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0.9、HTTP1.0、HTTP1.1、HTTP2的区别(转)

HTTP0.9(1991)

该版本极其简单,只有一个命令GET

GET /index.html

上面命令表示,TCP 连接(connection)建立后,客户端向服务器请求(request)网页index.html。

协议规定,服务器只能回应HTML格式的字符串,不能回应别的格式。

<html>

<body>Hello World</body>

</html>

服务器发送完毕,就关闭TCP连接。

HTTP1.0(1996)(Content-Type、Content-Encoding……)

任何格式的内容都可以发送。这使得互联网不仅可以传输文字,还能传输图像、视频、二进制文件。这为互联网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每次通信都必须包括头信息(HTTP header),用来描述一些元数据。

为了提高系统的效率,HTTP 1.0规定浏览器与服务器只保持短暂的连接,浏览器的每次请求都需要与服务器建立一个TCP连接,服务器完成请求处理后立即断开TCP连接,服务器不跟踪每个客户也不记录过去的请求。但是,这也造成了一些性能上的缺陷,例如,一个包含有许多图像的网页文件中并没有包含真正的图像数据内容,而只是指明了这些图像的URL地址,当WEB浏览器访问这个网页文件时,浏览器首先要发出针对该网页文件的请求,当浏览器解析WEB服务器返回的该网页文档中的HTML内容时,发现其中的图像标签后,浏览器将根据标签中的src属性所指定的URL地址再次向服务器发出下载图像数据的请求。显然,访问一个包含有许多图像的网页文件的整个过程包含了多次请求和响应,每次请求和响应都需要建立一个单独的连接,每次连接只是传输一个文档和图像,上一次和下一次请求完全分离。即使图像文件都很小,但是客户端和服务器端每次建立和关闭连接却是一个相对比较费时的过程,并且会严重影响客户机和服务器的性能。当一个网页文件中包含JavaScript文件,CSS文件等内容时,也会出现类似上述的情况。

为了解决无法长连接的问题:有些浏览器在请求时,用了一个非标准的Connection字段:   Connection: keep-alive     这个字段要求服务器不要关闭TCP连接,以便其他请求复用。服务器同样回应这个字段:   Connection: keep-alive

一个可以复用的TCP连接就建立了,直到客户端或服务器主动关闭连接。但是,这不是标准字段,不同实现的行为可能不一致,因此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

另外,带宽和延迟也是影响一个网络请求的重要因素。在网络基础建设已经使得带宽得到极大的提升的当下,大部分时候都是延迟在于响应速度。基于此会发现,http1.0被抱怨最多的就是连接无法复用,和head of line blocking(线头阻塞)这两个问题。理解这两个问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客户端是依据域名来向服务器建立连接,一般PC端浏览器会针对单个域名的server同时建立6~8个连接,手机端的连接数则一般控制在4~6个。显然连接数并不是越多越好,资源开销和整体延迟都会随之增大。连接无法复用会导致每次请求都经历三次握手和慢启动。三次握手在高延迟的场景下影响较明显,慢启动则对文件类大请求影响较大。head of line blocking会导致带宽无法被充分利用,以及后续健康请求被阻塞。

head of line blocking(holb)会导致健康的请求会被不健康的请求影响,而且这种体验的损耗受网络环境影响,出现随机且难以监控。为了解决holb带来的延迟,协议设计者设计了一种新的pipelining机制。pipelining只能适用于http1.1,而且由于使用苛刻,很多浏览器厂商并不支持。

1.0开始支持cache,就是当客户端在规定时间内访问统一网站,直接访问cache即可。

请求行:

GET / HTTP/1.0

User-Agent: Mozilla/5.0 (Macintosh; Intel Mac OS X 10_10_5)

Accept: */*

回应格式:"头信息 + 一个空行(\r\n) + 数据"

HTTP/1.0 200 OK

Content-Type: text/plain

Content-Length: 137582

Expires: Thu, 05 Dec 1997 16:00:00 GMT

Last-Modified: Wed, 5 August 1996 15:55:28 GMT

Server: Apache 0.84

<html>

<body>Hello World</body>

</html>

HTTP1.1(1997)(Content-Length、Transfer-Encoding)

