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前世今生
python的创始人为吉多·范罗苏姆(Guido van Rossum)。1989年的圣诞节期间,吉多·范罗苏姆为了在阿姆斯特丹打发时间,决心开发一个新的脚本解释程序,作为ABC语言的一种继承。
python的种类
Cpython
python的官方版,使用C语言实现,使用最为广泛,Cpython实现会将python源文件(.py)转换为python字节码(.pyc)然后运行在python虚拟机上
Jpython
python的java实现,Jpython会动态将python代码动态编译为java字节码,然后运行在JVM虚拟机
Ironpython
python的C#实现,Jronpython将python源码动态便以为C#字节码,然后再CLR上运行。(与Jpython类似)
Pypy
python实现的python,将python的字节码编译成机器码
其他的还有 RubyPython,Brython
除pypy外,其他的python执行流程如下:
pypy对python字节码进一步处理,运行速度上大幅提升
安装Python
1
、下载安装包
https:
/
/
www.python.org
/
downloads
/
2
、安装
默认安装路径:C:\python27
3
、配置环境变量
【右键计算机】
-
-
》【属性】
-
-
》【高级系统设置】
-
-
》【高级】
-
-
》【环境变量】
-
-
》【在第二个内容框中找到 变量名为Path 的一行,双击】
-
-
> 【Python安装目录追加到变值值中,用 ; 分割】
如:原来的值;C:\python27,切记前面有分号
Linux
linux自带环境,无需安装
ubuntu自带python2.7,若使用3.0可安装3.x版本
apt-get install python3
更新python
查看默认Python版本
python
-
V
1
、安装gcc,用于编译Python源码
yum install gcc
2
、下载源码包,https:
/
/
www.python.org
/
ftp
/
python
/
3
、解压并进入源码文件
4
、编译安装
.
/
configure
make
all
make install
5
、查看版本
/
usr
/
local
/
bin
/
python2.
7
-
V
6
、修改默认Python版本
mv
/
usr
/
bin
/
python
/
usr
/
bin
/
python2.
6
ln
-
s
/
usr
/
local
/
bin
/
python2.
7
/
usr
/
bin
/
python
7
、防止yum执行异常,修改yum使用的Python版本
vi
/
usr
/
bin
/
yum
将头部
#!/usr/bin/python 修改为 #!/usr/bin/python2.6
Python 入门
一.第一句python代码
在~/dev/ 目录下创建hello.py文件, 内容如下
#!/usr/bin/env python3 print(‘hello world‘)
执行hello.py 文件即: pyhton3 ~/dev/hello.py
python 内部执行过程如下:
#!/usr/bin/env python3 是明确告诉脚本用什么程序执行以下内容,如此以来,我们只需要给hello.py加入可执行权限就可以 直接通过 ~/dev/hello.py运行代码了
print(‘hello world’) 打印 “hello world”
注:在3.x中 打印只能用print() print “” 已弃用
二、字符串编码
python解释器在加载 .py 文件中的代码时,会对内容进行编码(默认ascill)
ASCII(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美国标准信息交换代码)是基于拉丁字母的一套电脑编码系统,主要用于显示现代英语和其他西欧语言,其最多只能用 8 位来表示(一个字节),即:2**8 = 256,所以,ASCII码最多只能表示 256 个符号。
很显然ASCII码无法将世界上的各种文字和字符全部表示,所以就需要一种可以表示所有字符的的编码,即:Unicode
Unicode(统一码,万国码,单一码)是一种在计算机上使用的字符编码。Unicode 是为了解决传统的字符编码方案的局限而产生的,它为每种语言中的每个字符设定了统一并且唯一的二进制编码,规定虽有的字符和符号最少由 16 位来表示(2个字节),即:2 **16 = 65536,
注:此处说的的是最少2个字节,可能更多
本着节约的精神,UTF-8编码就诞生了,UTF-8是对Unicode编码的压缩和优化,他不再使用最少使用2个字节,而是将所有的字符和符号进行分类:ascii码中的内容用1个字节保存、欧洲的字符用2个字节保存,东亚的字符用3个字节保存,只有很生僻的字符才会被编码成4-6个字节,如果要传输的文本包含大量英文字符,用UTF-8编码就能节省空间...
