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最短路算法!!!!

转载

http://www.61mon.com/index.php/archives/194/

文章目录

单源最短路径(1):Dijkstra 算法

  • 2017 年 05 月 18 日
  • ? 阅读: 2761
  • 技术

系列文章目录

单源最短路径(1):Dijkstra 算法
单源最短路径(2):Bellman_Ford 算法
单源最短路径(3):SPFA 算法
单源最短路径(4):总结

一:背景展开目录

Dijkstra 算法(中文名:迪杰斯特拉算法)是由荷兰计算机科学家 Edsger Wybe Dijkstra 提出。该算法常用于路由算法或者作为其他图算法的一个子模块。举例来说,如果图中的顶点表示城市,而边上的权重表示城市间开车行经的距离,该算法可以用来找到两个城市之间的最短路径。

二:算法过程展开目录

我们用一个例子来具体说明迪杰斯特拉算法的流程。

定义源点为 0,dist[i]为源点 0 到顶点 i 的最短路径。其过程描述如下:

步骤 dist[1] dist[2] dist[3] dist[4] 已找到的集合
第 1 步 8 1 2 +∞ {2}
第 2 步 8 × 2 4 {2, 3}
第 3 步 5 × × 4 {2, 3, 4}
第 4 步 5 × × × {2, 3, 4, 1}
第 5 步 × × × × {2, 3, 4, 1}

第 1 步:从源点 0 开始,找到与其邻接的点:1,2,3,更新dist[]数组,因 0 不与 4 邻接,故dist[4]为正无穷。在dist[]中找到最小值,其顶点为 2,即此时已找到 0 到 2 的最短路。

第 2 步:从 2 开始,继续更新dist[]数组:2 与 1 不邻接,不更新;2 与 3 邻接,因0→2→3dist[3]大,故不更新dist[3] ;2 与 4 邻接,因0→2→4dist[4]小,故更新dist[4]为 4。在dist[]中找到最小值,其顶点为 3,即此时又找到 0 到 3 的最短路。

第 3 步:从 3 开始,继续更新dist[]数组:3 与 1 邻接,因0→3→1dist[1]小,更新dist[1]为 5;3 与 4 邻接,因0→3→4dist[4]大,故不更新。在dist[]中找到最小值,其顶点为 4,即此时又找到 0 到 4 的最短路。

第 4 步:从 4 开始,继续更新dist[]数组:4 与 1 不邻接,不更新。在dist[]中找到最小值,其顶点为 1,即此时又找到 0 到 1 的最短路。

第 5 步:所有点都已找到,停止。

对于上述步骤,你可能存在以下的疑问:

若 A 作为源点,与其邻接的只有 B,C,D 三点,其dist[]最小时顶点为 C,即就可以确定A→C为 A 到 C 的最短路。但是我们存在疑问的是:是否还存在另一条路径使 A 到 C 的距离更小? 用反证法证明。

假设存在如上图的红色虚线路径,使A→D→C的距离更小,那么A→D作为A→D→C的子路径,其距离也比A→C小,这与前面所述 “dist[]最小时顶点为 C” 矛盾,故假设不成立。因此这个疑问不存在。

根据上面的证明,我们可以推断出,Dijkstra 每次循环都可以确定一个顶点的最短路径,故程序需要循环 n-1 次。

三:完整代码展开目录

/**
*
* author 刘毅(Limer)
* date   2017-05-17
* mode   C++
*/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trix[100][100];  //邻接矩阵
bool visited[100];     //标记数组
int dist[100];         //源点到顶点i的最短距离
int path[100];         //记录最短路的路径
int source;            //源点
int vertex_num;        //顶点数
int arc_num;           //弧数

void Dijkstra(int source)
{
    memset(visited, 0, sizeof(visited));  //初始化标记数组
    visited[source] = true;
    for (int i = 0; i < vertex_num; i++)
    {
        dist[i] = matrix[source][i];
        path[i] = source;
    }

    int min_cost;        //权值最小
    int min_cost_index;  //权值最小的下标
    for (int i = 1; i < vertex_num; i++)  //找到源点到另外vertex_num-1个点的最短路径
    {
        min_cost = INT_MAX;
        for (int j = 0; j < vertex_num; j++)
        {
            if (visited[j] == false && dist[j] < min_cost)  //找到权值最小
            {
                min_cost = dist[j];
                min_cost_index = j;
            }
        }

        visited[min_cost_index] = true;  //该点已找到,进行标记

        for (int j = 0; j < vertex_num; j++)  //更新dist数组
        {
            if (visited[j] == false &&
                matrix[min_cost_index][j] != INT_MAX &&  //确保两点之间有弧
                matrix[min_cost_index][j] + min_cost < dist[j])
            {
                dist[j] = matrix[min_cost_index][j] + min_cost;
                path[j] = min_cost_index;
            }
        }
    }
}

