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想做业务/需求分析师

我有幸在工作的头几年就开始关注牛人的项目管理是怎么做的,读的第一本项目管理书籍是《成为技术领导者》,作者站在一个技术牛人的角度上更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协作。更有幸的是,我很快就有机会参与到一个北美的跨国合作项目里去,那时候正式敏捷刚刚起步的头几年。坊间有大量的文章在拿敏捷和传统的瀑布式项目管理流程做对比,其中最重要的对比就是需求分析。因为关键需求的遗漏、误解,各个合作方从未讨论过的潜在假设造成的项目失败屡见不鲜。程序员最痛恨的加班,尤其是无效的加班,也往往由需求变化,或者更准确的说是需求遗漏和误解引起。
后来,也有人告诉我,无论是采用敏捷还是瀑布,都有人做的很失败,也有人做的很成功。当然,这其中对技术难度和项目进度的把控能力对项目成功是必不可少的,但我觉得对需求的把握也同等重要。
在上份工作的后期,我开始作为售前,参与产品的销售、推广、对销售人员的培训,我能把产品的技术架构和优势讲得清楚又通俗,但对方理解了之后,问的第一句话往往是,这个产品有什么用?我跟对方解释说,我们的产品能帮你更安全的在移动设备上办公,这听上去并不像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话术,一听就像是技术人员才会说的话,如果是“电梯间谈话”,那这单生意肯定黄了。移动设备办公是个通用说法,而我们的产品是为企业提供通用的安全基础服务,“通用”太大了,不够具像化,如果要具像化,就要了解客户的行业,什么场景下才需要在办公室以外的地方工作,而且一旦发生了网络安全问题,会对客户的业务造成很大的损失。虽然我们的产品技术优势很明显,用户体验也很棒,在网络安全方面绝对可以帮用户降本增效,通用性也足够强,具备很多竞品不具备的能力,但是,一个致命的缺点是,我们不懂客户的业务,不了解客户什么时候需要我们的产品。
大量的技术人员都把着眼点和精力放在如何提升技术水平,提高易用性、技术指标等跟技术有关的方面上,技术实力固然是根本,但如果需求是错的,或者产品找不到对应的市场,技术再好,也无英雄用武之地。

原文地址:http://blog.51cto.com/13093181/2351002

时间: 2024-10-10 21:59:13

我为什么想做业务/需求分析师的相关文章

我眼中BA(业务需求分析师)的技能广度和深度

BA,或者称业务分析师,是企业数字能力和业务能力之间的沟通桥梁.随着企业数字转型的进一步深化,相信对BA这样的技能需求会越来越多,只是未必都用“BA/业务分析师”这样的Title. ThoughtWorks在创建之初,就有BA这样一个职位.Lupi Messenger是我的一个同事,她是ThoughtWorks的第一批BA,到现在为止做了18年,孙女都已经上小学了,我很仰慕.这二十年间变化很大,需求分析方法从最初的敏捷用户故事,演进到现在精益为基础的需求分析方法,BA的技能要求也在不断变化.整理

如何做一个软件需求分析师(转来的)

这篇不想再去重复一个软件需求分析员的知识体系结构,而是挑重点来谈下成为一个合格的软件需求分析人员的关键点. 我原来对软件需求的定义或描述更多是偏于对现实世界的定义,而对软件架构的描述为现实到实现之间的第一层抽象.在这里纠正 一下即:用户需求是对现实世界的定义,而 软件系统需求是现实到实现的第一层抽象,即业务建模和软件系统用例建模.在原来的软件工程里面我们更多谈到的一个词是系统分析员,我现在将其拆分为了软件 需求BA和系统架构SA两个角色.而实际上一个真正优秀的软件需求人员必须具备两方面的能力.

哪些要素在做产品需求的时候容易犯错?

