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_MSforeachtable使用方法

1)说明
系统存储过程sp_MSforeachtable和sp_MSforeachdb,是微软提供的两个不公开的存储过程,从ms sql 6.5开始。
存放在SQL Server的MASTER数据库中。

2)参数说明:
@command1 nvarchar(2000),          --第一条运行的SQL指令
@replacechar nchar(1) = N‘?‘,      --指定的占位符号
@command2 nvarchar(2000)= null,    --第二条运行的SQL指令
@command3 nvarchar(2000)= null,    --第三条运行的SQL指令
@whereand nvarchar(2000)= null,    --可选条件来选择表
@precommand nvarchar(2000)= null, --执行指令前的操作(类似控件的触发前的操作)
@postcommand nvarchar(2000)= null --执行指令后的操作(类似控件的触发后的操作)

3)举例
--统计数据库里每个表的详细情况
exec sp_MSforeachtable @command1="sp_spaceused ‘?‘"
--获得每个表的记录数和容量:
EXEC sp_MSforeachtable @command1="print ‘?‘",
@command2="sp_spaceused ‘?‘",
@command3= "SELECT count(*) FROM ? "
--获得所有的数据库的存储空间:
EXEC sp_MSforeachdb   @command1="print ‘?‘",
@command2="sp_spaceused "
--检查所有的数据库
EXEC sp_MSforeachdb   @command1="print ‘?‘",
@command2="DBCC CHECKDB (?) "
--更新PUBS数据库中已t开头的所有表的统计:
EXEC sp_MSforeachtable @whereand="and name like ‘t%‘",
@replacechar=‘*‘,
@precommand="print ‘Updating Statistics.....‘ print ‘‘",
@command1="print ‘*‘ update statistics * ",
@postcommand= "print‘‘print ‘Complete Update Statistics!‘"
--删除当前数据库所有表中的数据
sp_MSforeachtable @command1=‘Delete from ?‘
sp_MSforeachtable @command1 = "TRUNCATE TABLE ?"

4)参数@whereand的用法
@whereand参数在存储过程中起到指令条件限制的作用,具体的写法如下:
@whereend,可以这么写 @whereand=‘ AND o.name in (‘‘Table1‘‘,‘‘Table2‘‘,.......)‘
例如:我想更新Table1/Table2/Table3中NOTE列为NULL的值
sp_MSforeachtable @command1=‘Update ? Set NOTE=‘‘‘‘ Where NOTE is NULL‘,@whereand=‘ AND o.name in (‘‘Table1‘‘,‘‘Table2‘‘,‘‘Table3‘‘)‘

5)"?"在存储过程的特殊用法,造就了这两个功能强大的存储过程
这里"?"的作用,相当于DOS命令中、以及我们在WINDOWS下搜索文件时的通配符的作用。

时间: 2024-08-08 05:38:26

sp_MSforeachtable使用方法的相关文章

SQLServer禁用、启用外键约束

---启用or禁用指定表所有外键约束 alter table PUB_STRU NOCHECK constraint all; alter table PUB_STRU CHECK constraint all; ---生成启用or禁用指定表外键约束的sql select 'ALTER TABLE ' + b.name + ' NOCHECK CONSTRAINT ' + a.name +';' from sysobjects a ,sysobjects b where a.xtype ='f'

数据库中表内容的删除总结(总有你需要的)

1.对数据库中的表批量清空删除 (慎用) use PL123 EXEC sp_MSForEachTable 'ALTER TABLE ? NOCHECK CONSTRAINT ALL' EXEC sp_MSForEachTable 'ALTER TABLE ? DISABLE TRIGGER ALL' EXEC sp_MSForEachTable 'DELETE from ?' EXEC sp_MSForEachTable 'ALTER TABLE ? CHECK CONSTRAINT ALL'

清空SQL Server数据库中所有表数据的方法

其实删除数据库中数据的方法并不复杂,为什么我还要多此一举呢,一是我这里介绍的是删除数据库的所有数据,因为数据之间可能形成相互约束关系,删除操作可能陷入死循环,二是这里使用了微软未正式公开的sp_MSForEachTable存储过程. 也许很多读者朋友都经历过这样的事情:要在开发数据库基础上清理一个空库,但由于对数据库结构缺乏整体了解,在删除一个表的记录时,删除不了,因为可能有外键约束,一个常见的数据库结构是一个主表,一个子表,这种情况下一般都得先删除子表记录,再删除主表记录. 说道删除数据记录,

SQL 自增列清零方法

SQL Identity自增列清零方法1.使用DBCC控制台命令: dbcc checkident(表名,RESEED,0) 2.truncate table 也可将当前标识值清零 但当有外键等约束时,无法truncate表 可以先禁用外键约束来truncate表: --禁用外键约束 exec sp_msforeachtable 'alter table ? nocheck constraint all' --清空数据 truncate table 表名 --启用外键约束 exec sp_msf

最简单删除SQL Server中所有数据的方法

原文:最简单删除SQL Server中所有数据的方法  最简单删除SQL Server中所有数据的方法 编写人:CC阿爸 2014-3-14 其实删除数据库中数据的方法并不复杂,为什么我还要多此一举呢,一是我这里介绍的是删除数据库的所有数据,因为数据之间可能形成相互约束关系,删除操作可能陷入死循环,二是这里使用了微软未正式公开的sp_MSForEachTable存储过程. 也许很多读者朋友都经历过这样的事情:要在开发数据库基础上清理一个空库,但由于对数据库结构缺乏整体了解,在删除一个表的记录时,

Oracle 和 SQLSERVER 重新获取统计信息的方法

1. Oracle 重新获取统计信息的命令 exec dbms_stats.gather_schema_stats(ownname =>'LCoe739999',options => 'GATHER',estimate_percent => dbms_stats.auto_sample_size, method_opt => 'for all columns size repeat', degree => 4) # 需要修改 ownername options 指定 以及 d

mssql sqlserver 使用sql脚本 清空所有数据库表数据的方法分享

摘要: 下文讲述清空数据库中所有表信息的方法分享,如下所示: 实验环境:sql server 2008 实现思路: 1.禁用所有约束,外键 2.禁用所有触发器 3.删除表数据 4.开启触发器 5.开启约束 CREATE PROCEDURE proc_deleteDateSql /* 生成清除数据库表数据的脚本方法分享 */ AS EXEC sp_MSForEachTable 'ALTER TABLE ? NOCHECK CONSTRAINT ALL' EXEC sp_MSForEachTable

Unity 崩溃问题解决方法——之一

友情提示:工作随记,不喜勿喷 注意:文艺青年可以略过,暴力青年欢迎采纳 Library文件夹 Unity每次编译都会生成这个东西,不用担心丢失的问题.所以,干掉他! 选中 + Delete   或者  选中 + Shift  + Delete 网上看了很多方法,就觉得这个简单,粗暴,是我喜欢的类型. 优点:上面说了 缺点:如果工程过大,重新编译时间会比较长.(但是对于查Log日志来说,相对快点)

Java TM 已被阻止,因为它已过时需要更新的解决方法

公司的堡垒机需要通过浏览器登陆,且该堡垒机的网站需要Java的支持,最近通过浏览器登陆之后总是提示"java TM 已被阻止,因为它已过时需要更新的解决方法"导致登陆之后不能操作, 但是操作系统中确实已经安装了比较新的JDK,安装的JDK版本是jdk-7u67-windows-i586,因为太烦人,所以决定搞清楚报错的原因,一劳永逸,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准备工作:安装JDK,安装版本jdk-7u67-windows-i586.exe,因为机器的Eclipse还依赖64位的JDK,所以另安