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模板 不能 分离编译

C++Template头文件和定义分开编译的问题

(1)

// Foo.h
template<typename T>
class Foo
{
public:
void f();
};

// Foo.cpp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Foo.h"

template<typename T>
void Foo<T>::f()
{
std::cout << "Foo<T>::f()/n";
}

// main.cpp
#include "Foo.h"

int main()
{
Foo<int> x;
x.f();
}

如上组织,会编译出错。

而如果把Foo.h和Foo.cpp合并在一起,就不会出现编译错误了。

#include <iostream>

template<typename T>
class Foo
{
public:
void f();
};
template<typename T>
void Foo<T>::f()
{
std::cout << "Foo<T>::f()/n";
}

int main()
{
Foo<int> x;
x.f();
}

这是正确的。

为什么呢?

(2)由于现在还没有支持template分离编译的编译器(记得目前还没有),因此我们常见的template头文件(例如<vector>)会把声明和实现都放到一起 (而不像我们通常做法只把声明放入头文件中)。
这便带来了一个问题,例如:

1.c:
#include <vector>
...

2.c:
#include <vector>
...

gcc 1.c 2.c

问题就是为什么可以顺利通过呢(呵呵,这个和#ifdef | #define | #endif 预处理无关的)?
依照前边所述,相当于1.c和2.c中各有一份vector的实现,应该没法link通过的啊。

呵呵,这个时候可能就像你猜想的那样,轮到我们的编译器出马了,编译器为了保证template头文件也能够和其他的头文件(只包含声明)有相同的行为,它会为template作相应的暗中处理,以保证template只被实现一次 。

(3)

在(1)的例子里面为了能够让定义和声明分开,将声明放到了foo.h中,而定义放到了foo.cpp中,这和非模板类型的函数是一样的。但是可惜这么做是无法通过的,因为模板类型函数不能够(由于没有export支持)单独编译。 为了让编译通过,将foo.cpp给include进了foo.h,这样实际上是将两个文件整合成一个文件了。这样编译就没有问题了,但是得小心需要把foo.cpp分离出项目,因为它不可以被编译;或者将其扩展名从.cpp改为.hpp。

实在是不推荐这么分开的写,说实话这算不上是什么标准的做法,而且这样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如果非要分开,可以将定义后缀到声明后面,在一个文件里。但是分开确实没太大意义。可以研读一下boost里面的做法。

-------------------------------------------

为什么C++编译器不能支持对模板的分离式编译

刘未鹏(pongba)

C++的罗浮宫(http://blog.csdn.net/pongba)

首先,一个编译单元(translation unit)是指一个.cpp文件以及它所#include的所有.h文件,.h文件里的代码将会被扩展到包含它的.cpp文件里,然后编译器编译该.cpp文件为一个.obj文件(假定我们的平台是win32),后者拥有PE(Portable Executable,即windows可执行文件)文件格式,并且本身包含的就已经是二进制码,但是不一定能够执行,因为并不保证其中一定有main函数。当编译器将一个工程里的所有.cpp文件以分离的方式编译完毕后,再由连接器(linker)进行连接成为一个.exe文件。

举个例子:

//---------------test.h-------------------//

void f();//这里声明一个函数f

//---------------test.cpp--------------//

#include”test.h”

void f()

{

…//do something

}  //这里实现出test.h中声明的f函数

//---------------main.cpp--------------//

#include”test.h”

int main()

{

f(); //调用f,f具有外部连接类型

}

在这个例子中,test. cpp和main.cpp各自被编译成不同的.obj文件(姑且命名为test.obj和main.obj),在main.cpp中,调用了f函数,然而当编译器编译main.cpp时,它所仅仅知道的只是main.cpp中所包含的test.h文件中的一个关于void f();的声明,所以,编译器将这里的f看作外部连接类型,即认为它的函数实现代码在另一个.obj文件中,本例也就是test.obj,也就是说,main.obj中实际没有关于f函数的哪怕一行二进制代码,而这些代码实际存在于test.cpp所编译成的test.obj中。在main.obj中对f的调用只会生成一行call指令,像这样:

call f [C++中这个名字当然是经过mangling[处理]过的]

在编译时,这个call指令显然是错误的,因为main.obj中并无一行f的实现代码。那怎么办呢?这就是连接器的任务,连接器负责在其它的.obj中(本例为test.obj)寻找f的实现代码,找到以后将call f这个指令的调用地址换成实际的f的函数进入点地址。需要注意的是:连接器实际上将工程里的.obj“连接”成了一个.exe文件,而它最关键的任务就是上面说的,寻找一个外部连接符号在另一个.obj中的地址,然后替换原来的“虚假”地址。

