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爆点读后感

---------------------------本文写于2015.10.02------------------------------

最近刚读完《引爆点》,颇受启发。马尔科姆 · 格拉德威尔通过研究社会现状,总结流行潮中的【关键人物】、【关键属性因素】、【环境因素】,找到引发流行潮的共性。

书中描述了引爆点三个法则——【个别人物法则】、【附着力因素法则】、【环境威力法则】。如下:

1.个别人物法则:在一个流行潮中,通常存在的这样的特别人物,意识到了时尚的趋势,通过自己的社交能力、活力、热情和魅力将这些东西传染给大家。这些人物的归纳下来可以类比成三种特性的人:联系员、内行、推销员。他们通常拥有如下的特性:人脉很广、大家印象中的好人、乐于助人、专业、感染力强。所以他们能够将一个东西扩散并感染出去;

2.附着力因素法则:可以通过改变交际的内容;通过使传递的信息浅显易懂,从而使之牢牢地扎根于人们的头脑,直至最后促成他们行动来实现;附着力因素可以是多种呈现形式,如扎眼的颜色、耐人寻味的文案、令人动容或引发共鸣的故事、或者是与当时的环境有关联的因素,等等...

3.环境威力法则:人们对于环境因素的改变不仅是敏感,而是极其敏感。人是环境中的孩子,很多的行为表现是在具体的环境作用的结果;

除此之外,其他的几个有意思的理论:

1.破窗效应:如果一个窗户被打破了,过了很久没有人来把它修好,行人就会从此判断,这是个没人关心、管理的地方。很快就会有更多的窗户被打破,然后无政府主义就开始从这幢楼向相邻的街道蔓延。我们日常生活中排队现象就很能反应这个现象。但凡有人插队而不被制止,那么很快就会出现第二个、第三个插队者,队伍很快就乱套了;

2.基本归因错误:我们在性格方面的错误认识,即认为性格是具有统一性、一致性。对于人做出的行为总是高估性格因素,低估具体情形和环境因素。我们总是倾向于从人的性情一面而不是从环境的一面寻找答案。

3.150。指人在人际关系的通道容量大概是150.,即你能记住他是谁,你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我们必须把人数控制在150一以下,150法则是一个引爆点,如果超过了这个数字,群体统一观念、一致行动的能力就会出现结构上的障碍。

--------------------------------------------------------------我是分割线-------------------------------------------------------------------

当代流行潮特征

在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一个流行潮的引爆变得更为容易且可操控,朋友圈和微博往往成为引爆的最重要的两个场所。这两个社交平台的引爆属性并不相同。朋友圈就俨然就是一个满足【150法则】的圈子,这里的人大多数都是你认识的,且能知晓相互相关的,在这里传播的信息更容易取得信任并建立起统一观念。而微博则是一个【个别人物法则】发挥最大作用的平台,大V就是一个引爆事件里的【个别人物】,他们的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信息传播不断地去中心化,每一个自媒体均是一个事件中的【个别人物】。

无论哪个流行潮中,都分为五类人群:2.5%的创新者,这部分人群发现新潮的事物,并愿意尝试;13.5%的初期采纳者,这部分人群会比较容易接受新事物;34%的早期多数人群;34%的晚期多数人群;16%的“落后者”,这部分人群直接放弃。一个流行潮引爆起来实际上就是在获得了【34%的早期多数人群】及【34%的晚期多数人群】的时候。

那么如何发起一个流行潮?

1. 无论哪个流行潮,首要问题就是事件的附着力,如果你是要引爆一款产品,其附着力就在于产品本身的某个特殊属性,如:【脸萌】萌萌的且有与本人略微相像的头像、【足记】文艺范十足的大片模式。而如果是一个事件,则附着力属性则更为丰富,如:【安妮的1%生活】中女孩的励志故事,或是【少年不可欺】中上市公司剽窃少年创意这样以强欺弱的事件属性,或者是【我叫叶良辰】里人物玛丽苏小说的语气等等...无论如何,附着力都得是:浅显易懂、有强烈的特性、能够刺激感官或引发同理心或拥有趣味性;

2. 接近着考虑你的事件中,那2.5%的创新者在哪儿?13.5%的初期采纳者在哪儿?比如【我叫叶良辰】引爆是在贴吧,是因为这个事件中的用语年轻好玩的群体更容易接受,而贴吧则集中了这样的一批人群;

3. 然后就是针对这批创新者和初级采纳者寻找那些事件中的【个别人物】,也许是微博大V,也许是贴吧管理员、也许是豆瓣红人。这些人显得至关重要,他们是让创新者和初期接纳者能GET到该流行潮关键点的重要人物;

4. 最后是考虑环境因素,包括时间点、地点、氛围等因素。好的环境因素可以对流行潮起强大的推动作用,是其不可阻挡。比如【穹顶之下】,其发布的时间点恰好就在国内雾霾最为严重的这些年,雾霾问题广受社会关注,尤其北方城市更为担忧。

读书笔记:https://wenku.baidu.com/view/31c67c95c5da50e2534d7f1e.html

如下均为个人基于《引爆点》的思考和总结...并不代表就是正确的,如有见解,欢迎交流。

世木/2014.10.2/ 403429635#qq.com

作者:im世木
链接:http://www.jianshu.com/p/57944bc5d01c
來源:简书

时间: 2024-09-28 17:56:20

引爆点读后感的相关文章

《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现实篇)》 - 读后感

<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现实篇)> - 读后感 读后感和摘要是不同的.读后感更侧重于读完一本书后对自己所带来的启迪.读这本书的感受,以及对书中作者观点的评价:摘要则侧重于将作者的观点和看法浓缩出来,较少掺杂或者不掺杂读者本人的想法.使得日后只要看看摘要,就可以回顾起更多的原文内容.按这个定义,有时候,有些书只能写出摘要,完全写不出读后感,比方说技术类型的书. 因为家里已经堆积了很多的书,所以我决定每读完一本书就写一篇读后感或者摘要,然后把它卖掉.这样一方面可以节省一些空间,一方面可

