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教父Paul Graham: 穷途末路还是康庄大道

当我和那些运作了有8、9个月的初创企业交谈的时候,我通常毫无例外的都会问它们同一个问题。在假设它们的支出固定以及他们的增长率就如最近几个月一样不会改变的情况下,它们是否可以凭借当前仅剩的资金来达到最终可盈利的目的?或者换一个更戏剧化的说法:如果继续这样走下去的话,它们是注定要走向死亡还是能够持续生存?

令人吃惊的是初创企业的创始人们常常不知道自己所处的状况。有一半跟我交谈过的创始人都对自己的企业是否正在走向穷途末路还是能够最终持续生存没有什么概念。

如果你也是其中一员的话,那么你最好先用Trevor Blackwell的这个计算器来给自己的初创企业先算算命。

我之所以首先会问这些初创企业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因为往后的对话都是建立在他们的答案之上的。如果你的企业是可以继续生存的,我们就能够往下继续谈谈他们该如何大胆的创新开拓。如果继续这样走下去,你的企业是注定走向死亡的,我们可能就需要看看是否还有可以挽回的一线生机。我们了解到了当前的道路走下去的结果终究是个死胡同,那么我们就要想办法看看是否能换条路走走。

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创始人不清楚他们正在走向灭亡还是能够最终持续生存呢?我想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不习惯问自己这样的问题。一个初创企业过早的问自己这个问题显得根本毫无意思,这就好比问一个3岁大的小毛孩该如何自立以养活自己一样。但是随着初创企业逐渐成长,这个问题就会从毫无意思转变成生死攸关。而这种转变出现时通常都会把你吓一大跳。

所以我给大家的建议是:与其问的太晚,不如早点问自己究竟你的企业这样走下去是注定死亡还是会走向康庄大道。尽管我们很难说究竟这个问题什么时候会从毫无意思转变成生死攸关,但是古语有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早点担心自己是否正在走向灭亡,总比你临死回眸来得安全。

我在早期写的文章表述过“致命拮据“(fatal pinch)这个现象。致命拮据等同于注定死亡+慢速增长+没时间拯救。而创始人所以陷入进去的原因就是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走向死亡。

创始人没有审视自己究竟正在走向死亡还是能够继续生存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他们以为自己可以很容易的进行融资。但事实往往却是相反的,更糟糕的是,他们越是依赖于这种想法。他们就错得越离谱。

也许大家是时候分清楚什么是现实什么是幻想。与其沉浸在对未来模糊的乐观上,不如现实点,明确的把解救方法给列出来。比如“我们正在默默走向死亡,但是我们依赖投资人来拯救我们。” 也许你会像我一样,立刻因此而在脑海敲响另外一次警钟。但是如果你能尽早的警觉的话,你也许就能避开“致命拮据”。

如果有投资人打救的话,你当前的道路就算是个死胡同可能也不至于身陷绝境。但是别忘记风投的规则就是,VC关注的只是你的增长。如果你的增长率上行陡峭,比如达到每年6陪的增长率,那么就算你现在没有任何盈利,你依然可以开始相信投资人来对打救你。

但是投资人事非常善变的,你所能做的事情也仅仅是“开始”相信他们会打救你而已。有时你的企业出现的一些情况可能很容易就会将这些投资人给吓跑,这时即使你有着相当不错的增长率也会无济于事。所以,无论你的增长率有多好,仅仅将引进融资作为你的多个计划中的Plan A从来就不失为一个安全的考虑。你应该常常有着个Plan B来旁身:你应该精确的知道,当你不能融到任何资金的时候,你该如何做才能继续生存下去。同时,你还需要非常果断的在当Plan A行不通的时候立刻切换到Plan B上来。

无论如何,快速增长和低廉的支出在很多创始人眼里都是一分为二、水火不容的。事实上令人惊讶的是,实际上一个初创企业的花销和其增长速度是几乎没有多少关系的。当一个初创企业快速增长,通常的原因是它的产品戳中用户的痛点,直接命中了一个巨大的需求。当一个初创企业支出庞大的时候,往往是因为他们的产品的开发和销售支出过于巨大,或者说它们本身就是一种浪费。

如果你有专心看这篇文章的话,这个时候你应该不仅会问我该如何才能避免“致命拮据”,还会寻思该如何才能避免注定死亡。其实答案很简单:别急于扩招。招聘过快是迄今为止获得融资后的初创企业的最大的杀手。

创始人常常告诉自己必须要进行招兵买马才能拉高增长率。但这往往更多是因为创始人错误的对扩招进行了高估。为什么呢?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事太多了,天真的创始人就会立马想到如果能增加更多的人手就最好了;另外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其他的成功初创企业都有着大量的员工,所以创始人认为人多力量大,要有足够的兵力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而事实上,那些成功的初创企业有着大量的员工,往往是成功的结果,而非成功的原因;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企业增长速度缓慢,而这些创始人却不愿意面对这样的一个事实:你的产品没有足够的吸引力!

