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之法》读后感_3137102206_吴思婷

《构建之法》读后感

《构建之法》这本书,是由绉欣老师所编著,我是在大三下学期学习这本书的。用一个网络红语来形容这本书,那就是接地气。刚接触到这本书,第一感觉就觉得它与众不同,不同于以往的编程书,它的形式很新颖,排版非常活泼。说实话,可能是因为它每一页的新颖排版方式让书本的每一页看起来文字没有那么密密麻麻,而且还有插图,所以我才会一发下来我就把它翻了一遍。

通过第一章,我大概了解我将要从这本书中学习什么,如何落实学习。邹老师通过设定简单的人物和简短的话语,图文并茂,使得书本远离枯燥无味。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第四章讲的两人合作。让我更加了解了集体合作的重要性和团队意识。这个章节中一直提到我们要养成代码规范的好习惯,在编写代码时候要注意代码风格规范,代码风格规范原则是简明易懂,无二义性。以及代码设计规范通用的原则。在代码复审这一块,提到最基本的复审手段是同伴复审,团队重要性再一次深记在我心中。早前我在图书馆相关书籍上曾经看到过一些对于结对编程的记载,我认为都没绉老师这本书写的形象。在这本书中,结对编程的两个角色分别比作是驾驶员和领驾员。驾驶员控制键盘的输入,领驾员起到了领航提醒的作用。

《构建之法》这本书是跟软件测试这本书配合着教学的。所以作为学生我们也更着重的看这一章节的内容。软件测试在我们以前学过的书本中就提到过,软件工程跟计算机组成原理中都有很多对于它的介绍。大家都非常熟悉的黑盒白盒测试,是按照测试设计的方法分类,以前学习代码时候总在想,写的代码少还好,还可以做到一页一页翻看去纠错,如果写的代码多了,实现起来就不太现实了。学了这本书才发现了软件测试的用意。一个好的软件测试是基于一个好的测试方法的。在这本书中,我们学了unit和findbugs测试,都非常方便。

总之,我个人认为这是一本浓缩了无数精华的好书,像我们读软件的或者是在从事软件行业的人,都应该人手一册,如果把我们搞软件的人比作是一群行兵打仗的人,那《构建之法》就是我们的《孙子兵法》!

问题:

1、在析构函数中,释放指针时为什么不用检查NULL?

2、敏捷流程中,每一步做什么都考虑的很详细,但是真正的工作有些问题做不到的,该怎么办?

3、用户体验,要不要贯穿整个软件的开发过程?

4、代码复审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5、结对编程中,两个人之间产生矛盾影响到代码怎么解决?

时间: 2024-08-10 21:29:27

《构建之法》读后感_3137102206_吴思婷的相关文章

构建之法读后感----第1章 绪论

首先,文章对于程序.用户需求.工程等等概念用了阿超给儿子编写的一个出题程序来分别解释了个中的含义,尤其是程序和工程的区别,程序大概就是用很多语言或工具编写的一个简单能实现目标要求的一行行代码,而工程就是在这个程序的基础上不断满足用户的需求.修复程序的bug.提供后续维护等服务. 需求分析:梳理需求,逐步展开后续工作,如设计(软件架构).实现(写数据结构和算法),测试,发布软件 软件=程序+软件工程(软件企业=软件+商业模式) 软将工程的核心部分:构建管理.源代码管理.软件设计.软件测试.项目管理

构建之法读后感2

1.专业 2.但是不迂腐,很接地气 3.但是不屌丝,很有情怀 由此可见,<构建之法>是一本当代软件工程大学教育急需的好书. 本人在大学上的软件工程课用的也是较老的课本,讲的是瀑布式的环节,带着对这门课残留的记忆参加实习的时候,最大的不适应就是对需求变化的反感,当时还不知道"迭代"这个词,只觉得做事情是要"谋定后动"的,"庙算多者胜",怎么能大概了解下需求就开始动手呢?"需求分析"难道不该做的认真.准确.达到一劳永逸

构建之法读后感01

读后感 01: *理论和知识点 *计算机科学的领域 *软件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的关系 * 软件的特性 * 软件工程的定义与组成 虽然作为一名程序员中的菜鸟 我也深知“软件=程序+软件工程”.在此之前我们学习过一个个从小到大,从简到繁的程序,到了今天才知道这些只是作为一名合格的程序员的第一步,构建之法是一本很专业的书,不仅仅从专业的角度为我们阐释了软件工程是什么? 总而言之从这本书中我初步了解到了如下内容. 软件工程(SoftWare Engineering)的框架可概括为:目标.过程和原则. (1)

