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云时代最经济的APM工具的姿势

阿里云于大概两月前商业化了一款APM产品 ARMS ,正式填补了 APM 上的云上监控的空白。那么作为阿里云官方 APM 工具,ARMS 和其他传统厂商的 APM 服务相比有什么特点呢? 通过和国内其他 APM 类产品对比,结合其自身各类功能,一个显著的特点是能非常明显地帮助用户降低云上的应用监控使用成本,从而间接提高用户在阿里云上的体验和粘性。

以下从五个方面来为大家详细解说。

随需而动的按量付费定价策略

传统的APM厂商基本上是按照规模的峰值数来一次性收取一年的费用。相比之下,ARMS 无论是应用监控还是前端监控,基本付费策略是按量付费,在这一点上都比其他APM厂商灵活不少。其中,应用监控功能是按照 Agent*Hour 来收费,前端监控是按照数据上报量来收费(或PV数)来收费。这样的收费模型对于云上应用来讲尤其适合。


这样讲的理由有两方面:

  • IT上云对用户最大的好处之一就是收费灵活。在当今互联网时代,市场变化瞬息万变,产品是否有爆发增长,是否能成为爆款,都很难预测,与此带来的前后端服务容量评估和相应的IT预算就更加困难。云上用户最大好处就是很大程度上不需要精准预判容量,可以通过按量付费的方式最大化地提供资源使用率。这方面的情况对监控来讲也同样适用。国内目前APM厂商的计价模型本质上还是要让用户需要提前预估容量:如果超过容量限制则需要另外议价,而全年没有达到容量评估的使用量则又显浪费。而ARMS无论是应用监控还是前端监控,其按量付费模型从监控上讲都可以让用户最大效率化地利用资源,也显著降低了议价沟通成本,节约了人力。
  • 在云上的另外一个场景是动态弹性扩缩容。由于业务需求,各类运营活动,如大促,不定期发生。这也对计算资源的规划提出挑战。而在云上,计算资源的动态弹性扩容天生的适合这一类场景。大促发生的时候临时按照流量弹性增加比如两倍 ECS 资源,活动结束后再收回计算资源,用户仅为峰值买单,这种方式大大地增加了资源的有效使用率。同样对于监控,大促发生时用户只对峰值时间端的大流量价格进行买单,而大促结束后监控价格自动恢复到正常水位,在云上时代也应是标准玩法。ARMS 的按量付费方式让这些都成为了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从网上公布的价格来看,ARMS的按量付费价格,其定价不仅灵活,而且也显著低于国内的APM厂商,从公布的数字来看,价格是国内的其他厂商公布价平均10%不到,简直可以称为APM SaaS领域的"价格屠夫"。据悉,这应该和 ARMS 定位于不做盈利,主做增加阿里云 ECS 用户粘性有关。

更加优惠的资源包模式

ARMS 的资源包一看有点像是和按量付费方式并列的一种预付费方式。但是经过详细研究,发现其实又略有不同。ARMS 的资源包是基于按量付费的基础上增加的一种用户套餐。购买资源包的前提条件是先开通按量付费服务:当用户有资源包的时候,ARMS计费会优先使用资源包;当资源包使用完以后,剩余使用资源记入按量付费。

这种玩法其实在通信运营商来讲不是首创。小编有类似经历,在购买电信手机套餐时,觉得可能流量不够用,但是3毛/MB的后付费价格又嫌贵,因此又单独购买了流量包,可以把流量单价降低到比如0.5毛/MB。只不过ARMS把这种计价玩法带到了APM领域,还是相当有创意的。

目前看来 ARMS 这种计量方法至少有两个优点:

  • 对于短期内有大致容量评估的用户来讲,可以通过购买资源包的方式显著降低使用成本。前面章节提到,要精确地做全年IT预算是很困难的,但是短期来预测1-3个月的大致使用量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讲还是具备可操作性的。对于资源包,用户可以完全基于一个短期评估量,先购买一个试用。目前ARMS的资源包经过调整以后,有限期长达6个月到1年,基本上买了不用担心过期。同时从价格上看,资源包确实还是能有效大幅降低价格。通过观察,高级资源包相比按量付费,最高可降低60%+以上的费用。
  • 资源包推出的另外一个好处,对于一些内部有比较严格的发票财务制度的公司来讲,不管是年初还是年中,提前通过购买资源包并能看到一整年预算的发票,满足公司内部财务合规要求,也成为可能。


