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程加载进化史(进程加载与内存存贮管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f5e19860102vlv0.html

存储管理的基本原理

内存管理方法

内存管理主要包括内存分配和回收、地址变换、内存扩充、内存共享和保护等功能。

下面主要介绍连续分配存储管理、覆盖与交换技术以及页式与段式存储管理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1连续分配存储管理方式

连续分配是指为一个用户程序分配连续的内存空间。连续分配有单一连续存储管理和分区式储管理两种方式。

(1)单一连续存储管理

在这种管理方式 中,内存被分为两个区域:系统区和用户区。应用程序装入到用户区,可使用用户区全部空间。其特点是,最简单,适用于单用户、单任务的操作系统。CP/M和 DOS 2.0以下就是采用此种方式。这种方式的最大优点就是易于管理。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例如对要求内存空间少的程序,造成内存浪费;程序全部装 入,使得很少使用的程序部分也占用—定数量的内存。

(2)分区式存储管理

为了支持多道程序 系统和分时系统,支持多个程序并发执行,引入了分区式存储管理。分区式存储管理是把内存分为一些大小相等或不等的分区,操作系统占用其中一个分区,其余的 分区由应用程序使用,每个应用程序占用一个或几个分区。分区式存储管理虽然可以支持并发,但难以进行内存分区的共享。

分区式存储管理引 人了两个新的问题:内碎片和外碎片。前者是占用分区内未被利用的空间,后者是占用分区之间难以利用的空闲分区(通常是小空闲分区)。为实现分区式存储管 理,操作系统应维护的数据结构为分区表或分区链表。表中各表项一般包括每个分区的起始地址、大小及状态(是否已分配)。

分区式存储管理常 采用的一项技术就是内存紧缩(compaction):将各个占用分区向内存一端移动,然后将各个空闲分区合并成为一个空闲分区。这种技术在提供了某种程 度上的灵活性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弊端,例如:对占用分区进行内存数据搬移占用CPU~t寸间;如果对占用分区中的程序进行“浮动”,则其重定位需要硬件 支持。

1)固定分区(nxedpartitioning)。

固定式分区的特点 是把内存划分为若干个固定大小的连续分区。分区大小可以相等:这种作法只适合于多个相同程序的并发执行(处理多个类型相同的对象)。分区大小也可以不等: 有多个小分区、适量的中等分区以及少量的大分区。根据程序的大小,分配当前空闲的、适当大小的分区。这种技术的优点在于,易于实现,开销小。缺点主要有两 个:内碎片造成浪费;分区总数固定,限制了并发执行的程序数目。

2)动态分区(dynamic partitioning)。

动态分区的特点是 动态创建分区:在装入程序时按其初始要求分配,或在其执行过程中通过系统调用进行分配或改变分区大小。与固定分区相比较其优点是:没有内碎片。但它却引入 了另一种碎片——外碎片。动态分区的分区分配就是寻找某个空闲分区,其大小需大于或等于程序的要求。若是大于要求,则将该分区分割成两个分区,其中一个分 区为要求的大小并标记为“占用”,而另一个分区为余下部分并标记为“空闲”。分区分配的先后次序通常是从内存低端到高端。动态分区的分区释放过程中有一个 要注意的问题是,将相邻的空闲分区合并成一个大的空闲分区。

下面列出了几种常用的分区分配算法:

首先适配法(nrst-fit):按分区在内存的先后次序从头查找,找到符合要求的第一个分区进行分配。该算法的分配和释放的时间性能较好,较大的空闲分区可以被保留在内存高端。但随着低端分区不断划分会产生较多小分区,每次分配时查找时间开销便会增大。

下次适配法(next-fit):按分区在内存的先后次序,从上次分配的分区起查找(到最后{区时再从头开始},找到符合要求的第一个分区进行分配。该算法的分配和释放的时间性能较好,使空闲分区分布得更均匀,但较大空闲分区不易保留。

最佳适配法(best-fit):按分区在内存的先后次序从头查找,找到其大小与要求相差最小的空闲分区进行分配。从个别来看,外碎片较小;但从整体来看,会形成较多外碎片优点是较大的空闲分区可以被保留。

最坏适配法(worst- fit):按分区在内存的先后次序从头查找,找到最大的空闲分区进行分配。基本不留下小空闲分区,不易形成外碎片。但由于较大的空闲分区不被保留,当对内存需求较大的进程需要运行时,其要求不易被满足。