在计算机内存中,统一使用Unicode编码,当需要保存到硬盘或者需要传输的时候,就转换为UTF-8编码。
用记事本编辑的时候,从文件读取的UTF-8字符被转换为Unicode字符到内存里,编辑完成后,保存的时候再把Unicode转换为UTF-8保存到文件:
浏览网页的时候,服务器会把动态生成的Unicode内容转换为UTF-8再传输到浏览器:
所以很多网页的源码上会有类似<meta charset="UTF-8" />
的信息,表示该网页正是用的UTF-8编码。python的字符串编码对于单个字符的编码,Python提供了ord()
函数获取字符的整数表示,chr()
函数把编码转换为对应的字符:>>> ord(‘A‘)
65
>>> ord(‘中‘)
20013
>>> chr(66)
‘B‘
>>> chr(25991)
‘文‘
>>>str(‘\u4e2d\u6587‘)
如果知道字符的整数编码,还可以用十六进制这么写:
‘中文‘
这两种写法完全是等价的。
由于Python的字符串类型是str,在内存中以Unicode表示,一个字符对应若干个字节。如果要在网络上传输或是
保存到磁盘上,就需要把str变为以字节为单位的 bytes。
Python对 bytes 类型的数据用带b的前缀的单引号或双引号表示:
x = b‘ABC‘
要注意区分‘ABC‘和b‘ABC‘,前者是str,后者虽然内容显示得和前者一样,但bytes的每个字符只占用一个字节
以Unicode表示的str通过encode()方法可以编码为指定的bytes,例如:
>>>‘ABC‘.encode(‘ascii‘)
b‘ABC‘
>>> ‘ABC‘.encode(‘utf-8‘)
b‘ABC‘
>>> ‘中文‘.encode(‘utf-8‘)
b‘\xe4\xb8\xad\xe6\x96\x87‘
>>> ‘中文‘.encode(‘ascii‘)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stdin>", line 1, in <module>
UnicodeEncodeError: ‘ascii‘ codec can‘t encode characters in position 0-1: ordinal not in range(128)
纯英文的str
可以用ASCII
编码为bytes
,内容是一样的,含有中文的str
可以用UTF-8
编码为bytes
。含有中文的str
无法用ASCII
编码,因为中文编码的范围超过了ASCII
编码的范围,Python会报错。
在bytes
中,无法显示为ASCII字符的字节,用\x##
显示。
反过来,如果我们从网络或磁盘上读取了字节流,那么读到的数据就是bytes
。要把bytes
变为str
,就需要用decode()
方法:
>>> b‘ABC‘.decode(‘ascii‘)
‘ABC‘
>>> b‘\xe4\xb8\xad\xe6\x96\x87‘.decode(‘utf-8‘)
‘中文‘
len()函数计算的是str的字符数,如果换成bytes,len()函数就计算字节数:
>>> len(‘ABC‘)
3
>>> len(b‘ABC‘)
3
>>> len(b‘\xe4\xb8\xad\xe6\x96\x87‘)
6
>>> len(‘中文‘.encode(‘utf-8‘))
6
可见,一个中文字符经过UTF-8编码后站3个字节,而一个英文字符只占一个字节。
在操作字符串是,我们经常遇到str
和bytes
的互相转换。为了避免乱码问题,应当始终坚持使用UTF-8编码对str
和bytes
进行转换。
由于Python源代码也是一个文本文件,所以,当你的源代码中包含中文的时候,在保存源代码时,就需要务必指定保存为UTF-8编码。当Python解释器读取源代码时,为了让它按UTF-8编码读取,我们通常在文件开头写上这两行:
#!/usr/bin/env python3
# -*- coding: utf-8 -*-
第一行注释是为了告诉Linux/OS X系统,这是一个Python可执行程序,Windows系统会忽略这个注释;
第二行注释是为了告诉Python解释器,按照UTF-8编码读取源代码,否则,你在源代码中写的中文输出可能会有乱码。
申明了UTF-8编码并不意味着你的.py
文件就是UTF-8编码的,必须并且要确保文本编辑器正在使用UTF-8 without BOM编码:
我们已经讲过了,字符串也是一种数据类型,但是,字符串比较特殊的是还有一个编码问题。
