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的访问控制(包、访问修饰符、修饰符)

一、     java的类包

编写好一个源程序后,首先要执行javac命令进行编译源文件,并生成与源文件同名后缀为“.class”的字节码文件(类文件),该类文件与源文件默认在同一个目录中。该类文件是由用户创建的,而在java编程环境中,java本身提供了大量的类文件,在编程时可以直接引入使用,极大方便了程序的编写。

包的定义:是Java编程的基础,包蕴涵于标准类的体系结构和用户自己的程序中,包是有唯一命名的类的集合。在java中,包分为用户包和系统包。

一)用户包:即由用户在项目中创建的包。

在命令提示符下,使用javac编译程序时,将生成类文件,该文件默认与源文件在同一目录下,如果一个项目很大,为了方便组织和管理,一般将不同的类组织起来进行管理,这就需要用户自定义包

 

声明创建包

package <包名1>.[<包名2>.[<包名3>..……]]

这里,包就是源程序根目录下的文件夹名称,但与window目录结构表示法稍有不同的是,将window目录中的斜杠“\”用实心点“.”来代替。

比如,HelloWorld.java源文件在C:\javaTest目录里,为其源代码声明一个包,这个源程序代码如下:

package lib.hello

public class HelloWorld

{

//程序的主函数入门

public staticvoid main(String args[])

{

//输出打印字符语句

System.out.println("HelloWorld!");

}

}

程序的执行步骤:

1、在命令提示符下进入C:\javaTest,编译源程序:javac HelloWorld.java,生成HelloWorld.class类文件。

2、在C:\javaTest目录中新建lib文件夹,在lib文件夹中新建hello文件夹,将HelloWorld类文件剪切到hello文件夹。

3、运行源程序:java HelloWorld,输出“HelloWorld!”字符。

创建包的规则:

1、  package语句必须放在源文件的最前面,其之前不可以有如何其它语句。

2、  每个源文件最多有一句package语句,因为一个类文件不可能属于两个包,

3、  一个包中可以包含多个包,其包含关系使用实心点“.”来表示。如语句“package lib.hello”,lib包中有包含hello包,其中lib包在程序(项目)根目录下,要使用hello中的类文件,必须从程序(项目)根目录中的包开始。

包机制引入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l  能够实施访问权限的控制。

l  利用包可以区分名字相同的类。在同一包中不允许出现同名类,不同包中可以存在同名类。

l  利用包可以对于不同的类文件划分和组织管理。

二)系统包

系统包指的就是java编程平台本身已经定义好的若干各类,Java为用户提供了130多个预先定义好的包,引用过后再程序中就可以直接使用的类,下面做个简要介绍:

1、java.lang包:java的核心类库,包含了运行java程序必不可少的系统类,如基本数据类型、基本数学函数、字符串处理、线程、异常处理类等,系统缺省加载这个包

2、java.io包:java语言的标准输入/输出类库,如基本输入/输出流、文件输入/输出、过滤输入/输出流等等

3、java.util包:包含如处理时间的date类,处理变成数组的Vector类,以及stack和HashTable类

4、java.awt包:构建图形用户界面(GUI)的类库,低级绘图操作Graphics类,图形界面组件和布局管理如Checkbox类、Container类、LayoutManger接口等,以及界面用户交互控制和事件响应,如Event类

5、java.awt.image包:处理和操纵来自于网上的图片的java工具类库

6、java.wat.peer包:很少在程序中直接用到,使得同一个java程序在不同的软硬件平台上运行

7、java.applet包:包含所有实现JavaApplet的类。

8、java.net包:实现网络功能的类库有Socket类、ServerSocket类

9、java.corba包和java.corba.orb包

10、java.lang.reflect包:提供用于反射对象的工具

11、java.util.zip包:实现文件压缩功能

12、java.awt.datatransfer包:处理数据传输的工具类,包括剪贴板,字符串发送器等

13、java.awt.event包

14、java.sql包:实现JDBC的类库

15、java.rmi  提供远程连接与载入的支持。

16、java.security  提供安全性方面的有关支持。

三)引用包

想要使用用户建立的包,或者使用系统自带的类包,方法如下:

方法一:直接使用包,即在要引用的类名前加上包名作为修饰符。一般用于在引用其它包中的类或接口的次数较少的情况下。

例如:lib.hello b = new lib.hello ( );

方法二:使用包引用语句import。

在java程序中,可以定义多条import语句。如果有package语句,则import语句紧接在其后,否则import语句应位于程序的第一条语句。使用import引入又有两种如下写法:

(1)import <包名>.<类名>

导入指定的一个public类或者接口。

(2)import   〈包名>.*

导入包中的当前类需要使用的所有类或接口,注意此时不能引用该包中其它文件夹中的类。这种方法一般不被推荐,因为它常导致程序加载许多不需要的类,增加了系统的负载,同时也加大了类名冲突的概率。因此一般建议使用第一种格式。