2.覆盖和交换技术

引入覆盖 (overlay)技术的目标是在较小的可用内存中运行较大的程序。这种技术常用于多道程序系统之中,与分区式存储管理配合使用。覆盖技术的原理很简单, 一个程序的几个代码段或数据段,按照时间先后来占用公共的内存空间。将程序必要部分(常用功能)的代码和数据常驻内存;可选部分(不常用功能)平时存放在 外存(覆盖文件)中,在需要时才装入内存。不存在调用关系的模块不必同时装入到内存,从而可以相互覆盖。覆盖技术的缺点是编程时必须划分程序模块和确定程 序模块之间的覆盖关系,增加编程复杂度;从外存装入覆盖文件,以时间延长换取空间节省。覆盖的实现方式有两种:以函数库方式实现或操作系统支持。

交换 (swapping)技术在多个程序并发执行时,可以将暂时不能执行的程序送到外存中,从而获得空闲内存空间来装入新程序,或读人保存在外存中而处于就绪 状态的程序。交换单位为整个进程的地址空间。交换技术常用于多道程序系统或小型分时系统中,与分区式存储管理配合使用又称作“对换”或“滚进/滚出” (roll-in/roll-out)。其优点之一是增加并发运行的程序数目,并给用户提供适当的响应时间;与覆盖技术相比交换技术另一个显著的优点是不 影响程序结构。交换技术本身也存在着不足,例如:对换人和换出的控制增加处理器开销;程序整个地址空间都进行对换,没有考虑执行过程中地址访问的统计特 性。

3.页式和段式存储管理

在前面的几种存储 管理方法中,为进程分配的空间是连续的,使用的地址都是物理地址。如果允许将一个进程分散到许多不连续的空间,就可以避免内存紧缩,减少碎片。基于这一思 想,通过引入进程的逻辑地址,把进程地址空间与实际存储空间分离,增加存储管理的灵活性。地址空间和存储空间两个基本概念的定义如下:

地址空间:将源程序经过编译后得到的目标程序,存在于它所限定的地址范围内,这个范围称为地址空间。地址空间是逻辑地址的集合。

存储空间:指主存中一系列存储信息的物理单元的集合,这些单元的编号称为物理地址存储空间是物理地址的集合。

根据分配时所采用的基本单位不同,可将离散分配的管理方式分为以下三种
段式存储管理和段页式存储管理。其中段页式存储管理是前两种结合的产物。

(1)页式存储管理

1)基本原理。将 程序的逻辑地址空间划分为固定大小的页(page),而物理内存划分为同样大小的页框(pageframe)。程序加载时,可将任意一页放人内存中任意一 个页框,这些页框不必连续,从而实现了离散分配。该方法需要CPU的硬件支持,来实现逻辑地址和物理地址之间的映射。在页式存储管理方式中地址结构由两部 构成,前一部分是页号,后一部分为页内地址,如图4-2所示。

这种管理方式的优 点是,没有外碎片,每个内碎片不超过页大比前面所讨论的几种管理方式的最大进步是,一个程序不必连续存放。这样就便于改变程序占用空间的大小(主要指随着 程序运行,动态生成的数据增多,所要求的地址空间相应增长)。缺点是仍旧要求程序全部装入内存,没有足够的内存,程序就不能执行。

2)页式管理的数据结构。在页式系统中进程建立时,操作系统为进程中所有的页分配页框。当进程撤销时收回所有分配给它的页框。在程序的运行期间,如果允许进程动态地申请空间,操作系统还要为进程申请的空间分配物理页框。操作系统为了完成这些功能,必须记录系统内存中
实际的页框使用情况。操作系统还要在进程切换时,正确地切换两个不同的进程地址空间到物理内存空间的映射。这就要求操作系统要记录每个进程页表的相关信息。为了完成上述的功能,—个页式系统中,一般要采用如下的数据结构。

进程页表:完成逻辑页号(本进程的地址空间)到物理页面号(实际内存空间)的映射。
每个进程有一个页表,描述该进程占用的物理页面及逻辑排列顺序。

物理页面表:整个系统有一个物理页面表,描述物理内存空间的分配使用状况,其数据结构可采用位示图和空闲页链表。

请求表:整个系统有一个请求表,描述系统内各个进程页表的位置和大小,用于地址转换也可以结合到各进程的PCB(进程控制块)里。

3)页式管理地址变换

时间: 2024-10-04 08:50:13

进程加载进化史(进程加载与内存存贮管理)的相关文章

加载独立进程

注意:当使用 fork 函数加载独立进程的时候,你必须总是在 fork 后面调用 exec 或者类似的函数. 基于 Core Foundation.Cocao 或者 Core Data 框架(无论显式还是隐式关联)的应用程序随后 调用 exec 函数或者类似的函数都会导出不确定的结果. 分叉函数编辑 头文件 1 2 #include<unistd.h>/*#包含<unistd.h>*/ #include<sys/types.h>/*#包含<sys/types.h&