因为计算机只能处理数字,如果要处理文本,就必须先把文本转换为数字才能处理。最早的计算机在设计时采用8个比特(bit)作为一个字节(byte),所以,一个字节能表示的最大的整数就是255(二进制11111111=十进制255),如果要表示更大的整数,就必须用更多的字节。比如两个字节可以表示的最大整数是65535
,4个字节可以表示的最大整数是4294967295
。
由于计算机是美国人发明的,因此,最早只有127个字母被编码到计算机里,也就是大小写英文字母、数字和一些符号,这个编码表被称为ASCII
编码,比如大写字母A
的编码是65
,小写字母z
的编码是122
。
但是要处理中文显然一个字节是不够的,至少需要两个字节,而且还不能和ASCII编码冲突,所以,中国制定了GB2312
编码,用来把中文编进去。
你可以想得到的是,全世界有上百种语言,日本把日文编到Shift_JIS
里,韩国把韩文编到Euc-kr
里,各国有各国的标准,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冲突,结果就是,在多语言混合的文本中,显示出来会有乱码。
因此,Unicode应运而生。Unicode把所有语言都统一到一套编码里,这样就不会再有乱码问题了。
Unicode标准也在不断发展,但最常用的是用两个字节表示一个字符(如果要用到非常偏僻的字符,就需要4个字节)。现代操作系统和大多数编程语言都直接支持Unicode。
现在,捋一捋ASCII编码和Unicode编码的区别:ASCII编码是1个字节,而Unicode编码通常是2个字节。
字母A
用ASCII编码是十进制的65
,二进制的01000001
;
字符0
用ASCII编码是十进制的48
,二进制的00110000
,注意字符‘0‘
和整数0
是不同的;
汉字中
已经超出了ASCII编码的范围,用Unicode编码是十进制的20013
,二进制的01001110 00101101
。
你可以猜测,如果把ASCII编码的A
用Unicode编码,只需要在前面补0就可以,因此,A
的Unicode编码是00000000 01000001
。
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如果统一成Unicode编码,乱码问题从此消失了。但是,如果你写的文本基本上全部是英文的话,用Unicode编码比ASCII编码需要多一倍的存储空间,在存储和传输上就十分不划算。
所以,本着节约的精神,又出现了把Unicode编码转化为“可变长编码”的UTF-8
编码。UTF-8编码把一个Unicode字符根据不同的数字大小编码成1-6个字节,常用的英文字母被编码成1个字节,汉字通常是3个字节,只有很生僻的字符才会被编码成4-6个字节。如果你要传输的文本包含大量英文字符,用UTF-8编码就能节省空间:
字符 | ASCII | Unicode | UTF-8 |
---|---|---|---|
A | 01000001 | 00000000 01000001 | 01000001 |
中 | x | 01001110 00101101 | 11100100 10111000 10101101 |
从上面的表格还可以发现,UTF-8编码有一个额外的好处,就是ASCII编码实际上可以被看成是UTF-8编码的一部分,所以,大量只支持ASCII编码的历史遗留软件可以在UTF-8编码下继续工作。
搞清楚了ASCII、Unicode和UTF-8的关系,我们就可以总结一下现在计算机系统通用的字符编码工作方式:
在计算机内存中,统一使用Unicode编码,当需要保存到硬盘或者需要传输的时候,就转换为UTF-8编码。
用记事本编辑的时候,从文件读取的UTF-8字符被转换为Unicode字符到内存里,编辑完成后,保存的时候再把Unicode转换为UTF-8保存到文件:
浏览网页的时候,服务器会把动态生成的Unicode内容转换为UTF-8再传输到浏览器:
所以你看到很多网页的源码上会有类似<meta charset="UTF-8" />
的信息,表示该网页正是用的UTF-8编码。
Python的字符串
搞清楚了令人头疼的字符编码问题后,我们再来研究Python的字符串。
在最新的Python 3版本中,字符串是以Unicode编码的,也就是说,Python的字符串支持多语言,例如:
>>> print(‘包含中文的str‘)
包含中文的str
对于单个字符的编码,Python提供了ord()
函数获取字符的整数表示,chr()
函数把编码转换为对应的字符:
>>> ord(‘A‘)
65
>>> ord(‘中‘)
20013
>>> chr(66)
‘B‘
