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梁海战】是一部被删减剧情的引进电影,在观看之前就意味着遗憾与缺失。然而删减并不影响影片整体艺术效果,反而促使观众将注意力放在海战情节之上,在影片上映当时,人为促成看点继续加强。在韩国国内上映时,这部电影全称叫做:【鸣梁-漩涡之海】,交待的是朝鲜将领李舜臣率众痛击倭寇,以十二条板屋船击退日舰三百三十余艘,创造世界海战史奇迹的前因后果,但因为引进时将关注点都放在了海战戏份这里,因此剪辑了此前超过二十分钟的文戏,因此改名为【鸣梁海战】。不过对于整部作品来说,文戏的铺垫必不可少。
为什么说是必不可少?
文戏就是在解释此次大战的渊源,鸣梁海战究竟如何开始,怎样进行,如何胜利的关键所在,确切说来,文戏是在说明韩影【鸣梁】为什么不是手撕鬼子一战即胜荒诞片的铺垫部分。在国内公映版本中剪辑掉了这段内容,甚为遗憾,但突出海战部分,也不失为吸引观众进入影院观看的办法之一。
由于国内公映版本去掉了铺垫部分,因此解释本片历史背景及相关人物情况非常有必要,这里又特别要关注几个小问题:
其一是本片历史大背景对于解释李舜臣在战前沉默隐忍的态度很有帮助,李舜臣在参战时所处的时代是朝鲜宣祖当政时期,在此期间,此后贻害朝鲜朝政数百年的派别之争已经初露端倪,宣祖李昖在朝鲜李氏王朝列王当中算作一个特例:
他并非篡位君主,也并非国王嫡系子孙,而是前代君主明宗李峘的继承人年少死去,在国王病重又无人继位的前提下,这才选了旁系子孙入宫承嗣,也就意味着,宣祖李昖并非理所当然的继位者,而是被众人选定的君主,要受到不同派别的众臣挟制,此后在他继位的数十年间均不得自在,不能按照自己的用意任用对国家有用的人才,而要在斗争激烈的派别间艰难求生存,因此一批真正意义上忠君的实干派就要不同程度的打击。
通常而言,打击的程度不是由内斗的众臣喜好决定,而是由人臣的能力所决定的,能力愈强,对派别争斗者的妨害就越大,就越容易受到打击伤害。很不幸地,有作战实力,能打赢海战,又不肯站队的将领李舜臣就成为派别之战的牺牲羊,受害颇为酷烈。这一点在片中,由其手下与陆军将领权栗的对话呈现,权栗认为是李舜臣不遵御命,不听号令,到现在还不吸取教训,有关说明提到是因为“谗言”下狱,实际上“不遵御命”这正是朝中大臣参奏李舜臣所列罪状之一。因此,在铺垫戏份之内,剧情就已经在提示观众:
本片有两位看不见的人物隐身在大幕背后,却对战情发展起到了相当作用,一位是朝鲜国王宣祖李昖,另一位则是日方当权者丰臣秀吉。
提到丰臣秀吉,他是出身平民的大名,从跟随主公织田信长开始起,称呼从小猴变为小猴大人,再到藤吉郎,之后被赐名羽柴秀吉,日后坐到关白丰臣秀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不仅源于机缘巧合,也得益于此人过人的智力,洞察力和应变力,但缺点也十分明显:贪婪,残忍,狡诈,无赖,面对弱者,不少时候都言而无信。
其一是相关人物背景渊源,直接反应到主要人物这里,就是李舜臣的生平事迹,他本是武科及第入朝为官,这就意味着这是一名通过古代朝鲜李氏王朝进行的国家选拔人才考试合格的军事人才,武科及第者也要求应试者具备相应的文化水平,在古代朝鲜,汉字是官方通用语言文字,无论谕旨,奏折还是呈报,诗词歌赋,大都被要求必须使用汉字书写表达,就连李氏王朝记录国王以及朝政种种事件的史书【朝鲜王朝实录】都以汉字书写,因此李舜臣这样级别的将领具备汉语书写及表达能力并不出奇。通晓汉语,并能熟练书写表达,这是李氏王朝选拔各类人才的标准之一,也是那个时代朝鲜统治阶级必备素质。