从整理上理解进程创建、可执行文件的加载和进程执行进程切换,重点理解分析fork、execve和进程切换

一.首先我们来看看进程控制块PCB也就是task_struct,(源码) 选出task_struct中几个关键的参数进行分析 struct task_struct {volatile long state; //进程状态 /* -1 unrunnable, 0 runnable, >0 stopped */ void *stack; //进程内核堆栈 atomic_t usage; unsigned int flags; //进程标识符 /* per process flags, defined

Linux进程创建、可执行文件的加载和进程执行进程切换

作者:刘磊 文中参考代码出处:https://github.com/mengning/linuxkernel/ 本文主要针对进程创建.可执行文件的加载和进程间切换三大部分进行实验并分析. 实验环境:Ubuntu 16虚拟机.VMware 14 1 进程创建 进程(Process)是计算机中的程序关于某数据集合上的一次运行活动,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基本单位,是操作系统结构的基础.在早期面向进程设计的计算机结构中,进程是程序的基本执行实体:在当代面向线程设计的计算机结构中,进程是线程的容器.程

关于apk加壳之动态加载dex文件

由于自己之前做了一个关于手机令牌的APK软件,在实现的过程中尽管使用了native so进行一定的逻辑算法保护,但是在自己逆向破解的过程中发现我的手机令牌关键数据能够“轻易地”暴露出来,所以我就想进一步的对其进行加固.于是,我使用的网上常用的梆梆加固.爱加密和阿里的聚安全应用来对我的apk进行一个加固保护.加固后,出于好奇心,我想对这些加固的原理进行一个了解,便于我自己能够实现这个加固的方法.于是开始了网上关于这方面的学习,我将这些加固的大致原理进行了一个总结,发现它们实现的最主要的方法就是利用

动态链接库DLL的加载:隐式加载(载入时加载)和显式加载(运行时加载)

静态链接库在链接时,编译器会将 .obj 文件和 .LIB 文件组织成一个 .exe 文件,程序运行时,将全部数据加载到内存. 如果程序体积较大,功能较为复杂,那么加载到内存中的时间就会比较长,最直接的一个例子就是双击打开一个软件,要很久才能看到界面.这是静态链接库的一个弊端. 动态链接库有两种加载方式:隐式加载和显示加载. 隐式加载又叫载入时加载,指在主程序载入内存时搜索DLL,并将DLL载入内存.隐式加载也会有静态链接库的问题,如果程序稍大,加载时间就会过长,用户不能接受. 显式加载又叫运行

Assetbundle 打包加载及服务器加载等(采用unity3d5.0后的新版)

Assetbundle为资源包不是资源 打包1:通过脚本指定打包 AssetBundleBuild ab = new AssetBundleBuild { assetBundleName = PlayerSettings.bundleVersion + "@" + "zhao",//资源包assets的名字 assetNames = new string[1],  //包里的每个资源的名字 }; string outputPath = Path.Combine(Ut

Javascript图片的懒加载与预加载

1. 缓载.预载的概念 这些技术不仅限于图片加载,但我们首先讨论最常用的图片加载. 缓载:延迟加载图片或符合某些条件时才加载某些图片. 预载:提前加载图片,当用户需要查看时可直接从本地缓存中渲染. 两种技术的本质:两者的行为是相反的,一个是提前加载,一个是迟缓甚至不加载.缓载对服务器前端有一定的缓解压力作用,预载则会增加服务器前端压力. 2. 缓载的意义与实现 缓载的主要目的是作为服务器前端的优化,减少请求数或延迟请求数. 主要体现在三种模式上: 第一种是纯粹的延迟加载,使用setTimeOut

[原创]cocos2dx加载网络图片&amp;异步加载图片

[动机] 之前看到一款卡牌游戏,当你要看全屏高清卡牌的时候,游戏会单独从网络上下载,本地只存了非高清的,这样可以省点包大小,所以我萌生了实现一个读取网络图片的类. [联想] 之前浏览网页的时候经常看到一张图片渐进(由模糊变清晰)的显示,如果在游戏中,诸如像显示高清卡牌的时候,使用有这种方式去显示一张图片,这样的体验应该会稍微好些 [相关知识] png interlaced:png图片在导出的时候是可以选择 interlaced (Adam7)的,这样的存储的png在网页上显示会渐进显示, 这种i

hibernate中懒加载和急加载的区别,以及hibernate中get()方法和load()方法的区别

* 懒加载在加载一个实体的时候,不会马上从数据库中加载,即从数据库中加载到内存.而急加载在加载一个实体时,会立即从数据库中查询,与其关联的类也会被同时查询. 急加载就会很快,因为在第一次加载的时候,已经帮我们全部加载好了.而懒加载则会相对慢一些,因为在我门需要查询的时候,它才会执行sql操作. 所以懒加载的优点是占用内存小,执行速度慢;急加载是执行速度快,占用内存高 hibernate的get()he load()方法在执行的时候又很大的区别, 执行get()方法会把所有的基本数据全部加载, 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