为了克服HTTP 1.0的这个缺陷,HTTP 1.1支持持久连接(HTTP/1.1的默认模式使用带流水线的持久连接),客户端和服务器发现对方一段时间没有活动,就可以主动关闭连接。不过,规范的做法是,客户端在最后一个请求时,发送Connection: close,明确要求服务器关闭TCP连接。

在一个TCP连接上可以传送多个HTTP请求和响应,减少了建立和关闭连接的消耗和延迟。一个包含有许多图像的网页文件的多个请求和应答可以在一个连接中传输,但每个单独的网页文件的请求和应答仍然需要使用各自的连接。

加入了管道机制(pipelining),即在同一个TCP连接里面,客户端可以同时发送多个请求。这样就进一步改进了HTTP协议的效率。HTTP 1.1允许客户端不用等待上一次请求结果返回,就可以发出下一次请求,但服务器端必须按照接收到客户端请求的先后顺序依次回送响应结果,以保证客户端能够区分出每次请求的响应内容,这样也显著地减少了整个下载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在http1.1,request和reponse头中都有可能出现一个connection的头,此header的含义是当client和server通信时对于长链接如何进行处理。
        在http1.1中,client和server都是默认对方支持长连接的, 如果client使用http1.1协议,但又不希望使用长连接,则需要在header中指明connection的值为close;如果server方也不想支持长连接,则在response中也需要明确说明connection的值为close。不论request还是response的header中包含了值为close的connection,都表明当前正在使用的tcp连接在当天请求处理完毕后会被断掉。以后client再进行新的请求时就必须创建新的tcp连接了。

HTTP 1.1在继承了HTTP 1.0优点的基础上,也克服了HTTP 1.0的性能问题。HTTP 1.1通过增加更多的请求头和响应头来改进和扩充HTTP 1.0的功能。

如,HTTP 1.0不支持Host请求头字段,WEB浏览器无法使用主机头名来明确表示要访问服务器上的哪个WEB站点,这样就无法使用WEB服务器在同一个IP地址和端口号上配置多个虚拟WEB站点。在HTTP 1.1中增加Host请求头字段后,WEB浏览器可以使用主机头名来明确表示要访问服务器上的哪个WEB站点,这才实现了在一台WEB服务器上可以在同一个IP地址和端口号上使用不同的主机名来创建多个虚拟WEB站点(也就是使用nginx在收到相同的ip和端口号后针对用户请求的域名再次进行转发)。

HTTP 1.1的持续连接,也需要增加新的请求头来帮助实现,例如,Connection请求头的值为Keep-Alive时,客户端通知服务器返回本次请求结果后保持连接;Connection请求头的值为close时,客户端通知服务器返回本次请求结果后关闭连接。

HTTP 1.1还提供了与身份认证、状态管理和Cache缓存等机制相关的请求头和响应头。HTTP/1.0不支持文件断点续传,<code>RANGE:bytes</code>是HTTP/1.1新增内容,HTTP/1.0每次传送文件都是从文件头开始,即0字节处开始。<code>RANGE:bytes=XXXX</code>表示要求服务器从文件XXXX字节处开始传送,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断点续传!

缺点:虽然1.1允许复用TCP连接,但是同一个TCP连接里面,所有的数据通信是按次序进行的。服务器只有处理完一个回应,才会进行下一个回应。要是前面的回应特别慢,后面就会有许多请求排队等着。所以跟1.0一样,有"队头堵塞"现象(HOLB)

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只有两种方法:一是减少请求数,二是同时多开持久连接。这导致了很多的网页优化技巧,比如合并脚本和样式表、将图片嵌入CSS代码、域名分片(domain sharding)等等。如果HTTP协议设计得更好一些,这些额外的工作是可以避免的。

