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的工具: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4

  之前的五章,从人性本能、群体制度、供需关系、经济体系和信息问题这五个方面深入浅出地论述了作者对于在生活中、在经济活动中所易见的经济学的基本特点、起源、表现形式和发展变化的理解和认识。作者把这五章归为了第一篇,名叫“生活中的经济学概念”。而这一篇笔记要介绍的是全书的第二篇,名叫“社会关系有‘价签’”。我觉得,作者是要先通过剖析生活中的经济学现象提炼其中的经济学原理,让我们的认识深化一个层面,接触多一些的基本知识和思想,然后再回到生活中去,将之前的认识进一步引申,以深化一层对生活的认识。在这一篇中,作者主要谈了三种关系,一种是家庭中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家庭伦常),一种是社会中人与人的道德与资本关系(社会资本),一种是旧社会与新社会的关系(社会变迁)。通过这三种关系,作者将会怎么阐述他心中的“价签”呢?

第六章

  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经济学和社会学是严格分离、毫无交集的,但是从1960年开始,经济学者开始向政治、社会、法律等其他社会科学伸出触角。在这些先驱里,芝加哥大学的盖瑞贝克尔教授对社会学的影响最大。他提出过一个轰动世界的观点:父母在考虑要生几个小孩时,会有成本效益的考虑!自此,关于伦常关系是否与效益挂钩的讨论就一直延绵不绝至今。作者是怎么认为的呢?

伦常的意义

  伦常,一个平凡而伟大的规则,包含了多少付出、奉献、爱与宽容,似乎对它任何批判性的评判都带有道德上的不正当性、道理上的不客观性,所以多数哪怕很理性的人都避免“真正客观”地看待伦常关系。可是如果有个人(而且是你所尊敬、信赖、引以为人生导师的人)非常认真而又轻描淡写地告诉你,伦常关系是一种“工具性”的安排,具有“功能性”的内涵,你会怎么反应?震惊。熊先生就给了他的学生这样的震撼,可是他的依据是什么呢?他说了一个故事。

  有一个概念,叫“竞租”。什么样的东西算“竞租”?比如,“经济租”。什么样的事能存在“经济租”?很简单。比如无论是东西中外,在体坛歌坛影坛里,都有一些超级明星。这些天王天后打一场球、开一次演唱会、演一部电影的报酬可能是一般的市井小民数十年的血汗所得。可是,打球唱歌演戏的成本其实很低,而收入却比天高。这样的收入与付出之间,就是这些天之骄子们所得到的“经济租”。显然,“经济租”的收益大于成本。而“经济租”就是一种“竞租”。另一种和“经济租”不太一样的“竞租”是人际间的伦常关系。站在父母或者子女的角度,伦常关系往往代表着父母对子女无怨无悔、死生不计的去付出精神、物质、心力、时间;子女对父母也有着孺子之慕和殁身难报的情怀。但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伦常关系也具有经济租的特性——收益大于成本。“父母子女不一定每天都熙熙融融,但是只要‘父母’或‘子女’这两个字眼在脑海浮现,总会引发一种特别的、紧密的、愿意付出的情怀”——只要是这个身份,不需要他付出什么,你就要全力为他而付出,这不是收益大于成本吗。

  对于伦常关系的所谓“竞租”特质,作者有两点认识:一、这是为了繁衍自己的基因慢慢发展出的一类工具性的安排;二、在演化的过程中,伦常关系就像是珍贵的工具一般重要,在思想和潜意识上都值得做特殊的处理。作者的观点似乎也有其理,但是我依然不好接受!

