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os7从零开始】Centos 下硬盘分区的最佳方案

https://www.cnblogs.com/chen1970/p/11071590.html

在对硬盘进行分区前,应该先弄清楚计算机担负的工作及硬盘的容量有多大,还要考虑到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要知道当前安装LILO的版本,因为LILO2.21及早期版本对硬盘大小有限制,如果安装LILO到1023磁道以外即8G的空间以外,LILO就无法启动。 但一些BIOS较老的机器,LINUX仍然无法突破1024磁道的限制,因此这些BIOS无法认出大于1024的硬盘空间。
  还需要考虑的问题有:
  · 是否限制用户可使用的磁盘空间大小?
  · 在系统中需要安装哪些软件?
  · 交换分区需要多大?
  · 系统是否有多个硬盘?
  下面,我们按系统工作性质的不同对分区的划分提出了一些建议。当然,根据实际情况,在满足系统工作需求的前提下,下面的分区大小也可以灵活的变动。  
        基本工作站的分区方案  假设系统的硬盘大小是10G。
  /boot 20M
  Swap 128M
  /root 9.85G
  建立一个20M的/boot分区是为了避免将系统内核文件放到1024磁道以外,如果将/boot做为root分区的一个子目录,内核文件就会安装在root分区的任何地方,因为硬盘的大小超过了8G,所以在启动时就有可能出现问题。建议将交换分区的大小设置为内存的两倍,在这里我们假设系统的内存为64M。最后我们将硬盘的剩余空间全部分给了root分区。  Red Hat Linux 6.2 及其早期版本上的基本服务器硬盘分区方案  
        这里的服务器我们假设只提供几种通用的服务,如WWW服务及FTP服务等几种服务,通过telnet登录的用户数很少。假设其硬盘大小为25G。
  /boot 20M
  Swap 128M
  / 10G
  /home 13G
  /var 2G
 
  在硬盘的最前面创建20M大小的/boot分区,原因同上。 交换分区的大小也是128M,因为内存的大小为64M。
  / ,即root分区设为10G这么大是因为其中有一个/usr目录,这个目录可能会占用很多硬盘空间,特别是在安装了X Server,运行图形界面的应用程序的时候。
  /home分区是硬盘中最大的分区,这似乎与我们假设系统用户数不多有些矛盾。实际上在/home目录下确实没有几个用户目录,但在Red Hat6.2及更早的版本中,Apache服务器和wu-ftpd FTP服务器被放在了/home/httpd及/home/ftp目录中。所以这个分区这么大也是有原因的。
  最后,/var目录独自占用了一个分区,因为系统的所有日志都写到了/var/log目录下,这将会占用很大的硬盘空间。如果系统日志记录得非常详细,整个目录很快会被写满,导致系统工作呆滞。当然,可以通过系统日志后台守护程序syslogd来修改日志配置,避免发生这种情况。 
      Red Hat 7及以上版本的基本服务器分区方案  这种情况同前一个方案的情况相同,不同的是LINUX版本为Red Hat 7.0及其以上版本。
  /boot 20M
  Swap 128M
  / 10G
  /var 15G  与RedHat6不同,在RedHat7中HTTP服务和FTP服务的目录现在位于 /var/www/和/var/ftp/,因此/var分区有15G之大也就不难理解了。
  多用户服务器分区方案  在这种服务器系统中,同时有多个用户通过telnet, ssh, rlogin或其方式在远程访问系统。系统中有三个35G的硬盘驱动器,总共有105G的磁盘空间 。系统中用到了RAID 5技术做数据冗余。这种情况下,管理员必须为每个用户分配磁盘空间。 对RedHat 6.2及更早的版本,分区如下:
  Disk 1:  /boot 20M
  / 4G
  /var 3GB
  /home 27.98G  

Disk 2:  swap 20MB
  / 4GB
  /var 3GB
  /home 27.98GB  

Disk 3:  swap 20MB
  / 4GB
  /var 3GB
  /home 27.98GB  这样分区的原因:首先,Disk1上的20M /boot分区不属于任何RAID阵列,否则如果你将/boot放至RAID阵列中,以后就不能系统内核升级了。
  为了方便管理,在其它两个硬盘中建立了20M的交换分区。这种服务器一般配有1G以上的内存,因此交换分区的大小不成问题。如果增大交换分区,就会减少RAID分区空间,所以20M是足够的。RAID分区的分组如下:  · 1-A, 2-A, and 3-A 一起组成一个8G的 RAID 5 驱动器,做为/根目录打开。
  · 1-B, 2-B, and 3-B 组成 6GB的 RAID 5 驱动器,做为 /var目录。
  · 1-C, 2-C, and 3-C 组成 55.96GB RAID 5 驱动器, 做为 /home.目录。
  这种分配方案总共有55.96G的空间分配给所有用户及Apache和FTP服务,在/var下用6G空间用做记录日志、邮件,这么大的空间是足够的。
  如果安装Red Hat7或以上版本,应给/var分区更大的空间,因为它同时还存放着WEB和FTP服务的两个目录。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Jeely/p/11350969.html