第五次博客园作业———构建之法读后感

<构建之法>读后感 读完<构建之法>不禁惊叹,关于软件工程方面这么刻板严谨的书还可以这样写!皱欣老师以一种轻松而又不失严谨的态度让我们深刻的了解到了软件工程这一学科的精髓所在.正如瓦茨·汉弗雷.软件工程的奠基人之一所说的那样.软件领域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技艺创新的大爆发:另一方面是坚持不懈的工程工作,包括软件的改善.维护和测试等,这一方面占了90% - 95%的比例.皱欣老师用俏皮的语言和灵活的人物设定如“阿超”.“小飞”.“果冻”.“小李”等来反映现实中典型的软件行业从业人

一、构建之法读后感

这学期的软件测试课程多加了<构建之法>这本书,这学期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学了这本书,感觉受益匪浅. 对于这本书可以简单地有两个词语来概括:"专业"."接地气". 这本书的开头就是给我解释什么事软件.什么是软件工程.上大学将近三年,说实话还没有一次真正的去了解过什么是软件,什么是软件工程,说来还是有些惭愧的. 首先,这是一本全景式图书,会让你更了解这个行业,能让毕业生在对行业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中,较少地感到惊讶和出乎意料,这是一本与现实接轨的教材. 其次,这

构建之法——读后感

好吧,其实一开始在课上接触到这本书的时候还是略有点抵触,毕竟不是通过自己“即可寻求”得来的资源,但是看着看着,慢慢也就好了. 在我感性认识上的构建之法,其内容不同于其他的“类教材”书本,甚至都不同于我之前阅读过的所有书(好吧,也不排除我认知局限性因素的干扰),构建之法的叙述方式相对于“书本”来说,更像是以写博客的感觉在写书,让读者有一种仿佛在杂志上阅读博客的享受. 对于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我们学习了很多的专业课程,像编程语言.算法.数据结构.编译原理.软件工程等.很多学生都会有这样的疑问:

《构建之法读后感》

这是一本全景式的书,会让你更了解这个行业,能让毕业生在对行业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中,较少地感到惊讶和出乎意料,这是一本与现实接轨的教材. 是一本最佳实践式的书,涵盖了科学.健康的软件工程开展中的每个方面,介绍了种种方法论,但不是高高在上.纲领性的方法论,而是方法论的最佳 实践,确实可用,拿来就用.本书在介绍方法论的同时,居然会介绍方法论不适用的场景,介绍方法论在现实中是怎样跑偏的,这就好像讲下棋,“这 样走,之后的发展会怎样怎样,所以不行”,怎样做会对,怎样做会错——什么叫宏观视角?什么叫最佳实践

构建之法读后感

 我现在是一名大三学生,即将面对实训这件事,而今年才刚接触软件测试这门课程,讲的是如何测试代码可行性,都有什么样的方法可以测试代码可行性.软件测试这个行业对于女生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职业,不需要有强大的敲代码基础,需要的是细心和观察力.如果对于软件测试有兴趣就应该看看构建之法这本书,构建之法这本书的好首先就在于这是一本全景式的图书,能让你更了解这个软件行业.可以让人从陌生变熟悉,所以这本书是不错的.其次,这是一本实践式的书,涵盖了科学软件开展的每个方面,不单单只是实践,理论的东西也很重要.我们中国

3137102413_张其仁_构建之法读后感

通过对<构建之法>这本书的阅读,最大的感受就是软件工程原来还可以这么学的.以前写程序最多只会考虑到数据结构和算法方面的知识,只关心程序是不是可用的,实际是不是可运行的.但是现在发现那样的程序写出来是毫无价值的 .首先,软件工程不仅仅就只是涉及到计算机或者软件方面的知识,相反,软件工程涉及了很对其他学科的知识,比如:管理学.数学.工业设计等等学科,一个合格的软件开发人员如果只是懂得怎样去写程序,那么仅仅只是初级阶段,更高级的应该是从一个更加高级的层面上去考虑更多的东西,如整个软件的架构.感谢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