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 源码是选用了 rollup 作为 bundler ,看 Vue 的源码时发现: npm script 对应了不同的构建选项。这也对应了最后打包构建后产出的不同的包。
不同于其他的 library , Vue 为什么要在最后的打包构建环节输出不同类型的包呢?接下来我们通过 Vue 的源码以及对应的构建配置中简单的去分析下。
由于 Vue 是基于 rollup 进行构建的,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下 rollup 这个 bundler : rollup 是默认使用 ES Module 规范而非 CommonJS ,因此如果你在你的项目中使用 rollup 作为构建工具的话,那么可以放心的使用 ES Module 规范,但是如果要引入只遵循了 CommonJs 规范的第三包的话,还需要使用相关的插件,插件会帮你将 CommonJs 规范的代码转为 ES Module 。得益于 ES Module , rollup 在构建前进行静态分析,进行 tree-shaking 。关于 tree-shaking 的描述 请戳我 。在构建输出环节, rollup 提供了多种文件输出类型:
- iife : 立即执行函数
- cjs : 遵循 CommonJs Module 规范的文件输出
- amd : 遵循 AMD Module 规范的文件输出
- umd : 支持 外链 / CommonJs Module / AMD Module 规范的文件输出
- es : 将多个遵循 ES6 Module 的文件编译成1个 ES6 Module
接下来我们就看看 Vue 的使用 rollup 进行构建的几个不同的版本(使用于 browser 的版本)。
npm run dev 对应 rollup -w -c build/config.js --environment TARGET:web-full-dev
rollup 对应的配置信息为:
// Runtime+compiler development build (Browser) ‘web-full-dev‘: { entry: resolve(‘web/runtime-with-compiler.js‘), dest: resolve(‘dist/vue.js‘), format: ‘umd‘, env: ‘development‘, alias: { he: ‘./entity-decoder‘ }, banner },
开发环境下输出的 umd 格式的代码,入口文件是 runtime-with-compiler.js ,这个入口文件中是将 Vue 的 构建时 和 运行时 的代码都统一进行打包了,通过查看这个入口文件,我们注意到
... import { compileToFunctions } from ‘./compiler/index‘ ... const mount = Vue.prototype.$mount Vue.prototype.$mount = function () { }
我们发现,这个文件当中,首先将原来定义的 Vue.prototype.$mount 方法缓存起来,然后将这个方法进行重写,重写后的方法当中,首先判断是否有自定义的 render 函数,如果有自定义的 render 函数的话, Vue 不会通过自带的 compiler 对模板进行编译并生成 render 函数。但是如果没有自定义的 render 函数,那么会调用 compiler 对你定义的模板进行编译,并生成 render 函数,所以通过这个 rollup 的配置构建出来的代码既支持自定义 render 函数,又支持 template 模板编译:
// 将模板编译成render函数,并挂载到vm实例的options属性上 const { render, staticRenderFns } = compileToFunctions(template, { shouldDecodeNewlines, delimiters: options.delimiters }, this) options.render = render options.staticRenderFns = staticRenderFns ... // 调用之前缓存的mount函数,TODO: 关于这个函数里面发生了什么请戳我 return mount.call(this, el, hydrating)
接下来看第二种构建方式:
npm run dev:cjs 对应的构建脚本 rollup -w -c build/config.js --environment TARGET:web-runtime-cjs
rollup 对应的配置信息为:
// Runtime only (CommonJS). Used by bundlers e.g. Webpack & Browserify ‘web-runtime-cjs‘: { entry: resolve(‘web/runtime.js‘), dest: resolve(‘dist/vue.runtime.common.js‘), format: ‘cjs‘, banner }
最后编译输出的文件是遵循 CommonJs Module 同时只包含 runtime 部分的代码,它能直接被 webpack 1.x 和 Browserify 直接 load 。它对应的入口文件是 runtime.js :
import Vue from ‘./runtime/index‘ export default Vue
这里没有重写 Vue.prototye.$mount 方法,因此在 vm 实例的生命周期中,进行到 beforeMount 阶段时:
// vm挂载的根元素 if (vm.$options.el) { vm.$mount(vm.$options.el) }
