从外面创建并传给形参。

  至于内部类的重载,感觉Thinking in Java的例子很复杂,在平常应用中应该很少,因为有点难懂,不清晰。而内部类和闭包之间的事情,暂时放下,以后再看。

  附上另一文章:【解惑】领略Java内部类的“内部”,了解内部类在编译时的处理。

时间: 2024-10-19 13:57:45

(转载)Java内部类的使用小结的相关文章

Java内部类的使用小结

内部类是指在一个外部类的内部再定义一个类.类名不需要和文件夹相同. *内部类可以是静态static的,也可用public,default,protected和private修饰.(而外部顶级类即类名和文件名相同的只能使用public和default). 注意:内部类是一个编译时的概念,一旦编译成功,就会成为完全不同的两类.对于一个名为outer的外部类和其内部定义的名为inner的内部类.编译完成后出现outer.class和outer$inner.class两类.所以内部类的成员变量/方法名可

[转载] Java集合框架之小结

转载自http://jiangzhengjun.iteye.com/blog/553191 1.Java容器类库的简化图,下面是集合类库更加完备的图.包括抽象类和遗留构件(不包括Queue的实现): 2.ArrayList初始化时不可指定容量,如果以new ArrayList()方式创建时,初始容量为10个:如果以new ArrayList(Collection c)初始化时,容量为c.size()*1.1,即增加10%的容量:当向ArrayList中添加一个元素时,先进行容器的容量调整,如果容

Java内部类的使用小结 形参为什么要用final

部类是指在一个外部类的内部再定义一个类.类名不需要和文件夹相同. *内部类可以是静态static的,也可用public,default,protected和private修饰.(而外部顶级类即类名和文件名相同的只能使用public和default). 注意:内部类是一个编译时的概念,一旦编译成功,就会成为完全不同的两类.对于一个名为outer的外部类和其内部定义的名为inner的内部类.编译完成后出现outer.class和outer$inner.class两类.所以内部类的成员变量/方法名可以

Java内部类的使用小结(转)

内部类是指在一个外部类的内部再定义一个类.类名不需要和文件夹相同. *内部类可以是静态static的,也可用public,default,protected和private修饰.(而外部顶级类即类名和文件名相同的只能使用public和default). 注意:内部类是一个编译时的概念,一旦编译成功,就会成为完全不同的两类.对于一个名为outer的外部类和其内部定义的名为inner的内部类.编译完成后出现outer.class和outer$inner.class两类.所以内部类的成员变量/方法名可

Java 内部类的使用小结

当前l类直接访问它自己的内部类,直接用 外面的其他类,访问它人的内部类 内部类可以私有化 内部类访问相应的值写法 6:    "inner:"+x 4:    "inner:"+this.x 3:    "inner:"+Outer.this.x 总结 (这些不作重点掌握) 什么时候用呢? 一般用于程序设计.一般内部类是不会被plublic修饰的,大多都是私有的 直接访问外部类中的成员 访问它所在的局部变量 匿名内部类 也可以这样做  AbsDe

(转载) java:IO流学习小结

今天刚刚看完Java的io流操作,把主要的脉络看了一遍,不能保证以后使用时都能得心应手,但是最起码用到时知道有这么一个功能可以实现,下面对学习进行一下简单的总结: IO流主要用于硬板.内存.键盘等处理设备上得数据操作,根据处理数据的数据类型的不同可以分为:字节流(抽象基类为InPutStream和OutPutStream)和字符流(抽象基类为Reader和Writer).根据流向不同,可以分为:输入流和输出流.  其中主要结构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字符流和字节流的主要区别: 1.字节流读取的时候

Java 内部类综述

摘要: 多重继承指的是一个类可以同时从多于一个的父类那里继承行为和特征,然而我们知道Java为了保证数据安全,它只允许单继承.但有时候,我们确实是需要实现多重继承,而且现实生活中也真正地存在这样的情况,比如遗传:我们即继承了父亲的行为和特征也继承了母亲的行为和特征.可幸的是,Java 提供了两种方式让我们曲折地来实现多重继承:接口和内部类.事实上,实现多重继承是内部类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应用.除此之外,内部类还可以很好的实现隐藏(例如,私有成员内部类).内部类共有四种类型,即成员内部类.静态内部类.

Java 内部类详解

内部类顾名思义:就是类中还有类,Java内部类的出现解决了类中被private修饰的变量或引用可以被直接访问到. 成员内部类: 先看一下内部类的写法. public class Outer { private int x=9; class Inner{//内部类 void fun(){ System.out.println("Inner:"+x); } } } 因为该内部类和成员变量是同级别的,所以叫成员内部类,既然是成员内部类,那成员变量的修饰符完全适用于内部类中.下面看一下内部类实

转载——Java与WCF交互(一)补充:用WSImport生成WSDL的Java客户端代码

在<Java与WCF交互(一):Java客户端调用WCF服务>一文中,我描述了用axis2的一个Eclipse控件生成WCF的Java客户端代理类,后来有朋友建议用Xfire.CXF,一直没有尝试,今天有朋友指出JDK6可以用java自带的一个WSImport工具,试了下,果然很爽,这是一个exe文件,位于%JAVA_HOME%\bin下,它的官方使用说明,见:http://download-llnw.oracle.com/javase/6/docs/technotes/tools/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