其一则是关于剧中人物,朝鲜与日本几位将领以及参战人员大都是史书上标名挂号的人物,姓名都可确认。日方战将为藤堂高虎、胁坂安治、来岛通总等几位,朝方几位参战人员,如烧掉龟船意图投敌的裵楔,箭术奇准的安卫等人,都在相关史书上有记载,除此之外,战时被安排带民众逃难的李舜臣子嗣是他的嫡出长子:李荟,在片中还出现了李舜臣母亲的牌位,就是日后被追赠为贞敬夫人的李舜臣亡母草溪卞氏。在整部电影中,主要女性角色仅有一名,没有名字,仅有姓氏,则是因为那个年代的女性除非特殊情况,通常不留下名字,仅有姓氏,因此戏份较多的哑女没有名字,仅被称为:郑氏。
提到角色就不能不提扮演者李贞贤,可能有不少熟悉李贞贤的观众看了半天电影都没认出来。如果不是关注三大台演艺新闻相关报道,提到李贞贤已经回国发展,李贞贤参演电影【鸣梁】,作者在电影放映当时,也不可能认出哑女郑氏的扮演者就是当年以多首金曲闻名的歌手艺人李贞贤,可见在离开韩国,着力于现场表演和独立电影演出的这段时间里,李贞贤的容貌确有改变。从实际来看,李贞贤虽然是歌手出身,但在韩剧韩影方面均有亮眼表现,源于她深挖台词含义,重视内心戏的一贯参演态度,随着年龄增长,阅历增加,她的这种突出的表演风格还会继续对她的演艺事业有所帮助。最有意思的是,目前关于李贞贤的新闻,除了鸣梁唯一女主人公受邀接洽多个CF代言之外,还有她出面澄清与鸣梁有关演职人员并非恋人关系的特为说明。
此外,关于影片中出现的龟船相关问题。早在太宗李芳远当政时期,史书记录当中就已经出现过国王过临津渡,观看水军驾驶“龟船”抗击“倭船”的相关记载(详见朝鲜王朝实录太宗25卷13年2月5日第1条记录),可见朝鲜三面环海,地理位置较为特殊,为抵抗外敌,设立水军,由于对日作战经验丰富,相关武器配备确实较为先进。龟船古而有之,到了李舜臣这里,为什么会在对抗倭寇的斗争中发挥如此战力,则是因为李舜臣是个擅长实战,勤于动脑,善于改良武器的将领,在他这里,由于朝鲜水军亟待先进武器抵抗外敌,因此水军自古以来就有的武器装备龟船已经被改良,作战实力大大提高,由于极为配合实战作业,能在朝鲜领海特殊地理条件下发挥实力,再加上将领指挥得当,这才能发挥武器的强大威力。
将上述问题厘清之后,韩影【鸣梁海战】就不是手撕鬼子的荒诞电影,而是趣味性与观赏性兼具,也有史实依据的韩国海战大片。在剪辑版的一开始,就已经把军民心中的恐惧情绪暴露在观众面前,让人叹息不已。恢复工作的李舜臣,一上任就面临一个特别麻烦的问题:
如何才能消除驻军和民众心中的恐惧情绪,团结众人力量,一致对抗外敌?
在此之前,倭寇的暴行在朝鲜平民的心中种下的不仅是仇恨还有恐惧,深重的恐惧弥漫在朝鲜平民心中,为了将这种恐惧情绪扩散,日方动了不少脑筋,不仅害其性命,还将死者器官割下,堆积在一处,用于观赏,这不仅是用来炫耀武力强大,也是想要从根本上摧毁朝鲜军民的精神,让其失去斗志,继而丧失应有的战斗力。但是,面对这一困境的是拥有丰富作战经验的将领李舜臣,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这种情况得到了改观。这其中,少不了多场复杂的内心戏和人物间的精彩对话,也就为李舜臣的扮演者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
既要从身材,气质,长相方面符合史书上对于这名爱国将领的描述,也要让观众从心里信服他的演技和塑造人物的方式。
比来比去,由于李舜臣生于1545年4月28日,到鸣梁海战当日1597年10月26日时,时年52周岁,这样有武将气质,眼底有杀意却又沉稳隐忍的角色不适合有书卷气的演员,也不适合保养得宜的中年演员,因此几位韩影常客少壮派的几位:宋康昊,河正宇,申河均,金允锡,曹承佑,包括演技最高者韩石圭,本剧另一位主演柳承龙在内,都不适合演出,要有演技有份量,更重要的是个人形象方面契合,数来数去也就只有崔岷植,只有他才有办法压得住阵,能够达到演技与形象的双重说服力均到位。而在另一面,日方将领排兵布阵则呈现另一种局面:
相互觊觎,互相猜疑,逡巡不前,就是在忌惮对方的实力,一方面要保存自己的兵马,以便留待后续,另一方面又想要挣得占领朝鲜的头功,对当权者丰臣秀吉有敬服之心,但又暗自打算。
提到倭寇方面,有一人很值得一提,就是书写“大道无门”的那位倭寇首领藤堂高虎,此人是战国时代出了名的有能力却以见风使舵见长的大名,他的本家日后繁衍成为三井财阀,可见这是一个以审时度势,见机行事为天赋的家族所出的后人,因此此人偏好在一旁不动声色地观看,非到紧要关头不肯行动。于是,这样对局势抱持观望的态度有利也有弊,有利是因为他不肯轻易行动,不轻易表态,于是在复杂局势当中得以保全性命,不受损失,弊处在于在关键时刻如不能及时行动,就会错失获胜良机,使得自己信仰的那句箴言:
大道无门
演变成为现实,汉语含义博大精深,无门不仅意味着畅通无阻也说明没有可能性,到了影片的最后,大道无门的白幡倒下意味着大道不仅不可能畅通无阻,倭寇侵略朝鲜的道路就连门都没有。而被秀吉派来应对此次鸣梁海战的战将则是水军出身的将领:来岛通总,但在李舜臣的军事笔记中,被称为:马多时。他本名为村上通总,出自村上水军一族,他的族人就是统领水军的武人,片中还特地介绍他的家乡与鸣梁此处水情相似,由此可见,关白秀吉派他前来,确有原因,但是他的到来就给高处伫立,擅长不动声色陷人于不义的藤堂高虎以及跟随他的胁坂安治带来了威胁:
在他们奋战多时的朝鲜战场上,若是突然来了个特派员,那么军功和战利品都得重新划分,可是这是关白秀吉之令,不可不遵。
此外,朝方派痛击过胁坂安治的水军将领李舜臣参战,本身就意味着一种态度和手段,因此藤堂高虎与胁坂安治二人对村上通总率军对阵朝方将领李舜臣,抱有极为复杂的态度:
一方面希望村上被李舜臣打败,这才能确保他们在朝鲜的利益;另一方面又颇为忌惮李舜臣的力量,对自己能否战胜,心中没底。
这样一来,就造成了战时来岛通总在与李舜臣激战当时,自己的队伍陷入水流漩涡当中,固然是因为鸣梁海峡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水流条件造成的客观原因,但前无支持,后无援兵的情况还是人为造成的,有这样离心离德的倭寇军队,想要取胜也难。而在另一面,水军将领李舜臣则已经尽全力鼓舞众人的勇气:
从杀逃兵开始,再到射杀背信者裵楔,发展到众将为不战请愿时烧毁营房,熟知军士心理的李舜臣就在巧妙设局,意图鼓起众人的战意,到了两军对战时,李舜臣以自己的大帅船作为诱饵,对阵来岛统领的水军,将其他战将的船安排在其后,自己身先士卒,冲锋在前,本身就意在激励众人与倭寇决一死战的勇气。
从客观来看,来岛统领的水军不敌李舜臣的部署,确实有初来乍到,战船战斗力不足,骄兵目中无人,不熟悉实际情况的客观原因,但在战时不敌李舜臣的兵马,却还有致命的两个诱因:
一是双方谍报人员相互策反,互相斗争的这一局,日方落败,背信者的阴谋被粉碎,叛徒裵楔在逃跑途中被射杀,仅存的龟船虽然被烧毁,但朝方水军的精神未被摧毁,李舜臣安排属下火烧营房一事,反而起到了破釜沉舟的作用,从精神上促使参战军民做好不做侥幸打算,决一死战的准备。
另一个原因则是因为李舜臣一方,谍战实力强大,被称为俊沙的军士,确为日本人,但却帮助朝方作战,为李舜臣一方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情报,甚至亲自参战,对抗日方,这一点让跳入对方大船作战的来岛通总大为震怒,这才质问他到底是哪国人。这里要特别介绍扮演俊沙的演员,确为日籍演员,名叫大谷亮平,由于近期多在韩国影视作品当中扮演同情并且帮助朝鲜的亲朝人士,因此在韩国国内人气急升,还参演了SBS综艺节目【roommate】第二季,成为合宿家族的一员。