export function mountComponent ( vm: Component, el: ?Element, hydrating?: boolean ): Component { // vm.$el为真实的node vm.$el = el // 如果vm上没有挂载render函数 if (!vm.$options.render) { // 空节点 vm.$options.render = createEmptyVNode if (process.env.NODE_ENV !== ‘production‘) { /* istanbul ignore if */ if ((vm.$options.template && vm.$options.template.charAt(0) !== ‘#‘) || vm.$options.el || el) { warn( ‘You are using the runtime-only build of Vue where the template ‘ + ‘compiler is not available. Either pre-compile the templates into ‘ + ‘render functions, or use the compiler-included build.‘, vm ) } else { warn( ‘Failed to mount component: template or render function not defined.‘, vm ) } } } // 钩子函数 callHook(vm, ‘beforeMount‘) let updateComponent /* istanbul ignore if */ if (process.env.NODE_ENV !== ‘production‘ && config.performance && mark) { updateComponent = () => { const name = vm._name const id = vm._uid const startTag = `vue-perf-start:${id}` const endTag = `vue-perf-end:${id}` mark(startTag) const vnode = vm._render() mark(endTag) measure(`${name} render`, startTag, endTag) mark(startTag) vm._update(vnode, hydrating) mark(endTag) measure(`${name} patch`, startTag, endTag) } } else { // updateComponent为监听函数, new Watcher(vm, updateComponent, noop) updateComponent = () => { // Vue.prototype._render 渲染函数 // vm._render() 返回一个VNode // 更新dom // vm._render()调用render函数,会返回一个VNode,在生成VNode的过程中,会动态计算getter,同时推入到dep里面 // 在非ssr情况下hydrating为false vm._update(vm._render(), hydrating) } } // 新建一个_watcher对象 // vm实例上挂载的_watcher主要是为了更新DOM // 在实例化watcher的过程中,就会执行updateComponent,完成对依赖的变量的收集过程 // vm/expression/cb vm._watcher = new Watcher(vm, updateComponent, noop) hydrating = false // manually mounted instance, call mounted on self // mounted is called for render-created child components in its inserted hook if (vm.$vnode == null) { vm._isMounted = true callHook(vm, ‘mounted‘) } return vm }
首先判断 vm 实例上是否定义了 render 函数。如果没有,那么就会新建一个新的空 vnode 并挂载到 render 函数上。此外,如果页面的渲染是通过传入 根节点 的形式:
new Vue({ el: ‘#app‘ })
Vue 便会打出 log 信息:
warn( ‘You are using the runtime-only build of Vue where the template ‘ + ‘compiler is not available. Either pre-compile the templates into ‘ + ‘render functions, or use the compiler-included build.‘
意思就是你当前使用的是只包含 runtime 打包后的代码,模板的编译器(即构建时)的代码并不包含在里面。因此,你不能通过挂根节点或者是声明式模板的方式去组织你的 html 内容,而只能使用 render 函数去书写模板内容。不过报错信息里面也给出了提示信息就是,你还可以选择 pre-compile 预编译工具去将 template 模板编译成 render 函数( vue-loader 就起到了这个作用)或者是使用包含了 compiler 的输出包,也就是上面分析的即包含 compiler ,又包含 runtime 的包。
第三种构建方式:
npm run dev:esm 对应的构建脚本为: rollup -w -c build/config.js --environment TARGET:web-runtime-esm
入口文件及最后构建出来的代码内容和第二种一样,只包含 runtime 部分的代码,但是输出代码是遵循 ES Module 规范的。可以被支持 ES Module 的 bundler 直接加载,如 webpack2 和 rollup 。
第四种构建方式:
npm run dev:compiler 对应的构建脚本为: rollup -w -c build/config.js --environment TARGET:web-compiler
不同于前面3种构建方式:
// Web compiler (CommonJS). ‘web-compiler‘: { entry: resolve(‘web/compiler.js‘), dest: resolve(‘packages/vue-template-compiler/build.js‘), format: ‘cjs‘, external: Object.keys(require(‘../packages/vue-template-compiler/package.json‘).dependencies) },
这一构建对应于将关于 Vue 模板编译的成 render 函数的 compiler.js 单独进行打包输出。最后输出的 packages/vue-template-compiler/build.js 文件会单独作为一个 node_modules 进行发布,在你的开发过程中,如果使用了 webpack 作为构建工具,以及 vue-loader ,在开发构建环节, vue-loader 便会通过 web compiler 去处理你的 *.vue 文件中的模板 <template> 当中的内容,将这些模板字符串编译为 render 函数。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chris-oil/p/8855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