这个过程如果说的更深入就是:

call f这行指令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它实际上是所谓的stub,也就是一个jmp 0xABCDEF。这个地址可能是任意的,然而关键是这个地址上有一行指令来进行真正的call f动作。也就是说,这个.obj文件里面所有对f的调用都jmp向同一个地址,在后者那儿才真正”call”f。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连接器修改地址时只要对后者的call XXX地址作改动就行了。但是,连接器是如何找到f的实际地址的呢(在本例中这处于test.obj中),因为.obj与.exe的格式是一样的,在这样的文件中有一个符号导入表和符号导出表(import table和export table)其中将所有符号和它们的地址关联起来。这样连接器只要在test.obj的符号导出表中寻找符号f(当然C++对f作了mangling)的地址就行了,然后作一些偏移量处理后(因为是将两个.obj文件合并,当然地址会有一定的偏移,这个连接器清楚)写入main.obj中的符号导入表中f所占有的那一项即可。

这就是大概的过程。其中关键就是:

编译main.cpp时,编译器不知道f的实现,所以当碰到对它的调用时只是给出一个指示,指示连接器应该为它寻找f的实现体。这也就是说main.obj中没有关于f的任何一行二进制代码。

编译test.cpp时,编译器找到了f的实现。于是乎f的实现(二进制代码)出现在test.obj里。

连接时,连接器在test.obj中找到f的实现代码(二进制)的地址(通过符号导出表)。然后将main.obj中悬而未决的call XXX地址改成f实际的地址。完成。

然而,对于模板,你知道,模板函数的代码其实并不能直接编译成二进制代码,其中要有一个“实例化”的过程。举个例子:

//----------main.cpp------//

template<class T>

void f(T t)

{}

int main()

{

…//do something

f(10); // call f<int> 编译器在这里决定给f一个f<int>的实例

…//do other thing

}

也就是说,如果你在main.cpp文件中没有调用过f,f也就得不到实例化,从而main.obj中也就没有关于f的任意一行二进制代码!如果你这样调用了:

f(10); // f<int>得以实例化出来

f(10.0); // f<double>得以实例化出来

这样main.obj中也就有了f<int>,f<double>两个函数的二进制代码段。以此类推。

然而实例化要求编译器知道模板的定义,不是吗?

看下面的例子(将模板的声明和实现分离):

//-------------test.h----------------//

template<class T>

class A

{

public:

void f(); // 这里只是个声明

};

//---------------test.cpp-------------//

#include”test.h”

template<class T>

void A<T>::f()  // 模板的实现

{

…//do something

}

//---------------main.cpp---------------//

#include”test.h”

int main()

{

A<int> a;

f(); // #1

}

编译器在#1处并不知道A<int>::f的定义,因为它不在test.h里面,于是编译器只好寄希望于连接器,希望它能够在其他.obj里面找到A<int>::f的实例,在本例中就是test.obj,然而,后者中真有A<int>::f的二进制代码吗?NO!!!因为C++标准明确表示,当一个模板不被用到的时侯它就不该被实例化出来,test.cpp中用到了A<int>::f了吗?没有!!所以实际上test.cpp编译出来的test.obj文件中关于A::f一行二进制代码也没有,于是连接器就傻眼了,只好给出一个连接错误。但是,如果在test.cpp中写一个函数,其中调用A<int>::f,则编译器会将其实例化出来,因为在这个点上(test.cpp中),编译器知道模板的定义,所以能够实例化,于是,test.obj的符号导出表中就有了A<int>::f这个符号的地址,于是连接器就能够完成任务。

关键是:在分离式编译的环境下,编译器编译某一个.cpp文件时并不知道另一个.cpp文件的存在,也不会去查找(当遇到未决符号时它会寄希望于连接器)。这种模式在没有模板的情况下运行良好,但遇到模板时就傻眼了,因为模板仅在需要的时候才会实例化出来,所以,当编译器只看到模板的声明时,它不能实例化该模板,只能创建一个具有外部连接的符号并期待连接器能够将符号的地址决议出来。然而当实现该模板的.cpp文件中没有用到模板的实例时,编译器懒得去实例化,所以,整个工程的.obj中就找不到一行模板实例的二进制代码,于是连接器也黔驴技穷了。

---------------------------------------------

这里有两个办法。
1、直接把函数声明和函数实现全部放在同一个.h文件里面。这样引用.h文件的时候,声明和实现都直接展开在实例化的.cpp文件里面
这样编译的时候就能找到函数的入口地址了。
2、函数声明和函数实现分开实现。在实例化模板的地方#include "xxx.cpp",即直接包含.cpp文件,这样也能找到函数入口。如我下面测试的一样。

其实,我之前看到一般文章有说,如果把声明和实现都放在同一个.h文件里面,在不同的.cpp文件里面以不同的参数实现模板的时候会
报重覆定义的错误。

时间: 2024-11-07 03:12:59

c++ 模板 不能 分离编译的相关文章

类模板的分离编译

一直觉得模板类是特别神奇的东西,它可以构造出不同类型的对象,使代码更加的灵活.这个过程就是类模板的实例化. 我们使用类的模板写一个stack类: #include<assert.h> #include"Seqlist1.h" using namespace std; template<class T,template<class> class Container  = Seqlist> class Stack { public: void Push(