int main()
{
    cout << "请输入图的顶点数(<100):";
    cin >> vertex_num;
    cout << "请输入图的弧数:";
    cin >> arc_num;

    for (int i = 0; i < vertex_num; i++)
        for (int j = 0; j < vertex_num; j++)
            matrix[i][j] = (i != j) ? INT_MAX : 0;  //初始化matrix数组

    cout << "请输入弧的信息:\n";
    int u, v, w;
    for (int i = 0; i < arc_num; i++)
    {
        cin >> u >> v >> w;
        matrix[u][v] = matrix[v][u] = w;
    }

    cout << "请输入源点(<" << vertex_num << "):";
    cin >> source;
    Dijkstra(source);

    for (int i = 0; i < vertex_num; i++)
    {
        if (i != source)
        {
            cout << source << "到" << i << "最短距离是:" << dist[i] << ",路径是:" << i;
            int t = path[i];
            while (t != source)
            {
                cout << "--" << t;
                t = path[t];
            }
            cout << "--" << source << endl;
        }
    }

    return 0;
}

输入数据,结果为:

四:时间复杂度展开目录

设图的边数为 m,顶点数为 n。

Dijkstra 算法最简单的实现方法是用一个数组来存储所有顶点的dist[](即本程序采用的策略),所以搜索dist[]中最小元素的运算需要线性搜索 O(n)。这样的话算法的运行时间是 O(n2)。

对于边数远少于 n2 的稀疏图来说,我们可以用邻接表来更有效的实现该算法。同时需要将一个二叉堆或者斐波纳契堆用作优先队列来查找最小的顶点。当用到二叉堆的时候,算法所需的时间为 O((m+n)logn),斐波纳契堆能稍微提高一些性能,让算法运行时间达到 O(m+nlogn)。然而,使用斐波纳契堆进行编程,常常会由于算法常数过大而导致速度没有显著提高。

关于 O((m+n)logn) 的由来,我简单的证明了下(仅个人看法,不保证其正确性):

  • dist[]数组调整成最小堆,需要 O(n) 的时间;
  • 因为是最小堆,所以每次取出最小值只需 O(1) 的时间,接着把数组尾的数放置堆顶,并花费 O(logn) 的时间重新调整成最小堆;
  • 我们需要 n-1 次操作才可以找出剩下的 n-1 个点,在这期间,大约需要访问 m 次边,每次访问都可能造成dist[]的改变,因此还需要 O(logn) 的时间来进行最小堆的重新调整(从当前dist[]改变的位置往上调整)。

综上所述:总的时间复杂度为:O(n)+O(nlogn)+O(mlogn)=O((m+n)logn)

最后简单说下 Dijkstra 优化时二叉堆的两种实现方式:

  • 优先队列,把每个顶点的序号和其dist[]压在一个结构体再放进队列里;
  • 自己建一个小顶堆heap[],存储顶点序号,再用一个数组pos[]记录第 i 个顶点在堆中的位置。

相比之下,前者的编码难度较低,因此在平时编程甚至算法竞赛中,都是首选。

五:该算法的缺陷展开目录

Dijkstra 算法有个巨大的缺陷,请考虑下面这幅图:

u→v间存在一条负权回路(所谓的负权回路,维基和百科并未收录其名词,但从网上的一致态度来看,其含义为:如果存在一个环(从某个点出发又回到自己的路径),而且这个环上所有权值之和是负数,那这就是一个负权环,也叫负权回路),那么只要无限次地走这条负权回路,便可以无限制地减少它的最短路径权值,这就变相地说明最短路径不存在。一个不存在最短路径的图,Dijkstra 算法无法检测出这个问题,其最后求解的dist[]也是错的。

那么对于上述的 “一个不存在最短路径的图”,我们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呢?请接着看本系列第二篇文章。

时间: 2024-08-05 07:09:32

震惊,最短路算法!!!!的相关文章

【啊哈!算法】算法7:Dijkstra最短路算法

上周我们介绍了神奇的只有五行的Floyd最短路算法,它可以方便的求得任意两点的最短路径,这称为“多源最短路”.本周来来介绍指定一个点(源点)到其余各个顶点的最短路径,也叫做“单源最短路径”.例如求下图中的1号顶点到2.3.4.5.6号顶点的最短路径. <ignore_js_op> 与Floyd-Warshall算法一样这里仍然使用二维数组e来存储顶点之间边的关系,初始值如下. <ignore_js_op> 我们还需要用一个一维数组dis来存储1号顶点到其余各个顶点的初始路程,如下.