03-20 《构建之法》第1,2,3章读后感

第一章读后感: 看了大概了解软件从一个想法到最终成品的一个过程.软件先是由一个想法引出的,有那个想法,你需要一个工具去做什么,然后根据自己想要的功能大概做一个能实现基本功能的软件,再对客户提出的要求进行完善,实现了功能后对软件进行维护.还有做的软件要符合客户的要求,而不是只根据自己的想法去做,要满足大部分的需要,满足客户的需求,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bug对其进行修复. 软件工程在社会发展处于什么地位,发展潜力在未来究竟有多大? 第二章读后感: 看完第二章后知道软件是需要单元测试的,之前对这个没什么

《大道至简》第一,二章读后感

注:我忘记老师要求什么时间之前提交了,之所以发了这么晚是因为我觉得要写读后感的话最好还是把一本书读完了再写读后感比较好.但是直到今天晚上我发现,由于我的变成基础并不扎实,编程的造诣也并不深,所以在这短短几天之内根本不可能读完这本书.当然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倒是没问题,但是要大致读懂意思却是几乎不可能.所以只好写读后感写到第一二章. 第一章标题是编程的精义,讲的是如何用最朴素最大众最傻瓜的方法编写出一个程序.以“愚公移山”的故事贯穿全篇.愚公首先有用户需求,即被两座大山挡住了门.有具体的目标,也就是搬

《代码大全2》读后感czz

经老师推荐,买了一本<代码大全2>,花了近3个月的时间看完了,看完后觉得还有很多值得回味的地方,而且每部分之后作者还推荐了不少经典书籍.所以,作个读书心得.全书的主题是软件构建,关于软件构建问题的方方面面均有涉及,共分7个部分,从软件构建前期准备,到语言层的一些问题,再到代码完善,系统考虑以及软件工艺等等.以下分别进行简单说明. 第一部分是打好基础,本部分主要是软件构建前期的工作,以及对一些基本概念的介绍,具体包括如何选择编程语言和构建实践方法,如何理解软件开发的过程.软件开发本质上说就是工程

咳咳,软工新手读《大道至简》读后感

<大道至简>读后感 本书是周爱民先生把这本<大道至简>表达为"阐述软件工程的思想核心",书中又分为八个章节,接下来我想把我对每个章节的认识分开来介绍. 在第一章节中,周爱民先生将编程归类为公式"程序等于算法加结构",同时周爱民先生也将编程认为是一件简单的劳动工作.一个程序无论多么复杂,都可以将其拆分为无数多个不同的结构,然后用算法把它们编织出来.这就想文中的例子,把愚公移山的工程拆分成多个顺序.分支和循环.文中的观点就是"算法是对一

《程序员读书这件事情》读后感

晚上读了<程序员读书这件事情>这篇博文. 第一,感叹博主的阅读量,借助于信息科技的优势大家的阅读量越来越多,博主是除栗华山(华宇前同事)后见到的第二个阅读牛人! 第二,敬佩博主的文笔和细心勤奋,其中一些书我也读过却没写读后感没总结. 第三,"读书为了什么",也是感悟最深的,解答了自己的困惑. 1,读书像吃饭一样,为精神世界里的自己提供给养. 2,读书可以丰富内心,让我们在同样的生活下过出不一样的自己. 3.读书是润物细无声,在潜移默化间提高自己.

数据之巅读后感

数据之巅读后感 1.内容概述 全书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小数据历史,第二部分讲述大数据的崛起. 第一部分以美国历史为主线,讲述了大数据文化如何形成以及数据治国的理念如何深入人心的宏伟画卷. 其中第一部分主要讲述了,初数时代.内战时代.镀金时代.进步时代.抽样时代 初数时代,讲述了美国利用数据来划分国家权力,从而使国家权力相对共和,而共和的政治又来反哺数据,促进数据的发展. 内战时代,通过数据分析讲述了南北战争的原因以及北方军队充分利用数据来打败南方军队的故事,最后还从数据方面分析了解放黑奴的真

大道至简第二章读后感

 读了大道至简第一章的老愚公的故事,我们知道了勤劳的人总会能够完成所有的困难,最终完成自己的任务,完成自己的目标,愚公移山,看似不能完成,但是与共凭借着子又生孙,孙又生子,活生生的完成了这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在旁人眼里看来,又有一些古板,耗时,毕竟动用了不知道多少代子孙的时间,反而观之第二章的李冰,修建都江堰,也需要“移山”,而且山上又全是石头,要是按照愚公的办法,那得修到什么时候才能完工?但是他发现了最终的方法,用火烧石头,然后浇水,石头就会变得酥脆容易挖走,这就是一种智慧. 从某种情况

呼啸山庄读后感

这本书足足花了四个月的时间才终于读完了,真是不适合我的类型啊== 梗概 故事发生在一个离英国大城市偏远的地方,讲述了呼啸山庄和画眉田庄之间两代人的故事(实际上呼啸山庄上的人们的性格正如这名字一样充满了粗犷的风格,爱得深恨得深:而画眉田庄的里的人物则也如同这名字一般文弱平缓).这种平静枯燥的乡下地方由于山庄老主人恩肖捡来的吉普赛小男孩--本书贯穿始终的角色希斯克利夫而产生了波澜.老恩肖有两个孩子,分别是大儿子亨得利和小女儿凯瑟琳--两个脾气都“呼啸”,而希斯克利夫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实际上,凯瑟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