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是我们代码中遇到的问题,之前不求甚解,只用g++编译没有错误就不管了,现在要跨平台到windows下就遇到了问题。
全文转载自:http://user.qzone.qq.com/75172588/blog/1248167335
gcc和g++的区别
1、gcc
在编译阶段,把后缀为.c的源文件按照c语法和方式进行编译;把后缀为.cpp的源文件,按照c++语法和方式进行编译。
在链接阶段,不自动和C++程序使用的库链接。所以,.cpp如果有c++的代码,可能会产生链接错误;.c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如果.c如果有c++的代码,编译时就会不通过。
2、g++
在编译阶段,无论是.c还是.cpp,都按照c++的语法和方式进行编译。其实,g++是调用gcc进行编译。
在链接阶段,会自动和C++程序使用的库链接,即便是纯c程序,也会链接这些库。为什么需要extern “C”?
在c++中,为了支持重载机制,在编译生成的汇编码中,要对函数的名字进行一些处理,加入比如函数的返回类型等等。而在C中,只是简单的函数名字而已,不会加入其他的信息。也就是说,C++和C对产生的函数名字的处理是不一样的。所以,在gcc和g++下编译,会有如下效果:
gcc编译.c文件,因为是按照c方式编译,所以函数名不变;
gcc编译.cpp文件,g++编译.c文件,g++编译.cpp文件,因为是按照c++方式编译,所以函数名加上了附加信息。在被编译的c++程序中,如果调用了其他的库的函数,则这个函数名也是照加了附加信息的函数名来调的,这样,如果这个库是c方式编译的,那么在库中的函数名是不带附加信息的,这样的调用链接就会失败,因为函数名不对应导致找不到。
在这样的场景下,就需要引入extern “C”。
extern “C”是告诉编译器:这是一个用C写成的库文件,请用C的方式来链接它们。
一般的用法是,比如,现在我们有了一个C库文件,它的头文件是f.h,产生的lib文件是f.lib,那么我们如果要在C++中使用这个库文件,我们需要这样写:
1
2
3
4
; html-script: false ]extern "C"
{
#include "f.h"
}
另外,被调函数的实现如果包在extern “C”中,意味着强制按c方式来编译,具体如下:
gcc编译.c文件,会编译不通过,因为c语法中没有extern “C”,实际上在这种情况下根本不需要把函数实现包在extern “C”中,因为这种情况下本来就是按c方式来编译的。因此通常会把代码写成这样:
1
2
3
4
5
6
7
8
9
; html-script: false ]#ifdef __cplusplus
extern "C" {
#endif
//一段代码
#ifdef __cplusplus
}
#endif
__cplusplus宏标志着编译器将会把代码按C还是C++语法来解释,如上所述,如果后缀为.c,并且采用gcc编译器,则该宏就是未定义的,否则,就是已定义的。
gcc编译.cpp文件,g++编译.c文件,g++编译.cpp文件,函数名不变,即采用c的方式。为什么要把被调函数的实现包在extern “C”里呢?我想是为了使c程序也能调用它,否则就没有什么必要了。
后记:cl编译器的规则与gcc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