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创业企业陷入“烧钱”泡沫,应该感谢不理智的投资人

 每个月花9.95美元,就可以在影院无限次观看2D电影!是不是听起来实在是太太太优惠,完爆此前一切的电影优惠策略?这不是想象,而是一家名为MoviePass的美国互联网企业所推出的订阅服务。这种做法看起来相当激进的既让影院业发生极大改变,又满足了人们支付订阅费以换取“无限次”观看电影的梦幻需求。

 不过MoviePass在迅速获得300万用户的背后,却是“烧钱”的无奈之举,甚至为了实现用户量增长而烧到疯狂的地步。而这也是近年来硅谷创业的缩影,用“烧钱”来换取市场——不理智的投资人非常多。但就当下的大环境来看,“烧钱”的策略已经有着越来越多的泡沫。或许再过一段时间,硅谷的这波“烧钱”创业潮会像国内一样平息下来。

“烧钱”泡沫来袭,硅谷陷入癫狂

 创业这件事儿呢,其实是很简单的。比如,在音乐服务上立刻就能想出个好的创业点子。创建一个音乐商店,每个月仅收取75美分,完全没有其他隐藏费用,就可畅听数千万首歌曲。你是不是觉得这样做可能会迅速倒闭?那是因为你不了解其中的门道。

这个创业项目就是先描绘好蓝图去寻找投资人,然后通过疯狂烧钱去迅速聚拢海量用户,后面的可行方案就很多了。或是将这个创业项目出售给巨头企业,或是将收集到的用户数据出售给标价最高的投标人,或是积极去上市,总归能一本万利。

或许你仍然怀疑这个模式,毕竟在过去企业必须出售高于成本的商品或服务才是正确的商业模式。但那只是20世纪的商业模式,现在的创业新模式就是烧钱去快速发展,用投资者的现金来补贴损失,进而计划在某个时间节点或发展阶段实现盈利。

 而近年来的硅谷,就是被这样的“烧钱”模式给弄得陷入癫狂。可惜的是,绝大多数项目都没有获得预期中的成功,反而让泡沫显现。据佛罗里达大学沃灵顿商学院教授Jay Ritter调查的数据显示,去年上市的公司中有76%的公司在每年的每股收益基础上无利可图。这是自2000年互联网泡沫高峰以来的最大数字,当时81%的新上市公司无利可图。根据Jay Ritter的说法,2018年迄今为止已经上市的15家科技公司中,只有三家在上一年获得了每股正收益。

无利可图,投资人想让创业公司达成“赢者通吃”目标

 硅谷是一个能够实现梦想的疯狂之地,互联网、科技行业仍然是快速发展但无利可图公司的温床。据报道,预计明年将公开上市的Uber在去年亏损45亿美元,因为它试图扩大国际市场,并与包括Lyft在内的竞争对手进行价格战。此外,作为一家上市公司,Snap去年亏损34亿美元。而在经历了投资者支持的十年亏损之后,Airbnb刚刚获得了第一个盈利年。

 无利可图公司数量的增加,反映了股东和投资者愿意保持快速增长,以让这些公司达成“赢者通吃”的目标。投资者认为,一旦达到足够的规模,就可以更容易地扭转利润转换。部分投资者坚持认为,如果创业公司能够将大量用户转化为付费用户或采用其他营收策略,是非常有利可图的。

 这其中,MoviePass已经成为了近年来的“烧钱”代表。9.95美元无限制的去电影院看2D电影固然让其收获了大量用户,但“烧钱”的速度也是很快的。有媒体报道称,虽然近段时间增加超过100万的净订户,但MoviePass在第一季度损失了9830万美元。而现在MoviePass仍未找到能够大量收获营收的方式。

在硅谷已经倒下了太多创业公司,它们往往尝试通过减价促销、优惠等对既有行业造成破坏,比如洗衣、停车、便利店等。而且初期都是很美好的,用户都能享受各种低价的服务——感谢不理智的投资人。但在资金耗尽后,这些创业公司就会立刻被打回原形,甚至迅速破产。

国内烧钱热潮已式微,盈利已成关键

 硅谷的“烧钱”热潮,是不是与之前国内O2O、共享经济等领域的“烧钱”风很像?其实就是一脉相承的。不过总的来看,国内的“烧钱”热潮已然式微。在经过太多O2O、贡献经济项目的倒闭后,投资人已经变得愈发理智。能成长下来的巨头屈指可数,仅有滴滴、美团等数家公司罢了,且它们依然还在融资……

 而就发展趋势看,现在的创业项目在初期就必须寻找到盈利之匙。没有响应的盈利策略,已经很难再打动投资者。虽然对大众来说不算是“好事”——少了很多低价服务,但对于整个市场来说却是渐渐走向了正规。

 接下来,就看互联网领域还会再玩什么新招数了!(科技新发现 康斯坦丁/文)

原文地址:http://blog.51cto.com/skysfw/2122186

时间: 2024-08-05 18:27:27

硅谷创业企业陷入“烧钱”泡沫,应该感谢不理智的投资人的相关文章

龙芯之痛:中国芯片产业陷入烧钱过热怪圈

来源:财经国家周刊 文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李庭煊 如果不是2015年11月龙芯中科总裁胡伟武一番“要政策”的言论,恐怕很多人还不知道,龙芯居然还活着. 在几乎所有人的印象中,这家“中国第一芯”,应该和其他老一代国产芯片企业一样,在2006年的“汉芯”造假风波之后,就销声匿迹了. 虽然最近一两年,市场上总会不时冒出一两家国产核心软硬件企业的消息,但多属“中科红旗倒闭”那样的“惨案”. 以致现在,但凡搭上“国产”二字的芯片.操作系统,很容易成为网络上一些评论人士的吐槽对象,甚至有的被钉在“骗

电商只是烧钱?

