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函数初始化列表和构造函数体内赋值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A{
public:
	A(int a,string str)
	{
		m_a = a;
		m_str = str;
	}
	//A(int a,string str):m_a(a),m_str(str){}

	 void print()
	 {
		 cout << m_a << ' '<< m_str<< endl;
	 }

private:
	int m_a;
	string m_str;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A a(1,"hello");
	a.print();
	return 0;
}

运行结果相同,那么两者区别在哪里???

从概念上,我们可以认为构造函数分两个阶段执行:

(1)初始化阶段       (2)普通的计算阶段。

①不管成员是否在构造函数初始化列表中显式初始化, 类类型的数据成员总是会在初始化阶段初始化。 初始化发生在计算阶段开始之前。

②在构造函数初始化列表中没有显示提及的每个成员, 使用与初始化变量相同的规则来进行初始化。 运行该类型的默认构造函数,来初始化类类型的数据成员。

③内置或复合类型的成员的初始值依赖于对象的作用域:在局部作用域中这些成员不被初始化,而在全局作用域中,它们被初始化为0。

④计算阶段由构造函数体内的所有语句构成。在计算阶段中,数据成员的设置被认为是赋值,而不是初始化。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这个区别是程序错误和低效的常见源泉。

⑤. 初始化 != 赋值.;初始化代表为变量分配内存. 变量在其定义处被编译器初始化(编译时). 在函数中, 函数参数初始化发生在函数调用时(运行时).,赋值代表"擦除对象当前值, 赋予新值". 它不承担为对象分配内存的义务.

结论:构造函数初始化列表是对类的成员做初始化,而在构造函数体内只是对类的数据成员进行了一次赋值操作。

1. 初始化列表存在的价值:

首先把数据成员按类型分类并分情况说明:

①.内置数据类型,复合类型(指针,引用)

在成员初始化列表和构造函数体内进行,在性能和结果上都是一样的

②.用户定义类型(类类型)

结果上相同,但是性能上存在很大的差别。更受欢迎的实现是用成员初始化表:因为类类型的数据成员对象在进入函数体前已经构造完成,也就是说在成员初始化列表处进行构造对象的工作,调用构造函数,在进入函数体之后,进行的是对已经构造好的类对象的赋值,又调用个拷贝赋值操作符才能完成(如果并未提供,则使用编译器提供的默认按成员赋值行为)

2. 那么什么时候需要构造函数初始化列表呢?

(1) const成员

(2) 引用类型成员

(3) 继承类中调用基类初始化构造函数, 实际上就是先构造基类对象, 必须使用初始化列表.

以上3种情况需要在构造函数初始化列表中对数据成员进行显式初始化。因为const和引用类型成员只能初始化,不能对其进行赋值操作。

事实上我们应该尽量使用初始化列表,而不要在构造函数里赋值

3. 初始化顺序

构造函数初始化列表只是指定了成员的初始值,并没有指定初始化顺序,那么成员初始化顺序又是怎样的呢?成员的初始化顺序就是定义成员的顺序,第一个定义的成员首先被初始化,然后是第二个等等。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时间: 2024-12-14 14:17:12

构造函数初始化列表和构造函数体内赋值的相关文章

C++构造函数初始化列表与赋值

C++中类的初始化操作一般有四个部分组成: 1.构造函数初始化列表 2.构造函数体内赋值 3.类外部初始化 4.类声明时直接赋值 对于内部数据类型(char,int,float...),构造函数初始化列表和构造函数体内赋值,基本上没多大区别,效率差异也不大,但两者不能共存: class Student { public: Student(char *name, int age): //A初始化列表 m_name(name), m_age(age) { } Student(char *name,

C++构造函数对类成员变量初始化,使用初始化列表和构造函数内部直接赋值 的差别

初始化和赋值对内置类型的成员没有什么大的差别,像任一个构造函数都能够. 但有的时候必须用带有初始化列表的构造函数: (1) 成员类型是没有默认构造函数的类.若没有提供显式初始化时,则编译器隐式使用成员类型的默认构造函数,若类没有默认构造函数,则编译器尝试使用默认构造函数将会失败. (2) const成员或引用类型的成员.由于const对象或引用类型仅仅能初始化,不能对他们赋值. 另一个赋值次数,效率上的差别: 初始化參数列表在对象初始化时对成员变量赋值一次. 构造函数内直接赋值,对成员变量赋值两

转:C++类构造函数初始化列表

构造函数初始化列表以一个冒号开始,接着是以逗号分隔的数据成员列表,每个数据成员后面跟一个放在括号中的初始化式.例如: class CExample { public:     int a;     float b;     //构造函数初始化列表     CExample(): a(0),b(8.8)     {}     //构造函数内部赋值     CExample()     {         a=0;         b=8.8;     } }; 上面的例子中两个构造函数的结果是一样

C++之类构造函数初始化列表

构造函数初始化列表以一个冒号开始,接着是以逗号分隔的数据成员列表,每个数据成员后面跟一个放在括号中的初始化式.例如: class Example { public: int a; float b; //构造函数初始化列表 CExample(): a(0),b(8.8) {} //构造函数内部赋值 CExample() { a=0; b=8.8; } }; 例子中两个构造函数的结果是一样的.上面的构造函数(使用初始化列表的构造函数)显式的初始化类的成员:而没使用初始化列表的构造函数是对类的成员赋值

C++类构造函数初始化列表

构造函数初始化列表以一个冒号开始,接着是以逗号分隔的数据成员列表,每个数据成员后面跟一个放在括号中的初始化式.例如: class CExample {public:    int a;    float b;    //构造函数初始化列表    CExample(): a(0),b(8.8)    {}    //构造函数内部赋值    CExample()    {        a=0;        b=8.8;    }}; 上面的例子中两个构造函数的结果是一样的.上面的构造函数(使用初

C++类构造函数初始化列表(转)

构造函数初始化列表以一个冒号开始,接着是以逗号分隔的数据成员列表,每个数据成员后面跟一个放在括号中的初始化式.例如: { public:     int a;     float b;     //构造函数初始化列表     CExample(): a(0),b(8.8)     {}     //构造函数内部赋值     CExample()     {         a=0;         b=8.8;     } }; 上面的例子中两个构造函数的结果是一样的.上面的构造函数(使用初始化

const成员或者引用成员必须使用构造函数初始化列表的方式

#include<iostream.h> class A { const int a; int b; }; void main() { A obja; }编译出现如下错误:error C2512: 'A' : no appropriate default constructor available;如果将const去掉就没错了! #include<iostream.h> class A { public: const int a; int b; A(int x):a(x){} };

构造函数初始化列表

构造函数初始化列表有时是必要的.虽然构造函数分为初始化和计算阶段,使用初始化构造函数列表效率要高一些,这是其一,而且有些情况下必须使用,下面是一例, 1 class Foo 2 { 3 public: 4 Foo(int x, int y): a(x), b(y) {} 5 6 private: 7 int a; 8 int b; 9 }; 10 11 class Bar 12 { 13 public: 14 Bar(): foo(10, 10) {} 15 private: 16 Foo fo

[c++基本语法]——构造函数初始化列表

c++构造函数初始化成员变量列表: 1 #pragma once 2 class Node 3 { 4 public: 5 int data; // 权值 6 Node *parent; // 父节点 7 Node *left; // 左子节点 8 Node *right; // 右子节点 9 public: 10 // 该段代码是c++的基本语法中的“构造函数初始化成员变量列表” 11 Node(void):data(-1),parent(NULL),left(NULL),right(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