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为什么写本文
一方面对经典排序算法冒泡排序
进行复习,另一方面通过实际应用来检验python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包括range函数、len函数、for循环、if语句、函数定义与调用、列表的排序等知识点。在实践中加深理解,达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的目的。
1 什么是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的基本思想是,将需要排序的元素看作是一个个“气泡”,最小的“气泡”最快浮出水面,排在前面。较小的“气泡”排在第二个位置,依次类推。冒泡排序需要对数列循环若干次,例如数列中有i个元素。第一遍循环,自底向上检查一遍这个数列,比较相邻的两个元素。如果较小的元素在数列的下面,把较小的元素排在前面,依次比较之后,就把最大的元素置于底部了,第二遍循环就不需要比较最后一个元素了。依次类推,第n遍循环只需要从第一个元素开始,比较i-n次,经过i-1遍的处理后,数列就排序完成了。
在深入学习更多排序算法后和在实际使用情况中,冒泡排序的使用还是极少的。它适合数据规模很小的时候,而且它的效率也比较低,但是作为入门的排序算法,还是值得学习的。
2 代码实现
1 # 冒泡排序 2 def bubble_sort(numbers): 3 numbers_len = len(numbers) 4 # 可在此处加入列表是否为空的判断 5 for i in range(numbers_len-1, 0, -1): 6 for j in range(i): 7 if numbers[j] > numbers[j+1]: 8 numbers[j], numbers[j+1] = numbers[j+1], numbers[j] 9 print(numbers) 10 11 def main(): 12 numbers = [23, 12, 9, 15, 6] 13 bubble_sort(numbers) 14 15 if __name__ == "__main__": 16 main() 17 18 # 核心代码分析: 19 # 第3行:获取需排序列表的长度 20 # 第5行:每循环一次表示进行一趟排序,变量i为每趟需要比较的次数 21 # 第6行:循环比较相邻两个元素 22 # 第7行:判断相邻两个元素的大小 23 # 第8行:把数值较小的数排到前面
3 运行结果
4 内置排序函数
sort与sorted的详细用法计划另写一文。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hanglin-0/p/8997821.html
时间: 2024-11-05 22: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