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背景:LVS是Linux Virtual Server的缩写,即为Linux虚拟服务器,LVS-NAT模型是其中的一个负载均衡技术的模型,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个LVS-NAT.
如上图所示,director的作用是负载均衡调度器,位于客户端和realserver之间,如果外界的请求报文是director定义的集群服务,将使用自身定义好的调度算法,通过NAT地址转换送到后面的Realserver之上,Realserver收到并回复后通过DIP并使用NAT地址转换,再到达客户端。另外realserver通常是私有地址,仅在各节点中中实现数据传输通信。
暂定外界客户端ip为CIP
当客户端请求报文到达director时,原IP为CIP,目标IP为VIP,一旦当director发现客户端请求的是一个集群服务时候,使用事先定义好的调度算法,通过NAT地址转换,到达后端一realserver,假设选择了realserver1,此时原IP为CIP,目标IP为RIP1,当RIP1收到,然后回复,此时的原IP为RIP1,目标IP为CIP,当次报文到达director,director再通过NAT地址转换,目标IP不变,原IP更改为VIP,然后送出,因为CIP根本没有请求RIP1,如果不转换,CIP将不会接收此报文,所以需要最后这一步。
下面让我们具体来演示一遍:
客户端CIP(即本机windows):169.254.179.60
VIP:169.254.179.1
DIP:192.168.2.140
RIP1:192.168.2.141
RIP2:192.168.2.143
操作环境 vmware workstation 9 redhat6.2
注意:为避免其他因素干扰,请关闭3台的iptables并将SElinux设置为0.
1 安装ipvsadm:
我这里使用的是挂载光盘rpm安装的,当然也可以用yum安装。
2 定义集群服务
-A 表示定义集群服务, -t 表示基于tcp协议的连接, 169.254.179.1:80 表示将169.254.179.1的80端口定义为集群服务, -s rr 表示其调度算法为轮询,即客户端每访问一次就更换一次realserver
3 添加realserver
注意:因为图片被字挡住了,上图命令最后面还有个 -m 参数,代表使用LVS中的NAT模型,
4 在realserver1和realserver2上分别装上httpd服务,分别设置不同首页,用于测试区分,并且将网关指向DIP
realserver1::
realserver2:
5 打开director的网卡转发功能
6 在directory先测试连接realserver
7 查看定义的集群服务
8 在windows上面打开IE浏览器,输入VIP地址
9 刷新网页再查看
通过网页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主页的转换,之后的依次刷新网页都后都会看到realserver1和realserver2两个主页的依次转换,这就是前面的director定义集群服务时候 -s rr定义的轮询的算法所用。
10 查看director的集群连接状态。:
从上图的显示我们可以看出来realserver1和realserver2响应情况,进来的报文和输出的报文以及进出的字节数。
排错过程:配置的过程中因为我忘记了将realserver的网关指向DIP,导致realserver的报文送不出去,所以一直显示不出来,所以大家请注意这个问题。
总结: 通过LVS-NAT模型的操作,我们可以感受的director再其中起着连接客户端与realserver的作用,客户端的请求报文和realserver回复报文都需要通过director,所以集群规模较大的时候,director可能就会显得有点吃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