因此ARMS在按量付费基础上推出的资源包,既解决了一些公司的财务合规问题,又降低用户使用成本,这一点可谓一举两得。

灵活的监控启停功能

APM监控的有限预算更多是希望用在刀刃上。例如除了对关键应用需要7x24 小时监控意外,对于其他其他二、三类(或非重要)应用,用户可能更期望在以下关键时刻对应用进行监控:

  • 在应用压测时,对应用开启监控,观察应用瓶颈在哪里。压测完成时,关闭应用监控。
  • 应用版本发布前后。对于新版本发布前几天开启监控进行基线观察,新版本发布后观察在线应用的性能和异常情况。
  • 对于大促活动,开始的头一段时间开启监控观察大促的实际性能影响和异常情况。
  • 而对于其他大多数时候的平稳阶段,这类应用监控其实可以默认关闭不开启,对于用户影响其实也不大。

这类场景其实对于多数云上普通用户来讲,并不鲜见。不过对于这类"屌丝"需求,小编看到的更多的APM厂商的应对态度基本上可以说是缺乏动力。因为满足这类需求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在降低厂商自己的潜在营收。但是笔者惊喜地发现,在ARMS上,无论是应用监控,和前端监控,ARMS都提供了一键启停功能,付费用户可以在任意情况下随时停止ARMS应用或前端监控,从而停止产生相关费用。

在最近刚上线的版本中,ARMS还提供了应用级别的监控启停功能,用户可以在应用粒度级别灵活的开启和关闭ARMS的监控状态。这无疑对于IT预算有限的用户来讲,又是一大福音。

应用监控公网带宽消耗0成本

对于传统的APM SaaS厂商来说,应用监控的数据上报方式最常用的是通过网络上报监控数据。而一般SaaS服务和部署的应用不在一个私网内,因此数据上报将对用户造成公网带宽消耗。对于应用监控一般的类似JVM堆内存、调用量耗时、SQL耗时等的指标类监控,针对公网的传输成本来说,并不算大。但是对于其他一些明细类监控数据如调用链,甚至本地调用堆栈收集来讲,网络传输带宽消耗就会显得会比较高。毕竟,试想应用每产生一次调用,就要发送近好几KB的调用数据,对于单节点高达好几百qps的应用来说,这些都是不小的公网带宽开销成本。

而ARMS针对阿里云上的应用监控数据传输在成本上具有天然优势。因为天然和应用一道长在阿里云网络内,所以应用的监控数据上报ARMS服务可以绕开公网而改用阿里内网。这种方式除了极大节省用户带宽成本以外,其也是ARMS宣传能支持100%分布式链路和本地堆栈采样的一大原因。

对于应用链路采集这块,ARMS的100%分布式链路和本地堆栈采样功能全开情况下,性能影响约5%左右;而且,具体采样率ARMS是可以在应用中可配置的,如果用户觉得性能影响太大,可以降低采样率来提供性能。除了其他高压缩技术意外,也正式因为有效利用内网,ARMS本身才不担心云上用户的应用监控采集链路明细所带来的用户和产品自身的网络传输带宽成本。这也是ARMS能做到100%链路收集而国内竞品缺做不到的一大原因之一。

据悉,除了链路采集以外,后续ARMS还将推出一系列如CoreDump分析等对带宽要求很高的功能,而这些功能都将借助云上的阿里云内网传输架构,也天然地帮助用户在费用方面显著降低使用门槛。

和阿里云产品集成使用更加经济优惠

从ARMS公开的资料上看,目前ARMS除了支持云上RDS, MQ, Redis等服务调用监控以外,针对其他PaaS类产品也有很好的集成。这边举其中一例,和阿里云 EDAS的整合。关于EDAS,官方资料介绍如下:

