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5G,看了这篇文章你就彻底懂了

人类已经经历了六次信息技术革命为:

第一次:语言的使用

让信息可以分享

第二次:文字的创造

让信息可以记录

第三次:印刷术的发明

让信息可以传得更远

第四次:无线电的发明

让信息可以远距离实时传输

第五次:电视的发明

让信息变成远距离、实时还可以多媒体传输

第六次:互联网的发明

让信息变成远距离实时多媒体,还可以双向交互

现在我们正在经历第七次信息技术革命:移动互联、智能感应、大数据、智能学习、云计算共同形成的万物互联时代,而这一切的核心基础就是5G。

为什么是5G,工具吧带大家看看5G的6大特性:

  1. 高速度

    什么是高速度,相信这是唯一不需要解释的,经历过2G、3G、4G的你们,一定深有体会。但是你可以会有个疑问,我们4G的速度似乎已经足够快了,还有提升的必要吗?答案是肯定的:大文件的上传下载还不够快;视频直播还不够清晰;4K、8K视频还是会卡顿,甚至这些根本都不够清晰,因为有更清晰的,网络负载不了;还有已经提了多年的VR,为什么一直没有发展起来,很核心的一个原因就是网络。

  2. 泛在网

    当今中国是全世界移动支付、移动互联网应该最广,移动终端普及最高的国家,而这一切都归功于无处不在的网络、遍布全国各地的基站。但是即便是在中国,也存在很多网络无法覆盖或覆盖不好的地方:地下停车场、偏远山区...

  3. 低功耗

    现在我们生活中已经出现很多优秀的应用产品,但是因为没有低功耗的特点,让产品体验非常差,无法普及。天然气充值卡,每次都要跑营业点进行充值,回来后还得手动在刷机一次,才能更新数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现在很多地方推出蓝牙卡、联网卡,结果不到1个月没电了,还得跑营业厅换电池,这样的产品体验用户根本无法接受;还有我们的苹果手表、手环,你没买它的愿意是否也因为它每天都得充电呢?

  4. 低时延

    工具吧曾经也在人工智能公司做产品经理,我们有一款机器人产品赋予了各种移动控制的能力,通过手机终端发出指令,但是体验并不好。为什么?因为低时延是个不可逾越的障碍;还有无人驾驶汽车,在网络没有解决低时延的问题之前,交通控制中心,根据城市道路实时交通状况,发出指令到具体的车辆,无人驾驶车辆收到指令,再解析做出合理操作,这里的延迟可能已经几百毫秒以后甚至几秒以后,你想想如果这辆车的时速是80公里每小时,在这段时间里会发生什么?是不敢想象的。

  5. 重构安全

    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移动互联终端,智能家居、智能医疗、智能交通、智能工厂等等,而这一切的推广、发展如果没有安全作为保障,如果随便一个“黑客”,网络上下载一些黑客工具就可以攻陷这些设备的话,工具吧相信它们宁可成为“孤岛”。

  6. 万物互联

    在没有解决高速度、泛在网、低功耗、低时延、重构安全的情况下,万物互联就是一句空话,而5G的到来,让这一切成为可能。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rekuu/p/10515735.html

时间: 2024-10-07 23:50:57

什么是5G,看了这篇文章你就彻底懂了的相关文章

听说看了这篇文章就彻底搞懂了什么是OPC(上)

从2000年初以来,我们就一直在使用OPC软件互操作性标准,而那些正准备踏入和想要踏入工业自动化领域的人们却对这些含义感到困惑. 所以在本中,我将系统地为你梳理OPC知识. OPC首字母缩写词代表什么? 问一个OPC老手,他们或许会笑,因为他们知道有很多含义!在经典的且程序化的说法是:O LE for P rocess C ontrol(用于过程控制的OLE).OLE 或对象链接和嵌入是Windows的基本早期构建块,允许应用程序在它们之间共享复杂的信息.我记得Windows 3.0的第一个演示

如果看了这篇文章你还不懂傅里叶变换,那就过来掐死我吧(转)

我保证这篇文章和你以前看过的所有文章都不同,这是 12 年还在果壳的时候写的,但是当时没有来得及写完就出国了--于是拖了两年,嗯,我是拖延症患者-- 这篇文章的核心思想就是: 要让读者在不看任何数学公式的情况下理解傅里叶分析. 傅里叶分析不仅仅是一个数学工具,更是一种可以彻底颠覆一个人以前世界观的思维模式.但不幸的是,傅里叶分析的公式看起来太复杂了,所以很多大一新生上来就懵圈并从此对它深恶痛绝.老实说,这么有意思的东西居然成了大学里的杀手课程,不得不归咎于编教材的人实在是太严肃了.(您把教材写得