话题回到剧情这里,到了作战当时,双方各自排兵布阵,李舜臣一方做的打算是冲锋在前,身先士卒,诱敌深入,将敌军引入漩涡当中,其他战船则留在岛屿背面,保存实力,留待总攻开始时全力出击,但来岛通总的计策更为阴狠,一方面安排狙击手截杀升旗者,必要时射杀朝方将帅李舜臣,另一方面则派出装满火药的船只驶向帅船,为的是将此船炸毁,一举击杀朝方将帅,使得朝方出现群龙无首的混乱状况。从布局来看,李舜臣一方的安排为的是摧毁日方战力,而日方的意图则是除去心头之患朝方水军将领李舜臣。最终,来岛一方失败的问题就在这里:
他的两个安排都出了差错,以至于无法达到预期目的,最终事败身死,功败垂成。
对于狙击手这个问题,早有神射手安卫射出最为重要的一箭,将此人一只眼射瞎,导致其受伤坠海。来,看看安卫的扮演者是不是很面熟?没错,他就是最近常在韩剧里露面的资深演员李承俊,近期作品是收视一再攀升的家庭长剧【湔雪的魔女】,因为在其中扮演无赖又搞笑的财阀女婿朴元宰的角色,受到观众喜爱,因为在有线台热门剧【未生】当中,扮演深爱安英怡的前度上司申科长这样的出色表演,继续提升其关注度。在韩影中是水军英雄,在韩剧中可以演贪财无赖,转身就是另一人,让人看得目不转睛,记得角色而非个人,演员与明星的区别就在这里。剧情进行到这里,还出现了狙击手的面部特写,不少粉丝才认得出这是演员鲁敏宇,不由得惊喜非常。因为鲁敏宇是一位面容秀美的男演员,通常都在韩剧当中扮演花美男相关角色,由于面容姣好,容貌有女性特质,容易盖过搭档女演员的风采,对手戏演员不易找,作品风格不定,不过此人对演艺活动颇有想法,经常会有出人意料的选择,因此往往给关注他的观众带来不少观看乐趣。这里扮演跟随来岛通总的狙击手,本身就说明这是一名容貌秀美,有可能是忍者出身,受过专门培养的武者,将此人除去,就是给战事扭转局面提供决定性协助,为朝方最终胜利奠定基础。
而在火药船一场戏当中,最受观众诟病的是船上的探马任俊永与岸上的哑女郑氏不靠对话就能互通意向,理解其用意,继而及时行动,靠着肢体语言,代替旗语,为朝方水军作战提供了有力协助,使得朝方抓住战机,一举打败侵略者。这一场面,被认为是朝方自行YY,实际上,被删节的戏份当中,有相当一部分说的是郑氏与夫婿任俊永相识相知的前因后果,郑氏与丈夫的沟通本来就不是靠语言,而是依靠眼神和动作,彼此都十分了解,在相隔一段距离的海上,以夫妇之间的默契能够确知对方的用意,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到了郑氏的行为举止引起了带离百姓离开的李舜臣长子李荟的关注时,剧情已经上升到一个高潮,郑氏的英勇举动导致有作战经验的军士警觉,由此又引发岸上百姓集体行动,一齐挥舞手中的大幅物品,为的是引起参战水军注意,实际上是在从侧面说明鸣梁海战对于朝方来说,打的不是侵略战争,而是保卫战,为的是保护国家安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不受侵害,因此大得民心,得到岸上渔民支持,也为之后渔民驾船将大帅船拖出漩涡一事增加了说服力,创造了有利条件。拖船一事确为原创剧情,但在片中演绎则预示着民心向背,此次鸣梁海战当中,日方落败已经不可避免。拖船一场戏可说是未载入史书的艺术加工处理,但也为鸣梁大捷从侧面提供了解释:
为什么倭寇的船被卷入漩涡,而李舜臣的战船则没有?不是因为神灵护体或是其他神异原因,而是因为民心所向,对侵略者怀有仇恨的沿海渔民自发为水军拖船,不让其陷入漩涡当中。
到了战事的尾声,失去大船的来岛通总人船尽失,胜利无望,于是气急败坏,跳上大帅船,要跟李舜臣拼个你死我活的时候,剧情已经发展到了高潮,受尽日军屠戮屈辱的朝鲜水军正攥着拳头等着他上前,就是为了复仇,既然送上门来杀人,自然要取他性命,不会迟疑。在这里,可能不少观众还有疑问,倭寇来岛通总所穿那样鲜艳奇特的盔甲难不成是为电影表演所特制的戏服?还有船上挂念珠持武器,与李舜臣将军并肩作战的僧人又是怎么回事?难不成是少林寺武僧?