另外,刚刚获得融资的创始人通常会受到给他们投资的VC们的怂恿而进行过度的扩招。因为投资组合效应(根据幂次法则,只要所投资的一个企业获得巨大成功,VC们就能赚得盘满钵满),所以他们对单个投资企业的策略往往是孤注一掷。所以无论VC们说得如何天花乱坠,他们目的就是想要把你吹得很大(然后可以在适当时候退出以赚钱)。但是你自己作为创始人,动机却完全不一样,你想要的终究还是自己的企业的持续生存。

以下就是一个初创企业迈向死亡常见的原因。它们的产品吸引力一般,且增长率平平。它们很容易就获得了第一轮的融资,因为开始时它们的创始人开上去非常聪明,且这个创意听上去也值得鼓掌。但因为这个产品吸引力和增长率都是中规中矩而已,并没有达到异乎寻常的程度。创始人就会尝试说服自己只要招聘更多的人进来就能够将增长率给提升了。而他们的投资人也对此首肯。但事实上是这个增长率一直没有提升上去(因为你的产品仅仅是中规中矩而已)。这样的话这些企业很快就开始偏离跑道了。它们这时会希望引进更多的投资来拯救他们。但是因为它们现在的耗费巨大,且增长也乏力,它们再也不是投资人眼里的香馍馍了。结果就是它们没法引入进一轮的融资,最终以关门大吉告终。

这些初创企业本来应该尽早做的事情就是去定位出这个根本性的问题:那就是你的产品的吸引力平平。去招聘新人往往并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相反,这很有可能还会让事情变得更糟糕。在这个早期阶段,这个产品更需要的是进化而不是“扩建”,而要做到这一点的话,通常几个关键的人做起来会比起你一大帮人一拥而上来得更容易。

不时的问自己你的企业现在是在默默走向死亡还是能够持续生存,这也许会让你避开这些悲剧发生在你身上,在你尝试进行过度扩招时敲响警钟。这样你就会先尝试强迫自己去寻求其他提升增长率的方式。比如做一些非规模化的事情,或者对产品进行只有创始人才能做到的重新设计。事实上,对绝大多数的初创企业来说,这些方式对它们才是真正有效的。

Airbnb在融资之后就是等了4个月才开始招进第一个新员工的。此前,创始人都是过度劳苦的进行拼命工作。但,它们的劳苦最终却成就了Airbnb风光无限的今天。

注:更多文章请关注公众号:techgogogo或个人博客http://techgogogo.com。当然,也非常欢迎您直接微信(zhubaitian1)勾搭。本文英文版来自创业教父Paul Graham的个人博客文章《Default Dead or Default Alive》,中译文版由天地会珠海分舵进行编译。本文首发本人iDoNews专栏。

时间: 2024-11-29 06:58:25

创业教父Paul Graham: 穷途末路还是康庄大道的相关文章

Ronco创投原则 - 硅谷创业教父Paul Graham文摘

(天地会珠海分舵注:虽然已经尽力翻译,还是担心会和大师的原意有偏差,所以这里保留英文原文给大家作参考) Ronco创投原则 No one, VC or angel, has invested in more of the top startups than Ron Conway. He knows what happened in every deal in the Valley, half the time because he arranged it. 谈到硅谷中谁投资了最多顶尖的初创公司,

Ronco创投原则和趋势 - 硅谷创业教父Paul Graham文摘

(天地会珠海分舵注:虽然已经尽力翻译,还是担心会和大师的原意有偏差,所以这里保留英文原文给大家作参考) Ronco创投原则 No one, VC or angel, has invested in more of the top startups than Ron Conway. He knows what happened in every deal in the Valley, half the time because he arranged it. 谈到硅谷中谁投资了最多顶尖的初创公司,

