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者模式的关注点在于添加功能
代理模式的关注点在于控制对象的访问,其原型对象对于用户无法得知
适配器模式关注点在于适配,从定义上看装饰模式是对核心对象或者功能的扩展,适配器模式是把对象或者功能放到一个新对象中引用。举个例子,现在书城卖道德经的书,有线装版,有精装版,有日文版,有英文版,其中线装版和精装版就是装饰模式,日文版和英文版就是适配器模式,各种版本都是为迎合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为什么呢?因为线装版和精装版的道德经虽然包装不同,但内容相同,日文版和英文版就不同,这两个版本的内容就可能和原版的不同,文化差异嘛,翻译的内容虽来自道德经,但根据不同国家的文化,思维逻辑什么的就可能改变一些想法
装饰模式一般在下列情况使用:需要扩展一个类的功能或者给你个类增加附加责任;需要动态的给一个对象增加功能,这些功能可以再动态的撤销;需要增加有一些基本功能的排列组合而产生非常大量的功能,从而使得继承关系变得不现实。
适配器模式一般使用的情况包括:系统需要使用现有的类,但此类已经不符合系统的需要;
想要建立一个可以重复使用的类,用于与一些彼此之间没有太大关联的一些类,包括一些可能在将来引进的的类一起工作。适配器模式在系统升级的时候使用的频率很高,对旧系统的一些功能方法在新系统中引用。
装饰模式java中的I/O文件的操作中都有体现。
Java的IO库中处理流的类有FIleInputStream,FileOutputStream,DataInputStream,DataOutputStream类等。在InputStream,OutputStream,Reader,Writer结构的内部,有一些流处理器可以对另一些流处理器起到装饰作用,形成新的,改善的流处理器。这就体现了装饰模式的作用。同时在一些流处理器的内部有对其他流处理器的功能的适配引用,这体现了适配器模式的优点。
模式概念的出现,完善到合理应用是前辈们在实际的应用中不断总结的结晶。对于不同的需求合理的使用模式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模式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况且模式也不是一成不变死板的,随着技术的发展,工程师的智慧总结,可能会有新的模式出现和旧的模式的消亡,模式就是为实际需要而生,没必要上升到哲学这种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