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APP页面Webview模式跳转详解

首先,来看一下关于Android home键和back键区别

back

Android的程序无需刻意的去退出,当你一按下手机的back键的时候,系统会默认调用程序栈中最上层Activity的Destroy()方法来,销毁当前Activity。当此Activity又被其它Activity启动起来的时候,会重新调用OnCreate()方法进行创建,当栈中所有Activity都弹出结束后,应用也就随之结束了.如果说程序中存在service之类的,则可以在恰当的位置监听处理下也就可以了.

home

Android程序的隐藏,当你按下手机的Home键的时候,系统会默认调用程序栈中最上层Activity的stop()方法,然后整个应用程序都会被隐藏起来,当你再次点击手机桌面上应用程序图标时,系统会调用最上层Activity的OnResume()方法,此时不会重新打开程序,而是直接进入,会直接显示程序栈中最上层的Activity.

back键默认把当前Activity给finish,home键只是把Activity给onStop.

移动端APP页面跳转的实现方式(不是原生,也不是SPA,采用Webview模式):

每个WEBVIEW可以理解为一个浏览器,或者浏览器里的一个Tab(浏览器里的一个Tab其实就是一个浏览器,只是被整合到了一个浏览器里方便切换)

移动端之间跳转可以打开一个新的Webview,也可以在页面上面跳转(在同一个webview中push页面),就像PC端一样。Android的back键按下时,首先判断这个webview的回退能否实现,如果true,就回退,直到为false不能回退了, 会把这个Webview所在的页面给pop,也就是关闭这个Webview。

时间: 2024-10-07 09:19:57

移动端APP页面Webview模式跳转详解的相关文章

Activity的启动模式与flag详解

Activity有四种加载模式:standard(默认), singleTop, singleTask和 singleInstance.以下逐一举例说明他们的区别: standard:Activity的默认加载方法,即使某个Activity在 Task栈中已经存在,另一个activity通过Intent跳转到该activity,同样会新创建一个实例压入栈中.例如:现在栈的情况为:A B C D,在D这个Activity中通过Intent跳转到D,那么现在的栈情况为: A B C D D .此时如

设计模式 - 外观模式(facade pattern) 详解

外观模式(facade pattern) 详解 本文地址: http://blog.csdn.net/caroline_wendy 外观模式(facade pattern): 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接口, 用来访问子系统中的一群接口. 外观定义了一个高层接口, 让子系统更容易使用. 外观模式包含三个部分: 1. 子系统: 子类, 单个复杂子类 或 多个子类; 2. 外观(facade)类: 把子系统设计的更加容易使用; 3. 客户: 只需要调用外观类. 与适配器模式(adapter pattern)的

设计模式 - 组合模式(composite pattern) 详解

组合模式(composite pattern) 详解 本文地址: http://blog.csdn.net/caroline_wendy 组合模式: 允许你将对象组合成树形结构来表现"整体/部分"层次结构. 组合能让客户以一致的方法处理个别对象以及组合对象. 建立组件类(Component), 组合类(composite)和叶子类(leaf)继承组件类, 客户类(client)直接调用最顶层的组合类(composite)即可. 具体方法: 1. 组件类(component), 包含组合

设计模式 - 单件模式(singleton pattern) 详解

单件模式(singleton pattern) 详解 本文地址: http://blog.csdn.net/caroline_wendy/article/details/28595349 单件模式(singleton pattern) : 确保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 并提供一个全局访问点. 单价模式包括3个部分: 私有构造器, 静态变量, 静态方法. 具体方法: 1. 标准的单例模式: /** * @time 2014.6.5 */ package singleton; /** * @author

Spring基于事件驱动模型的订阅发布模式代码实例详解

代码下载地址:http://www.zuidaima.com/share/1791499571923968.htm 原文:Spring基于事件驱动模型的订阅发布模式代码实例详解 事件驱动模型简介 事件驱动模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观察者,或者发布-订阅模型:理解它的几个关键点: 首先是一种对象间的一对多的关系:最简单的如交通信号灯,信号灯是目标(一方),行人注视着信号灯(多方): 当目标发送改变(发布),观察者(订阅者)就可以接收到改变: 观察者如何处理(如行人如何走,是快走/慢走/不走,目标不会管的

设计模式 - 策略模式(Strategy Pattern) 详解

策略模式(Strategy Pattern) 详解 本文地址: http://blog.csdn.net/caroline_wendy/article/details/26577879 本文版权所有, 禁止转载, 如有需要, 请站内联系. 策略模式: 定义了算法族, 分别封装起来, 让它们之间可以相互替换, 此模式让算法的变化独立于使用算法的客户. 对于父类的子类族需要经常扩展新的功能, 为了使用父类比较灵活的添加子类, 把父类的行为写成接口(interface)的形式; 使用set()方法,

设计模式 - 迭代器模式(iterator pattern) 详解

迭代器模式(iterator pattern) 详解 本文地址: http://blog.csdn.net/caroline_wendy 迭代器模式(iterator pattern) : 提供一种方法顺序访问一个聚合对象中的各个元素, 而又不暴露其内部的表示; 建立迭代器接口(iterator interface), 包含hasNext()方法和next()方法; 不同聚合对象的具体的迭代器(concrete iterator), 继承(implements)迭代器接口(iterator in

设计模式 - 装饰者模式(Decorator Pattern) 详解

装饰者模式(Decorator Pattern) 详解 本文地址: http://blog.csdn.net/caroline_wendy/article/details/26707033 装饰者模式(Decorator Pattern):动态地将责任附加到对象上. 若要扩展功能, 装饰者提供了比继承更有弹性的替代方案. 使用方法: 1. 首先创建组件(Component)父类, 所有类,具体组件(Concrete Component)和装饰者(Decorator)都属于这一类型, 可以进行扩展

设计模式 - 命令模式(command pattern) 详解

命令模式(command pattern) 详解 本文地址: http://blog.csdn.net/caroline_wendy 命令模式: 将请求封装成对象, 以便使用不同的请求\队列\日志来参数化其他对象. 命令模式也支持可撤销操作. 命令模式: 调用者(Invoker); 命令(Command): 可执行方法(execute), 具体命令(Concrete Command); 接受者(Receiver): 调用命令(Set Command); 具体方法: 1. 具体对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