>>> chr(25991)
‘文‘
如果知道字符的整数编码,还可以用十六进制这么写str
:
>>> ‘\u4e2d\u6587‘
‘中文‘
两种写法完全是等价的。
由于Python的字符串类型是str
,在内存中以Unicode表示,一个字符对应若干个字节。如果要在网络上传输,或者保存到磁盘上,就需要把str
变为以字节为单位的bytes
。
Python对bytes
类型的数据用带b
前缀的单引号或双引号表示:
x = b‘ABC‘
要注意区分‘ABC‘
和b‘ABC‘
,前者是str
,后者虽然内容显示得和前者一样,但bytes
的每个字符都只占用一个字节。
以Unicode表示的str
通过encode()
方法可以编码为指定的bytes
,例如:
>>> ‘ABC‘.encode(‘ascii‘)
b‘ABC‘
>>> ‘中文‘.encode(‘utf-8‘)
b‘\xe4\xb8\xad\xe6\x96\x87‘
>>> ‘中文‘.encode(‘ascii‘)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stdin>", line 1, in <module>
UnicodeEncodeError: ‘ascii‘ codec can‘t encode characters in position 0-1: ordinal not in range(128)
纯英文的str
可以用ASCII
编码为bytes
,内容是一样的,含有中文的str
可以用UTF-8
编码为bytes
。含有中文的str
无法用ASCII
编码,因为中文编码的范围超过了ASCII
编码的范围,Python会报错。
在bytes
中,无法显示为ASCII字符的字节,用\x##
显示。
反过来,如果我们从网络或磁盘上读取了字节流,那么读到的数据就是bytes
。要把bytes
变为str
,就需要用decode()
方法:
>>> b‘ABC‘.decode(‘ascii‘)
‘ABC‘
>>> b‘\xe4\xb8\xad\xe6\x96\x87‘.decode(‘utf-8‘)
‘中文‘
要计算str
包含多少个字符,可以用len()
函数:
>>> len(‘ABC‘)
3
>>> len(‘中文‘)
2
len()
函数计算的是str
的字符数,如果换成bytes
,len()
函数就计算字节数:
>>> len(b‘ABC‘)
3
>>> len(b‘\xe4\xb8\xad\xe6\x96\x87‘)
6
>>> len(‘中文‘.encode(‘utf-8‘))
6
可见,1个中文字符经过UTF-8编码后通常会占用3个字节,而1个英文字符只占用1个字节。
在操作字符串时,我们经常遇到str
和bytes
的互相转换。为了避免乱码问题,应当始终坚持使用UTF-8编码对str
和bytes
进行转换。
由于Python源代码也是一个文本文件,所以,当你的源代码中包含中文的时候,在保存源代码时,就需要务必指定保存为UTF-8编码。当Python解释器读取源代码时,为了让它按UTF-8编码读取,我们通常在文件开头写上这两行:
#!/usr/bin/env python3
# -*- coding: utf-8 -*-
第一行注释是为了告诉Linux/OS X系统,这是一个Python可执行程序,Windows系统会忽略这个注释;
第二行注释是为了告诉Python解释器,按照UTF-8编码读取源代码,否则,你在源代码中写的中文输出可能会有乱码。
申明了UTF-8编码并不意味着你的.py
文件就是UTF-8编码的,必须并且要确保文本编辑器正在使用UTF-8 without BOM编码:
如果.py
文件本身使用UTF-8编码,并且也申明了# -*- coding: utf-8 -*-
,打开命令提示符测试就可以正常显示中文:
格式化
最后一个常见的问题是如何输出格式化的字符串。我们经常会输出类似‘亲爱的xxx你好!你xx月的话费是xx,余额是xx‘
之类的字符串,而xxx的内容都是根据变量变化的,所以,需要一种简便的格式化字符串的方式。
在Python中,采用的格式化方式和C语言是一致的,用%
实现,举例如下:
>>> ‘Hello, %s‘ % ‘world‘
‘Hello, world‘
>>> ‘Hi, %s, you have $%d.‘ % (‘Michael‘, 1000000)
‘Hi, Michael, you have $1000000.‘
你可能猜到了,%
运算符就是用来格式化字符串的。在字符串内部,%s
表示用字符串替换,%d
表示用整数替换,有几个%?