产品经理是一个思考的工种,而多想多思考成为产品经理成长最为关键点.而经验会帮助产品经理在产品需求认知和产品设计上不会犯错误,而快速进入角色.很多新手却办不到这一点. 一.判别需求是否真实存在?需求真伪性 当产品经理接到一个业务部门的需求,一个老板的需求.很多人惯性的思维是如何完成这个需求.而展开对需求思考.但是在此之前,我们需要去判别这个需求的真伪性.如果是伪需求,那么做出来是对我们的产品没有任何的意义.需求是否真实存在,真实性如何?是否有场景可以承接这个需求本身. 二.表面需求后,没有去了解更

人必须弄清楚自己究竟想做什么

人必须弄清楚自己究竟想做什么,这是根本问题. 人的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性格必然有不同的想法.行动. 以目前我的心态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点: 改变过于沉稳的心态,对已经习惯的工作.低效低激情的气氛有必要打破. 主动变化,最好当然是向着更高更快更强的地方走.但有时可能并没有最好.或者说前途一片光明的.适当变化.积极主动的尝试不同的.有益的东西,不仅可以可能可以发现更好的路线,最重要的是,养成一种不惧怕未来.用于改变.当断则断的思维,而不是过于沉稳保守.担心不确定性.不能接受变革. 多理解现实生活中的客观

解密小米:到底想做什么?

即使估值已经超过450亿美元,小米依然是一家很饥渴的公司. 这家公司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雷军在最近的一个月中,带着他的自拍杆多次出现在了全球媒体的镜头中,46岁的他看上去意得志满.3月15日,他在朋友圈中贴出了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的一段话——“最近互联网上流行的一个词叫风口,我想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顺势而为,会使中国经济飞起来.” 雷军成功地将他的“风口”和“顺势而为”理论输出到了国家领导层.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全国人大代表,根据耶鲁大学Rory Truex的调查,如果一家公司的CEO当上全国人大

为什么想做测试,我的测试开端

这个问题曾经纠结了我很久,开发还是测试?最终出于自己内心的渴望与求知决定我要从事软测这个行业. 从本科我就开始接触主流的编程语言,也一直以为自己以后会从事软件设计这份工作,直到大三找实习的时候接触到软测,加上身边很多人都说女孩子适合做软测,不累,当初就抱着这么单纯的想法,懵懵懂懂的就想往测试这个方向走了,算是在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当时也是为了增加项目经历和拥有开发经验(当时觉得有开发经历能找到好工作)就选择了现在所在的实验室,进入实验室后才发现这个环境和我所想的不一样,不到半年,我就对自己的前途

1亿妹纸大姨妈的神器美柚:上云要切合业务需求,更要货比三家

美柚中国女性垂直APP中的佼佼者. 今天,我们有幸采访了美柚的VP黄益聪先生,听听他来分享下美柚如何基于业务以及又是如何货比三家来选择云服务商的故事. Q: 对于您自身的业务,有什么可以分享的吗? 美柚是在2013年4月创办的专注于服务女性用户的互联网企业,有着"让女人更美更健康"的理念,成功打造了工具+社区+电商的产业闭环,在女性垂直细分领域取得行业领先的地位.公司旗下的美柚APP是以经期记录为切入点的,逐渐垄断女性经期健康市场之后,又将用户市场布局从经期扩张到备孕.孕期和育儿阶段,

一直在做业务的程序员技术会进步吗?程序员如何跳出舒适圈

我是一个前端程序员,在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在原来的部门,有一段时间一直在做各种活动,比如双十一.双十二.端午节活动等等.这些活动的模式基本差不多,我在做这些活动的过程中,有收获吗?有,当然有,但大吗?并不大. 转岗之后,我陆续接触过一些项目,还有的项目很重要,用部门老大的话来说:是我们部门历史性的项目.做这些项目我有收获吗?有,比如说我之前没有用过 Vue,在新项目里我就接触了 Vue.然后呢?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在我至今为止做业务的过程中,我越来越意识到[一直做业务,技术进步慢,甚至没有进步]这

我想做个码农

我想做个码农.那些攻城狮常常拿码农自嘲,其他职业看攻城狮赚钱多眼红的也叫他们码农.码农挣得钱多,因为很累,经常加班熬夜,用生命在挣钱.但是,我想做个码农.码农是安静的,带上耳机,可以一个人为一个功能静坐一天.码农是简单的,他们所要做的就是把交互稿变成真实的东西.不用考虑交互,不用考虑需求,不用考虑商业,不用考虑运营,甚至不用考虑做出来有没有用.当然,这只是个简单的码农.码农是单纯的,情人节买束花,买盒巧克力就可以了,女朋友还会很开心,因为他们对码农的要求不高,这样就会觉得满意.不像做产品的,非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