PDF怎么拆分成多个PDF,看完这篇文章你就明白了

PDF文件对于每一个经常在职场上工作的人来说,是特别常见的一个文档格式,PDF格式深受人们的喜爱,因为是特别好用的,但同时也是比较难进行编辑和修改的,特别是遇到PDF文档过长,为了方便浏览和及时查找对我们有用的内容,这就需要将PDF文档拆分成多个PDF,那么PDF怎么拆分成多个PDF?通过今天的文章就来告诉大家PDF文档拆分的方法,看完这篇文章你就明白了,那么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方法一:软件拆分法借助软件:如果想要将PDF文档拆分成多个PDF,那就需要借助迅捷PDF转换器来实现,这个软件有着丰

【转帖】我以为我对Kafka很了解,直到我看了这篇文章

我以为我对Kafka很了解,直到我看了这篇文章 2019-08-12 18:05 https://www.sohu.com/a/333235171_463994?spm=smpc.author.fd-d.8.1566085247069VrdDx7I 原来kafka 是 linkedin 搞出来的 只是听说过 需要实践才可以啊. Kafka 是一个消息系统,原本开发自 LinkedIn,用作 LinkedIn 的活动流(Activity Stream)和运营数据处理管道(Pipeline)的基础.

看了这篇文章你还不懂傅里叶变换,那我就真没办法呢!

首先,请允许小编带着崇高的敬意向牛逼的作者"韩昊"表示感谢.按照原文要求,转载注明出处.内容整理自知乎!发布仅为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原文地址:https://zhuanlan.zhihu.com/p/19759362 ---好文开始了-- 我保证这篇文章和你以前看过的所有文章都不同,这是 2012 年还在果壳的时候写的,但是当时没有来得及写完就出国了--于是拖了两年,嗯,我是拖延症患者-- 这篇文章的核心思想就是:要让读者在不看任何数学公式的情况下理解傅里叶分析. 傅里叶分析不

WEB前端开发的思考与感悟,看完这篇文章你再考虑是否入坑!

最近几年对于web前端的传闻很多,比如人才稀缺,简单易学,待遇丰厚,整体势头发展良好等等.遇到过一个不太熟搞后台开发的同事跑来问我学习前端需要掌握哪些内容,也听说过一个搞IOS开发准备自学前端半个月然后要去找前端工作,也曾看到过有人对前端市场人才的稀缺这样吹捧过: 现在,几乎整个互联网行业都缺前端工程师,不仅在刚起步的创业公司,对上市公司乃至巨头这个问题也一样存在.没错,优秀的前端工程师简直比大熊猫还稀少.- - 不仅在国内的互联网行业,在国外,前端工程师一样是需求旺盛.供不应求的香饽饽. 对于

复现一篇深度强化学习论文之前请先看了这篇文章!

去年,OpenAI和DeepMind联手做了当时最酷的实验,不用经典的奖励信号来训练智能体,而是根据人类反馈进行强化学习的新方法.有篇博客专门讲了这个实验 Learning from Human Preferences,原始论文是<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from Human Preferences>(根据人类偏好进行的深度增强学习). 链接:https://arxiv.org/pdf/1706.03741.pdf 过一些深度强化学习,你也可以训练木棍做后空翻

APP的缓存文件到底应该存在哪?看完这篇文章你应该就自己清楚了

出处:http://blog.csdn.net/zhaokaiqiang1992 只要是需要进行联网获取数据的APP,那么不管是版本更新,还是图片缓存,都会在本地产生缓存文件.那么,这些缓存文件到底放在什地方合适呢?系统有没有给我们提供建议的缓存位置呢?不同的缓存位置有什么不同呢?今天这篇文章就是主要来说明这个问题的. 首先,我们要知道,在Android手机里面,缓存的位置分为两类,一类是Internal Storage,即内部存储,另外一类是External Storage,即外部存储.比较老

【转】APP的缓存文件到底应该存在哪?看完这篇文章你应该就自己清楚了

只要是需要进行联网获取数据的APP,那么不管是版本更新,还是图片缓存,都会在本地产生缓存文件.那么,这些缓存文件到底放在什地方合适呢?系统有没有给我们提供建议的缓存位置呢?不同的缓存位置有什么不同呢?今天这篇文章就是主要来说明这个问题的. 首先,我们要知道,在Android手机里面,缓存的位置分为两类,一类是Internal Storage,即内部存储,另外一类是External Storage,即外部存储.比较老的手机,有一个手机内部存储,还有一个SD卡存储,就是分别对应这两种存储位置,因为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