常用的请求方式

GET 请求获取Request-URI所标识的资源

POST 在Request-URI所标识的资源后附加新的数据

HEAD 请求获取由Request-URI所标识的资源的响应消息报头

PUT 请求服务器存储一个资源,并用Request-URI作为其标识

DELETE 请求服务器删除Request-URI所标识的资源

TRACE 请求服务器回送收到的请求信息,主要用于测试或诊断

CONNECT 保留将来使用

OPTIONS 请求查询服务器的性能,或者查询与资源相关的选项和需求

GET方法: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网址的方式访问网页时,浏览器采用GET方法向服务器获取资源,POST方法要求被请求服务器接受附在请求后面的数据,常用于提交表单。GET是用于获取数据的,POST一般用于将数据发给服务器之用。

HTTP2(2015)

多路复用/多工 (Multiplexing)

多路复用允许同时通过单一的 HTTP/2 连接发起多重的请求-响应消息。在 HTTP/1.1 协议中浏览器客户端在同一时间,针对同一域名下的请求做一定数量限制。超过限制数目的请求会被阻塞。这也是为何一些站点会有多个静态资源 CDN 域名的原因之一,拿 Twitter 为例,http://twimg.com,目的就是变相的解决浏览器针对同一域名的请求限制阻塞问题。而 HTTP/2 的多路复用(Multiplexing) 则允许同时通过单一的 HTTP/2 连接发起多重的请求-响应消息。因此 HTTP/2 可以很容易的去实现多流并行而不用依赖建立多个 TCP 连接,HTTP/2 把 HTTP 协议通信的基本单位缩小为一个一个的帧,这些帧对应着逻辑流中的消息。并行地在同一个 TCP 连接上双向交换消息。

在一个连接里,客户端和浏览器都可以同时发送多个请求或回应,而且不用按照顺序一一对应,这样就避免了"队头堵塞"。

二进制分帧

HTTP/1.1 版的头信息肯定是文本(ASCII编码),数据体可以是文本,也可以是二进制。HTTP/2 则是一个彻底的二进制协议,头信息和数据体都是二进制,并且统称为"帧"(frame):头信息帧和数据帧。

HTTP/2在 应用层(HTTP/2)和传输层(TCP or UDP)之间增加一个二进制分帧层。在不改动 HTTP/1.x 的语义、方法、状态码、URI 以及首部字段的情况下, 解决了HTTP1.1 的性能限制,改进传输性能,实现低延迟和高吞吐量。在二进制分帧层中, HTTP/2 会将所有传输的信息分割为更小的消息和帧(frame),并对它们采用二进制格式的编码,其中 HTTP1.x 的首部信息会被封装到 HEADER frame,而相应的 Request Body 则封装到 DATA frame 里面。

数据流

因为 HTTP/2 的数据包是不按顺序发送的,同一个连接里面连续的数据包,可能属于不同的回应。因此,必须要对数据包做标记,指出它属于哪个回应。

HTTP/2 将每个请求或回应的所有数据包,称为一个数据流(stream)。每个数据流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编号。数据包发送的时候,都必须标记数据流ID,用来区分它属于哪个数据流。另外还规定,客户端发出的数据流,ID一律为奇数,服务器发出的,ID为偶数。

数据流发送到一半的时候,客户端和服务器都可以发送信号(RST_STREAM帧),取消这个数据流。1.1版取消数据流的唯一方法,就是关闭TCP连接。这就是说,HTTP/2 可以取消某一次请求,同时保证TCP连接还打开着,可以被其他请求使用。

客户端还可以指定数据流的优先级。优先级越高,服务器就会越早回应。

流的概念是为了实现多路复用,在单个连接上实现同时进行多个业务单元数据的传输,多路复用就是利用流来实现会话的串行传输。

HTTP/2 通信都在一个连接上完成,这个连接可以承载任意数量的双向数据流。在过去, HTTP 性能优化的关键并不在于高带宽,而是低延迟。TCP 连接会随着时间进行自我调谐,起初会限制连接的最大速度,如果数据成功传输,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提高传输的速度。这种调谐则被称为 TCP 慢启动。由于这种原因,让原本就具有突发性和短时性的 HTTP 连接变的十分低效。HTTP/2 通过让所有数据流共用同一个连接,可以更有效地使用 TCP 连接,让高带宽也能真正的服务于 HTTP 的性能提升。

