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分期市场的机遇与风险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各样的市场也逐渐兴起,其中不同市场适应于不同的社会群体。校园分期市场就适用于基本没有充足的经济来源的大学生群体。校园分期市场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衍生物,它对于市场来说是一个机遇,但同样伴随着相应的风险。我认为这是由市场本质所决定的,市场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它能够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如果没有解决好其中的潜在问题,社会矛盾不断积累,造成社会动荡,这也是资本主义国家所在注意的问题。校园分期市场作为其中的一部分,自然也无可厚非。

校园分期市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机遇。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群体逐渐壮大,形成潜在且不小的消费市场,许多投机者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基本是每个大学生的必需品,而这些物品少则两三千,多则七八千,由于绝大部分大学生没有充足的经济来源,这是我们短时间内所支付不起的。校园分期市场就是由此而产生。它需要我们支付少量的首付金,然后定期支付剩余平均支付的金额,这样普通的大学生就可以在自己的支付能力范围内购买这些较昂贵又必需的产品。校园分期市场无形中增加了大学生的购买量,较好地发掘了大学生的消费潜力。这就是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机遇。

哪里有人,哪里就有贸易,就有市场,无论是什么社会阶层,只是市场有大有小,不同的历史时期的不同的社会阶层都有着不同的市场。从原始人类时期人们之间进行的直接的物物交换开始就有市场了,那时只是小市场。随着用于耕种的农具的出现,农牧业文明开始出现,市场也不断扩大。直到近代的工业革命,满足人类必需品的市场基本达到饱和和稳定。因此,为了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发展,各式各样的新兴市场开始显现,市场也是需要发展的,而新兴市场就是一个机遇。校园分期市场有其较为独特的分期支付方式,而这种分期支付方式在其它一些市场也同样存在,只不过所产生的效果会有所差异。校园分期市场服务的对象不同,因此它也属于新兴市场的一部分。

校园分期市场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由于校园分期支付需要先支付一定且少量的首付金,这就相当于交了订金,而剩下一部分只是尾款,但后期的定期支付却不能达到保证,假设某一期间开始没有足够的金额保证后续的支付,甚至是拖延支付,就会导致供应商资金周转不开,甚至亏本。进一步说,如果一时间遇到许多无良购买者,可能会导致公司的破产。这也是其中的风险之一。这同样得看购买者的家庭的平均经济收益,这样就可以规避风险。而如何去解决风险呢?办法之一就是抵押等价的物品,这和银行借贷的方式是相似的。校园分期支付的前提是供应商本身要有足够的资金进行周转,因为商品交给购买者手中时一时间不能马上得到商品对应的全部资金,这也潜在造成了资金周转困难。而这种风险对于许多人来说一般容易忽视掉。因此对于校园分期支付还得事先考虑清楚,看自己是否满足相应的条件。对于资金周转困难问题,可以通过减少支付期限或是增加分期内各个期限的支付金额来解决,当然这得事先估计好。

机遇和风险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有些人因此而成功,而有些人却因此而失败,这是为什么呢?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其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经验不同,对事物的看法自然也不同。总体来说,社会经验较丰富,眼光看得长远的人相对于这些方面不足的人更容易把握好机遇与风险,更容易获得成功;

其二,与人的社会交往方面有关。当人的社会人脉越广,所收集到的信息也比较系统,全面。当然,更容易获得他人的支持和帮助。对于校园分期市场,需要了解学生的动态,这自然也少不了人脉;

其三,与社会的经济发展趋势有关。在校园分期市场刚刚出现时,由于较新奇,学生对此也有兴趣,参与度较好,市场就能发展的好。而到中后期,随着一些产品的大幅降价,或者商场里的优惠促销活动,激发学生的购买力度,自然也就没有校园分期市场存在的理由了。

校园分期市场既是一种机遇,又伴随着一定的风险。事事都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机遇很容易被人发现并运用,但风险往往是不可预测的,而这些不易被人发现的潜在风险往往会成为不定时炸弹,在某一时刻就会突然爆炸,而那时就没有挽回的余地了。这都需要我们进行仔细地权衡。有些人因为看到了风险而犹豫不决,而在他犹豫的时候机遇就这么悄悄溜走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可是为了更好地生存下去,有偿的午餐也不能不吃。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往往要付出些必不可少的代价。自然的是,如果抓住机遇并能善于运用这机遇,将会创造巨大甚至是无法估量的价值。

时间: 2024-08-25 11:44:53

校园分期市场的机遇与风险3的相关文章

校园分期市场的机遇与风险

NO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商家已经不满足仅仅通过定点.定时销售商品,他们需要创造市场,而大学就像是一块未经开发的土地,引得众多商家纷纷驻足.校园分期市场便是这些创新途径中的一种,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销售途径,并且还为广大学生所接受呢?我们就不得不分析大学生这个群体的特点. 大学生是尚未走进社会一个大群体,生活来源基本依靠每月父母的供给,或者奖学金和兼职.他们中的多数来自工薪和农村家庭,因此生活费不会太丰厚.当然,富二代等特殊人群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内.然而大多数大学生对电子产品有天

校园分期市场的机遇与风险2

曾几何时,校园分期已经悄悄流行于各大校园,我们也越来越对这个所熟知,食堂,路边,教学楼,以及每天晚上在寝室,都会有一群人递给你传单,说‘同学,麻烦看一下’如果看你感兴趣,就会口若悬河的给你讲一通,听得你心里直痒痒,所以校园内几乎到处充斥着分期的宣传广告,商家也经常在校园里搞各种活动造势,让大学生熟知这个经营模式,并为他们的好奇心买单. 大学生是社会上一个很大的消费群体,他们刚从高中那个几乎只需要满足温饱的集体走出,可是呢,又没有固定的工作,从而也没有可靠的经济来源,大多数只能靠每个月父母给的那点

电影投资:机遇与风险并存,百分百保证赚钱一定是骗人的!