这是朝日海战中两个特殊的现象:来岛通总所穿的是日本战国时武人的盔甲,在杀敌时既起到保护作用,也代表着将士的出身,背景和家族渊源,正如倭寇船队不同将领的战船上飘扬的旗帜也不尽相同,也是区别大名所属军士的标志,这是各位大名的家徽纹章,这是代表他们个人和家族的标志。手持武器与水军将士一同浴血奋战的僧人是从高丽时代就开始拥有特权的僧兵,虽然到了李朝时代,提倡儒教,僧人的权力有所削弱,但每到战争发生当时,僧兵都有手持武器参战的特权,而他们前来投奔的军队也有义务接纳他们作为战斗中的一员,只是因为信仰不同,僧兵在战前往往不唱战歌,而要诵经鼓舞勇气。
由于李舜臣身先士卒,冲锋在前的精神鼓舞了原本对胜利不抱希望的水军将士,使得朝方水军奋勇杀敌,实际上,除帅船之外的战船都是靠着自身吃水深,体积庞大而坚固的特点,无所畏惧地冲向倭寇那些类观光船一样的船只,是靠着近身战优势,抱持同归于尽的悲壮决心,才有办法赢得胜利。
大战之后,众人都松了一口气,对于不少观众来说,最让人感动的一幕不仅在于船舱中的船务工人相互对话,互相鼓励安慰,憧憬未来的一幕,也包括年轻的水军子弟为李舜臣将军送上芋头的场面,送芋头的船工少年是主要角色当中最年轻的角色,演员也是主要演员当中最年轻的一位:朴宝剑,生于1993年6月16日,时年21周岁,他寄去资料本来是为成为歌手,却阴差阳错地被所属社安排当了演员,之前在参演KBS家庭长剧【真是好时节】时就已经有受到众位前辈喜爱,留下与资深韩流演员金喜善趣致合影的新闻。在2014年如同赶场一般,演出多部影视剧,大都获得关注,演技受到肯定,因为年纪小,表演认真有灵气,受到前辈们的喜爱,而在影片结束前的这一幕则表现了一位身经百战的水军将领难得的情怀:
-还能吃到东西,真是太好了~
韩影【鸣梁-漩涡之海】的成功意味着一种百折不挠,化恐惧为勇气的无畏精神的胜利,表现出一心抵抗外敌民族精神的强大力量,凸显不计较个人荣辱得失,一心为国的难能可贵之处,此外,演员表演精湛,场面宏大,在细节及演员选择之处均别具匠心,使得观众了解到制作者的诚意,是一出难得出现以军事为主题的历史题材韩影大片。
2014年对于韩国电影来说是特殊年份,从年初服役归来的演员玄彬主演的电影【逆鳞】上映后引起对于女主角韩志旼(韩智敏)演技当否的激烈讨论,票房却一路高升,再到韩影【群盗:民乱的时代】票房平平,但可做到收支相抵,之后【鸣梁】与【海盗】先后上映,备受肯定,已经为古装电影加入票房之战挣得了一席之地。这一年由于古装电影大行其道,从创意,主题思想再到票房均获肯定,因此业界劲吹“史剧风”,这股风潮从忠武路一路刮到了汝矣岛,一度使得韩剧题材也多了史剧这一选择。
平心而论,韩国电影【鸣梁海战】的上映可说是引进电影速度较快,制作也快的特殊案例,在此之前少有韩国电影会以韩国国内2014年7月30日上映,我国即以2014年12月12日上映,这样的速度进入电影市场,为我国观众所熟知,这本身就有作品所处的大背景相关原因,12月12日,是西安事变纪念日,因为发生在1936年12月12日,按照日期命名的办法,西安事变还有另一个名字,叫做:双十二事变,但因为事件爆发后,在发生地西安引发了一连串后续事件,因此后人多以发生地命名此次事件,称其为西安事件。西安事件最终和平解决,成为结束内战,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尤其重要意义,同样地,在对抗战有决定性意义的西安事变纪念日当天公映【鸣梁海战】也有其重大意义:
在纪念日的第二天12月13日就是南京大屠杀全国公祭日,在这样特殊的时候,观看【鸣梁海战】这样的电影,有助于提醒观众,前事不忘后事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