这种单连接多资源的方式,减少服务端的链接压力,内存占用更少,连接吞吐量更大;而且由于 TCP 连接的减少而使网络拥塞状况得以改善,同时慢启动时间的减少,使拥塞和丢包恢复速度更快。

流的特点如下:

一个HTTP/2连接可同时保持多个打开的流,任一端点交换帧
流可被客户端或服务器单独或共享创建和使用
流可被任一端关闭
在流内发送和接收数据都要按照顺序
流的标识符自然数表示,1~2^31-1区间,有创建流的终端分配
流与流之间逻辑上是并行、独立存在

首部压缩(Header Compression)

HTTP 协议不带有状态,每次请求都必须附上所有信息。所以,请求的很多字段都是重复的,比如Cookie和User Agent,一模一样的内容,每次请求都必须附带,这会浪费很多带宽,也影响速度。

HTTP/2 对这一点做了优化,引入了头信息压缩机制(header compression)。一方面,头信息使用gzip或compress压缩后再发送;另一方面,客户端和服务器同时维护一张头信息表,所有字段都会存入这个表,生成一个索引号,以后就不发送同样字段了,只发送索引号,这样就提高速度了。

服务端推送(Server Push)

服务端推送是一种在客户端请求之前发送数据的机制。在 HTTP/2 中,服务器可以对客户端的一个请求发送多个响应。Server Push 让 HTTP1.x 时代使用内嵌资源的优化手段变得没有意义;如果一个请求是由你的主页发起的,服务器很可能会响应主页内容、logo 以及样式表,因为它知道客户端会用到这些东西。这相当于在一个 HTML 文档内集合了所有的资源,不过与之相比,服务器推送还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可以缓存!也让在遵循同源的情况下,不同页面之间可以共享缓存资源成为可能。

综上:

Http0.9:客户端只能用GET,服务器只能回送HTML格式的字符串,其他数据不支持

Http1.0:短连接,连接无法复用、线头阻塞(head of line blocking)、带宽和延迟、支持cache,相比0.9增加了POST、HEAD

Http1.1:长连接,(客户端pipelining)服务端线头阻塞,Host字段、断电续传、相比1.0增加了PUT、PATCH、DELETE

Http2.0:多路复用、通信单位为二进制帧、并行通信、数据流模式(无序,编号+ID+(优先权))、首部压缩(索引号查数据)、服务器推送

原文:https://blog.csdn.net/qq_35642036/article/details/82788314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NetPig/p/10917269.html

时间: 2024-10-29 18:52:06

HTTP0.9、HTTP1.0、HTTP1.1、HTTP2的区别(转)的相关文章

Web 协议 HTTP1.0 HTTP1.1 SPDY HTTP2.0

HTTP1.0 VS HTTP1.1 长连接HTTP 1.0需要使用keep-alive参数来告知服务器端要建立一个长连接,而HTTP1.1默认支持长连接. HTTP是基于TCP/IP协议的,创建一个TCP连接是需要经过三次握手的,有一定的开销,如果每次通讯都要重新建立连接的话,对性能有影响.因此最好能维持一个长连接,可以用个长连接来发多个请求. 节约带宽HTTP 1.1支持只发送header信息(不带任何body信息),如果服务器认为客户端有权限请求服务器,则返回100,否则返回401.客户端

HTTP1.0和HTTP1.1以及HTTP2.0的区别

HTTP1.0和HTTP1.1区别 版本 HTTP1.0 HTTP1.1 连接方面 使用 非持久连接,即在非持久连接下,一个tcp连接只传输一个web对象.每次请求和响应都需要建立一个单独的连接,每次连接只是传输一个对象,严重影响客户机和服务器的性能 默认使用持久连接(然而,HTTP/1.1协议的客户机和服务器可以配置成使用非持久连接)在持久连接下,不必为每个Web对象的传送建立一个新的连接,一个连接中可以传输多个对象.在一个TCP连接上可以传送多个HTTP请求和响应,减少了建立和关闭连接的消耗