伦常的雕塑

  如果说伦常关系、亲缘关系血浓于水,是人类经历了多少年的演变逐渐形成的,那么相形之下,朋友这样一种关系应该说是后天形成的,但是它却可以作为一种伦常的雕塑,透过“朋友”这一关系的形成过程,多少发现些伦常关系形成的影子。

  曾经有一个美国的社会学家做过一个调查,调查的主题是“谁是你最要好的朋友”。对于这个问题,比例最高的人的回答是:我的邻居。为什么自己的邻居往往总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呢?难道说冥冥之中自有定数,上天就像芝麻配绿豆一样的把喜好相仿、性格相近的人安排在一起居住吗?这样说当然很玄乎也无法令人信服。那么,到底是什么内在本质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呢?在作者看来,有两个方面,积极的方面和消极的方面。从积极的角度看,邻居碰面的时间比较多一些,性格也相互之间比较了解一些;当你需要帮助的时候,亲朋好友的“远水”总是比不上邻居的“近水”来得及时迅速,容易培养良好的感情;人是群居动物,小时候有父母陪伴,年少时有小伙伴一块,长大自立了,和邻居最容易建立稳固的连接和精神的寄托,所以和邻居关系好。从消极的角度看,如果得罪了邻居,一是影响了生活的质量,二是一些利害与共的事情不好协调,对于个人来说是不利的。所以,与其说与邻居做朋友是拜天所赐,不如说是双方追求成本效益,将利益最大化、成本最低化的体现。对于血缘、亲情的理性分析,作者觉得,“一旦体会到血缘亲情的真实与原始,反而能够倍加珍惜这种特殊的关系,也更能体谅和宽容人的局限和脆弱。”

  伦常关系就好像一种结构,虽然自然天成,但是可以设想一些优化伦常关系的办法。比如说,可以需要一种“疏离的眷恋”。父母和孩子相处了孩子从小到大的十几、二十年,当孩子真正独立出去离开了父母以后,父母总会依依不舍,乃至于最后满腹惆怅。怎么样能让父母不那么满腹惆怅呢《金刚经》当中有一个重要的观点叫“离相无住”,“离相”就是指挣脱对事物表象的执着,“无住”就是指挣脱对事物表象赋予的喜怒哀乐,合在一起的意思就是心如止水。父母若能对于孩子必然的疏离心如止水,则反而能够更加珍惜眼前的此情此景,并且情随事迁以后不会感慨丛生。

旁观者的心情和视野

  贝克尔教授用经济学来分析家庭,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是很具有启发性的。家庭,就如同一个小的经济组织,这个经济组织的变动回明显的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例如分析过去几十年的发展,立刻就能看出两点显著的变化:1、当妇女可以外出工作以赚取收入时,所(愿意)生育的子女越来越少;2、都市化的发达,使得许多家庭由乡村移到市区,人口集中后,居住空间缩小,市区房价上升,因而和住在郊区的家庭相比,都市里的家庭子女数比较少。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拉姆齐尔在研究日本历史上劳动力市场的时候也发现了这样的变化。18世纪以前,日本是农业社会,佃农人多收入低,往往迫于生活压力,向地主借钱,把子女当成担保品。如果到时候无力偿还贷款,子女就留在地主家工作很多年;但是当日本开始步入工业化以后,都市就业机会多了,人口流动性也慢慢增加,担保品价格下降,父母不能再和地主签订长期的担保契约了,最多是让子女在地主家待2-3年。原因很简单,如果是长期契约,子女往往以脚投票,逃跑到了都市了。因此,父母对子女的影响(约束、操控)力,确实会受到经济力量的左右。

  以上这些都能够充分说明,家庭中的各种关系,其实都含有成本效益的考虑。但是我觉得作者既然在这一章谈到了这个伦常的问题,就应该把它的各种关系背后的各种成本效益进动原理说清楚,如果这样大而化之的去说,我感觉还是没有说的太清楚,也不一定能让所有人都信服。

第七章

  这一章里,作者主要在对比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研究中心、方法论上的不同,并通过经济学的概念和方法来处理社会学的重要课题——如何由一个个的家庭,组成小区和社会?

