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市场是无理性的发展。现在开的会非常多、新闻非常多,新闻里面真正的信息量非常少,整个市场的发展是非理性的。”这是北京大数据研究院院长、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鄂维南在2016中关村大数据日活动暨京津冀大数据协同发展高峰论坛对当前中国大数据行业特点所谈到观点。
2016年12月12日,2016中关村大数据日活动暨京津冀大数据协同发展高峰论坛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会议中心召开。本次活动以“数据驱动创新、智慧引领未来”为主题,聚焦京津冀大数据协同发展,近千名大数据领域的企业领袖、业界专家、知名学者等齐聚一堂,共话京津冀在大数据产业的快速发展。
鄂维南院士在发言中指出中国大数据行业现在有五大特点。除了市场无理性发展外,其它特点还包括:大数据得到从政府部门到企业界的全社会各级的重视,鄂维南笑称“连我妈打电话给我的时候都问大数据做得怎么样了”;大数据市场非常大,需求大、空间大;最困难的大数据问题在中国,但这也是科研人员非常好的条件,“不需要看人家的问题,把自己问题解决好了,我们的科研创新也就走在最前面”;人才非常紧缺,科研队伍整体来说相对落后,大数据算法人才非常少,理念跟不上等等。
在谈到北京发展大数据的优势时,鄂维南院士认为北京有非常好的人才基础、企业基础和市场基础。在人才基础方面,尽管现有的大数据人才非常少,但北京有很好的数学、计算机、统计教学教育基础,以及北大、清华、北工、首经贸等院校,可以把相关人才很快引导到大数据领域。鄂维南院士以二次大战为例,在二战前美国战斗机无法与日本战斗机相比,但美国有很好的工业基础,在下决心参与二战后就很快可以利用雄厚的工业基础转换过来。类似的,虽然现有大数据人才不多,但是可以把其它已有的数学、计算机、统计等等相关学科人才快速转变过来。
当然,现实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首先是大数据领域科研创新的动力不足。这体现在:科研人员不落地现象比较严重,仅发表学术论文无法对社会对经济发展起到真正的作用;科研人员倾向于什么事情都自己做,这样只能做小项目,思维不开阔;缺乏有效的产学研基础,现有的机制效率远远不够。其次是人才聚集、人才培养远不能满足需求。特别是从人才聚集的角度来说,在中国做大数据必须要瞄准一流的人才,但现在引进一流的人才比较困难,而在体制内培养学生、人才,也有很多固有的限制。第三是缺乏引领性的组织机构,比如缺乏具有责任感的企业和具有号召力及实际能力的龙头企业和研究机构,能够为整个中国的大数据发展做筹划。第四是缺乏有效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那么如何利用大数据行业和北京的特点优势,尽快使北京成为国际大数据领域的引领者之一?北京大数据研究院就是用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来应对这个挑战。作为独立的法人单位,北京大数据研究院成立于2015年8月27日,由中关村管委会、海淀区政府、北京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四方共同筹建。北京大数据研究院是国内首个整合了政府、大学和市场三方面资源的大数据研究机构,目标是吸引国际一流大数据研究人员来京发展,用五到十年的时间建成国际一流的大数据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和产业化平台,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大数据产业发展的一面旗帜。
北京大数据研究院将发挥北京大学和北京工业大学在数学、统计、计算机科学等基础领域以及金融、交通、生物医疗等应用领域的研究优势,进行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同时,成立股份制的技术成果转化中心,围绕金融、交通、医疗、移动互联网等各行业大数据应用需求,与各企业共同开展大数据共性关键技术研发、行业大数据分析和成果转化。另外还将建立纯市场化的大数据创业企业孵化机制和载体,与大数据领军企业、知名创业投资机构合作,支持研究院的应用技术研发人员带着研发成果创业,培育一批大数据领域技术创新型企业。
在培养大数据人才方面,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央财经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五所高校于2014年5月联合成立了大数据分析硕士培养协同创新平台,并与政府部门和产业界签署合作协议,联合培养大数据分析应用型人才,首期实验班已经于2014年秋季开学。北京大数据协会会长、首都经贸大学大数据与统计科学研究院院长纪宏表示,该硕士实验班首届毕业生已经被企业一抢而空,第二届毕业生也已经全部被预订。北京大数据协会副会长、南开大学统计研究院副院长王兆军表示,大数据属于综合学科,涉及统计、运筹与优化、计算机以及各行业与产业知识,人才培养难度较大,目前属于探索阶段。
除了高校联合起来培养人才外,京津冀三地的产学研机构也联合起来加快大数据人才培养。在本次2016中关村大数据日活动暨京津冀大数据协同发展高峰论坛上成立的京津冀大数据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定位于促进京津冀大数据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资源共享、监测评价和试点示范等,重点探索创新三地大数据人才联合培养、大数据人才引进、流动与共享、大数据人才创新创业等试点示范,为京津冀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撑,尤其是利用京津冀在人才和产业方面的优势,推动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的大数据产业发展和学科建设。
在中关村管委会的指导支持下,京津冀大数据产业协同创新平台由北京大数据研究院发起成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科研院校,京东、360、滴滴、亚信、普林科技等企业,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协会、天津市软件行业协会、河北省软件与信息服务协会等联盟协会联合成立。
本次2016中关村大数据日活动还发布了2016京津冀大数据产业地图。《京津冀大数据产业地图》由北京大数据研究院联合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明略数据、网智天元和数据堂共同制作,首批收录了北京(779家)、天津(66家)和河北(21家)共866家京津冀大数据企业单位,展示了京津冀大数据在基础架构、数据资源、应用服务和支撑服务这四大产业链中的分布和企业名录。
本次活动上,北京大学时空大数据协同创新平台、方正信产大数据战略合作、中航工业电子采购平台大数据服务、北京供销大数据战略合作等项目正式签约,将有力推动京津冀大数据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建设。(文/宁川,微信号:CloudTech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