HTTP1.0/1.1/2.0特性对比_转

转自:HTTP1.0 HTTP1.1 HTTP2.0 主要特性对比  https://segmentfault.com/a/1190000013028798 HTTP1.0 早先1.0的HTTP版本,是一种无状态.无连接的应用层协议. HTTP1.0规定浏览器和服务器保持短暂的连接,浏览器的每次请求都需要与服务器建立一个TCP连接,服务器处理完成后立即断开TCP连接(无连接),服务器不跟踪每个客户端也不记录过去的请求(无状态). 这种无状态性可以借助cookie/session机制来做身份认证和

http1.0,http1.1和http2.0的区别

HTTP1.0 HTTP 1.1主要区别 长连接 HTTP 1.0需要使用keep-alive参数来告知服务器端要建立一个长连接,而HTTP1.1默认支持长连接. HTTP是基于TCP/IP协议的,创建一个TCP连接是需要经过三次握手的,有一定的开销,如果每次通讯都要重新建立连接的话,对性能有影响.因此最好能维持一个长连接,可以用个长连接来发多个请求. 节约带宽 HTTP 1.1支持只发送header信息(不带任何body信息),如果服务器认为客户端有权限请求服务器,则返回100,否则返回401

HTTP、HTTP1.0、HTTP1.1、HTTP2.0、HTTPS

一.HTTP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是应用层的协议,目前在互联网中应用广泛. 它被设计用于Web浏览器和Web服务器之间的通信,但它也可以用于其他目的. HTTP遵循经典的客户端-服务端模型 ,客户端打开一个连接以发出请求,然后等待它收到服务器端响应. HTTP是 无状态协议,意味着服务器不会在两个请求之间保留任何数据(状态). 二.HTTP1.0 --构建可扩展性 HTTP原有的应用非常局限,浏览器和服务器迅速扩展使其用途更广: 版本

http1.0、http1.1和http2.0的区别

http1.1和http1.0的区别 http1.1默认持久连接,即它默认就支持长连接,而http1.0需要使用keep-alive参数来告知服务器端要建立一个长连接.http是基于TCP/IP协议的,每次建立都需要经过三次握手,如果每次通讯都需要建立一个新连接的话那会对性能造成影响.因此可以用长连接来发送多个请求. 管线化,客户端可以同时发送多个HTTP请求,而不用一个个等待响应. 另外还支持传送内容的一部分,当客户端已经有了一部分资源后只需要跟服务器端请求另一部分资源即可.这是支持文件断点续

HTTP1.0和HTTP1.1区别及http状态码

HTTP1.0和HTTP1.1的主要区别 1,HTTP/1.0协议使用非持久连接,即在非持久连接下,一个tcp连接只传输一个Web对象,: 2,HTTP/1.1默认使用持久连接(然而,HTTP/1.1协议的客户机和服务器可以配置成使用非持久连接).在持久连接下,不必为每个Web对象的传送建立一个新的连接,一个连接中可以传输多个对象! HTTP目前三个版本:HTTP0.9.HTTP1.0.HTTP1.1. (1)HTTP0.9是最早的版本 ,它只定义了最基本的简单请求和简单回答:HTTP1.0较完

HTTP1.0、1.1、2.0的区别

首先,在了解他们之间区别之前,我们先简单看一下HTTP的工作过程   HTTP的访问其实是由两个阶段组成的.    http请求:http request    http响应:http response    一次http事务:请求<-->响应  当我们打开浏览器时,浏览器会向服务器端发送一个HTTP的请求,服务器收到请求以后,会根据用户发送的请求里面带有的命令来进行相应.也就意味着HTTP的通讯过程就是一去一回.一个请求一个响应.当然这一去一回前面还有三次握手,在三次握手之后才可以正常访问.

http1.0与http1.1的区别

http1.0与http1.1的区别 1.http1.1提供身份认证(HTTP1.1提供一个基于口令的基本认证方式,) 2.http1.1提供永久性连接(即1.0使用非持久连接,一个tcp连接只传输一个web对象,服务器完成完请求后立即断开tcp连接,服务器不跟踪每个客户也记录过去的请求,显然,这就造成访问一个包含许多图像文件的网页文件的整个过程包含了多次请求和响应,每次请求和响应需要建立一个单独的连接.客户端每次建立和关闭建立都特别费时,而且会严重影响客户与服务器的性能.HTTP1.1采用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