时间: 2024-08-01 13:00:34

Centos7从零开始】Centos 下硬盘分区的最佳方案的相关文章

linux Centos下磁盘分区及文件系统创建与挂载

linux Centos下磁盘分区及文件系统创建与挂载 MBR(Master Boot Record)是传统的分区机制,应用于绝大多数使用BIOS的PC设备. 1.MBR支持32bit和64bit系统 2.MBR支持分区数量有限 3.MBR只支持不超过2T的硬盘,超过2T的硬盘只能使用2T空间(使用其他方法) 1.主分区:最多只能创建4个主分区(可使用) 2.扩展分区:一个扩展分区会占用一个主分区位置(不可使用,可化为逻辑分区) 3.逻辑分区:Linux最多支持63个IDE分区和15个SCSI分

Android DiskLruCache完全解析,硬盘缓存的最佳方案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blog.csdn.net/guolin_blog/article/details/28863651 概述 记得在很早之前,我有写过一篇文章Android高效加载大图.多图解决方案,有效避免程序OOM,这篇文章是翻译自Android Doc的,其中防止多图OOM的核心解决思路就是使用LruCache技术.但LruCache只是管理了内存中图片的存储与释放,如果图片从内存中被移除的话,那么又需要从网络上重新加载一次图片,这显然非常耗时.对此,Google又提供了一套硬

Linux下硬盘分区

1  fdisk -l查看硬盘及分区信息 我的系统(Archlinux)下的命令效果如下: 由上面的图片可以得知该系统只挂载了1个硬盘,命名为sda,其有2个主分区,sda1和sda2,至于为什么这么命名,可以参考我的另一篇博客: Linux挂载 显而易见,该硬盘有931.5GB的容量,共有1953525168个扇区(sectors),其中2048-2099200的扇区分给了sda1分区,2101248-1953525167扇区分给了sda2分区, 它们的容量分别为1GB和930.5GB,说明硬

Linux(Centos)下调整分区大小(以home和根分区为例)

在安装新系统的时候,有时候没法预估或者说错误的划分了分区大小,常常会导致我们后面的操作出现极大地不方便,比如某个分区分的太小了,导致 软件安装的时候会报安装空间不够,这就很麻烦.在这里我就记录一下错误分区后对home和根分区存储空间大小调整的整个过程! 1.查看我们机器现有的分区状况 注意红色框中的信息,这是我们后面要更改的分区路径. 通过上面我们可以发现根分区和home分区产生极大的不合理性,home分区太大了,所以这里我们将对home分区缩小存储空间并把压缩的存储空间添加到root下面. 2

linux下硬盘分区、格式化以及文件管理系统

1.添加虚拟硬盘 (1)点击编辑虚拟机位置,然后点击添加   (2)点击添加硬盘 (3)点击下一步 (4)创建新虚拟磁盘并点击下一步 (5)指定磁盘容量并且点击下一步 (6)点击完成 2.系统分区 当添加硬盘后可以看看是否添加成功,在/dev目录下sd开头的有sda和sdb两块硬盘,而sdb就是新添加的硬盘,sda1和sda2是sda硬盘的两个分区. sdb的详细情况 (1)fdisk l:列出已经存在的分区类型 l是list的首字母 d:删除一个已经存在的分区 d是delete的首字母 m:列

一、Linux下硬盘分区:根分区(/)交换分区(/swap)和/boot分区

1.1分区说明 1.1.1根分区 ? 根分区就是root分区,所有的东西都在这个分区内 1.1.2/swap分区 ? /swap分区是交换分区,是一定磁盘空间(分区或文件),用于将部分内存中的数据换下来,以腾出内存空间用于其他需求.在一个系统中,物理内存快使用完时,操作系统会使用交换分区.当系统内存紧张时,操作系统根据一定的算法规则,将一部分最近没使用的内存页面保存到交换分区,从而为需要内存的程序留出足够的内存空间:在swap中的内存页面被访问时,系统会将其重新载入到物理内存中去运行. 1.1.

Android DiskLruCache完全解析,硬盘缓存的最佳方案(转)

概述 记得在很早之前,我有写过一篇文章<Android高效加载大图.多图解决方案,有效避免程序OOM>,这篇文章是翻译自Android Doc的,其中防止多图OOM的核心解决思路就是使用LruCache技术.但LruCache只是管理了内存中图片的存储与释放,如果图片从内存中被移除的话,那么又需要从网络上重新加载一次图片,这显然非常耗时.对此,Google又提供了一套硬盘缓存的解决方案:DiskLruCache(非Google官方编写,但获得官方认证).只可惜,Android Doc中并没有对

硬盘缓存的最佳方案,DiskLruCache完全解析

收藏自:http://blog.csdn.net/guolin_blog/article/details/28863651

CentOS下添加新硬盘并分区格式化

CentOS下添加新硬盘并分区格式化 1.先用fdisk -l 来查看当前状态下磁盘情况 上面红色标识行可以看出,我添加了一块新硬盘/dev/sdb,大小为350G,未分区格式化状态. 2.用Fdisk /dev/sdb来进行分区操作. 输入N表示新建一个分区 p 表示建立一个原始分区 1 表示此分区编号为1. 1表示使用默认起始柱面号.如果要分多个区的话,先盘算好要多大,再输入数字 输入: 回车表示使用默认结束柱面号.即此分区使用整个硬盘空间 w //保存分区  3.再次查看当前分区状态: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