小编通俗理解:产品形态上,EDAS是一款类似于Spring Cloud + Kubernetes的阿里中间件自研的中间件旗舰产品;对用户而言,EDAS是一种类托管模式模式的中间件容器管理平台,用户只需要上传自己的应用程序,EDAS能帮用户解决应用生命周期管理,配置注册中心和远程调用,以及应用诊断等一系列问题。由于采用托管模式,在EDAS上,常规APM的应用监控探针部署方式用户是没有办法实施的。针对这个问题,ARMS针对EDAS监控做了一系列特殊处理,用户只需要通过简单授权操作就可以直接授权EDAS启用ARMS对应的应用监控探针,这样就能做到EDAS和ARMS无缝集成。

不仅如此,小编通过使用发现,针对同时使用EDAS的APM用户,ARMS居然还推出在各类折扣之上的进一步五折优惠。这在本身产品价格足够优惠的前提下,通过进一步折扣为阿里云云上其他产品增加粘性,这种手段也成为ARMS价格方面的一大杀器。

产品长期免费

最后补充一点,得益于ARMS的免费产品模式。从目前来看,ARMS将长期提供旗下三大子产品应用监控,前端监控,和自定义监控的免费套餐。其中,已商业化的两块子产品:

  • 应用监控的免费套餐为48 Agent*Hour;
  • 前端监控的免费套餐为5000 PV。

以上两个套餐,一方面对使用来讲完全足够;另一方面对阿里云上的小用户而言基本上也够用。如果临时流量用超的话,ARMS只是会在资源超标时关闭服务,而在次日凌晨贴心地为你悄悄打开,这样用户第二天就又能使用了。

以上是小编从价格模型结合相关功能为读者总结的 为什么ARMS是云时代最经济的APM工具产品。您如果敢兴趣的话,欢迎登录阿里云 ARMS 来为您的云上应用构建监控能力吧。

本文作者:中间件小哥

本文为云栖社区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haowei121/p/9068575.html

时间: 2024-12-13 12:27:37

论云时代最经济的APM工具的姿势的相关文章

Blue:云时代对经济的影响 ——《在线》有感

不管时代如何发展,商业基本上都是国名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不过在不同的时期其主要的表现形式不一样而已.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出现了交换物品的活动,当有了阶级的产生之后,有了权利的出现,也就开始出现了贫富的差距,而商人这一阶层也就开始出现.中国的经济发展可以说在封建时期毒素是非常缓慢的,这也与统治阶级的重农抑商的政策有关,随着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时期一来,中国的商业也就有了迅猛的发展.但是不管如何发展,在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前,以前的传统经济主要还是采取的面对面的交易为主,一家商店想要比较深

APM,云时代的应用性能优化神器

我们都知道,当今的时代是一个新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作为应用服务开发者的我们,有了很多很好的选择:我们的传统的应用基础架构也开始向云端迁移:我们看一下,现在企业应用IT架构是什么样? 很典型,从用户一直到硬件,很立体的六个层面,从用户到CDN,到防护墙,防护墙内有一堆的服务器,跑的是你的代码,还有一堆的硬盘做数据存储,这是咱们传统企业的应用架构.到了云的时代,因为我要讲的是云时代的APM,架构就变成这样了,后端防火墙的一些东西都隐化了,到了云时代背后的一般都变

APM:云时代下的那些两难分岔路口

根据最近不断涌现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以及收购案例来看,目前应用程序性能管理(简称APM)市场已经赢得愈发高涨的关注与重视.而作为其迅速崛起的重要推手之一,云计算的广泛兴起为其贡献了不可磨灭的动力.毕竟如今大量应用程序开始以云环境作为开发及托管的基础平台,而相关团队也迫切需要一套解决方案用于监控并管理应用程序的实际性能表现.基于这一切,应用程序性能管理技术的成功也就变得顺理成章. 不过这些应用程序及服务的客户又抱有怎样的态度——也就是那些为所在企业购买并维护一系列云应用组合的IT及Busine