模板与分离编译模式

代码编译运行环境:VS2012+Debug+Win32 1.分离编译模式 一个程序(项目)由若干个源文件共同实现,而每个源文件单独编译生成目标文件,最后将所有目标文件连接起来形成单一的可执行文件的过程成为分离编译模式. 2.使用模板在连接时出错 在C++程序设计中,在一个源文件中定义某个函数,然后在另一个源文件中使用该函数,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做法.但是,如果定义和调用一个函数模板时也采用这种方式,会发生编译错误. 下面的程序由三个文件组成:func.h用来对函数模板进行申明,func.cpp用来

【C++】C++问题——类模板分离编译、函数对象、智能指针

C++类模板的分离编译 过去很多类模板都是整个类连同实现都放在一个头文件里,像STL库就是遵循这样的策略来实现类模板的.现在的标准正试图矫正这种局面. 在实现中又许多函数模板.这意味着每个函数都必须包含模板声明,并且在使用作用域操作符的时候,类的名称必须通过模板变量来实例化. 比如一个operator=的代码: template <typename Object> const MemoryCell <Object> & MemoryCell<Object>::o

分离编译

分离式编译是指一个完整的程序或项目由若干个源文件共同实现,每个源文件单独编译生成目标文件,最后将该项目中的所有目标文件连接成一个单一的可执行文件的过程. 每个.cpp源文件经过预处理,它所包含的.h文件的代码都会被展开到其中.再经过编译器的编译汇编等过程,将该.cpp文件转变为.obj文件,这是此文件已经变为二进制文件,本身包含的就是二进制代码.这时,该文件还不一定能够执行,因为并不保证其中一定有main函数,或者该源文件中的函数可能引用了另一个源文件中定义的某个变量或者函数调用,又或者在程序中

(转)c++模板函数声明定义分离编译错误详解

当我们声明和定义一个模板的时候,必须要让声明和定义放在一个文件里.否则编译器会报错. 这就是为什么boost的实现文件的后缀名是hpp了. 这其中的理由是什么呢?为什么会这样? 首先,一个编译单元(translation unit)是指一个.cpp文件以及它所#include的所有.h文件,.h文件里的代码将会被扩展到包含它的.cpp文件里,然后编译器编译该.cpp文件为一个.obj文件(假定我们的平台是win32),后者拥有PE(Portable Executable,即windows可执行文

C++ 之 类模板的分离式编译

模版编译篇 目录:1.对于C++中类模板的分离式编译的认识 2.具体的实例 1.对于C++中类模板的分离式编译的认识 为什么C++编译器不能支持对模板的分离式编译(博文链接) 主要内容:编译器编译的一般工作原理.对模版的分离式编译的特殊性(模版的特殊性) 链接: http://blog.csdn.net/pongba/article/details/19130 模版编译的特殊性 对程序进行编译时,对于函数调用,编译器只要求函数的原型在调用点是可见的,至于函数的定义是否存在不做检查(在对程序进行链

分离编译模式简介

http://blog.csdn.net/jiejinquanil/article/details/50984347 1.定义 分离编译模式源于C语言,在C++语言中继续沿用.简单地说,分离编译模式是指:一个程序(项目)由若干个源文件共同实现,而每个源文件单独编译生成目标文件,最后将所有目标文件连接起来形成单一的可执行文件的过程. 2.分离编译模式的由来 分离编译模式是C/C++组织源代码和生成可执行文件的方式.在实际开发大型项目的时候,不可能把所有的源程序都放在一个头文件中,而是分别由不同的程

数据结构与算 5:C++ 顺序/链式存储,栈 模板类实现,编译模板类问题解决

[本文谢绝转载原文来自http://990487026.blog.51cto.com] 数据结构与算 5:C++ 顺序/链式存储,栈 模板类实现 C++ 顺序存储模板类的实现[面试重要] C++ 链式存储模板类的实现[面试重要] C++ 链式存储模板类,载入指针 c++ 栈的链式存储实现(模板类嵌套模板类),编译问题教训[重要] C++ 顺序存储模板类的实现[面试重要] 项目文件: [email protected]://990487026.blog.51cto.com~/c++$ tree .

CentOS 7 三者分离编译安装LAMP

架构: httpd 2.4.9 + mysql-5.5.3 + php-5.4.26 一:编译安装httpd 2.4.9 解决依赖关系     httpd-2.4.9需要较新的版本的apr和apr-util,因此需要事先对其进行升级.升级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源码编译安装,一种是直接升级rpm包.这里选择使用编译安装     它的作用是为了简化跨平台,应用程序之间的管理,例如php-fpm.mysql (1)编译安装apr # tar xf apr-1.5.0.tar.bz2# cd ap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