  作者认为,经济学和社会学还是有所不同的,对比如下:

  “在研究的问题上,经济学看重个人、家庭、厂商这些个体问题,以及整个社会的物价、就业水平等总体问题;相形之下,社会学的重点比较偏向小区、社会化、宗教等等这些介于个体和总体之间的“中间领域问题”。在研究的方法上,经济学是以个人或厂商为基本的分析单位,然后再加总成为市场或产业;无论是厂商或个人,经济学都一以贯之的运用‘理性选择模型’。相形之下,社会学的理论,通常是指韦伯、哈贝马斯、涂尔干等人的理论;社会学本身并没有一以贯之的方法论。”

  由于经济学和社会学的如上所述差异,也连带着影响了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存在差别,比如经济学家总是冷眼旁观并和分析对象保持距离,而社会学家则是通常因地制宜,根据问题的特性决定分析的架构;对于分析的对象,也往往将心比心融入其中。这样一对比就可以看出来,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比社会学要一以贯之,而社会学视问题而因地制宜则在方法论上也有量身定做、因势利导的优点。

社会资本

  利用经济学的观念我们来看两个社会现象:1、美国一个城市一个住宅人口密集区,夜里面发生了恶性抢劫伤害事件,歹徒拿刀刺伤被抢女子长达20多分钟,女子高声喊叫,声音传遍了整个街区,但是直到抢劫结束、女子身亡,都无一人打电话报警。事后调查住户,一再听到的都是同样的答复:因为听到声音的人太多,都以为别人已经报警,那么自己则毋需重复报警。2、在大街上、公园里,父母带着孩子溜玩,孩子剥了一颗糖,却把糖纸扔地下,父母看到了却不制止,其他人看到了也都不制止,即使不远处就有明确的“禁止乱丢杂物”的标识。这两个例子到底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经济学上是怎么认为的、认为应该怎样去解决?这就涉及到一个名词叫做“社会资本”。社会资本可以说就是维持这个社会运转的人情、关系、公序良俗的积累,社会资本越高,社会的文明程度越高。像之前所说的凶杀案和随地乱扔的例子,都是社会资本低的表现,因为它们都失之公序良俗。要维持公序良俗,需要有两种惩戒或制裁。第一种制裁是对那些违反公序良俗的人的制裁;第二种制裁,是当第一种制裁失效时,有人会制裁那些没有尽力尽责维系公序良俗的人。“这两种制裁必须彼此搭配,才能维系社会的公序良俗于不坠。”当然,这是社会资本不好的情况,好的情况是,由于某城市里的居民相互之间比较认识,公序良俗、公德心都不错,所以父母很放心让自己的孩子出去玩耍,因为就算走丢也会有朋友邻居相助。又比如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曾经听说过国内某城市有一家面馆老板为了为身患重疾的女儿治病而拼命卖面,感动了全城的人,大家都纷至沓来,面馆的生意瞬间火爆,一时之间,到那家面馆吃面成为当地的一种风尚。这就是社会资本高的表现。作者说,在一个社会资本很充沛的环境里,人们一方面享受现有的社会资本,一方面也在呵护和灌溉社会资本。相反,在一个社会资本很贫瘠的环境里,没有多少资源可以依靠和利用,人们当然也比较没有意愿去付出和投入,这种情形下,自然也不会有太多的社会资本。社会资本,往往就是我们说的公德心。

好价值的由来

  社会资本既然很好,那么它是怎么产生的呢?可能通过一个小环境来分析,比较容易一些。一般而言,家庭里有比较充裕的“社会资本”,因为在你需要济助时,你总是可以依赖其他的家庭成员;一旦有人违规了,家里人也能比较自然而毋需担心后果地提醒和纠正违规者。除了血缘关系,还有什么样的因素可以孕育出来丰饶的社会资本呢?作者给出了三点要素:首先是人数少;其次是环境小;最后是重复交往。这三项因素隐含的是,家庭成员们会持续频繁的互动,因此能使奖励惩罚的机制发挥作用。而且彼此都能互相观察和交换信息,使奖惩机制的运作更为有效。为什么小地方民风醇厚,大城市尖酸刻薄呢?作者觉得也是因为环境小、人数少、重复交往这三个条件。作者还举了一个自己的亲身经历,住在他身边的人虽然跟他离得近,但是多年来连叫什么名字都还没认全,但是和一些离得远的朋友因为都有共同的爱好,所以经常能够相互关照、相互认知。所以说,人的积聚不应该定义为是“地理上”或“幅员上”的结合,而是“活动上”或“功能上”的聚合。这样一种人际网络不断扩展,才能使得彼此形成的小圈子里的社会资本不断增加。其实,也就是家庭和家庭之间的互动关系,能够决定小区和社会的各种现象。“社会资本”的概念,就具体而微地反映了家庭和家庭之间的关系。