大家好,我是影投人李婷.说到电影投资,很多已经不陌生,按照现在的趋势很快就会取代银行理财,期货,股票成为大众首选,因为电影市场能赚钱!但是李婷要说,所有投资都是有风险的,电影投资也是一样,存在票房低于成本的可能,所以选择这个市场一定要有所考察,同样更重要的一定要有风险认知,在能承受亏损的情况下做决定.做投资都是为了赚钱,谁也不想亏钱,但在这个时代,不管是哪个行业都没有百分百稳赚不赔的,如果有一定是骗人的! 大众的观影口味每天都在变,观影水平也一直在提高,现在已经不是靠流量明星或者单个演员撑起票房

如何拯救被“堵偏门”的校园贷?

近日,国有大行试水校园贷的消息持续发酵,校园贷市场在经历了从探索尝试.到达顶峰到乱象丛生.政策规范前后将近4年的时间,终于迎来了正规军的入驻.在"正门开,偏门堵"的政策趋势下,校园贷平台进入一波退潮期,不仅裸贷等非法放贷群体销声匿迹,专为校园贷服务的分期购和P2P等小额现金贷平台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大部分校园贷平台面临着整改和退出的命运. 然而,事物的兴衰更替必然遵循一定的规律,校园贷从零到一,从乱象到规范,期间的诸多问题也是另一个商机滋长冒头的征兆.校园贷之所以走到今天如此困窘的一

大学创业,何不从互联网+校园开始

日前,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考题:“是休学创业还是毕业后创业?”再一次将大学生创业这个热点话题推向了高潮.至于大学生是否该休学创业这个事情,咱们不提倡,但是也不能一棍子打死,其中确实不乏少数优秀者休学创业获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休学创业确实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至少对不起父母二十年来的养育和自己数十年的寒窗苦读,那么既不休学又同时创业有没有可能呢?刘旷认为非常有可能,大学生创业选择互联网+校园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向与开始. 眼下,互联网+不仅仅只是在社会中流行,同样也如春风般吹拂着每一个大

疯狂扩张、收缩战线,校园O2O冰火两重天

在中国,庞大的大学生群体支撑着校园互联网经济的运转,而在互联网+的经济大潮下,各类校园O2O也不断涌现出来,他们或从物流切入,或从便利店切入,或从社交切入……大量的创业者和传统企业都在开始涌向校园O2O. 从今年的资本市场来看,资本对于校园经济也是表现出了很高的热度,今年有很多校园O2O平台都拿到了巨额的融资,比如3月份,59store完成3000万人民币A轮融资:随后不久宅米网也宣布获得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5月份,口袋兼职完成2000万人民币A轮融资:10月,易点到又获千万融资. 而经历了今

学生的钱不好赚!分期类网站火爆下的隐忧

在全民普及防骗知识浪潮之下,"骗子太多,傻子不够用"的情况已经成为一种必然.既然一本万利的生意不好做,那还是做暴利的吧.相对于社会经验满格的成年人来说,尚未经历残酷社会考验的大学生群体,自然成为最好的"下手目标".既能满足目前赚取利润的需求,也能奠定更广泛的受众基础,待大学生走入社会后,还能继续"有收成". 当下,以大学生为目标的分期类网站愈来愈多.而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成立时间短--多是成立于2014年前后:发展速度快--绝大多数已经获得N轮融资

只有创意和杜蕾斯才能救校园O2O

校园落地配,完全不成立的商业模式. 作为聚集度高,基于LBS锁定的靶向目标市场,在PC流量见顶的情况下,校园市场的高聚集因此备受青睐,涌现许多方向的创业者,特别是在校园O2O领域,目前已经出现了许多重量级玩家,这些项目的共同点,便是短短的几个月快速覆盖全国,每日交易额暴涨,作为衡量电商是否盈利的重要指标--复购率可以达到接近100%. 由于移动端碎片化的需求,O2O项目无法像PC时代一样呈现大鱼吃小鱼,赢家通吃的局面.爆发性增长自然无从说起,在这个层面考虑,聚集度高的校园市场恐怕是唯一一个能做到

O2O是机遇不是鸡肋,百度O2O的步伐不会停

俗语讲,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而在互联网时代,千里内外也就是即刻之间.互联网时代有一种恶叫危言耸听,有一种哀叫不求甚解,尤其在企业公关层面一恶一哀的相互影响往往都能产生可怕的杀伤力,包括BAT在内也都曾深受其害.例如关于百度放弃O2O这件事,凡是对行业有一定认知或者主动查明传闻起因的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O2O是百度的机遇,虽暗箭难防,但不会退缩 对于百度放弃O2O的传闻,这绝对是一个行业热点,但所有正规主流媒体均未跟进这一消息,为何?不是因为谣言止于智者,而是只要对行业有一点了解就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