占位符,后面就跟几个变量或者值,顺序要对应好。如果只有一个%?
,括号可以省略。
常见的占位符有:
%d | 整数 |
%f | 浮点数 |
%s | 字符串 |
%x | 十六进制整数 |
其中,格式化整数和浮点数还可以指定是否补0和整数与小数的位数:
>>> ‘%2d-%02d‘ % (3, 1)
‘ 3-01‘
>>> ‘%.2f‘ % 3.1415926
‘3.14‘
如果你不太确定应该用什么,%s
永远起作用,它会把任何数据类型转换为字符串:
>>> ‘Age: %s. Gender: %s‘ % (25, True)
‘Age: 25. Gender: True‘
有些时候,字符串里面的%
是一个普通字符怎么办?这个时候就需要转义,用%%
来表示一个%
:
>>> ‘growth rate: %d %%‘ % 7
‘growth rate: 7 %‘
四、注释
当行注视:# 被注释内容
多行注释:""" 被注释内容 """
五、执行脚本传入参数
Python有大量的模块,从而使得开发Python程序非常简洁。类库有包括三中:
- Python内部提供的模块
- 业内开源的模块
- 程序员自己开发的模块
Python内部提供一个 sys 的模块,其中的 sys.argv 用来捕获执行执行python脚本时传入的参数
#!/usr/bin/env python #-*- coding:utf-8 -*- import sys print sys.argv
六、 pyc 文件
执行Python代码时,如果导入了其他的.py文件,那么执行过程中会自动生成.pyc文件,在2.x的python中pyc与.py在同级目录,python3X中略有变动,将.pyc放置在源文件所在目录的_pycache_目录。该文件就是python编译器编译之后产生的字节码。
ps:代码经过编译可以产生字节码;字节码通过反编译也可以得到代码。
七、变量
1、声明变量
#!/usr/bin/env python #-*- coding:utf-8 -*- a = 1
上述代码即声明了一个名为a的变量,变量的值为1
变量的的作用: 别名或昵称,其指向内存某个地址保存的内容
变量定义规则:
a.变量只能是字母、数字、下划线的任意组合,且第一个字符不能为数字
b.以下关键字不能声明为变量名
[‘and‘, ‘as‘, ‘assert‘, ‘break‘, ‘class‘, ‘continue‘, ‘def‘, ‘del‘, ‘elif‘, ‘else‘, ‘except‘, ‘exec‘, ‘finally‘, ‘for‘, ‘from‘, ‘global‘, ‘if‘, ‘import‘, ‘in‘, ‘is‘, ‘lambda‘, ‘not‘, ‘or‘, ‘pass‘, ‘print‘, ‘raise‘, ‘return‘, ‘try‘, ‘while‘, ‘with‘, ‘yield‘]
八、输入
#!/usr/bin/env python #-*- coding:utf-8 -*- import getpass usr = input(‘please input username:‘) #在python 2.x中要使用raw_input() pwd = getpass.getpass(‘please input password:‘) #用getpass.getpass方法在输入密码时隐藏密码 print(‘username:%s\npassword:%s‘%(usr, pwd))
九、流程控制和缩进
windows:
1 2 3 4 5 6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