第八章

  从古代社会到现代社会,从农耕社会到工业社会,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社会总是随着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化而不断发生着变迁。无论是客观的经济学者还是参与其中的社会学者,都把社会变迁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从个人的理性自利到家庭的成本效益再到社区的社会资本最后到社会的不断变迁,这个过程由下而上,从经济学的角度不断反映出社会关系的“价签”,因此六、七、八三章也是一以贯之,由小而大。在这一章中,作者尝试指明社会变迁的契机,然后描绘社会变迁的过程,最后指明影响社会变迁的某些主要力量。

社会变迁

  不说久远以前的社会变迁,就论最近这100年的社会变化就已经达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无论是内在的思想观念,或外在的行为举止,乃至于家庭的结构、社会的典章制度,都已经迥异于往昔。昨日还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理解夜生活是什么意义,而今信息大爆发导致的空间和时间拓展已经大幅提升时间利用效率。这些变化,都是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难以忽略的课题,也是社会关系不断变化的源泉。要理解社会关系里头的经济学原理,并且形成一个理论体系,就必须认识到它从何而来又将向何方去,所以这个问题极为重要。

  作者认为,造成变迁的原因,不论是对于社会这个大的体系,还是社区、家庭这样相对比较小一些的体系而言,只有两种可能性:来自外部的因素,或来自内在的因素。外部因素,可以是一次骇人听闻的大灾难(比如彗星撞地球导致恐龙大灭绝),也可以是资源的变化(比如某些生物因缺少食物而灭绝);而内部因素可以是因为制度或者是领导者的决定(比如迁徙)。在研究人类社会变迁的内部因素的时候,“企业家”具有非常重要和特别的地位。这里的企业家不一定是做生意赚钱的人,应该是以新的理念、产品和做法来取代现有做法的人。这样的人试图超越时代,而且是社会的精英和伟大的实践者。还有一点,就是社会现象的出现,无论好坏,都有背后的原因,好的做法、好的产品、好的制度,要能被保存下来,需要相关条件的支持。否则,企业家所挥洒的新意,可能很快变成过眼烟云。这正应和了作者之前所提过的一个观点:一个好的社会制度如果想要被移植到新社会去,需要新社会具备支持的条件。引进社会制度并努力去实践试图使其登堂入室的企业家们必须博得社会相关条件的支持,才能旧貌换新颜。历数中国近代史,这样的结论可以说得到了充分的印证。

  一旦社会体系面对刺激,无论是外部还是内部的因素,很快就会面临着现实的考验,具体而言就是对待这样的刺激如何认知、如何反应,这就有赖于社会本身的特性。作者举了一个小例子:以前,小朋友们晚上都会回家吃饭,但是现在他们越来越早地形成了自我意识,晚上开始不回家吃饭了,还有离家出走的现象也越来越多,这是以前难以想象的。小小年纪自我意识那么强,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过去的社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与人之间打交道的很多,小朋友在一张繁复的人际网络下成长,既被其所支持,更被其所限制。人,不只是为自己而活,同时也为别人而活,所以自我意识不那么强。现在,父母回来的晚了,与亲朋好友的距离远了,大家的时间也开始变得不那么步调一致了,信息社会的发展导致不出门而可知天下事,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小朋友,享受不到传统人际网络的支持,也不会受到它的限制,所以他们更多的是为自己而活而不是为别人(的期望)而活。孩子的这种小变化,就是社会变迁的一点小现象,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自发形成的,这可认为是内因。很多社会的变迁,就是这样一点一滴的发生着。当然,社会活动的背后都有着经济活动的影子,经济活动始终是促成社会变迁的主导力量之一。

