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路黄(学名:Lysimachia christinae)为报春花科草本植物。别称对座草、金钱草、铜钱草、遍地黄;在湖南称为金花菜、铺地莲,在湖北也称为路边黄,在四川称为一串钱,在北京、广州也叫做四川大金钱草,在云南称为真金草,在贵州称为走游草,在浙江、江西也叫做临时救,在陕西则有别称叫做寸骨七。
夏季开黄色花,长在路边或者山坡边的草丛里,常见于中国大陆各地。
目录
[隐藏]
形态
过路黄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枝茎柔软,贴近地面匍匐生长,长度可达20-60厘米,高约10厘米。茎条颜色为淡绿中带红。叶对生,形状为卵圆形、近圆形或心形,长1.5-4厘米,宽1-3.5厘米。叶面无毛或长有柔软的短毛,叶脉为单一的中间主脉,于叶背面隆起。叶柄比叶片短或相近。花期5-7月。花单生叶腋,花梗长1-5厘米,通常不超过叶长。花呈杯状,裂开五瓣,花萼长5-7毫米,分裂近基部,裂片呈披针形、卵圆状披针形。花冠黄色,长7-15毫米。花丝长6-8毫米。花药卵圆形,长1-1.5毫米。子房卵珠形,花柱长6-8毫米。果期7-10月,蒴果为球形,直径4-5毫米,无毛,有稀疏黑色线条。[1][2][3]
药用价值
过路黄在中药学中也称为金钱草(药名:Herba lysimachiae)。作为民间常用草药,金钱草有清热解毒,利尿排石的功能。清代乾隆年间的《四川百草堂验方抄本》中有记载:“黄痧走疸周身黄,金钱草是救命王,炕干为末冲甜酒,草药更比官药强”。其中就提到了金钱草的药用功能。金钱草一般在四至六月采收。具体方法是拔取全草,除去杂质后切段晒干备用,或鲜用。
据《现代中药辞典》记载,金钱草可治热淋、石淋,肝胆结石,也可治湿热黄疸,更可用于治疗疮疡肿痛,蛇虫咬伤、烫伤等症。[4]
過路黃 Guoluhuang
【中文名稱】 | 過路黃,金錢草,白耳草,遍地黃,遍地金錢,大過路黃,大金錢草,路邊黃,馬蹄草,小過路黃 |
【漢語拼音】 | Guoluhuang |
【英文名稱】 | Christina Loosestrife |
【拉丁學名】 | Lysimachia christinae Hance |
【科屬歸類】 | 報春花科 Primulaceae, 珍珠菜屬 Lysimachia |
【植物形態】 | 多年生蔓生草本。莖柔弱,平臥延伸,長20-60厘米,表面灰綠色或帶紅紫色,全株無毛或被疏毛,幼嫩部分密被褐色無柄腺體,下部節間短,常發出不定根,中部節間長1.5-5(-10)厘米。葉對生;葉柄長1-3厘米,無毛;葉片卵圓形,近圓形以至腎圓形,長(-1.5)2-6(-8)厘米,寬1-4(-6)厘米,先端銳尖或圓鈍以至圓形,基部截形至淺心形,稍肉質,透光可見密佈的透明腺條,幹時腺條變黑色,兩面無毛,有腺毛。花單生於葉腋;花梗長1-5厘米,通常不超過葉長;花萼長5-7毫米,5深裂,分裂近達基部,裂片披針形,橢圓狀披針形以至線形或上部稍擴大而近匙形,先端銳尖或稍鈍,無毛、被柔毛或僅邊緣具緣毛。花冠黃色,幅狀鐘形,長7-15毫米,5深裂,基部合生部分長2-4毫米,裂片狹卵形以至近披針形;雄蕊5,花絲長6-8毫米,下半部合生成筒,花藥卵圓形;子房卵球形,花柱長6-8毫米。蒴果球形,無毛。花期5-7月,果期7-10月。 |
【生境分佈】 | 生於土坡路邊、溝邊及林緣較陰濕處,垂直分佈可達海拔2300米處。 分佈於中南、西南及山西、陝西、甘肅、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等地。 |
【藥用部位】 | 以全草入藥。中藥名: 金錢草。 |
【採收加工】 | 栽種當年9-10月收穫。以後每年收穫兩次,第一次在6月,第二次在9月。用鐮刀割取,留茬10厘米左右,以利萌發。割下的全株,除去雜草,用水洗淨,曬乾或烘乾。 |
【主要成分】 | 全草含有槲皮素(quercetin),山萘酚(kaempferol),尿嘧啶(uridine)等成分。此外,尚含多糖以及多種微量元素。 |
【藥理作用】 | 排石,抗炎,增強免疫。 |
【性味功能】 | 甘、微苦,涼。利水通淋,清熱解毒,散瘀消腫。 |
【主治用法】 | 肝、膽及泌尿系統結石,熱淋,腎炎水腫,濕熱黃疸,瘡毒癰腫,毒蛇咬傷,跌打損傷。內服: 煎湯,15-60克,鮮品加倍;或搗汁飲。外用: 適量,鮮品搗敷。 |
【應用舉例】 | 膽囊炎: 金錢草45克,虎杖根15克。水煎服。如有疼痛加郁金15克。(全國中草藥彙編) |
【連 結】 | 中藥材圖像數據庫 |
时间: 2024-11-09 23:2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