走向云时代的大型机

大型机,又称大型主机,英文名mainframe,是指使用专用的处理器指令集.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有机整体.大型机最早诞生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经过四十多年的不断发展,其在可靠性.安全性.可用性和灵活性方面首屈一指. 近年来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兴起,X86服务器迅速崛起,那么大型机是否会退出历史舞台呢?从历史长河来看,分分合合一直在不停演绎.大型机到小型机再到X86,一步步由大变小,但云计算又将服务器融合起来,变成统一计算资源池.高端存储到中低端存储再到分布式存储,软件定义存储将其融合起来变成统一存

活水渠 - 云影院之云时代看片全攻略

本文讨论了大数据时代最热门的两大应用之一的云计算(另一应用是物联网)对网络视频观看体验的具体影响,以及在观看方式上区别于传统下载方式的优点. 一.视频门户类网站 此类网站以优酷.乐视等为代表,主营传统网络视频业务,使用浏览器进行直接点击链接进行观看. 优点:电视节目丰富.观看技术手段简单.大型网站服务器稳定 缺点:看不了热门电影,精华视频要收费,免费用户要看广告 解决:浏览器辅助工具或插件解决收费和广告问题,在此基础上还诞生了视频门户网 站的入口集成网站,每天看云帆可免VIP直接观看主流视频门户

万亿美元向云转型大市场,轻元科技要做云时代的IBM

Gartner预测,到2020年投入在传统IT上的支出直接或间接转移到云上,预计将超过1万亿美元.而全球IT支出有多大规模呢?根据Gartner全球IT支出预测,2017年全球IT支出将达到3.5万亿美元.Gartner全球IT支出预测是对数据中心系统.软件.设备.IT服务和通信服务等主要技术支出的趋势指标,基本上就是传统的企业ICT市场. 那么,Gartner所指的1万亿美元向云转型的支出,到底是公有云.私有云还是混合云?这恐怕就算Gartner自己也能很难判断,因为未来五到十年向云转型的企业

云时代,你离专业企业移动工作平台之间,还差什么—Cnskype

转型时期,你还在用传统办公方式? 前段时间微信要推出企业版微信的消息可谓再次闹得满城风雨,就像一颗原子弹一般引爆了整个中国的To B市场,而中国的To B市场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般引人关注.从整个行业的角度来看,企业版微信的推出并不仅仅只是会带来威胁,同时它也会加速整个办公快速向移动化转移. 研究发现,2014年,国内从事移动办公人数达到了3.58亿,到了2015年移动办公人数达到了3.94亿,相比2014年增长10.2%,同时占到了全国劳动力人数的比例达到了43.06%.预计到2016年,中国移

我眼中Citrix在云时代的价值与位置 ---- 我的封笔之作

注:文中的很多思想来自于Alan Huang,特此鸣谢. Why Cloud? 传统 在刚工作那会,无论是自己所在公司还是国内的企业都还是在上各种业务系统阶段,从最基础的数据库,中间件,活动目录,邮件系统到大一些公司上的SAP,CRM系统,可以说10-20年前中国的企业对于IT就是在补课,就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那个时候的建设跟国家做基础建设一样,一般是缺什么补什么,还谈不上什么系统化. 但是这样的大上.特上其实也留下了那个时代的特征,就是系统种类五花八门,从服务器小机(一般企业是不会有大机这种

马化腾:未来云时代的三个趋势

未来云时代的三个趋势.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关系 文章来源:得到(APP) 作者:16级电子商务三班  任宏冉 在6月21日举办的腾讯"云+未来"峰会上,腾讯集团董事局主席马化腾分享了他对未来云时代的趋势看法. 马化腾认为,未来云时代有三个趋势: 一,云是产业革新原动力."就像电力带来的变革一样,接入云会带来数字化升级".有了电之后就产生大量发明,比如电灯.电报.电器等.云出现之后会发明什么,还不知道,现在还是云应用初级阶段.但马化腾推测人工智能就是这样的发明.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