例如:

import lib.hello;

import lib.hello .*;

import java.io.*;

import jsit.util.Date;

二、  Java的访问修饰符、修饰符

通过引用类包,可以实现对类的访问控制。除此之外,java的访问修饰符能够精确控制类、类的变量、方法的访问控制。

类:

访问修饰符  修饰符  class 类名称extends 父类名称 implement 接口名称1[,接口名称2]……

(访问修饰符与修饰符的位置可以互换)


访问修饰符


名称


说明


备注


public


可以被所有类访问(使用)


public类必须定义在和类名相同的同名文件中


package


可以被同一个包中的类访问(使用)


默认的访问权限,可以省略此关键字,可以定义在和public类的同一个文件中


private


修饰内部类


修饰符


名称


说明


备注


final


使用此修饰符的类不能够被继承


abstract


如果要使用abstract类,之前必须首先建一个继承abstract类的新类,新类中实现abstract类中的抽象方法。


类只要有一个abstract方法,类就必须定义为abstract,但abstract类不一定非要保护abstract方法不可

变量

l        Java中没有全局变量,只有方法变量、实例变量(类中的非静态变量)、类变量(类中的静态变量)。

l        方法中的变量不能够有访问修饰符。所以下面访问修饰符表仅针对于在类中定义的变量。

l        声明实例变量时,如果没有赋初值,将被初始化为null(引用类型)或者0、false(原始类型)。

l        可以通过实例变量初始化器来初始化较复杂的实例变量,实例变量初始化器是一个用{}包含的语句块,在类的构造器被调用时运行,运行于父类构造器之后,构造器之前。

l  类变量(静态变量)也可以通过类变量初始化器来进行初始化,类变量初始化器是一个用static{}包含的语句块,只可能被初始化一次。


访问修饰符


名称


说明


备注


public


可以被任何类访问


protected


可以被同一包中的所有类访问

可以被所有子类访问


子类没有在同一包中也可以访问


private


只能够被 当前类的方法访问


缺省

无访问修饰符


可以被同一包中的所有类访问


如果子类没有在同一个包中,也不能访问


修饰符


名称


说明


备注


static


静态变量(又称为类变量,其它的称为实例变量)


可以被类的所有实例共享。

并不需要创建类的实例就可以访问静态变量


final


常量,值只能够分配一次,不能更改


注意不要使用const,虽然它和C、C++中的const关键字含义一样

可以同static一起使用,避免对类的每个实例维护一个拷贝


transient


告诉编译器,在类对象序列化的时候,此变量不需要持久保存


主要是因为改变量可以通过其它变量来得到,使用它是为了性能的问题


volatile


指出可能有多个线程修改此变量,要求编译器优化以保证对此变量的修改能够被正确的处理

方法

访问修饰符 修饰符返回类型 方法名称(参数列表throws 违例列表

l 类的构造器方法不能够有修饰符、返回类型和throws子句

l 类的构造器方法被调用时,它首先调用父类的构造器方法,然后运行实例变量和静态变量的初始化器,然后才运行构造器本身。

l  如果构造器方法没有显示的调用一个父类的构造器,那么编译器会自动为它加上一个默认的super(),而如果父类又没有默认的无参数构造器,编译器就会报错。super必须是构造器方法的第一个子句。

l  注意理解private构造器方法的使用技巧。


访问修饰符


名称


说明


备注


public


可以从所有类访问


protected


可以被同一包中的所有类访问

可以被所有子类访问


子类没有在同一包中也可以访问


private


只能够被当前类的方法访问


缺省

无访问修饰符


可以被同一包中的所有类访问


如果子类没有在同一个包中,也不能访问


修饰符


名称


说明


备注


static


静态方法(又称为类方法,其它的称为实例方法)


提供不依赖于类实例的服务

并不需要创建类的实例就可以访问静态方法


final


防止任何子类重载该方法


注意不要使用const,虽然它和C、C++中的const关键字含义一样

可以同static一起使用,避免对类的每个实例维护一个拷贝


abstract


抽象方法,类中已声明而没有实现的方法


不能将static方法、final方法或者类的构造器方法声明为abstract


native


用该修饰符定义的方法在类中没有实现,而大多数情况下该方法的实现是用C、C++编写的。


参见Sun的Java Native接口(JNI),JNI提供了运行时加载一个native方法的实现,并将其于一个Java类关联的功能


synchronized


多线程的支持


当一个方法被调用时,没有其它线程能够调用该方法,其它的synchronized方法也不能调用该方法,直到该方法返回

接口

访问修饰符 interface 接口名称extends 接口列表

l        接口不能够定义其声明的方法的任何实现

l        接口中的变量总是需要定义为“public static final 接口名称”,但可以不包含这些修饰符,编译器默认就是这样,显示的包含修饰符主要是为了程序清晰


访问修饰符


名称


说明


备注


public


所有


无访问修饰符(默认)