  社会变迁的结果,就好像是“有一团东西丢进了池塘,一阵混淆之后,池塘最后的状态”。我很喜欢这个比喻,它把成因、成因的规模、扩散的方式、扩散的规模和最后的影响都说出来了。人的社会,大致上也是如此,不过,经过了大小的社会变迁之后,原有的东西可能不变,也可能改变意义,也可能就此消失不见。当社会发生变化时,很多事物的相对意义会有明显的变化,用经济学的术语,“相对价格”发生变化;同时,社会变迁所影响的不仅仅是人的行为和社会现象,更重要的是,人本身的意义和内涵都不断的被重新赋予和界定。“曾经有人把社会现象比喻称为一场对话:每个人参与了已经存在许久的对话,受对话内容的影响,也影响了对话的内容。人和社会的关系,也有类似的特性。人成长的经验,受到环境既存事物的影响;但是,当人参与社会的活动时,也会为社会添增新的内容,因而影响社会发展的轨迹。”这句话充分说明,人的意义是在不断被填充和界定的!

时间: 2024-10-14 05:23:40

《解释的工具: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4的相关文章

构建之法——读书笔记(8)

<构建之法>第十&十一章 主要讲述了在软件设计前期的需求分析问题上的方法和实践经验,分为"典型用户和场景"以及"软件设计与实现". 其中第十章大部分内容包含: 用户的分类(典型用户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1. 名字(越自然越好) 2. 年龄(不同年龄和收入的用户有不同的需求) 3. 收入 4. 代表的用户在市场上的比例和重要性(比例大不等同于重要性高,如付费的用户比例较少,但是影响大,所以更重要 5. 使用这个软件的典型场景 6. 使用本软件/服务的

构建之法读书笔记之五

今天我学习了构建之法的第五章——典型用户与典型场景.我们都知道,软件开发最终都是服务于用户,所以用户主导着我们的开发方向.软件开发离不开用户,所以能够搞清楚用户隐藏的要求也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的一个重要的课题,这就涉及到了典型用户. 典型用户,顾名思义,能够代表大部分用户的用户.很多时候,不考虑典型用户的话,软件的开发不可能把所有的方面都做的尽善尽美,开发人员不可能把所有的方面都能考虑到.这时候,典型用户就站了出来.但同时,典型用户也有两面性——受欢迎的与不受欢迎的.那些能够按照开发者期望进行操作

软件 = 程序 + 软件工程(构建之法读书笔记一)

在我正式开始阅读这本书之前,我对于软件工程这个词汇的概念还是模糊的,认为它只是停留在是一门学科,一个专业,或者是一大堆硬生生的理论知识,然而当我读完构建之法这本书的推荐序和第一,第二版前言开始,我就深刻意识到我之前对于软件工程的肤浅认识是多么错误. 我看书一般喜欢从从书的封面开始看起,或许这也是大多数人看书的习惯,·在本书的封面素描着一副鲁班锁,刚开始让人感觉有点奇怪,明明是一本讲软件工程的书,为什么要用鲁班锁做为封面图案呢?原来玄机深藏于鲁班锁的内部,这鲁班锁从外部看,是严丝合缝的十字立方体,

构建之法读书笔记

周末我抽空将<构建之法>第一章读完,感觉对软件工程又有了新的认识. <构建之法>开篇便写到:软件=程序+软件工程.我认为这是对软件的一种及其精炼的解释.程序即是指一行行代码,软件工程则包含了各种软件开发活动,包括构建管理.源代码管理.软件设计.软件测试.项目管理等等,是把系统的.有序的.可量化的方法应用到软件的开发.运营和维护上的过程. 作为一名机械专业的学生,我认为软件设计是我们必须掌握的一门技能.机械行业,除了大家普遍所能看到的机械结构,每一个设备还包含有控制.软件等部分,一个

