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的技术>简记

1.查看资料及背景,将导出的结论、主张列成一张表;
2.把表上的结论、主张根据主题的类似性作分类;
3.将同一类型的结论、主张按顺序区分;
这个时候,把有因果关系的主张或结论分别放好,原因放在下面,结果放在上面。属于同一过程中的项目,再依步骤的快慢排列。如果这些项目属并列关系,则根据时间(过去、现在、未来)、数字大小(营业额的大小等)、地域(从北海道到冲绳)、重要性(从最重要的一点开始)等等作排序,采用横式并列。
4.讨论同一级别中的共同结论、主张,将从中导出的结论、主张放在上一段的位置上;
5.反复重复以上的作业,直到所有的主张都出现了金字塔形结构;

先说前提,再说对策

时间: 2024-07-31 21:58:47

<思考的技术>简记的相关文章

Linux内核分析:页回收导致的cpu load瞬间飙高的问题分析与思考--------------蘑菇街技术博客

http://mogu.io/156-156 摘要 本文一是为了讨论在Linux系统出现问题时我们能够借助哪些工具去协助分析,二是讨论出现问题时大致的可能点以及思路,三是希望能给应用层开发团队介绍一些Linux内核机制从而选择更合适的使用策略. 前言 搜索团队的服务器前段时间频繁出现CPU load很高(比如load average达到80多)的情况,正所谓术业有专攻,搜索的兄弟们对Linux底层技术理解的不是很深入,所以这个问题困扰了他们一段时间. 相信我们在遇到问题时都有类似的经历,如果这个

成本优化浪潮下重新思考RPA技术

下一次成本优化浪潮正加速到来,如何真正做到降本增效,是当前全球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此,人们将目光放在了能够替代人工的自动化.智能化科技上,从桌面自动化发展到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最终将实现智能自动化(RPA+AI). 从RPA到AI.再到RPA 从能完成重复性强.规则清晰的工作的传统RPA支持人类使用.提高人类效率,到像人类一样识别.学习.思考和感知(人工智能的结合),最终能做到数据分析.洞察力报告和决策支持,未来,RPA将朝着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RPA和AI有两个共通性:一是都跟

思考的技术与艺术

总的来说 1.人类的思维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捷径,每一条捷径都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降低了大脑的认知复杂性(笼统的看一个问题要比细致的分析简单得多),有助于迅速做出绝大部分时候都正确的判断:但另一方面,它也常常导致人们把大部分情况下成立的法则当成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可以说,有多少捷径,就有多少条谬误. 2.人类的情绪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的思考.比如,如果你憎恶一个人,你往往就会反对他的所有立场.反之亦成立. 3.人类大脑经过长时间的进化,先天就具备一些特定的"思维定势",以使得人类能够

提升大数据数据分析性能的方法及技术(二)

上部分链接 致谢:因为我的文章之前是在word中写的,贴过来很多用mathtype编辑的公式无法贴过来,之前也没有经验. 参考http://www.cnblogs.com/haore147/p/3629895.html,一文完成公式的迁移. 同时,说一句,word中用mathtype写的公式用ALT+\可以转换成对应的latex语法公式. 5 数据流过滤技术 信息大爆炸时代的到来使得针对数据进行深层次的挖掘成为数据处理的核心任务[21].但是在上面已经提到了,源数据的来源和数据的组成格式都是各种

面向全栈的技术管理(多图)

3月25日周六,在中生代和飞马网的技术嘉年华上,斗胆披上吹牛的嫌疑,分享了面向全栈的技术管理,现赘述如下. 研发管理有着广义和狭义的定义,总的来说,研发管理就是在研发体系基础之上,借助信息平台进行的团队建设.流程设计.绩效管理.风险管理.成本管理.项目管理和知识管理等活动. 简单来讲,研发管理是面向结果,过程敏捷的一种实践.作为一名技术管理者,既需要培养团队的ABC,又需要管理你的老板,保持团队的新陈代谢,因为一切都是人的竞争.我曾在GitChat上做过一次分享,具体可以参考<老曹眼中的研发管理

如何清晰地思考,每周一本书

为什么开始每周一本书呢 1.最近自学Web前端,一周七天都在编程,时间长了感觉太累,所以找点别的事情调节一下. 2.一直以来就喜欢阅读,觉得这是一件特开心,特放松的事儿. 为什么专注阅读思维类的书呢 1.大脑是人体最复杂最重要的结构之一,学习大脑的运行机制可以帮助我们清晰的思考,编程除了基本的语法之外,更重要的是思维,所以通过阅读提高了思维能力,会使编程能力也提升一个档次. 2.受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暗时间>的影响. 书单 1.豆列:思考的技术与艺术 2.刘未鹏其他豆列 产出 1.每周一篇读书

【职业规划】互联网技术从业者的经验与年龄

在技术圈,一个有意思的事情.管理者总说,很难找到合适的技术人才.但是又会发现很多找不到工作的程序员,多悲催,为什么呢? 有数据分析显示,30岁左右的技术人员的工资的增长幅度是最大的.40岁之后,增长就会明显变慢,而且还可能会越来越少.而且人们经常谈论的学历问题,在这个圈里似乎也有点反常.同等工作年限的研究生或者博士生的工资待遇不一定比本科毕业的好,在这些个快速发展的互联网公司,竞争激烈到学历也不无关紧要了吧.相对来说,年龄更是影响薪水的重要因素,对那些年龄相对老些的程序员,更加不利. 技术从业者

技术达人,别成为自己讨厌的那种人

有位北大才女的精彩演讲,值得用心体会. 我是一名法学院的学生,我的每一门课的教授,都曾经在他的课堂上讲过这样一句话,他们常常说:"法律是这么规定的,但是现实生活中--" 现实生活是一种很神奇的生活,在现实生活中,那现尊重规则的老实人,往往一辈子都默默无闻,反倒是那些弄虚作假的人,到最后会名利双收,于是乎,像我这样的年轻人,就经常有那些看着很有经验的前辈过来拍拍你的肩膀跟你说:"年轻人,你还不懂!" 我想问的是:我们年轻人,你能为这个世界做什么? 总有一天,银行行长会

技术让我们更聪明?

Managershare: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这个毫无疑问,但是方便我们的同时也给了我们养成了很多的陋习,让我们欲罢不能.这篇文章的结论很值得我们思考:放下技术,培养我们的思维. 谷歌公司做过一项统计,大部分安卓用户每天查看150次手机.智能手表和谷歌眼镜等可穿戴设备,有助于减少用户查看手机的次数,但毫无疑问也将增加数字干扰的次数.试戴星Gear Live和LG 智能手表的早期用户说,手腕"时不时嗡嗡作响". 数字技术的确可以从很多方面刺激我们的神经,但效果又如何呢? 技术让我们更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