同一个包内

时间: 2024-12-24 05:06:27

java的访问控制(包、访问修饰符、修饰符)的相关文章

对Java语言中包、修饰符、封装的一些总结

一.包(packsge)   1.包的概念 物理上是文件夹 逻辑上是有逻辑关系的集合   2.包的作用 把功能相似或相关的类或接口组织在同一个包中,方便类的查找和使用: 包可以避免名字冲突.同一个包中的类名字是不同的,不同的包中的类的名字是可以相同的,当同时调用两个不同包中相同类名的类时,应该加上包名加以区别. 包也限定了访问权限,拥有包访问权限的类才能访问某个包中的类.   3.包(package)的命名规范 在包名中,可以使用.号来区分包的级别:包名一般情况下是小写 第一级 指该项目的类型,

java中四种访问修饰符

Java中的四种访问修饰符:public.protected.default(无修饰符,默认).private. 四种修饰符可修饰的成分(类.方法.成员变量)   public protected default private 类 √ × √ ×(内部类可以用private修饰) 方法 √ √ √ √ 成员变量 √ √ √ √ 四种修饰符的访问权限 public:对所有类可见 protected:对同一包中的类可见.对同一包及不同包中的子类可见 default:对同一包中的类可见.对同一包中的

JAVA 中的权限访问修饰符(public,protected,default,private )

JAVA中有四个权限访问修饰符:public,protected,default,private 注意:这里讲的是对类中属性和方法的访问权限,并不是类的访问权限 1.default:包访问权限 如果什么也没写,默认为default.当然也可以显式得给出default权限 default修饰的属性和方法,包中的所有其他类对那个成员都有访问权限,但是对于这个包之外的所有类没有访问权限. 2.public: 接口访问权限 public修饰的属性和方法对每个类都是可见的 3.private:类内访问权限

Java杂谈之类的访问修饰符及其他注意点知识

package JavaObject; public class Person { //hand为内部类,内部类的访问修饰符可以任意 //private class hand{} public String name; //protected访问修饰符,对于同一个包或者子类是可以访问到的 protected int sex; //缺省对同一个包或继承子类是可以访问到的但是同一个包里面的子类就访问不到 int age; //私有,Person自己才能访问 private double money;

Java语言中的-----访问修饰符

day04 Java语言中的----访问修饰符 一.访问修饰符概述: 访问修饰符就是对变量或者是方法或者是类的一个修饰,通过修饰以后实现一些必要的权限,主要是说明类成员如何被使用的作用. 二.访问修饰符 1.访问修饰符有哪些? 访问修饰符总共有8种,本文只先给大家说static和final两个修饰符 1.1.final.修饰常量的 1.2.static.修饰静态的 1.3.abstract. 1.4.native. 1.5.sysnchronized.修饰线程的 1.6.transient. 1

java中四种访问修饰符区别及详解全过程

客户端程序员:即在其应用中使用数据类型的类消费者,他的目标是收集各种用来实现快速应用开发的类. 类创建者:即创建新数据类型的程序员,目标是构建类. 访问控制存在的原因:a.让客户端程序员无法触及他们不应该触及的部分  : b.允许库设计者可以改变类内部的工作方式而不用担心会影响到客户端程序员  java的四个关键字:public.protected.default.private(他们决定了紧跟其后被定义的东西可以被谁使用) 适用范围<访问权限范围越小,安全性越高>   访问权限   类  

Java中的包与访问权限的控制

多人开发 在java中,可以将一个大型项目中的类分别独立出来,分门别类的存到文件里,再将这些文件一起编译运行,如此的程序代码将更易于维护. 多人开发的问题:如果多个开发人员共同开发一个项目的时候,则肯定会出现类名称相同的情况.那么这样一来就会非常麻烦. 相同的文件会出现覆盖的情况. 包的概念 package是在使用多个类或接口时,为了避免名称重复而采用的一种措施,直接在程序中加入package关键字即可. 包的定义格式: package 包名称.子包名称: package org.lxh.dem

命令行的形式,了解java的包访问权限,与.java 文件的关系,通晓java文件储存的关系;

大家,在学习Java时,大多是使用eclipse 等IDE 环境, 然而这样并不好,而包访问权限,也是Java中框架结构控制的关键的步骤, 只有真正得掌握 .java文件与 package 间的关系,才能真正得掌握其中的关系,有利于写好框架: 少废话,先上代码: 这是带有 package com.xuyaowen.demo; 的文件,这是代表Jack.java文件所放在的位置: package com.xuyaowen.demo; public class Jack { Jack(){ Syst

JAVA中反射机制六(java.lang.reflect包)

一.简介 java.lang.reflect包提供了用于获取类和对象的反射信息的类和接口.反射API允许对程序访问有关加载类的字段,方法和构造函数的信息进行编程访问.它允许在安全限制内使用反射的字段,方法和构造函数对其底层对等进行操作. 二.java.lang.reflect AccessibleObject类 java.lang.reflect.AccessibleObject类是Field,Method和Constructor类对象的基类. 它提供了将反射对象标记为在使用它时抑制默认Ja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