昨天央视新闻播出快的及滴滴同一时间停止打车补贴的烧钱游戏,几个月里两家公司按央视的报道共烧掉了19亿的资本,而按这两家公司自己的曝光一共是烧掉了24亿,这不得不让筑尼玛想到几年前的团购时代想当年团购从百团大战到千团大战的时候各家也是不遗余力的烧钱砸钱,如团宝网.拉手网等但最终能保留下来并存活的并没有几家. 在筑尼玛看来,快的和滴滴的这种烧钱行为,一是为了尽早洗牌,不要在出现像团购一样的千团万团大战尽早把对手烧死,二是为了加快抢占市场提升装机量,这种烧钱的速度在短短的几个月里使一个本来是百家争鸣.

电视领域“烧钱”不止,酷开为何反成赢家?

2016年是电视领域的特殊之年.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目前中国电视机保有量达4.5亿台,而根据每年每户家庭在电视上增值100元的预期数据来计算的话,那么国内电视一年的内容和服务收入将超过400亿元.在如此庞大的市场空间和可预期的收入前景下,电视厂商的重金投入便成为理所当然之举,于是一些电视厂商为发展崛起和差异化竞争需求,均不惜重金地在内容.硬件.资源等领域投入重金发力,以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 乐视的生态补贴负利.小米投入10亿美元筹建内容.微鲸拉拢一群资方等等举措均为代表. 江湖于是

重回萧条:从赴美IPO绝迹 看那些烧成泡沫的互联网企业

曾经,赴美上市是很多中国企业的终极梦想.然而在当下,随着中概股在美国股市股价的不断走低.中国赴美上市企业私有化速度的加快,大众才发现,原来美国股市并不是那么好混的.但不管怎样,赴美上市始终是一种荣耀.让人诧异的是,原本轰轰烈烈的赴美上市如今却戛然而止. 截止今年Q1季度,中国赴美上市IPO的互联网厂商几乎为零.一方面是因为资本寒冬,另一方面无尽烧钱后的无底洞已经让人不愿意相信其未来.在这个烧钱产泡沫的季节中,我们一起来看看曾经阔气现在或倒闭,或苟存的互联网企业.  蜜淘"毙命" 初春下

O2O疯狂烧钱路:止血还是放血好

         在国内,无论是互联网巨头还是创业者,很多都将O2O领域当做下一个金矿.而对于很多O2O项目来说,市场规模.用户基数.发展潜力等传统指数依然被当做硬性指标.而为了抢夺用户,很多O2O项目都只能疯狂烧钱,一方面维持自身发展,另一方面挫败竞争对手. 然而,很多O2O项目烧钱放血方式都是盲目的,项目执行者对未来的运营.发展模式并没有完整的规划.或者说,在强大的竞争压力下,只顾着盲目存活下来,除了烧钱之外并没有更好的竞争与领先优势.由此,烧钱就成为O2O项目的必然选择.除此之外,似乎别无

烧钱下的分享经济分享的是投资人经济?

继跨境电商.外卖电商.生鲜电商减缓或暂停烧钱之后,最近以烧钱成名的多家约车软件也开始放缓其烧钱补贴的步伐.但和其他大多数互联网平台一样,停烧后随即出现的用户量下滑和用户跳票问题,立马成为拖垮这些多年用钱堆起的"雄壮大厦"的大地震. 用钱吹出来的"泡沫"最终没如招股宣传册中说的那样成为"大厦的坚固根基",在停止吹捧后泡沫爆裂的速度正在以出乎意料的速度消散--  烧钱让"估值"成其最大盈利模式 烧钱之所以受到分享经济的青睐,关键就

千鸟配送获1000万元天使轮融资,同城货运烧钱大战之后的冷静思考?

toB市场是否无法出现巨头? 36氪获悉,国内同城货运平台1号货旗下孵化的企业级同城配送公司千鸟获得由广东文投创工场领投.两个A股上市公司核心高管跟投的1000万天使轮融资. 2014年 我国社会物流运输费用 为5.6 万亿元 .然而我国 3000 多万货车司机中 95%都是个体户,这使得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非标准化.运营效率低.空驶率高等问题严重. 其中同城配送类的企业从2014年开始兴起,经过几年的洗牌,目前58速运.货拉拉.1号货的等企业目前发展良好,36氪有过相关报道. 在二是互联网+同

互联网专栏作者辛东方:推广平台烧钱的背后

互联网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各方面的发展.社会步入智能化.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带给人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一些难以启齿的辛酸. 80后作家.专栏作者辛东方近照(资料图) 文/辛东方(80后作家.专栏作者.专注互联网科技领域) 互联网的时代,造就了一批利用互联网平台起家致富的大佬,却很少有人知道背后的辛酸.1996年,马云在北京游说推广他的黄页,甚至一度被人当做"骗子".二十年后,马云坚持,阿里巴巴成了中国互联网三大巨头(BAT指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中的一份子. 互联网创业,背后的艰辛,都是时

IT增值服务实践心得体会:企业客户的钱比个人客户好赚得多

友情提示 本人喜欢直言不讳,不喜欢拐弯抹角.喜欢从客观和主观.自身和他人等多种角度去探讨问题.如有不当之处,欢迎吐槽. 若干心得体会1.企业客户的钱更好赚,个人客户的钱很难.  为什么这么说呢? a.企业有钱赚,为了更好地服务自己的客户,赚到更多的钱,花点钱,心甘情愿.只要你的商品和服务,不至于太坑. b.企业的功利心比较强,因此,非常有目标性,有动力,一定要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 c.个人的付费意识很差,因为他们总认为自己赚的钱少,同时下意识地认为,别人花时间精力提供的服务或者劳动成果,不值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