如何创造财富?硅谷创业之父 Paul Graham 《黑客与画家》思维导图

先送上亚马逊传送门:<黑客与画家>:硅谷创业之父 Paul Graham 文集 再送上一个思维导图: 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创业或者加入创业公司 一个命题 命题 创业是一个压缩的过程,所有工作压缩成短短几年. 你不再是低强度的工作四十年,而是以极限强度工作四年 举例解释 一个优秀的黑客去除各种障碍,工作效率可以是在公司时的36倍. 假设他年薪8万美元,那么一个勤奋工作,摆脱杂事干扰的聪明黑客, 他的工作相当于年薪200万美元的价值 这里说的是极限情况,休闲时间为0,工作强度足以危害到健康. 守恒定

unity之台湾游戏教父王俊博:做永远的抬轿人

狗刨学习网报道王俊博,台湾智冠集团董事长,1984年创立智冠科技有限公司,驰骋游戏行业30余年,被称为台湾游戏界"教父"和"老顽童".然而,亲手创立了一个游戏帝国的他,却更愿意形容自己是一名卑微的"抬轿人".       智冠2014年的"关键词" "别看古龙的小说没有金庸的红,但古龙一辈子娶了三个老婆,你们办得到吗?"台湾智冠集团董事长王俊博话音一落,台下的观众哄然大笑. 这一幕发生在几个月前,一款智冠旗

SaaS教父:我眼中最糟糕的9条SaaS建议(转)

文章摘要:美国SaaS行业的教父级人物Jason Lemkin近日总结了在他眼里最糟糕的9条SaaS方面的建议,希望对SaaS行业的创业者有所启发. SaaS行业的创业者平时肯定会收到外界各种各样的建议,别人提建议的出发点通常也是希望能帮企业更好地发展,然而其中的很多建议都是不靠谱的,有些甚至是糟糕透顶的,一旦采纳了那些糟糕建议便会让你犯下大错.因此对于外界建议,SaaS创业者要谨慎对待. 对此,美国SaaS行业的教父级人物Jason Lemkin近日总结了在他眼里最糟糕的9条SaaS方面的建议

郭盛华的传奇人生,从电脑民工到“黑客”教父

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没有人愿意打工一辈子.现在互联网时代更是如此,只要一台电脑加上一技之长,你就可以创业了,而且成本也不高. 郭盛华,这位叱咤风云的"黑客"大侠,业界无人不晓,日本人更是吓得目瞪口呆.那么这位从电脑民工到"黑客"领袖人物,他是如何做到的?他的人生经历过什么? 社会现实告诉我们:在学校成绩好,未必进入社会就更有出息:而低学历的人,也有可能创立一个成功的企业.郭盛华就是如此,农村出身,只有中专学历的他,对互联网技术

美国数学教父拒绝10亿美元 免费分享教学视频

美国39岁“数学教父” 拒绝10亿美元 免费分享教学视频 美国39岁的“数学教父”萨尔曼·汗放弃了1万亿美元的商业机会,拒绝风投机构的10亿美元投资,他唯一坚持的就是免费分享教学视频.他讲解数学通俗易懂,颠覆了美国教育,全美国有2万多所学校不需要数学老师讲课,只要看他的视频就行了. 帮侄女辅导无意中成为“数学教父” 萨尔曼是来自孟加拉国的移民,从小家里很穷,但他在数学方面颇有天赋,考上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四年读完了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两个专业的课程. 萨尔曼有个小侄女叫纳迪亚,2004年时上七年级,

《教父》中的经典台词以及英文原版

<教父>是我最喜欢的小说已经电影之一,在网上搜集了其中的经典台词和英文原版: Don't hate your enemy, or you will make wrong judgment.不要憎恨你的敌人,否则你将做出错误的判断. Don't let anybody know what you are thinking. 不要让任何人知道你在想什么. You make the choice, and this is your price. 你做出了这个决定,这是你的代价. Everything

What Doesn&#39;t Seem Like Work? -- Paul Graham

原文 2015年1月 我的父亲是一个数学家.在我小时候,他很长时间都在西屋电气公司工作,为核武器反应堆建模. 他是少数的在童年就知道自己想从事什么的幸运儿.当你和他谈论童年的时候,会发现12岁有一个分水岭,那时他对数学变得很感兴趣.他在英国普尔赫利的威尔士海岸长大.我们从谷歌街景图追溯了他上学的路,他说在那个乡下长大很美好. "当你长大到15岁的时候,你会感觉到无聊吗?"我问道. "不,"他说,"在那时,我对数学很感兴趣." 在另外一次聊天中,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