构建之法读书笔记_1

本周我快速地阅读了一遍<构建之法>,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1在满足客户需要的同时,我们有些什么原则需要坚持. 2软件测试方法有什么?做软件测试只是找BUG吗? 3什么是敏捷流程?怎样去根据自己的项目选择开发方法? 4第三章中有提及考级的相关内容,但是在社会工作中,实践经验比证书更重要,我们应该如何平衡理论知识与实践之间的关系? 5当今市场对软件有哪些主要需求,安全软件并不能填满所有的漏洞,它的发展前景真的有那么好吗?

构建之法读书笔记之三

在学习了构建之法第四章,第五章之后,写一下我的感想. 代码规范一直是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专业技能过硬与否只是一方面,代码规范同样也是一个举足轻重的方面.比如最开始的注释,在我们写一些很短的代码十几行,几十行代码的时候,如果不写注释,说白了,那么短的代码,谁都能找得到.但是,万一代码量上了三位数呢.几百行的代码,找那么一个错误,难度可是不小.再加点难度,四位数,五位数,甚至做项目的时候呢.没有注释,八成项目经理都不要你了. 代码规范有很多方面,处了注释,还有缩进,行宽,括号,分行,

构建之法读书笔记之二

由于近几周进行构建之法的学习很少,所以这周一下子看了三个周期的内容. 既然选择了软件工程专业,就决定了我们将来要朝着软件工程师的方向发展.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软件工程师,在成为一名软件工程师的过程中,我们又有那些需要注意和学习的地方呢. 软件工程师的成长道路上,首先对我们自己的专业技能有很高的要求.所以第一步,我们要丰富自己的专业技能,并奇瑞要很好的衡量自己的能力.这样一来,就有涉及到了衡量我们能力的标准.这里又有一个问题,对于这些衡量标准,我们不能抱着仅仅不被OUT的态度,不能只

构建之法读书笔记3

软件开发流程: 写了再改模式:适合只用一次的小程序 RUP统一流程:将不同类型的工作划分为规程和工作流. 老板驱动的流程:老板在整个流程中占据领导地位. 渐进交付的流程:现发布一个版本,然后根据反馈进行修改然后再发布,不断反复直到用户满意或无法进行下去时停止.MVP:最小可行产品,即先做出一个实现了关键功能的很小的软件供用户使用体验,然后根据用户反馈继续开发.MBP:最强最美产品,即等到产品做得完美了后再进行发布. TSP原则:优秀的模式和流程的共同点的总结. 瀑布模型以及瀑布模型的各种变形:适

构建之法——读书笔记(6)

第8章 需求分析 8.1 软件需求 寻找需求: 1. 获取和引导需求(Elicitation) 软件团队需要找到软件的利益相关者,了解和挖掘他们对软件的需求,引导他们表达出对软件的需求. 2. 分析和定义需求(Analysis&Specification) 这是指对从各个方面获取的需求进行规整,定义需求的内涵,从各个角度将需求量化(需求实现的最后期限,实现需求大致所需的时间和资源成本,各个不同需求的优先级,需求带来的收益,等等). 3. 验证需求(Validation) 软件团队要跟利益相关者沟

构建之法读书笔记01

第一章讲述了学生与老师的关系,很多内容都是老师上课所涉及到的,那就是如何让我们学好软件工程,在很多时候我们都是有惰性的,需要老师给与压力,也就是老师说的要想让我们真的学会游泳,就要下水,同时老师还需要踹我们一脚,不仅是在学士或者在游泳的过程中,都要让我们感到压力,那样才能激发我们求生的本能,同时能够让我们创造奇迹. 软件工程融汇了很多技术,书中更是列出了十多种相关科目,在感觉到博大精深的同时,有深深的感觉学习这门的压力,看到了软件工程的目标,就是创造“足够好”的软件,而足够好也是给我们纠正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