最短路算法汇总

校赛完了,这次校赛,做的很差,一个算法题没有,2个水题,1个贪心,概率DP,DP,数论题.DP还没开始研究,数论根本不会,数学太差了,省赛时卡数论,校赛依然卡数论,我擦,还是得继续学习啊! 一把锈迹斑斑的剑,只有不断的磨砺,才能展露锋芒! 以下为最短路总结: 最短路问题可分为: 一.单源最短路径算法,解决方案:Bellman-Ford算法,Dijkstra算法,SPFA 二.每对顶点间的最短路径算法:Floyd: (1).Dijkstra算法: (经典的算法,可以说是最短路问题的首选事例算法,但

最短路算法及其延伸

个人算法训练题集:http://acm.hust.edu.cn/vjudge/contest/toListContest.action#contestType=0&contestRunningStatus=0&contestOpenness=0&title=风斩冰华&manager= 密码xwd,欢迎大家一起来学习. 首先复习一下最短路问题,即求某两点之间边权最小的一条路径.这样就延伸出了两个子问题: 求任意两点的距离,还是求图上固定一个起点到某点的距离? 验题:http:

【啊哈!算法】算法6:只有五行的Floyd最短路算法

暑假,小哼准备去一些城市旅游.有些城市之间有公路,有些城市之间则没有,如下图.为了节省经费以及方便计划旅程,小哼希望在出发之前知道任意两个城市之前的最短路程. 上图中有4个城市8条公路,公路上的数字表示这条公路的长短.请注意这些公路是单向的.我们现在需要求任意两个城市之间的最短路程,也就是求任意两个点之间的最短路径.这个问题这也被称为“多源最短路径”问题. 现在需要一个数据结构来存储图的信息,我们仍然可以用一个4*4的矩阵(二维数组e)来存储.比如1号城市到2号城市的路程为2,则设e[1][2]

最短路算法大杂烩

最短路算法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 Dijkstra 二 Bellman-Ford 三 SPFA 四 ASP 五 Floyd-Warshall 首先约定一下图的表示: struct Edge{         int from,to,wt;     };     vector<int>G[N];     vector<Edge>G[N]; -------------Dijkstra算法 使用条件:无负权边 复杂度O:((V+E)*log(V)) 下面是用优先队列实现的Dijkstra算

近十年one-to-one最短路算法研究整理【转】

前言:针对单源最短路算法,目前最经典的思路即标号算法,以Dijkstra算法和Bellman-Ford算法为根本演进了各种优化技术和算法.针对复杂网络,传统的优化思路是在数据结构和双向搜索上做文章,或者针对不必要的循环进行排除.近年来,最短路算法大量应用于需要高及时性的领域,比如GIS领域,也大量应用于网络规模巨大的社会网络分析领域,这使得传统思路并不能很好地解决,于是把最短路算法思路本身抽象成两阶段算法,第一阶段为数据预处理,第二阶段为实时地搜索.这二者是互相矛盾的,如何找到平衡是各种算法技术

dijkstra(迪杰斯特拉)最短路算法的堆优化

dijkstra(迪杰斯特拉)最短路算法是一种时间复杂度经过严格证明的最短路算法. 优化在于每次取最小值的时候采用堆优化,但是在最短路松弛过程中,dist是不断修改的,所以,为了能使复杂度降到O(nlogn),dist修改的同时,在堆中也要修改. 注意dijkstra(迪杰斯特拉)最短路算法只能用于正权边. 1 #include <cstdio> 2 #include <cstring> 3 #include <iostream> 4 #include <algo

Book 最短路算法

用HDU2544整理一下最近学的最短路算法 1.Dijkstra算法 原理:集合S表示已经找到最短路径的点,d[]表示当前各点到源点的距离 初始时,集合里面只有源点,当每个点u进入集合S时,用d[u]+w[u][v]更新距离 再重复这个步骤,选取S外所有点中d[]最小的进入集合 直到所有的点都进入S集合 局限性:图的边权必须为正 复杂度:O(V*V),堆优化((E+V)logV) (1)用邻接矩阵实现 1 #include<iostream> 2 #include<cstdio>

hdu 4568 spfa 最短路算法+旅行商问题

http://acm.hdu.edu.cn/showproblem.php?pid=4568 Problem Description One day, a hunter named James went to a mysterious area to find the treasures. James wanted to research the area and brought all treasures that he could. The area can be represented a

最短路算法 :Bellman-ford算法 &amp; Dijkstra算法 &amp; floyd算法 &amp; SPFA算法 详解

 本人QQ :2319411771   邮箱 : [email protected] 若您发现本文有什么错误,请联系我,我会及时改正的,谢谢您的合作! 本文为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   :http://www.cnblogs.com/Yan-C/p/3916281.html . 很早就想写一下最短路的总结了,但是一直懒,就没有写,这几天又在看最短路,岁没什么长进,但还是加深了点理解. 于是就想写一个大点的总结,要写一个全的. 在本文中因为邻接表在比赛中不如前向星好写,而且前向星效率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